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pdf_第1页
科学哲学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pdf_第2页
科学哲学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pdf_第3页
科学哲学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pdf_第4页
科学哲学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于 技术 本质的现象学反思及可能的未来 海德格尔后期关于 技术 的哲学追问 王耀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 03 级硕士生 内容提要 技术史与人类史几乎同步 有关技术的思考在古希腊业已存在 然而真 正意义上的 技术哲学 仅仅出现在两个世纪以前 可以说技术在当下时代才真正地 寻找到自身 批驳对于技术问题的流行化观念 海德格尔在一套全新的概念框架下 追问技术 技术作为真理的解蔽 以座架化的方式摆置人并强求自然 虽为危险却充 斥着救渡 从而展现了海氏后期对于思和大道 居有 缘构 的执著 本文强调在科学 史和形而上学史的两重背景下理解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 作为当代世界图像的发轫 者 技术牵系着整体存在 与开拓拯救之路的艺术有着深在的关联 关键词 技术 海德格尔 解蔽 座架 艺术 思 一 追问 技术 的意义 在我们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 代的标志是什么 技术在哲学的语境内从 来就不是一个中心论题 直到突然一天 由于 工厂的嗡鸣而难于入眠 或为核子战争而倍感 惊怖的时候 我们才真正地意识到究竟涉身何 处 针对技术问题的反思是当下这个时代向 我们揭示出来的 然而技术却远远不是刚刚发 生的事情 人类的技术史随着人类本身开 始 技术与人的生存相伴生 技术本身是一 个具有源发性的事件 虽然我们在古希腊思 想那里就发现了关乎技术的相应论述 然而技 术却几乎从来就没有进入哲学史的主流话语 体系 是隐性的或缺席的 技术问题逐渐进入思考的视阈 其中的原 因有古典人文主义复兴的推波助澜 同时也与 自然的数学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脱身于自 然 以自然为对象 同时应用机械化 数学化的 工具进行对自然的计算和筹划 技术才充分地 展现出人本身的认知图景和生存状态 并由此 成为一个严格的被审视的对象 这也便是海 德格尔所说的现代本质的两大进程 世界 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 也就是说 它是做技术的科学家针对技术 进行的科学性或哲学性反思 目的在于将技术 62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另一端关注于伴 随技术自身发展的 态度 这种态度则构成广 义文化 而月上则由以 太构成作圆周运动 纯粹而永恒 亚氏的宇宙 论和运动观建基于感知觉的自然性之上 联合 具备精准的定量解释力和有效性的托勒密天 文学 成为十七世纪以前全部自然图景的标准 范式 近代世界经历了哥白尼的 天球运行 论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伽利略望远 64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pg 1225 22 pgs 镜 笛卡尔的普遍数学和涡旋宇宙论 直到牛 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图景的真实 性才给予决定性的澄清和奠基 天球破碎 宇 宙无限 时空作为位置次序而获得优先性 自 然物体的在场方式改变 运动不在据守元素的 内在性而是从运动量和机械定律得到规定 简 单性 同因同果 普遍性以及经验归纳一并成 为科学的内在原则 物体系统的未来一切时 刻的行为 都由系统内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 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以及作用于所有物 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决定 科学本性成 为 对自然过程的精确的数学表述 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是数学因素 海德格尔将这种数学因素的本质归纳总结为 超越单纯物之物性的筹划 以公理性的筹划方 式先行设定物及其关系结构的基本轮廓 从而 自然物体和狭义上的 数学 只在公理筹划设 定的领域中得以显示并成为可能 海德格尔 并没有滞留于对数学因素的科学分析 他同时 围绕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继续对普遍数学 的形而上学基础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虽然在 历史学上科学先于技术 但海氏认为恰恰在真 正的历史上技术先于并决定着科学的出现和 发展 对于历史学的论断来说晚出的现代技 术 从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本质来说则是历史 上早先的东西 一定意义上说 技术通 过数学来实现其预定和构架 没有最终的范式 当常规科学内部出现危 机 科学革命与理论范式的转换就无可避免 在革命之后 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 的世界 相对论下 四维空时 所构成的 场 量子世界中工具与观察者的整体性 以及 非线性科学所带来的概率和偶然性事件 创生 了另一套完全不同于经典力学的自然图景 然而海德格尔却并不认为这些构成对传统物 理学的排斥 而仅仅是对其有效性的限定 现 代核物理学和场物理学中 科学追踪和确定的 过程方式即 方法 占有决定性的优先地位 但 这并非意味科学改变自身 对置性 与 对象 性 的本质 它仍然 追踪在其对置性中的现实 之物的对象 以便在对置性的统一中确定它 们 科学永远无法摆脱将自然设于对置状 态 而 这种追踪和 对置性 变成 了从座架 Gestell 出发而被规定的组成所具有的稳定 性 现代技术之座架作为解蔽在此真实地 得以凸现 技术的滥觞意味着人对自身意义的重塑 形而上学史本身是技术犹可逡巡的又一条路 径 对于海德格尔而言 古希腊思想是西方精 神的根底和思之源头 事物出于自身而呈现 存在 被思为一种澄明的圆满丰沛的无蔽 aletheia 自身 形而上学肇始于柏拉图 纵 观整个哲学史 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 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形而上学就是柏拉 图主义 一切形而上学都说着柏拉图的语 言 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词语 也即形而上学 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表达的基本词语 就是 ei dos 即理念 是存在者作为这样一个存在者在 其中显示自身的那个外观 Aussehen 柏 拉图的理念说用存在者的理念在场褫夺了对 于存在无蔽的自行道说 是形而上学遗忘存在 65 对于 技术 本质的现象学反思及可能的未来 学科专论 概念以主体化的身份在整体性中达成真理 真 理行走了一圈回到自身 有人因此说 欧洲哲 学在黑格尔这里完结了 但海德格尔却认为 尼采的哲学才真正地标志着形而上学本质的 终结和技术本质的完成 尼采透支了西方形 而上学所有的可能性 主体性的强力意志极端 膨胀 虚无主义泛滥并表现为没有偶像和权 威 没有承诺 一切有意义的区别全部被拉平 形而上学的终结意味着 形而上学的本质可能 性已经完全发挥出来的历史性瞬间 这些可 能性当中的最后一种必定是这样一种形而上 学形式 在其中 形而 上学的本 质被颠倒 了 海德格尔在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 中 提到 哲学在现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它已经 在社会地行动着的人类的科学方式中找到了 它的位置 而这种科学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它 的控制论的亦即技术的特性 追问现代技术 的需要大概正在渐渐地熄灭 与之同步的是 技术更加明确地铸造和操纵着世界整体的现 象和人在其中的地位 在当今时代 哲学 自身已然转变为关乎技术所需对象的经验科 学 人通过技术摆布物与思想 将一切都统摄 到主体性的尺度之内 形而上学因为技术而 终结 技术因为形而上学而完成 哲学之终 结显示为一个科学技术世界以及相应于这个 世界的社会秩序的可控制的设置的胜利 形而上学发端于柏拉图 形成于笛卡儿 终结于尼采 海德格尔认为 当这种执拗于存 在的遗忘之中的形而上学推出各种各样的特 殊存在者来当做本体论的存在 并试图用概念 范畴来识见 说明所有存在者 因而使得支配 66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同时它也是技术与艺术之间产生 交荡互融的根源所在 现代技术同样是一种解蔽 但却是以 摆 置 stellen 和 订造 Bestellen 的方式强行进 入自然 从而获取能量的开发 改变 贮藏 分 配以及转换 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解 蔽乃是一种促逼 Herausfordern 同样 现代技术范式 为体现和完成对存在技术化地理解 将未一致 的和未有效地处置的东西都纳入到控制之中 置换为资源 现代技术将控制和保障的触角 伸入每一个角落 将自然程序化和模式化 自 然与物 处处被订造而立即到场 而且是为了 本身能为进一步的订造所订造而到场 这种 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 持存 Bestand 自 然成为自然资源的同时 人也变成人力资源 然而人因为更加原始于物受到促逼而免于沦 为纯粹的持存 但在属于解蔽的过程中 人又 不可能作为主宰者任意和主观地进行这些摆 置与订造 现代技术作为订造的解蔽绝非是纯 粹的人的作为 相反 这种东西总是已经占用 了人 并且这种占用是如此明确 以至于人一 向只有作为如此被占用的东西才能是人 这个在现代技术社会疯狂肆虐的怪物 就是海 德格尔用来支撑整个技术本质的基点 座 架 它是现代技术作为内在性事物和世界构 成的最突出的表现 二 座架 及其展现 海德格尔在一种 非同寻常的意义上 来 使用这个字眼 我们以 座架0 Ge stell 一 词来命名那种促逼着的要求 这种要求把人聚 集起来 使之去订造作为持存物的自行解蔽的 东西 座架意味着对那种摆置的聚集 这 种摆置摆置着人 也即促逼着人 使人以订造 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 技术座架 化的解蔽体现在对自然能量的贮备 以及参与 构造现代科学的表象方式 较之现代精确的 自然科学 现代技术虽然在历史学上 his torisch 表现为后置和依赖性 然而在历史上 geschichtlich 却是早先 支配性的 新时代的技术是本体论的基本事件 它 对事物 人和世界都以一种独特的 还未曾有 过的方式方法去加以展现 2 作为技术的本 68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而对于后者来说 人是 消失了的或退隐的 语词本身完全陷入一种 静止 和 本身停留 名词化的不定式限定 同样也暗示了一种纯粹的人的行动 而 座架0 则阻止了对人的行动的强调 在海德格尔看 来 关键就在这里 甚至可以说 近代科学革命以 69 对于 技术 本质的现象学反思及可能的未来 学科专论 自 然界具有丰富的本质 决不是对象性的观念所 能穷尽的 而当现实物的对象性取得了支配 的地位 人们只囿于对象性的观念时 便排除 了现实物以另外的方式显示的可能性 抹杀了 自然的丰富的本质 我们不应成为自然和 真理的主宰者 相反应该是守护者 正如海德 格尔所言 一个瓦罐也决不单纯地限于具备盛 装效用的物品 而相反应该是天之雨露地之泥 土 人之啜饮与奠念先灵的浑然自化 只有追 求一种自由的关系 返回天地人神汇聚的始 态 才能在根本意义上体会存在 扪摸大全 四 牵系存在整体的现代技术 形而上学沉思存在者之本质并决定真理 之本质 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时代 因为形而 上学通过某种存在者解释和某种真理观点 为 这个时代的本质形态奠定了基础 这个基础 70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而对于艺术来说 艺术是存在者真理的自行置入 两者均是 朝向真理 生活世界的意义机制的发生和缘构 状态 技术和艺术所展示的方式和结构都 存在着争执和震荡 表现为一种缘构的意义境 域 技术通过间隙和格式塔构象将真理 带上 前来 艺术则是世界的开放性和大地的隐匿 性的彼此争执 本质上存在一种天地神人的四 重结构态 两者最终都走上 存在 之路 共属 天道之遣送 艺术毕竟又不同于技术 两者也各具区别 性内涵 艺术几微的间隙与技术机制的间隙 有所区别 艺术是纯缘构的 不离缘境 而技术 则有了某种固定的形式 艺术作品被创造的存 在以独特的或切合自身的方式突现出来并被 保持住 但技术活动产生的用具则不具备突现 出的独立存在 技术本身包含了原始技术 和现代技术 原始技术仍然是真理的守护者 是境域式和当前化的 然而现代技术的展现方 式却与艺术之展现不同 其要求是构架 座架 的强制性和事先规范性 是现成化和持存意义 上的 技术作为构架孕育着危险 而艺术和诗 性则是拯救 五 沉思之思与泰然任之 继续犹可追问座架之为座架本身 座架是 命运的一种遣送 面对命运 人不是奴隶 人 作为倾听者而成为自由 人被命运推向一种可 能性的边缘 然而 技术之本质作为解蔽之命 运乃是危险 座架占统治地位之处 便有最 高意义的危险 技术的本质是天道的展 71 对于 技术 本质的现象学反思及可能的未来 学科专论 技术的追问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第 946页 张祥龙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第 176 页 张祥龙教授将 Dasein 译作 缘在 缘在的在世方式通过与世界 与他人以及与自己三方面达成一种缘 构化的生存境域 海德格尔 林中路 孙周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 21页 靳希平 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21 页 冈特 绍伊博尔德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 宋祖良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169 页 海德格尔 林中路 孙周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 77页 现 天道意味着 是 在各种方式中的显现 它 具有多种可能性而绝非一种 然而危险的根 源就在于为座架所垄断的解蔽方式对于其他 解蔽可能性和其他可能世界的驱逐 作为命 运 座架指引着那种具有订造方式的解蔽 这 种订造占统治地位之处 它便驱除任何另一种 解蔽的可能性 关切技术问题所带来的遗 失和破坏 以及以合适的行为来弥补当下形势 面临的困境 都还仅仅是技术性的行为 最大 的危险不在于具体技术所造成的自然和文化 损害 而是对存在的技术化理解所导致的人类 偏执和忧虑 是将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平板化 单一化 这种威胁并不是我们必须要寻求解 决方案的问题 而在于它构成了对存在自身理 解颠覆性转换的本体论条件 危险的并不是 技术 技术只有作为命运和统治地位才是最高 意义的危险 它阻止了对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正 确理解 并且在存在的意义上排除了其他理解 存在方式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并不赞成对技术自身的责难 盲目抵制技术世界是愚蠢的 欲将技术世界 诅咒为魔鬼是缺少远见的 他借助诗人荷 尔德林给出答复 哪里有危险 哪里也有 救 救渡如同危险一样 植根于技术 恰 恰是技术之本质必然于自身中蕴含着救渡的 生长 技术的本质在最高意义上是两义 的 一方面 座架促逼入那种订造的疯狂中 此种订造伪装着每一种对解蔽之居有事件 Ereignis 的洞识 并因而从根本上危害着与 真理之本质的关联 另一方面 座架自行发生 于允诺者中 此允诺者让人持存于其中 使人 成为 被使 用者 用 于真 理 之本 质 的 守护 11 回溯到生长着的历史之源 一个意义 富足的生活世界才得以开显 而且追问愈深 烁光愈明 因为这种追问已经开始触及沉思 追问是思之虔诚 对当下时代状况技术所带 来的问题 在 技术的追问 中海德格尔称为 危险 Gefahr 但在 泰然任之 一文中则把 它描述为 根基持存性 Bodenst ndigkeit 的丧 失 当下人类的精神状况被描述为 增长 的无思状态乃基于一个消耗着当今人类的至 内精髓的过程 即 当今人类在逃避思想 2 哲学终结了 技术完成了 而人们还没有能力 沉思 对技术世界带来的变化还毫无准备 我 们究竟该如何来期许天道遣送给我们的救渡 呢 一旦意识到我们在接受一种对存在技术 化的理解方式 我们就已经从这种方式中摆脱 出来了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恰恰是这 种控制一切的动力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我 们的践行与作为正是存在实现自身的必然事 72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 年第 1期 2同上 第 1232 页 泰然任之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第 1235页 同上 第 951 页 对于 Ereignis一词 译法众多 孙周兴教授又译作 本有 大道 参见海德格尔 在 通向语言的途中 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张祥龙教授将其译作 自身的缘构成 缘构发生 或 缘发生 意 旨任何 自身 或存在者的存在性从根本上都不是现成的 而只能在一种相互牵引 来回交荡的缘构态中被发 生出来 同上 第 946 页 技术的追问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第 946页 泰然任之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第 1239页 Paul Gorner Heidegger0 s Phenomenology a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 10 1 17 33 Charles B Guign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304 305 技术的追问 孙周兴选编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第 945页 件和一个过程 海德格尔在此提出一种对技 术世界既说 是 也说 不 的态度 对于物 的泰然任之 die Gelassenheit zu den Dingen 这无疑是海德格尔自始追思的实际生活经验 和存在本身 它表现为 无区别 或 不计较 Indifferenz 自足 Selbstgenuegsamkeit 以及 有深意的状态 Bedeutsamkeit 归属解蔽 天命的技术之座架以持续者的身份摆置人和 自然 孰不知这种持续者在原初意义上乃是一 种允诺者 允诺是某种自由之境 敞开之境 允 诺在先保证了持续的自身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