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pdf_第1页
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pdf_第2页
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l 2 卷 第6 期 2 o o 7 甘 音 高 竹 报 V o 1 1 2 N o 6 2 o o 7 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 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 马忠丽 2 郭亨贞2 1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7 3 0 0 7 0 2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兰州7 3 0 0 7 0 摘要 在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下 中美两国在对学龄前儿童的 自 我意识培养方面 具有各 自 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文章通过对两国学前儿童 自 我意识培养的比较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探析 以期 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自我意识培养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中荚 学前儿童 自我意识 比较 中圈分类号 G 6 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9 0 2 0 2 0 0 7 0 6 0 8 0 0 3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核心 在个体生活适应和调节心 理健康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自我 意识尤其是儿童的自我意识一度成为各国心理学家 教育学 家研究的热点 然而 在中西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 化背景下 中美两国在对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方面具 有各 自 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一 中美两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培养的比较 1 自我意识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成分可分 为三种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分别表现为认知 情感和意志三种形式 美国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视 虽然美国的 学前教育专家认为 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可以有所不 同 但都应该包括一些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 G s莫里逊教授提出了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共同的十项基本 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自尊的目标 具体包括 1 帮助帮助儿童 发展 良 好的自 我意象和高度的自尊水平 2 帮助儿童学会 认识 自己 自己的家庭及其文化背景 3 通过让儿童体验成 功 提高儿童的能力 来发展儿童的自我价值观 4 帮助儿 童了解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0 从以上阐述可知 美国学前教 育机构对儿童的 自我意识 培养十分重视 有独立明确的目 标体系进行具体规范要求 并且 美国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偏重于从 自我 认识即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和自我体验即自我意识的情感 层面加以强调 首先 其总 目 标是以自我情感的重要成份一 自尊提出的 其次 在关于目标的四条具体阐述中 一 三两 条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份 主要立足于帮助儿童建立良好 的自我体验即积极的自我情感 二 四两条属于认知成分 主 要着手帮助儿童进行 自我认知 即正确的认识自我 与美国相比较 我国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没有独立的 专项目标规定 而是附属于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中 我国学前 教育领域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多强调 自我认知和自我控 制两个层面 对培养儿童的良好 自我体验即积极的自我情感 有所欠缺 这不仅在我国的幼儿园政策法规中有所体现 而 且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 例如 在日常的 家庭教育中 美国家长偏重于教育孩子要 自信 不自卑 鼓励 孩子 自述表达思想与情感 我国家长则倾向于教育孩子要谦 虚 不骄傲 学会控制和隐藏 自己的真实情感 2 自我意识培养的方式不同 美 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成系统 的 不仅有独立明确的目标规定 而且在课程设置 评价体系 上均有相匹配的措施 在课程设置上 有专门的学前自我概 念课程 自我概念课程从内到外由儿童自身 家庭及其成员 朋友及幼教机构 社区及其助手四个部分组成 环环相扣 层 层递进 自我概念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幼儿园 家庭和社 区三方面的协作来进行 强调利用各种人力 物力 财力为儿 童服务 进行综合教育 并将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对幼 儿教师的评价挂钩 将 建立儿童良好的自我意识 是否使 儿童意识到 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 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美 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以儿童 自身为中心 由内向外 向周围呈辐射状扩展 如图所示 希静 贾丽 青少年 自 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解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 0 0 2 年第 1 期 第 3 2页 李生兰 比较学前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 0 0 1 年 9 月 第 1 版 第2 l 页 3 6页 3 9 页 朱家雄 幼儿困 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砧 2 0 0 3 第 1 3 1 页 收稿日期 2 0 0 7 0 7 1 8 作者简介 马忠丽 1 9 7 2 一 女 甘肃镇原人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西北师范大学 2 0 0 6 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8 O 维普资讯 第 1 2 卷第 6 J 2 o o v 马忠丽郭亨贞 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 V o 1 1 2 N o 6 2 0 0 7 资 料来 源 E v a LE s s a a n d P e n e l o p e R o y c e R o g e r s A n E a r l y C h i l d h o o d C u r r i c u l u m F r o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Mo d e l T o Ap p l i c a o n Ddma r P u b l i s h e rs I n c 1 9 9 2 P 5 这种 由儿童对 自身的认识 对其家庭及其成员的认 识 关于幼儿园及其朋友的认识 关于社区及其帮手认识 是以幼儿为原点和侧重点 最终目的在于不断促进儿童个性 的发展 与之相比 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主要以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教育为主 认为 幼儿园社会 领域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的社会学习活动 促进 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 发展与人交往 合作的能力 增进对社 会和世界的理解 虽然在具体的社会课程设置中 社会学 习也涉及学习儿童 自身 自己与他人 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 但在此系统中 侧重点在社会而非幼儿自身 幼儿只是作 为社会的细胞一家庭的一员或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出现 如 图所示 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 自我意识尤其是 自我情感 的培养 多从他人 集体 社会的角度人手 在 2 0 0 1 年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 纲要 中 虽然社 会教育 目标的第一条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有 自信心 明 确提出了幼儿 自我意识中 有 自信心 的要求 但前半句的 主动参与 却局限了自信心的培养只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 对幼儿 自我意识的培养 旨在提高幼儿交流 分享和与人合 作的能力 最终落点在于增强幼儿对集体 社会 国家 民族 的集体情感 如 孝经 首页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这是古代封建社会从对父母尽 孝 的角度出发 要求儿童珍爱生理自我 强国必先强种 强种必先强身 要强 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 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话则反应了解 放后的学前教育机构从国家振兴的角度出发对儿童健康的 关注 在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政策法规中 常会有对幼 儿社会情感的明确要求 但很少有对幼儿 自我情感的确切要 求 在 纲要 的社会 目标中 只有 爱父母长辈 老师和同伴 爱集体 爱家乡 爱祖国 等对他人 集体 社会 国家等情 感要求 唯独没有 自 我情感要求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历史 很 少有从儿童 自身 从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角度 引导幼儿正 视自我价值 关注自身健康 建立积极的自我情感 二 产生两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 培养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与美国 作为屹立世界东西方的两个大国 历史 文 化背景不同 社会意识形态不同 从而导致两国在对学龄前 儿童自我意识培养方面有所差异 以下笔者将重点从文化与 意识形态两方面人手 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析 1 从文化层面分析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的积淀很深 厚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 封建统治就占去了两千多年 超过了 中华文明史的三分之一 所以 提及中国文化 就不能不提及 作为中国千年封建王朝主流文化的儒学或儒家文化 儒学重 礼 传统儒学认为普天之下人人行事合乎 礼 就能实现 王 道 达到 大治 孔子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 礼 的生 动体现 具体而言 即君让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让子亡 子不 得不亡 在此伦理规范的影响下 显然 儿童在家庭中没有独 立的人格 就连生死予夺大权也掌握在一家之主手中 在这 种成人本位的文化传统下 人们 对于儿童不能正当理解 不 是将他 当作缩小的成人 拿 圣经贤传 尽量地灌下去 便将 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 说小孩懂得甚么 一笔抹杀 不去理 他 唇传统儿童观的影响 在现代家庭中 仍有家长随意打 骂子女 自由安排子女的命运 家长对儿童自信自尊等 自我 意识中的积极自我情感的培养普遍忽视 美国历史短暂 不断涌入的移民形成了美国极为复杂的 人 口种族构成 同时也促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 开放性 可 以说 美国文化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 但其早期 的主要文化来源还是在欧洲 美国文明虽然不是土生土长 却是由成熟的欧洲移民按照 自己的理念在新大陆创建起来 的 美国从未存在过封建制度 最少封建等级的残余 对美国 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应是 1 9世纪 3 O年代的文艺复兴 这场 由美国的文化精英一超验主义者发起的文艺复兴 以其理性 的人文精神营造了追求自由的气氛 主张以 大写的人 取代 大写的神 强调个人尊严 个人 自主性和自我发展 超验主 义者们崇尚自然 崇尚精神 提倡人的自立 自强 为今天美国 家庭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 关注儿童的自我意识 培养儿童 积极的自我情感打下了基础 2 从社会意识形态进行分析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一贯弘扬和强调集体主义 在 教育上 我国教育 目的的价值取向有社会本位的倾向 即主 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个人的发展应服从社会 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 公民 以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强调社会价值高于个 人价值 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 因而 对儿童 的自 我意识的培养往往从属于对其集体意识的培养 在自 我 意识的培养方式上 倾向于在集体的活动中 在与他人的合 李生兰 比较学前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1 年 9月第 1 版 5 3页 周作人 儿童的文学 新青年 第 8 章 第4 期 8 1 维普资讯 第l 2 卷 第6 期 2 0 o 7 寸 啸高 奸 子 拒 V o 1 1 2 N o 6 2 0 O 7 作中 将儿童作为社会集体的组成部分来培养其 自 我认识 情感和行为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 个人主义是其价值观的核心 是西方的 第一语言 波普将个人主义概括为三个命题 1 一切价值都 以人为中心 2 个人就是 目的本身 个人是 最高的价值 社会存在仅仅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 3 所有 个人都是平等的 任何 人 都不可能被当作他人谋求利益的手 段 0 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上表现为一种个人本位的 教育价值取向 对美国学前教育 儿童中心 的形成有着很大 的影响 在美国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教育方式上 自 然也会形成一种以儿童为中心 由我及他向外扩展的模式 三 两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培养方式的 利弊分析与相互借鉴 以上对两 国的比较 并非有厚此薄彼之意 正如柳诒徵 先生在其 中国文化史 中所言 夫世界任何国家之构成 要 皆各有其特殊之处 否则万国雷同 何必特标之为某国某 国 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其 个性的核心 在中美两国两 种大相径庭的 自我意识培养方式下 必然会导致两国儿童个 性上的差异 虽然个性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但却影响着其创 新 合作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发展 美国学前领域对儿童 自 我意识的重视 对个人价值的充 分肯定与强调 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个性 激励儿童去开拓 去 创造 但个人主义走向极端必然表现出人性中野蛮的侵略 性 必然导致纵欲和享乐 与其它世界大国相比 美国的经济 最发达 但社会中的贫富悬殊最大 法制很健全 但犯罪率却 很高 这与其过度宣扬个人主义而带来的极端 自由主义不无 关系 我国的学前教育在东方文化强调伦理规范和 克己复 礼 的大背景下 对儿童 自我意识培养的不足和 自我情感教 育的匮乏 容易导致我国儿童从 J 对 自 身价值认识不足 缺 乏自信心 对他人的模仿多于 自己的创新 缺乏原创精神 对 成人的依赖多于对自我能力的尝试 缺乏独立自主精神 总之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中美两国对学龄前儿童自 我意识的培养 具有各 自的优点和不足 完全的西化 脱亚 入欧 是不可取的 只有取他国之精华 去其糟粕 脱欧归 亚 方能促进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因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 读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0 0 2 2 朱家雄 幼儿团课程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O 0 3 3 汝信 美国文明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1 4 史静寰 当代美国教育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2 0 01 5 李生兰 比较 学前教育 上海 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2 0 0 1 A Co mp a r i s o n o f Nu r t u r i n g Ch i l d r e n s S e l f C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n Two Di f f e r e n t Cu l t u r e s Ma Z h o n g l i 2 Gu o He n g z h e n 1 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G a n s u 7 3 0 0 7 0 2 L a n z h o u C i t y C o l l e g e L a n z h o u G a n s u 7 3 0 0 7 0 Ab s t r a c t I n t wo u r e d y d i ffe r e n t b a c k g r o u n d s Ch i n e s e a n d Ame r i c a n e d u c a t o r s h a v e t h e i r o w n d i ff e r e n t s t y l e s a n d a t u r e s i n t r a in i n g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