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doc_第1页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doc_第2页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doc_第3页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doc_第4页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美文 一个年轻人苦恼于和领导的关系不好,担心自己会被领导“穿小鞋”,向我征求应对挑剔领导的秘诀。 我说哪儿有什么秘诀,做好你自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他仿佛很受伤地说:“你是从来没遇上过讨厌你的领导吧。”我一想,嘿,还真不是。 第一次遇见不那么有感觉的领导,是在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 我最开始所在的部门并不算单位的核心部门,那家当年很有名的报社最为业界称道的就是专题和深度报道。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做不了专题和深度报道,就一直在做机动记者。 机动了两年多后,单位因编采分离进行了部门调整,我进了新的部门,这个部门的领导以前就负责专题和深度报道,在单位很有威信。 那时候我已经陆陆续续出了一些文章,但我依然想做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所以去新部门时我特别开心。不过这份开心在第一次被领导单独召见谈话时就消失了。 当时领导客套了两句后就开始问我一些问题,我如实回答。但话没说两句,我就被打断了,他说我说的不对,应该是如何如何。 然后领导又问了一个问题那是我跟这位领导第一次单独的业务谈话,我非常尊敬他,像其他新人一样,不想给未来的直接上级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我从一个稳妥的角度说了我的看法,可是这次又是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那次谈话给我印象很深,尤其是这两次被打断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只好闭嘴其实那天我们谈的并不是什么关键性的业务问题,我回答得也很平淡。 但是从他的反应里,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不喜欢,这种不喜欢甚至可能并非因为观点不一致,而只是简单的不喜欢。 如果要表达得更“彬彬有礼”一点儿,可能就是气场不和吧。一开始我想,这也许是我的错觉,但后来在工作中证明并非如此,特别是他对他一手带出来的那些同事,和我这样的“非嫡系”人员,无论是态度上还是方法上都迥然不同。 我不被领导喜欢这事,后来不知怎么传到了别的同事那里。有人好心劝我,应该跟领导公公关,请他吃个饭,席间表一下忠心什么的。 我还真的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后来放弃了。因为我觉得请一顿饭、表一两句忠心,并不足以消弭那种没来由的、先天的、仿佛八字不合般的不喜欢,更关键的是,那时候的我太年轻,真心应付不来场面上的那些事。 所以我的应对策略是,一是尽量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在领导面前;二是尽量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 别人一个月写15000字,我会争取完成20000字; 别人一周完成一篇大稿子,我争取完成两篇; 别人都在争取派题,我就尽可能自己去找选题; 别人拿了选题就去采访,我总要想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我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避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就算领导真烦你,也绝对不能让他挑出你工作上的毛病来。 要是挑下属工作之外的毛病,那多不符合领导“高大”的身份,对吧? 事实证明,这种应对虽然简单,但也最有效。 领导对我依然不像其他人那样热络,但也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反感毕竟我工作做得还不错,没有哪个领导会排斥帮他干活而且干得不错的人。 所以,如果你工作做得足够好,遇上不喜欢你的领导,最多就是保持一点儿距离;但如果你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就是送上破绽让别人去戳。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中间我也出过错,每次出错都会被领导批得挺狠的。有时候我也会觉得郁闷,也曾想要不要换个工作, 但心里理智的声音就会问自己:你是因为某个人喜欢或者不喜欢你而做这份工作的吗? 当然不是,我知道那时候自己真是全身心地喜欢新闻这个行业,甚至认为自己会做一辈子。我之所以留下来,就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工作,另外实事求是地说,他有时候说的是对的,并不完全是抽风。 苛刻的人往往能一眼看到我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我们宽容的人常常会不说出来。 所以,后来我又有了第三个对策:生扛就是无论他说我什么,不管有道理还是没道理的,我都笑眯眯地听着,有时实在笑不出来,就装傻。 说实话真挺不容易的,但可能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吧:让聪明人装傻,比让傻人显聪明,难多了。 后来这位领导升职了,新的领导上任。我貌似熬过了被人近距离地不喜欢的阶段。 但我的工作状态并没有太大变化,并没有因此松懈一丁半点儿,渐渐地有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成绩,外界也逐渐对我有了认可。就算这样,每次见了那位前领导,我依然保持足够的礼貌和尊重。 虽然我总能听见身边人传出的他对我这样那样的评价没什么正面内容,但我都通通假装没听见。 有时候也会有很不公平的情况出现,比如嘉奖、评优他都不会考虑到我,我也一概不放在心上。 因为总会有一个声音在心里:你是为了某个人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做这份工作的吗?然后所有的纠结和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 这份工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只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站,既然只是一站,那我就要在这一站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忘了曾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在意的,常是你翻越不过去的;你不纠结的,却是你未来能驾驭的。 开始我并不太理解这句话,但是后来发现它很有道理。 在报社工作到第六年时,我已经完全不介意是否被领导喜欢这件事,因为此时的我已经意识到,这里只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站。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去计较一些迟早会消失的东西? 我是到工作的第十一个年头辞职的,这时那位领导已经到了更高的位置,但我的离开并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我自己。我觉得自己在人生的第一个单位积累得差不多了,可以到新的领域去历练了。 这真的是我的切身感受绝对不要因为谁喜欢或者不喜欢你而辞职,如果你当初选择这个工作是慎重的,那么你离开它只能有一个原因:学不到新的东西。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必要。 一转眼,我离开第一家工作单位已经很多年了。 这些年里,我也曾经被年轻的同事直截了当地问过:你这么说我,是不是不喜欢我?顿时我就想起当年那个不喜欢我的领导来。 我说当然不会,但是我更希望你做事情更认真一点儿,更努力一点儿,考虑得更全一点儿。 也曾有年轻气盛的同事因为受不了工作上的批评而坚决辞职。但是后来他们也会偷偷给我发邮件,说出去折腾一圈才发现,其实到哪里工作都一样,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有颗“玻璃心”,或者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找借口。 世界那么大,你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世界又那么小,你也可以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然而往往,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没成功,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却不尽力。 真正纯粹的工作环境里,其实很难遇上那种先天就不喜欢你的领导;就算遇见了,也不是非要拼杀个你死我活。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才会对外界的因素考虑过多。 当我离开第一家单位,又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碰上的那些喜欢或者不喜欢,承认或者不承认,其实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长河里根本算不上什么。 有时候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