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8].doc_第1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8].doc_第2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8].doc_第3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8].doc_第4页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质量评估卷】(活页)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练习A卷一、选择题:(203分=60分)1(2009上海2)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两河流域 B中国C地中海东岸 D埃及【解析】B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人发明的文字,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埃及圣书字由意符、音符和定符组成,是一种语词-音节文字。陶尊上的“”刻划符,属于象形文字,应该是中国的甲骨文,故选B。2(2009四川文综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解析】D 题干中“以庖厨为题材”,通过阅读图片信息,可知应是饮食生活状况。故选D。3(2009镇江二次调研5)英国BBC广播公司对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评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右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丝绸之路【解析】C用活字模板构成了中国的汉字“和”字。4(2009临沂教学质检)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解析】A解题关键在于熟记教材基础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故A项错误。5(2009通州二次调研11)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淹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解析】C蔺相如是反映战国时期历史的戏剧,故C 的说法正确。6(2010高考模拟)元稹为自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说明在唐代,白居易诗的传播途径,除手抄外,还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口头传播碑刻A B C D【解析】:B “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指的是口头传播,“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指的是用雕版印刷后出售其作品,不会是碑刻,而北宋才有活字印刷,排除和,答案是B。7( 2008江苏七模4)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 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解析】D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A、C两项说法正确。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情感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项说法正确, D项说法错误。8(2009无锡上学期期末)“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解析】B B项属于汉赋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文学主流形式。A项属于诗经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诗歌;C项属于唐朝李白的诗歌;D项属于宋代李清照的词。9(2009南京质量检测1)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A B C D 9、C【解析】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果,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10(2009苏北四市联考4)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直抒胸臆 对仗押韵 格律工整 雅俗共赏A. B. C. D.6、B【解析】对仗押韵和格律工整属于诗歌的特点。直抒胸臆和雅俗共赏能体现元曲的自然之意。11(2009上海虹口调研)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爱国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A 红楼梦创作的背景是清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因而该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12(08江苏四模3)“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10、D【解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从“坟”“鬼”等字眼不难推断这本书是聊斋志异。13(2010顺德区容山期中5)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4、A【解析】秦始皇统一后,以小篆为官方书体。A项为小篆,B项为楷书,C项为行书,D项为草书。14(2009泰州期初联考)下列有关汉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避免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B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传播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D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发展15、(2009苏州五市三区调研2)书法美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下对两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较贴切的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资料 图1 图2 A图1是草书作品,“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B图1是行书作品,“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C图2是隶书作品,“笔意秀劲,韵致超逸” D图2是楷书作品,“雄秀独出,一变古法”【解析】B图1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A错误;图2是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故C错误;“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是苏轼对颜真卿书法的评价,故D错误。16(08江苏六模4)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较为突出。从徐渭和郑板桥的绘画和诗句中,我们发现文人画的特点是( ) A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 B吸取印度、波斯风格,色彩瑰丽 C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 D宫廷画派,富有生活气息17、C【解析】例如:“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等。17(2010黑龙江大庆月考25)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6、B【解析】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是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背景。18(2010苏中四星期中联考15)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 )5、A【解析】A项,半两钱为为圆形方孔,秦惠文王二年(前 336)“初行钱”,即指秦国开始由王室铸造货币的流行,标明秦国王室专铸货币制度的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货值不一的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把秦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仍称“半两”。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从题目图上看,“五铢”字样为仿宋体。中共古钱币上所铸的时间一般是铸造年间的年号而不是皇帝的庙号或国号,所以CD是伪的。19(09扬州高三调研)1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解析】B京剧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20(200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23、C【解析】从材料中的“丑角”关键词,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二、非选择题:21(2010黑龙江大庆月考29)材料一 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曾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材料二:“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止于那四项。”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流传已久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被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一直以来口口相传,似乎天经地义。但对“四大发明”的说法来源,却含含糊糊,莫衷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自此以后,这一观点长期影响了之后中国史学家的观点,世界史学界也就此认为,“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后,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进程。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同时,余秋雨还指出,“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发明”之所以令西方了解并高度评价,关键在于李约瑟等西方汉学家的大力推介,而实际上四大发明对于现代生活的贡献与国外不少发明创造还有一定距离。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说法流传已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材料二概括他的论据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3分) (3)四大发明受到“质疑”并不是第一次了,你认为“质疑”流行已久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何现实意义?(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与概括材料的能力。根据设问的内容,依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四大发明被国人引以为傲,一直以来口口相传且认为这四大发明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以及一些西方汉学家的大力推介;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进程。(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本步满分(2)中国古代重要发明的历史、文明的传承、重大发明的用途和作用以及对流行观点的成因方面。(3)让年轻一代在更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其它解释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2(2008江苏高考21)(10分)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解析】本题该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题目较为简单。第(1)小题答案很简单,“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考察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第(2)小题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第(3)问第一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问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社会教化功能。第(4)问和题目开头法国的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理解作答。参考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23(09镇江调研)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材料一: 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字,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回答:(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5)材料三和材料四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在答案纸上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考查。解答第(1)、(3)、(4)问注意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提炼;第(2)问的解答注意对两幅画意境的理解,作为文人画,注重的是个性的表达,同时在观察时要细致,应注意到对画上题跋的认识;第(5)问是对史实、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及历史描述的考查,注意关键词的提示及标点符号的暗示。【答案】(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2)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或求抒情写意)。(3)反正统意识。理学(或心学)。(4)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思想文化倾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人性和人的生意识的思想文化倾向)。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5)历史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评价:。 历史描述:。【参考答案】【单元复习质量评估卷】(活页)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练习B卷一、选择题:1(2009上海文综29)人类在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下列是大英博物馆和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它们的风格是( ) 古代亚述帝国的猎狮图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打字 中国秦俑头像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然主义 D抽象主义【解析】A从图片的内容和所处的时代来判断应是现实主义风格。2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解析】B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到东汉时,蔡伦总结前人经验,革新造纸原料和工艺等,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促进了造纸术发展。后世的造纸工艺与西汉的明显不同。3(08山东聊城统考23)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解析】D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火药的发明使战争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4(2009年2月宁波市高三八校联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解析】C 北宋毕升改进了印刷术,出现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5(2009徐淮宿连第三次调研)(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解析】A 从材料中“知识普及”可知是对文化的影响。6(2010深圳松岗期中21)最早系统阐述中医临床医学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解析】B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7.(2009合肥第2次质检)“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其文体是 A 楚辞 B 汉赋 C 唐诗 D元曲【解析】A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8(2009江苏历史单科模拟)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 C D【解析】B 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诗,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不可能研究过。9(08苏州市调研1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神秘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宗教化 D逐渐平民化【解析】D从为统治服务到到为市民阶层服务,体现逐渐平民。10(08江苏南通测试5)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已经放松【解析】C小说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在明清时代,思想控制空前强化,而白话文的兴起是在唐宋以来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在新文化运动后普遍应用,所以不选A和D,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是原因但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相比不是主要原因。11.(09江苏无锡期末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解析】B B项属于汉赋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文学主流形式。A项属于诗经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诗歌;C项属于唐朝李白的诗歌;D项属于宋代李清照的词。12(2010顺德区容山期中6)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对文化产生了强烈效应。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下列哪些文人的作品可以为上述论断作佐证:李清照的词 关汉卿的杂剧 马远的山水画 张旭的草书( ) A、 B、 C、 D、【解析】D本题可用排除法。为元曲,表达的是汉族知识分子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张旭被誉为草圣,其书法艺术特色为狂放不羁,唐朝的大书法家。13(2009扬州中学月考3)在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多种写法,互不相同(通)。秦王说:统一以后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忘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统一后,秦始皇“只留下一种文字”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解析】A秦统一后以小篆为全国标准字体。14(2008南师附中模拟4)“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赞美的是( ) A王羲之的书法 B李白的诗 C关汉卿的演技 D郑板桥的画【解析】A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赞美的是王羲之的书法。15(2008通州调研4)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 .【解析】C注意判断各种文字的字体即可,A是甲骨文;B是篆体字;C是隶书;D是楷体。再根据所学文字的演变规律,不难给出正确答案。清明上河图16.(2009南通期末调研)下列关于右图绘画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A属于风俗画,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B属于写意画,注重借物抒情和追求神韵意趣C属于人物画,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D属于山水画,集中表现北宋东京的山清水秀【解析】A根据清明上河图的画种和内容做出判断即可。17(2009南京一次调研5)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他的代表作是【解析】A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牡丹焦石图是徐渭的作品;墨梅图是王冕所做。18(2009盐城二次调研5)下列作品中,绘画风格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的是 A B C D【解析】B A、D是人物画,C是风俗画,B是文人画,而文人画注重意境。19(2010福建漳州南靖联考26)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解析】B根据京剧的形成过程,可判断B项符合。20.(2009江苏泰州联考5)“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梅兰芳【解析】C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梅兰芳先生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重大贡献。A项表述错误,我国京剧于道光年间形成,迄今共一百多年的历史;B项错误,梅兰芳生活在民国年间;艺术交流能加深各国人民友谊,但并不能调和国际矛盾,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1(09江苏宿迁统测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掷铁饼者 阿芙洛狄特 苏格拉底柱像(1)三幅图反映的辉煌成就属于那个地区?属于何种文明形式?她创造的哪些人类文明成果影响至今?(4分) 材料二 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之夜,已经永久铭刻在中国文明发展的青史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这个夜晚见识了中华文化的悠远浩大,领略了五千年民族的历史厚度,感受到深厚的人文积淀焕发的艺术光彩。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宣传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和五千年文明的巨大舞台,并且是面向世界的。我特别注重开幕式体现的中国文化的自信。过去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缺乏自信,往往迎合外国人口味。如爱用茉莉花歌曲,因为这首歌在歌剧图兰多里用过,外国人熟悉。其实中国有很多“茉莉花”,但我们怕别人不懂,所以不敢用。这次则是以我为主,无论是武术、风筝、飞天、昆曲、木偶、孔子论语、三千弟子求学等,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尤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体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相信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开幕式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题。童声唱歌唱祖国,56个民族的儿童护送国旗,郎朗陪伴一个小女孩弹琴,传达了人类社会热爱儿童的共性。(2)请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对人类文明作出哪些重大贡献(传统文化)?(3分)材料三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闭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用满腔热情兑现了庄严的承诺,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留下了巨大而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体育运动的盛会、和平的盛会、友谊的盛会。(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原因有哪些?(4分)21.【解析】本题结合北京奥运的热点,考查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命题新颖,时代气息很浓,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注意理解北京奥运成功举办的原因。答案要点:(1)古代希腊。海洋文明。希腊神话、希腊戏剧、奥运精神、古代民主制度等。(4分)(2)四大发明;儒家思想;戏曲艺术;中国书画等。(3分)(3)中国综合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