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doc_第1页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doc_第2页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doc_第3页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doc_第4页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对于规范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意义重大,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学校制度的功用和意义,探讨如何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 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校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而且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 建立了一套好的制度,而在管理中不去严格执行,落实或管理不到位,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过程也是制度建设,完善的过程。 制度执行落实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 制度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在制度建设中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没有制度建设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更谈不上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和制度建设相辅相依,杂糅相容的。 管理是刀,制度是刃,用好刀,更要把钢用在刀刃上。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管理,如何搞好制度建设并落到实处呢?第一,提高管理水平,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个好的校长。 实践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加强对教育法规,政策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提高,并能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 研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学校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领导班子成员不但要善于学习管理方面的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既懂业务又懂管理;既能应付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事情,又能驾驭全盘的德才兼备的行家里手。 其三,打铁需要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外树形象强内功,身为标杆旗自红。 领导班子要廉洁自律,塑好形象,树好威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 第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不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 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明察秋毫,伸张正气,铁面无私,一视同仁。 教育广大教师自我管理,做到既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能够自我约束,举止有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第五,防止计划多,落实少;制度多,执行少;布置多,督查少;制度上墙装门面,材料入档走过场。 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有评估,有记录,有总结,真正使检查成为促进制度落实的催化剂。 第六,坚持制度创新。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教育管理与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第七,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制度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 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把抽象的使命化作具体的责任,把满腔的豪情化作前进的动力,形成群英云集,争相竞技的良好氛围。 第八,实行领导集团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将个人愿望与学校目标达成一致, 把学校的发展需要变成学校和自己的共同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追求,从而使学校与教师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管理搭台,制度唱戏,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创造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自由的环境,唱好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三部曲,以制度建设为契机,激发斗志,凝聚意志,严谨治学,向管理要效益。 学校制度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制度,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要求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制度分为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其中诉诸文字的相对固定的诸如律令、规则和章程等是有形的制度,也称正式的制度;未诉诸文字的诸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观念宗教等是无形的制度,也称非正式的制度。 因此,制度是隶属于文化形态的范畴。 我们平时所说的学校中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更多地是指有形的制度,即正式的制度。 学校中的各种制度作为规范人行为的方法和手段,是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里人人都要遵守的共同约定,它具有强制性、工具性和时效性的特征。 1.制度的强制性 制度的强制性特征主要包括主管部门执行制度的坚定性和员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两个方面。 在学校中凡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劳动的法律法规精神的各种制度,一旦获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并开始实施,学校主管部门就要坚定不移、毫不走样地贯彻执行。 同时,要求员工要认真领会制度的精神并自觉遵守。 在制度执行和遵守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和员工都要受到应有的监督,包括相互的监督,谁违反制度谁就要受到制度规定的相应的惩处和纠正。 2.制度的工具性 制度的工具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主要表现为运用制度的激励性。 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促进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对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同时对不符合事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具有自我调节和免疫的功能。 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通过其独有的激励能量,使进入这个能量场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激发出潜能和激情,向着理想的境界、积极的目标不断地努力进取。 3.制度的时效性 制度的时效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表现为完善制度的修复性和创新性。 制度是一定时空环境下与现实的契合,与时空环境是互为依存的,而时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世界上哪怕曾经是最优秀、最完善的制度,也不可能永远有效。 它需要不断地修复和创新。 所以,为了学校的发展,每个员工都可以提议主管部门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改、纠错和创新,让制度始终保持应有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一直具备造血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功用和现实意义 从制度产生的原始过程来看,制度的创设是为了保证公平性和效率性。 实现公平性是为了使组织具有稳定性,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而实现效率性是为了使组织具有发展性,从而使组织变得具有竞争力。 公平性和效率性是制度功能的终向目标,是制度的本质所在。 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系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 制度的原始产生过程直观地说的是由于个体行为偏离群体行为所导致的群体利益受损,为免遭再次受损而在群体内部达成的旨在为平衡群体利益而规制个体行为偏离的妥协约定。 简单地说,制度是基于组织秩序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平衡组织内群体利益,维持组织内的“公平”。 约束个体行为只是为了规范,为了不使组织内的个体随意越过规则的边界,一旦越过边界,约束机制便会起作用,从而体现制度的规范。 因此,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系统能够建立起一种规范,平衡员工之间的利益,维护学校的公共秩序,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证 制度平衡群体利益并非均分利益、实行平均主义,恰恰相反,平衡利益为的是体现差别利益,是为了限制平均主义,在群体内体现个体各自的付出与所得,使个体的成本与收益相配比。 规则实行付出与所得相配比,成为刺激个体成员遵守执行制度的动力,因此制度具有激励功能,它能够促进和激发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所以,对于学校来说,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不仅能够建立起约束机制,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还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名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在课堂教学、专业研究、学生德育、人事管理、实验室工作、后勤保障等诸多办学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拥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应有的功能和活力,是和谐校园建设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然而,要创设一套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需要仔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努力保持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所谓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为师生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奠定的物质基础。 所谓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以体制、机制、政策、规章等确定的制度环境,它对师生的思维、言行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具有引领、约束和定型的作用。 所谓的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所倡导并确立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情感等思想和心理环境,是对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无形力量。 三个层面的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是一个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强化,不可分割。 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 但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同时对精神具有反作用。 所以,制度文化建设要与精神文化建设尽可能地保持“同频共振”,即制度文化应该与精神文化的内涵相一致,那就是, 一方面要用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制度执行的始终。 另一方面,要修正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中相背离的部分,用先进的精神文化来指导制度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创设的制度文化中也要充分体现这种先进的精神文化,努力使二者保持统一的关系。 2.要尽力防止各种制度贫困现象的发生 制度的贫困是指可利用的制度资源不足于满足或支撑学校发展的公平和效率的需要。 制度的贫困现象有几种表现:其一表现为制度的缺失、疏漏、过时、滞后、超前,即制度的供给与制度的需求脱节, 或制度执行期过长并将之固化导致制度缺乏演进与完善,制度自身无法拥有应有的活力,无法实现作为资源的效应。 其二表现为制度不配套导致的制度系统结构失衡,制度之间出现冲突,如普遍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冲突,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的冲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