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学年度散文教室高二九组.doc_第1页
九十三学年度散文教室高二九组.doc_第2页
九十三学年度散文教室高二九组.doc_第3页
九十三学年度散文教室高二九组.doc_第4页
九十三学年度散文教室高二九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十三學年度散文教室 高二九組十一月份主題作家阿盛 作品閱讀討論分享1.作者依時間進程來寫這個故事,全文可分為幾個階段?43-蔡佩蓉 張貼於 2004-11-07 06:46:36 1.作者小學一年級2.作者二年級下學期3.作者三年級寒假時4.作者升上午年級5.嘉南平原大地震6.作者高一7.去年暑假作者回鄉和其六叔聊天時 簡單明瞭 209-33 林相伊 張貼於 2004-11-21 17:53:26 約略可分為三個階段:一、廁所還未普遍化時。上級不斷地在宣導衛生觀念:要穿鞋子、要常洗頭髮、要買衛生紙、不要隨地大小便。但這些要求對當時的家庭而言或許是過重的負擔,因此仍舊無法改變人們的習慣。其中還提到從台北來的表弟作為對比,在兩個現代化程度不同的人身上,清楚的描寫出當時的環境。二、廁所逐漸普遍化的初期到與現代的抽水馬桶銜接。見到廁所這種新玩意,大家當然都很興奮,這點作者藉由堂兄弟間為了誰要第一個上廁所而引起的事件來表現。加上後來的水肥事件,從比別村少的水肥可以看出大家似乎還是習慣就地解決的老方法。一直到作者高一時到中北部旅遊,仍習慣用蹲式上廁所。三、現代的馬桶。隨著時代的演進,下一代根本無法想像以前生活的克難。從一到三,作者道出了時代的推演,也寫出了人們生活習慣跟不上社會變遷的情形。 很有條理04潤涵 張貼於 2004-12-05 23:17:48 1.上小學前未曾見過2.正式使用為國小二年級3.國小三年級寒假家中蓋新廁所4.國小五年級村中有公廁5.高一才看見使用抽水馬桶。 另一種分法2.在這些段落中,哪些文字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43-蔡佩蓉 張貼於 2004-11-07 07:01:18 我印象較深的是作者升上五年級時的那段!村長每次開村民大會,他一定會再三地說明廁所的重要性,有一次還說廁所就是生命,六叔跑到台上去,不知道跟他說了些什麼,他馬上又補充了一句:廁所為成家之本!說廁所是成家之本是生命,總覺得有些誇張了!人為了生存,首先是填飽肚子,接下來是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等到安定後才開始追求一些奢侈品,而對那時的鄉下人而言,廁所的確算是奢侈品了吧!不過對某些人來說,廁所的確是日常之所需,不可缺也! 209-01 張貼於 2004-11-15 22:04:09 他建議大家不要再用竹片麻稈.因為這樣會得破傷風.有人發言說應該是會生糞口蟲.她認為應該是痔瘡才對.應該是長瘤才合理.到後來村長說統統有可能,不過,得破傷風的機會最大。那一次大會後有紀念品,每家三包衛生紙、.、一把長柄豬鬃刷子,鄉裡派來的衛生員特別交代,刷子是清洗廁所用的,媽說這種刷子這麼好,用來洗刷廁所太可惜,所以一直放在廚房裡使用。以上兩段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段,第一段是描述村長極力的宣導環境衛生,說到用竹片及繕z的壞處時,其實對於它的壞處並不甚清楚,使得台下眾說紛紜時未能清楚地判斷,只好含渾攏統地以統統有可能帶過,最後又自圓其說地補上不過,得破傷風的機會最大。刻畫地相當有趣傳神。其實當時在鄉下地知識相當缺乏,資訊也未能如今日般普遍易得,所以有時候往往就任人信口亂蓋,殺千禧蟲的殺蟲劑就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第二段則是說到拿原本要用來刷廁所的刷子放在廚房使用,又是一個議題浮現。當時的鄉下,民生物資不豐,農民十分勤儉,對一些生活器物自是不肯浪費,加上對於環境衛生的觀念不甚清楚,也從未特別注意,所以對於贈送的品質如此好的豬鬃刷子,自然不會想要把它用在刷洗廁所這一件事上嚕。 06-俞甄 / e-mail 張貼於 2004-11-21 17:17:47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問我:為什麼廁所裡沒有水箱子?為什麼有很多白白小小的蟲?還有,在水溝裡拉屎,警局為什麼不管?都市與鄉鎮的差距在此明確的表現了出來,在這一篇文章裡除了充滿了鄉村的淳樸氣息,也寫出以前的人對於新事物的想法,縱使知道新事物對於身體的好處很多,可是在於經濟方面的煩惱,所以沒辦法享受新事物的好處,可是在都市的孩子因為環境條件較好,對於新事物早已視為理所當然,反而不能忍受在沒有新事物以前的生活方式,就像小孩子受了傷一樣,鄉下孩子塗塗泥巴、水沖一沖就好了,都市孩子大概得擦完整個急救箱吧,都市和城鄉的差距,值得我們省思。w 20905 名雅 張貼於 2004-12-01 23:11:02 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像是:開始唸小學那一年,我第一次看見衛生紙,至於正式使用是在二年級的時候。、他跟祖父說:廁所和吃飯一樣種要。、廁所就是生命。 、廁所為成家之本。、 這才第一次看見了抽水馬桶,以前只看過圖片。等等句子。我常要求媽媽講以前的事給我聽,但即使是我父母小時候,也已經有了簡單的茅廁及衛生紙,所以讀起此文來倍感有趣,而媽媽倒是跟我說她覺得很懷念也很感嘆!近幾十年生活水準像閃電一般躍進,短短幾載已有天壤之別!現在談起過去的事對e世代的孩子也許是天方夜譚,但那的確是曾經存在於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的故事。然而現在的孩子卻常常嫌東嫌西,真是(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23-薛琇文 張貼於 2004-12-04 23:52:07 我對六叔的幾個孩子說,你們命好,我們小時候連廁所都沒有呢,他們不太相信。我說不但這樣,解手後都用竹片揩屁股哪,他們說我欺騙兒童。我對這些文字印象深刻是因為想文章剛開頭他小時候,老師要他們用衛生紙、不要隨地大小便時他還說寧可用竹片子、粗草紙是讓老師檢查的,也不認為廁所有多重要,而現在卻已深深感到有廁所是一件幸福的事,感覺變好多,有滄海桑田之感。而小孩子們的不太相信、說我欺騙兒童,也突顯出情況真的已經改變到令人難以想像以前的日子,印象中好像也常聽長輩們說你們命好,我們小時後都,那時也是感到很難想像。 科婷 張貼於 2004-12-04 23:59:45 大人們的廁所在房間內,用花布簾圍住壁角,裡邊放著馬桶;小孩子們沒有限制,水溝、牆腳、甘蔗田以及任何可以蹲下來的地方,統統都是廁所。真的很難讓人想像當時的環境。現在除了在高山上或者人煙稀少的地方才沒有廁所,真的非常的不方便,雖然知道以前的生活跟現在很不一樣,但是也讓我感受到時代的變遷真的很可怕,短短的幾十年間生活方式就可以有如此大的改變,我們到底可以進步成什麼樣子根本不現在可以猜測與預料的,所以看看過去,想想未來,不管會變的如何?我們只要不斷隨著時代的腳步調整與向前,往後回憶起過去的日子,應該會有暖感覺吧! 芳儀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00:03:52 廁所的故事一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中有位新來的村長,在每次的村民大會都會再三的強調廁所的重要,有一次還說出廁所就是生命,以及廁所為成家之本等幾句話。在我們這些現代人的心中,一定覺得廁所不就是上廁所用的而已嗎?有這麼重要嗎?那是因為時代不同的關係吧!在早期的社會中(或許也聽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說過),是沒有所謂廁所這種東西的,大家都覺得人都吃不飽了還想要有什麼廁所啊!隨便在草叢解決就好了啊!所以這位村長用了一些比較誇張的說辭引起大家對衛生的注意,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聽到了他的一番話,讓我覺得印象深刻,有一種忽然重視起廁所的感覺。 209-40 張貼於 2004-12-05 00:16:53 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作者描述到台中第一次看見抽水馬桶,大家拚命往廁所裡跑,鄉長在一邊維持秩序的情景,甚至到最後馬桶護圈還壞了呢!我覺得作者描繪得很生動,彷彿那些畫面都真實的呈現在眼前一般,由現在抽水馬桶的普及來看此文,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尤其作者因為緊張而導致無法順利排便的樣子,真的很有趣也很好玩,深深了解到廁所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呀! 42-楊琇涵 張貼於 2004-12-05 10:32:19 這篇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那段高一時戶外旅行,第一次見識到所謂的抽水馬桶,大家都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搶著要體驗不同的馬桶,最後竟然護圈都給坐壞了。看到這表面上看來似乎好笑,但心裡也著實地泛起幾分感慨。當時的生活是困苦到那種連有馬桶用都能當成像中樂透頭彩般的雀躍的地步,而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的富裕,絲毫不懂得珍惜許多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用品,大肆揮霍這令我當下決定要開始在我的每一樣日常用品都寄予感情,以表示我對它們的在乎! 209-26 欣怡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11:11:28 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跟爸說要買鞋子.爸說沒那麼好命.提起衛生紙的好處.媽說太浪費.小孩子不懂賺錢辛苦.可看出以前的人連三餐能不能填飽肚子都有問題.哪有錢可買鞋子.能省則省.能用則用.從這道出以前的人的辛勞及生活的困苦. 209 8號 連妃儀 張貼於 2004-12-05 14:18:23 像其中的一段說村長送大家豬鬃刷子,希望大家能拿來刷廁所,但是媽媽卻說豬鬃刷很好,刷廁所太可惜,所以一直放在廚房使用。我覺得當時的農村生活很困苦,吃都吃不飽了,還有時間管廁所要怎麼清潔管理,反正都是拉出來的廢物,拉在哪裡都一樣。而且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管理廚房當然比建廁所還重要。不能說鄉下人不懂衛生觀念,而是當時的貧窮逼他們要做一點取捨,與現實的環境妥協。 07-衍慈 張貼於 2004-12-05 16:16:30 概括來說,整天文章都令我印象深刻,看了會心一笑,但也想到城鄉差距以及時代在進步。廁所就是生命、廁所為成家之本真的有趣,不過還真有提倡的意義。現在很多人都批評大陸的廁所沒門,很不衛生,但想想,我們不也曾經如此。或許很不可思議,但可以當個經驗吧?! 詩瑤 張貼於 2004-12-05 17:48:52 廁所為成家之本這句話讓我印像深刻。想想這些生長於農村的人們,有時讓我覺得可笑。當一個新事物新觀念出現於他們的生活,對他們的衝擊往往使他們將其誇大扭曲。也許是為了強調廁所的重要性才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把廁所這個盛屎盛尿的空間和生命的一個階段相連在一起?我想這不能用沒水準或沒受過教育去形容,只能說簡直是莫名其妙吧 19 -咨阡 張貼於 2004-12-05 18:21:05 他一直問我:為什麼廁所裡沒有水箱子?為什麼有很多很多白白小小的蟲?還有,在水溝裡拉屎,警察為什麼不管?我說警察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他就說,回台北以後要報告老師,叫老師來抓警察.這一段,以及八歲的小堂弟說,他要去報告級任老師,爸爸和堂哥愛撒謊;十歲的堂妹說,最好報告校長,因為校長比較匈奴,一定會打堂哥屁股;正在唸初一的堂弟說,爸爸是石松,堂哥是余天,搭配的很好,真會講笑話.,以上兩段是我印象極深刻的部分,前段說明同一時代,都市與城鎮的差距如此之大,後段說明間隔一個時代之後,不過幾年的時間之內,在那個台灣經濟正值起步的年代,對於衛生觀念,教育觀念乃至社會階層的認知,都有明顯的斷層,我無法判斷何者較好,文明的進步真的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帶來無窮盡的貪慾,就像鄉村對於解手,只需一條水溝.一片竹片,但文明人就需要一個隔間.一座馬桶.一個水箱以及衛生紙.懂得越多.已得的越多,就要的越多,這是文明進步的必然發展,在健康上或許是有益,但在心靈的淨土上,我們或許種下會是一顆貪慾不盡的慾望種子. 感深思遠20-林佳怡 張貼於 2004-12-05 19:23:29 我印象深的是嘉南平原大地震後的蓋廁所事件,那位有錢人為了要水肥就替許多村蓋廁所,雖然這也是件好事,所謂各取所須嘛!可是問題就在那位有錢人也未免太現實了吧。只不過是水肥稍微少了點就吵吵鬧鬧的,甚至為了不做賠本生意寧可違反契約,像這種沒良心的人注定賠錢! 罵得好 11存閔 張貼於 2004-12-05 19:38:19 看完,第一次發覺,原來廁所也可以拿來大作文章,而且整篇文章充滿了鄉村中純樸.天真又逗趣的對話,字裡行間散發出台灣濃濃的古早味.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敘述一個台北的表弟來他們家玩時,表弟抵死不在不是廁所的地方上廁所的那段文字,從他表弟的行為和對話中,可發現城市孩子的任性驕縱與鄉下孩子的單純,形成了強烈對比.這也讓我想起幾年前到內地去觀光時,我也曾經看過沒有門的廁所,沒有水箱,但有很多很多白白小小的蟲彷彿回到了四零年代的台灣. 37 張貼於 2004-12-05 19:46:28 開始念小學那一年,我第一次看見衛生紙,至於正式使用,是在二年級的時候,在這之前,解手後都是用竹子或黃麻稈一楷了事。這句話對於現在的台灣來說,是很難再見到的,因為經濟水準夠了後,人們開始追求衛生與健康,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例如大陸內陸地區,因為吃飽都不夠了,根本不可能去關心衛生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是前人替我們打拼來的。 NO.39洪珮珊 張貼於 2004-12-05 21:07:28 在這篇文章中段的地方,寫到:鄰村有一個富人,他們的村子裡來要水肥,也願意負擔蓋廁所的經費.然後卻又嫌水肥不夠多,硬說有人偷肥.村長說那東西又不能吃,結果兩個人從路上吵到派出所,吵來吵去又吵回去.警察只好來干涉了,說這兒的人八成以上種甘蔗,根本不用肥料.村長保證沒人偷吃,那個有錢人氣的臉都綠了.等到後來水肥整個跌價,那個有錢人整個全賠.其實這一段,只是他一整篇白描事實文章中的一段.但是就是偏偏在這一段,讓人有趣味的感覺.尤其是,通通不假雕飾,也不述說自己的感覺.和一般作家寫的一般的文章不太一樣.大概是走樸實風格的吧!這樣寫有種很真實,很像這些事實就如實的呈現在面前一般. 209-02-昭儀 張貼於 2004-12-05 21:43:12 開始唸小學一年級時,第一次看見衛生紙,正式使用,是在小學二年級,在這之前,都是用竹片子或黃麻桿子解決。大人的廁所在房間內,用花布簾圍住牆角;小孩則沒有限制,任何可以蹲下來的地方,通通是廁所。我對這一段的印象很深刻,由作者的敘述中,可以了解以前人的生活真的很苦呀!我問了爸媽他們以前是否也是如此?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爸爸還說他們小時候無論大小便都是跑到田中解決,害我現在看到菜就腦子裡產生那個畫面,一口菜也沒吃。至於廁所的門以布簾代替我可是真的有經歷過,而且就在我家,大約三年前二樓的廁所木門壞了又無法及時找到合規格的門所以才出此下策。可以感覺到坐在馬桶上布簾飄著飄著,你的眼睛隨著它轉來轉去,深怕有人偷窺你,而且我緊張過度,所以我從進入到出來整整20分鐘也沒有解決,這是一個希奇的經驗。當我在讀這篇文章時有相當大的感觸。 有沒有經歷過會給我們很不同的感受! 17 張貼於 2004-12-05 21:54:40 我覺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段。看到第一段作者開始唸小學時才第一次看見衛生紙且正式使用是在二年級的時候,而且在那之前解手後都是用竹片子或黃麻桿子一揩了事便不得不深深自覺自己處在此極度繁榮富裕的都市裡是有多麼地幸福。而且作者所描述的場景就真真實時地曾發生過在我的生活裡,像是有時父母親都會告訴我們他們小時後生活的多麼貧苦而現在的我們又是如何的幸福但是小孩卻都只把那些話當成是騙人的一樣,因此看到這兩段令我有種身處文章之中的感覺,令我印象深刻。 34 曹一竹 張貼於 2004-12-05 21:56:45 鄉裡派來的衛生員特別交代,刷子是清洗廁所用的,媽說這種刷子那麼好,用來洗刷廁所太可惜,所以一直放在廚房裡使用.這句話可以明顯的看出農村髒亂的原因- 觀念錯誤和貧窮.因為傳統不重視衛生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在大人的腦中,所以才使得衛生推行有困難,其次就是貧窮,三餐都顧不好了,誰還有心情去管擦屁股要用什麼紙?顯然在他們的觀念裡,廚房比廁所重要得多了.所以我認為要改善農村的衛生,要考慮的不只是廁所的問題,應該先解決他們的經濟問題,再教育他們衛生的觀念. 209-13 張貼於 2004-12-05 22:00:34 有一段提到廁所就是生命、廁所為成家之本而如果用竹片麻稈擦屁股就會有破傷風、生糞口蟲、痔瘡之類的疾病.這些雖然都是沒有科學根據,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或許覺得有些可笑但從這裡可以看出村長積極想鼓勵大家有廁所以及用衛生紙的重要。我想在那個面臨改革的時代是困難了一點反觀改革後的今天實在幸福多了! 瑜軒209-32 張貼於 2004-12-05 22:00:49 我覺得整篇文章都非常詼諧,逗人發笑。我覺得其中將古人的話改編及為發揚廁所的宣傳特別有趣。例如廁所就是生命我有一點點認同,因為我覺得蹲馬桶的時候看書,書變得特別有趣,所以我常常在蹲馬桶時看雜誌、報紙和小說。我所喜愛的作家之一張國立,就在他家的廁所搭建書櫃,我以後一定會跟進。生活在現代的我,真是難以想像那沒廁所的古早時代呀! 209-27 張貼於 2004-12-05 22:12:47 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作者高一時參加中北部春節旅行這段,對於只在圖片中看過的沖水馬桶,每個人都搶著使用,鄉長還必須維持秩序,這個畫面真令人不禁想大笑。仔細想想,我們生活這麼方便,真正很幸運! 209-15 張貼於 2004-12-05 22:34:56 廁所為成家之本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今.普遍到像呼吸一般的廁所.竟會有爭相目睹的一刻.甚而認為是成家之本.真的難以想像把廁所當寶的過去.在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也深深的感覺活在現代的幸福.幸福出現在無時無刻.真的更加深了此一體會 209-09孔德謹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23:14:46 我的爸媽還有我,都是城市小孩,所以對於作者回憶中的關於廁所的點點滴滴,都只是聽說過,而不曾體會過;光是用竹片子擦屁股,就讓我難以想像了,一張衛生紙,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奢侈的物質,而我們卻從來都不曾珍惜過-一張衛生紙;另外,作者在描述生長在台北的表弟來到鄉下時,對於鄉下孩子就地解決的上廁所方式,很不以為意,從表弟抵死不上廁所的情狀,對應到作者他們的單純隨性,真是一幅很有趣的畫面;很難想像每天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廁所,也可以有如此的發揮,早年貧窮的鄉下人家在這麼衛生品質低落的環境下,突然面臨時代的進步價值觀念的轉換,重視衛生品質的意識抬頭.等等,所觸發的一些小故事,真的是很可愛啊! 2-09-10 洪千惠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23:21:46 為什麼廁所裡沒有水箱子?為什麼有很多很多白白小小的蟲?還有,在水溝裡拉屎,警察為什麼不管?.這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實在無法想像沒有馬桶而要在水溝旁解決的情形,而且還會有很多很多白白小小的蟲(這是在說蛆吧!)我覺得用想的就有一種好恐怖、好噁心的感覺所以當時的人連要上廁所都那樣的麻煩,可見得當時的生活品質有多麼的差覺得活在現在真好_ 04潤涵 張貼於 2004-12-05 23:24:42 開村民大會時送紀念品的那一段。因早期農業社會衛生紙、樟腦丸、長柄豬鬃刷都是奢侈品。而如今這些東西都已經非常普遍,可見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 209-41 楊佩珊 張貼於 2004-12-06 20:29:26 哈哈我覺得有一段超爆笑的,內容是這樣的:住進旅館以後,大家都往廁所裡跑,鄉長站在一邊維持秩序,一邊叫著慢慢來,他說留得屎橛在,哪怕沒得拉?而為這一段增添許多趣味的字詞維持秩序,讓我們體會到鄉民初次接觸抽水馬桶的興奮之情,在現代處處有抽水馬桶的情況下,那種景象實在讓人覺得好笑,可是現在的我們怎能了解那時候鄉村的生活呢?還有最後的那一句:留得屎橛在,哪怕沒得拉?成功的引用古人的名言並改編之,妙極了!18 張貼於 2004-12-06 23:09:01 去年暑假,我回家鄉,找六叔聊天,聊起有關廁所的事,我對六叔的幾個孩子說,你們命好,我們小時候連廁所都沒有呢,他們不太相信。我說不但這樣,解手後都用竹子楷屁股哪,他們說我欺騙兒童。六叔說,這是真的。八歲的小堂弟說,他要去報告級任導師,爸爸和堂哥愛撒謊;十歲的小堂妹說,最好去報告校長,因為校長比較匈奴,一定會打堂哥的屁股;正在唸初一的堂弟說,爸爸是石松,堂哥是余天,搭配得很好,真會講笑話。最後,他們聯合問我一個問題:用竹片可以楷得乾淨嗎?六叔說大概可以,我說差不多啦。這讓我覺得這群小孩實在太天真可愛了,想法都很特殊。29-有容 張貼於 2004-12-06 23:39:49 剛看到這篇文章就笑了出來,題材真的很有趣!從小聽爸爸講過他們上廁所的方式,阿嬤家也還留有以前的毛坑,文中講的一點都不誇張!不過也是要感謝,幸好我們現在有這種文明廁所可以使用,以前那樣光想就覺得可怕,應該會憋尿一整天死都不想踏進去吧b 叡慧風梳筆墨香 張貼於 2004-12-07 00:06:38 此篇文章以平易近人的的手筆侃侃而談,少了幾分華麗,卻也增添了極至的情感,動人心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作著第一次使用抽水馬桶的心情寫照吧!描寫出人們第一次接觸新事物,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在現代科技文明的當下,使用抽水馬桶似乎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在當時卻是高級享受的奢侈品,許多人不要說用過,連看都沒看過哩!可見時代的差異性之巨大.-看不懂吧!唉!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鬼了 好像沒那麼難懂! 寧真 張貼於 2004-12-08 20:03:19 他建議大家不要再用竹片麻稈.因為這樣會得破傷風.有人發言說應該是會生糞口蟲.她認為應該是痔瘡才對.應該是長瘤才合理.到後來村長說統統有可能,不過,得破傷風的機會最大。這真是太妙了,不過以生物學的觀點來說,因該是破傷風最合理.痔瘡是糞便積太多,水分被吸收太多,因而壓迫到肛門附境的靜脈血管而引起的,所以不會是痔瘡.惡性腫瘤倒也是有點機率.不過真想不到耶,我們身處愈科技發達的社會中,竹片麻稈到底長怎樣都還不知道哩!不用說用它來.了.再來就是:廁所和吃飯一樣重要廁所就是生命,廁所為成家之本這真是太爆笑了!哇哈哈哈但這也不能怪他們呀!在他們那種年代,衛生觀念尚未建立完備,需要一些強而有力的誇飾吧!我記得劉德華也有一首歌在倡導廁所的重要的呀!叫做馬桶,每個家都有馬桶什麼馬桶是最好的朋友,少了它什麼都.的.如果他那時就在的話,就可以找他代言囉!呵呵.所以呀我們現在真是好命呀不用用竹片麻稈,有柔軟的舒潔衛生紙;媽媽更不會用洗馬桶的刷子來刷炒菜鍋!更不用一堆人爭著去上沖水馬桶,大家要知福惜福喲!3.本文以的衝突與對立描寫早期社會發展的趣事,請問你看到了哪些對立面? 43-蔡佩蓉 張貼於 2004-11-07 07:13:47 1.老師為了衛生起見,要學生穿鞋、洗頭、買衛生紙及不准隨地大小便!v.s.家長覺得這些花費太貴了,並覺得這些是沒做到沒什麼大差別!2.台北表弟不能忍在沒廁所的地方大小便!v.s.鄉下作者覺得隨地大小便是正常的事!3.現在小孩子覺得大人說的事很不可思異!v.s.大人說起以前的事覺得很平常!4.文末,作者寫孩子們聽了過往之事,總在半信半疑之間.請你也分享一則你聽聞長輩說起的前塵往事. 43-蔡佩蓉 張貼於 2004-11-06 23:19:02 大人們都很喜歡說自己以前的事,但有一個故事是我聽了很多次,那就是我媽媽說她以前上學時有多辛苦的往事。每回回鄉探望外公、外婆時,常會順便到附近玩,當然,鄉下地方會有什麼好玩的呢?不就是到附近的風景區走走,但對於我來說,看風景是一件很無聊的事,因為每回回鄉看的都是一樣的風景一回我又開始抱怨連連,我媽媽便說:想想我們以前上學走的路吧早上天還沒亮就要起床,每天要騎半個小時左右的腳踏車到車站,然後搭車,下站後走半個小時左右的路才到校,每天都是這樣來回,我們都沒有抱怨了,你們今天走這點路就喊腿酸,萬一你生在我們以前的年代怎麼辦聽了這些話以後,總覺得以前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真麻煩,還好我出生在現在交通發達的年代,不然我那兩條腿一定會變成兩根又粗又大的肥蘿蔔 20905 名雅 張貼於 2004-12-01 22:50:24 老實說,我的媽媽常常會跟我提起她小時候的往事,所以有些事已經見怪不怪了,舉幾個比較特殊的吧:1.電視剛開始的電視,就像寶藏一樣層層保護,不僅有大鎖,還要拉開拉門才能看,夠氣派吧!2.辦桌以前辦桌時村裡每戶人家都得派一名代表去幫請客的那家煮菜,而且家家戶戶的桌椅都得去支援喔!不過結束後,請客的那家會到各家回饋剩菜混成的菜尾,爸媽都說很好吃,可是我覺得很像餿水耶。3.衛生棉講點切身的東西吧!據說,媽媽是用堆得厚厚的衛生紙做護墊,而奶奶那輩的是用層層黑布縫成,不知原始人要怎麼辦?總而言之,比起過去,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應好好珍惜才是,不是嗎? 209 8號 連妃儀 張貼於 2004-12-05 17:13:33 我外公住在台南鄉下,他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幾乎都沒有什麼東西吃。所以吃冰棒對他們來說是很奢侈的事,也因此他都慢慢舔冰棒,以免吃太快就沒了。但是冰融化的速度很快,融化的冰流到下巴,因為很珍惜,一滴也不可以浪費,所以再用手抹回去吃,但是常會不小心把流到下巴的鼻涕也混著一起吃下去。外公說這樣的冰吃起來最好吃了,鹹鹹甜甜的。接下來這個故事是外公年輕時發生的。那時可以去獵山豬,不過都是在晚上才進行,而且因為山豬很兇,會衝撞人,所以要大家一起去獵。有一次外公他們就是不小心被山豬追,大家四散逃逸,而山豬卻對外公窮追不捨,情急之下外公只好趕快爬到樹上。可惜他爬的樹是木棉樹,看過木棉樹的人都知道,木棉樹幹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瘤刺。理所當然的,外公下來後渾身都是刺傷1.在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裡,人說女孩子的命運就像油麻菜籽,在裡,也可以看到人生的命運與自然界的生物產生對應.請問作者以什麼生物來比擬靠天吃飯的農民?文中作者是如何綰連二者之間的關係?試說明之. 04潤涵 張貼於 2004-12-05 22:51:03 1.以田鼠比擬靠天吃飯的農民2.再怎麼豐年田鼠也同樣地吃由稻梗掉到田裡的稻子。而再怎麼的豐收,農人所賺的錢亦有限,所賺的大多落入商人的口袋。2.當然,人要聰明機靈許多,文中的你為突破生活現狀,到城市裡開創新天地,在他回鄉之時.為何流下兩行熱淚?這是什麼樣的情緒呢? 43-蔡佩蓉 張貼於 2004-11-07 07:37:11 作者為了打拼奮鬥,遠離家鄉;但一日,他已自己組成了一個家,手牽著妻子回到了家鄉-那個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過去的畫面,歷歷在目,如今,父親已經過世,有些物(事)是人非之感,不禁流下兩行淚!出門在外總是會想家,如今回到了家鄉,有種成功回鄉的感覺,也許因滄海桑田,而感到有些生疏,但對於家鄉的認同感是不可抹滅的! 06-俞甄 / e-mail 張貼於 2004-11-21 16:56:56 為突破生活現狀,到城市裡開創新天地。離開熟悉的環境,朝夕相處的親人,為了生活及前途,必須遠離家鄉,到大城市去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這份心情的矛盾,離開的不捨,何等複雜的心境。如同田鼠與農人般,雖生存與生活及稻作收割互為競爭,且不容易找到平衡點,但為了生存,適應環境狀況配合自己需求,努力去追尋,總可以找到相互生存之道。人一生努力的追求,除了自己的理想實踐,夢想完成那份滿足外,當然還有親人對成就分享的喜悅,尤以照顧我們長大,父母期許能完成,當是父母最大的安慰。而且離開故鄉在陌生的城市奮鬥,人的內心仍深深牽掛著故鄉的一切,如同牽掛的不只是老榕後院,還有那一塊毫無覆蔭的老田然而回鄉之時,往事浮現眼前,但周遭的一切,家鄉的景物已不復往昔,至愛的父親已不在人世,如此的心境,怎會是流下兩行熱淚可以替代的?寫得真好! 20905 名雅 張貼於 2004-12-01 23:50:04 為突破生活現狀,到城市裡開創新天地。處於青壯年時期的我們總會常常不想安於現狀,希望能勇於追求夢想,成就非凡的偉業,而不被這狹窄之地所綑綁,而城市即是鄉村人夢想的起跑線,因此許多人離鄉背井,拋棄一切過往,只為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蒲公英的種子會懷念故鄉泥土的味道,疲倦的人們也會懷想過往的點滴。而當他們帶著一份尋根的心回到故鄉,眼前所見不論是景物依舊人事已非,抑或是個變調的回憶,想必都是內心永遠的痛,過去身處異鄉時所遺留在此的,只有空白的音帶。雖然我還無法體會,然而,這種心情,怎一愁字了得? 21-妍君 張貼於 2004-12-04 21:57:09 離開家鄉,只為了追尋更好的一片天地,但是一年、兩年過去了,成家立業之後的自己回到了當年急於離開的那塊窮鄉僻壤,卻發現一切熟悉的景物中,有著非常陌生的情懷。再也看不到以往記憶中最最熟悉的身影,無法與那最想與自己分享一切的人再相處一室。物是人非,這要一個異鄉歸來的遊子情何以堪!以我的經驗,只不過是離家短短幾天,其實不知不覺間,對於家就會有一種異常的執著,更何況是離家一年半載後發現自己的至親已離自己而去,心中的苦又有誰可以了解? 23-薛琇文 張貼於 2004-12-04 23:53:01 百感交集吧!為了錢而拋棄自己的家鄉,你否定認命的教訓,你日漸改變自己在城市裡逐漸被同化,你已不再等似不怕人的小田鼠,可你是那麼難以言宣的惦記牠,隱隱地牠與你之間有條剪不斷的線但隱隱地卻又在內心深處懷念著家鄉,終於有一天,他回家了,在看到一切自己所熟悉的家鄉景色時,他根本不能阻止熟眼的景物燙出溫溫的淚水,他終於承認自己還是很想念、很愛家鄉的。但家鄉還是變了不少,尤其是最令人感傷處你一家大小全立在父親面前,父親是在面前,父親的墳就在阡陌角邊。,看著自己摯愛的親人的墳,那種感觸恐怕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更不是我這種沒有經歷過的人所能體會的。 珈均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09:30:57 長大後出去開創自己的天地,等到有所成就之際回到自己的家鄉,童年時的回憶一一浮現心頭,件件歷歷在目,景色依舊但人事全非。看著自己身旁的妻兒,看著面前父親的墓,那是種感動、那是種成就、那是種遺憾、那是種解脫,所有的感覺衝擊那偽裝堅強的心靈。已經回到家了,回到那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兩行清淚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滑落下來。 209-01 張貼於 2004-12-05 09:39:33 文中的你為突破生活現狀,到城市裡開創新天地,雖說漸漸地被城市同化,可以假裝對故鄉人事物的眷戀已被拋在一旁,並否定在家鄉接受的觀念思想,學會了心機,強迫自己接受都市人們的洗腦,相信住在阡陌邊角見到的永遠是單調的顏色,且豐成欠收一樣吃的是稻菜。這對鄉村有些鄙夷的論調。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洗盡身上的泥味, 從土裡土氣的莊稼人蛻變成亮麗的都市人,擺脫了新城人們口中單調的農村生活,在城市裡開創新天地。但終於有一天,帶著家人回到了故鄉,眼前的景物牽引出兒時的種種回憶,發現其實在內心的最深處,斬不斷的是對家鄉的牽掛,再加上自己已成家立業,所謂的當了父母才知道父母的辛苦,面對著父親的墳,登時體會了當時父親為家的辛勞。想必對於住在阡陌邊角見到的永遠是單調的顏色,且豐成欠收一樣吃的是稻菜。會有不同的解讀,並有了新的感觸吧!42-楊琇涵 張貼於 2004-12-05 11:01:06 文中的你為突破現狀,邁出那連心的故鄉,去到一個人都不認得的新城離鄉背景,到大都市裡找到改善現況的工作,是每個鄉下青年的人生一大考驗。和自己建立不下十年的自然情感,被迫隱藏在內心最深層處,沒有資格被釋放,只能任憑新城歲月的泥味淘洗、數不清的心機累積,在那身上套上枷鎖終於能有那麼一天,牽妻抱子回到自己沉封在心靈深處已久的故鄉,同年的紙炮聲、作颱風時的呼嘯聲、爸爸談論收成的嗓聲,龐大的記憶迴盪在不過數公分的腦門裡,想當然爾,內心承受的壓力與惆悵,無法抑制地便由兩行淚給釋放出來了我想那種深刻的懷鄉情緒,唯有真正與它相處過,卻被迫分離的人才能體悟的吧 209-26 欣怡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11:22:19 離開家鄉打拚.時間一年又一年得過了.回到故鄉後.看著熟悉的景物.腦中的往事不斷的浮現在眼前.這時心裡一定百感交集.想說什麼卻不知該說什麼吧! 28-洪采瀅 張貼於 2004-12-05 12:00:11 一回到家鄉.一見到父母.家人.彷彿就會想起之前在外的種種挫折.不自覺的就留下眼淚.一個人如果長期不回家.便會覺得家的無限美好.如果在外有什麼挫折也彷彿只有父母能安慰你.一個人的最後歸屬依然是家庭吧? 209 8號 連妃儀 張貼於 2004-12-05 14:56:33 一個人離開故鄉久了,當他回來時,總是會有點近鄉情怯,而試圖想要找到一些他熟悉的事物。卻看到滄海桑田、人事全非,怎麼不讓人心中惆悵難過?更何況還帶著妻小,本來可以告訴孩子說,爸爸以前在哪裡玩耍、抓魚、被鴨子追等之類的話,讓孩子仰望著驚訝和羨慕的小臉,想不到竟然差那麼多,而且孩子連祖父的臉都看不到,只能望著墓碑追思,令人又是傷心又是感慨。 209-16 張貼於 2004-12-05 15:50:55 再他回鄉之時,為何卻落下了熱淚?當他離開故鄉時,心中是充滿著不安,但漸漸的經過了多年在城市中的淘洗,那份只屬於鄉村的泥土味那份簡單淳樸的心思,卻擋不住歲月的風蝕.他承認了,為新城人的一份子;再次回到故鄉時,又再次的拾回了那份熟悉感,也許一切都已滄海桑田,但心中最深處卻牽著一條與這片土地永遠不斷的線,訴說著這片土地所不變的回憶,而他卻不再是以往的他,對於這熟悉的一切,只剩下片片的回憶,現在的他,卻不再能夠編織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 209-36 張貼於 2004-12-05 16:32:25 或許那是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原因吧!幾乎每個小孩長大後難免要離開家鄉打拚賺錢尤其身處在鄉下,而多年以後,成家立業,帶著自己的妻兒回無舊屋,無家田的故鄉,試圖抓住那份熟悉又有點模糊的懷舊感,卻已是滄海桑田,真的是無言,不能阻止熟眼的景物燙出溫溫的淚水. 19 -咨阡 張貼於 2004-12-05 18:53:36 一生汲汲營營,成家立業求功名,只為衣錦還鄉耀門楣,這是年輕人的夢想吧,洗脫一身草埕味,讓我的努力用金錢去證明,用金錢證明我的成功,讓他逼使我忘掉,忘掉故鄉被認為永遠不變的,單調的顏色-稻菜的顏色,但是夢裡的小圳青草紅瓦泥牆並沒有隨著年歲褪色,我是那麼難以言宣的惦念他,想回到故鄉,想再跑一趟兒時的稻埕,尋一回熟悉的田鼠洞,這回,讓故鄉證明,我是有根的人,怎料,兒時戲耍的小樹林呢?平了!熟悉的田鼠洞呢?被水泥給埋了!從前捉魚摸蛤的小溪呢?濁了!更別提魚蝦了!這無舊屋無家田的土可是我故鄉,父親呵,兒孫回來望您了,阡陌角邊,最熟悉的單調顏色伴著您,可我呢,從前與故鄉土聯繫的線,已尋不出從前的樣子,沒了人沒了景,不變的是夢裡,你奔跑在阡陌上的背影,好快好遠. 20-佳怡 張貼於 2004-12-05 20:28:21 故鄉總是會有些令人想忘也忘不了的記億,尤其對一位長年出門在外奮鬥、長年看著和故鄉不同景色的遊子,這種具有強烈對比的情感最能夠碰撞出感人的心情。想必作者和故鄉的情誼一定十分深厚。 NO.39洪珮珊 張貼於 2004-12-05 21:32:20 我在想:他是想到了,在他小時候在家鄉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吧!像是田鼠為了生活,在稻田裡生存型態,接著想到豐年,想到祖先,想到嚴厲的祖母和爸爸.慢慢地和他成長的經歷連結在一起,他成長的過程經歷實在是太多了.有點像是小田鼠.不用教導也會本能的找到生存之道.隨著他上學讀書後,吸收了一點知識,便開始懷疑,開始思考.對那落地能響的金錢漸漸體認.對轉變成城市人的他,才會對小時候的稻田感慨良深! 瑜軒209-32 張貼於 2004-12-05 21:57:15 回到久違的故鄉,祖母已逝,父親也不在了。兒時舊物,勾起無限回憶:陽光下的田埂,有幼時玩伴的身影、父親的的身影,奔跑著,不斷的回憶,使作者一時不能自己,而留下兩行熱淚,這應該是熱愛他的故鄉及家人,所留下至情至性的男兒淚呀! 17 張貼於 2004-12-05 22:22:10 人一長大,好像就等於與幼時的純真無邪斷了線。長大後為了現實生活所需要的錢便不得不離開自小熟悉的鄉村環境到聲光十色的大都市打拚,由於時間的洗滌,逐漸的失去了純真、忘卻了家鄉的溫暖,卻多了幾分的自私與心機;等到多年後,那隱隱約約在記憶中的田鼠彷彿從來就不曾消失過而牽引著他的心回到故鄉。當望到那無舊屋無家無田的故鄉,一股熟悉的感覺回來了,那些往事其實一點都沒有被遺忘,或許那淚參雜著有懷念、思念、抑或懺悔。 34 曹一竹 張貼於 2004-12-05 22:22:27 多年來在城市中打拼,數不盡的勾心鬥角,漸漸將農村的淳樸洗去,如今他再度回到家鄉,一幕幕的景物卻仍然喚起了他心底深處的一份眷戀,他看到抱著小妹的父親,看到火毒的陽光,聽到童年的紙炮聲.然而這一切都已經過去,這裡不再是他的家,當年流著鼻涕的頑童已成家立業,而終年為豐年擔憂的父親已深埋在這片土地下,這嗆鼻的酸楚都隨著回憶從眼眶中落下. 209-27 張貼於 2004-12-05 22:23:11 在以前的農業社會,年輕人大多都是選擇到都市找工作,這一走之後,再度回到故鄉很可能是過了10年或20年了,以前的平房不見了,稻田也消失了,觸目所及物事全非,或許還會後悔為什麼不早點回來,心中大概只有愁悵可形容吧。 20902昭儀 張貼於 2004-12-05 22:42:09 為突破生活現狀,到外地去工作離鄉背井,隻身一人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拚是需要無比的勇氣,然而今日他已經出人頭地並且攜妻帶子要返鄉探望父母,心中夾雜的感覺無法用三兩句話就描述得完,這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只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才能表達出來吧!兩行眼淚,流露出世事變遷、滄海桑田的感慨;也透露出事業有成、回到家鄉以光宗耀祖、不辜負長輩的期盼的成就感和喜悅。 209-15 張貼於 2004-12-05 22:47:12 急於打拼出一片天而遠離他鄉的自己.也著實努力了這麼久.但回過頭.再回去應是熟悉的故鄉.卻已是陌生的熟悉.至親的失去.更添惆悵.加深苦楚汲汲追求的過去.人事皆非的現在.徒然惆悵的自己.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歷程.卻也是每個人難以脫逃的-後悔兩行熱淚.最後的只能 04潤涵 張貼於 2004-12-05 22:51:59 憶起深埋在內心童年的回憶,即想起父母親,為家庭及兒女全心的付出之種種,而如今呢?景色依舊人物已非,辛苦的父親已冷冷的躺在田邊墓裡。 209-22-黃楷甯 / e-mail 張貼於 2004-12-05 22:53:02 處在青年期的人們,一心只想求得高薪享受生活上的虛榮,而夢想離開自己生長的環境,憑自己的力量,開創一番事業.但隨著時間流逝,等到成家立業之時,才會猛然想起家鄉的一切,但回家時卻發現人事全非,所有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溜動而改變,一切的一切早已不能重來.我現在還在求學當中,不能體會離鄉背井之苦,但我卻頗能體會人事全非的感慨 209-40 張貼於 2004-12-05 23:02:22 歲月的飛逝,堆疊了許多回憶,再回到了故鄉,很多畫面都浮現,想到了很多童年,熱淚就這樣沸騰著. 209-41 楊佩珊 張貼於 2004-12-06 21:09:07 為了生活,不得已只好前往大城市尋求發展,期盼能帶給家人一個較好的生活。但直到有一天,他事業有成回到故鄉時,見到了昔時的的景象已全非,突然發覺到自己已經好久沒回來了啊!心中不禁升起了一陣哀痛,淚水就不聽使喚滴落下來了。 18 張貼於 2004-12-06 23:16:12 回到家鄉,會使我開始回想起一些童年往事,尤其是一些令人想起時會很感傷的時候就會流下熱淚。 29-有容 張貼於 2004-12-06 23:45:35 這篇文章到最後真的充滿感慨,一開始描寫的等豐年的鄉下孩子,大水讓一切都歸零,爸爸的辛苦,家人的努力,字裡行間中表露無疑。我爸爸以前也是農家小孩,這方面我也是聽了很多,現在已經不是農業的時代了,每次回去鄉下,看到阿嬤家的田,也是感觸很多。能賣的菜越來越少,能賺的錢也越來越少,下田工作的都老了,孩子各奔前程,想起以前的時光,雖然苦,我爸爸還是覺得甘之如飴。我想這篇文章所說的,也是這樣的感覺吧!3.你的故鄉在哪裡?高雄?屏東?前金區?鹽埕區?.若有一日你遠離了家鄉,家鄉裡的什麼人事或景致,會是你永恆的懷念與眷戀? 娟 張貼於 2004-11-03 00:59:05 我的故鄉就是高雄這個大城市。說起大城市嘛,幾乎每一個都一樣,都有百貨公司、人來人往的街道、顛峰時間迸出車的流水和馬接成的龍。令我懷念的會是住家附近的一切:附近那個大的不得了的勞工公園、小時候炎炎夏日裡泡過大半天時間的大樓游泳池、冬天嬉戲玩耍的遊戲區,和我的父母、鄰居們。而最最永恆的記憶是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家。曾經,我在這個令我自豪於它的富麗堂皇的家裡,我的朋友們讚嘆它的華麗;曾經,在這個溫暖色調的家裡,我放下一切繁雜的俗務,赤裸的投進它溫暖的懷抱;從高達14層樓的窗口遠眺,透過高雄灰撲撲的髒空氣,隱隱約約望見橫亙在遠方的山巒;在這個唯一與家人共同擁有的回憶處,我度過幾十個生日的慶祝會;我品嚐爸爸花了兩個小時精心烹調的美味西餐,享受別緻的室內噴泉聲。這一切的一切,將會是存在我心中最柔軟處的美麗回憶。縱然時間流逝、縱然物換星移,實物總有一天會消逝,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