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 经济 井田 私田政治和军事 争霸 兼并政治制度 宗法分封 专制官僚社会 世袭 流动学术 贵族 民间 时代名称的由来 春秋 BC770 BC476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 春秋时期何以称 春秋 1 西周中期以前的历法是将一年分为春 秋两季 西周后期始分为四季 于是 春秋 表示时间的变迁 历史的发展 由此鲁国史称为 春秋 2 春秋 所记历史上起公元前722年 下迄公元前481年 与东周前期的历史大体相当 3 春秋 名义上是鲁国史 实际上几乎涉及这一时期的所有国家 所以 能以它概括这一历史时期 4 这一时期的周天子根本不能号令诸侯 再用 周 来称呼这段历史似乎不合适了 而称霸的诸侯又走马灯似的更换 以哪个霸主国家的名字来称呼这段历史也不合适 故而 选用记录了这一阶段历史的鲁史 春秋 称呼这段历史相对合适 战国 BC475 BC221 周元王元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 故前人称之为战国 把 战国 作为时代名称 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 战国策 顾炎武 1613 1682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 变 概况地讲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1 先前铁板一块 神圣统一的帝国裂变为五颜六色的碎块 又从这些碎块状态逐步走向一统帝国 2 奴隶制瓦解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到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 反映在经济上 表现为田制变化 赋税改革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反映在政治上 阶级矛盾尖锐 新旧势力斗争越来越激烈 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陪臣执国命 最终新兴地主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通过变法运动 封建政权制度化 合法化 反映在思想文化上是百家争鸣 社会风貌的变革 贯串始终的是战争 春秋时期是大国争霸 战国时期是统一战争 一 大国争霸 一 春秋初年的形势 大国争霸产生的原因 王室衰微 诸侯坐大 1 地盘狭小 只有洛阳周围几百里的地方 2 朝聘减少 据 春秋 记载 在春秋时期的242年里 鲁国公朝见天子3次 80多年朝见一次 鲁国大夫朝见4次 60多年朝见一次 经济上严重依靠诸侯的天子贫困不堪 东周第一代天子平王死后发不起丧 向鲁国求赙 第二代天子桓王死后求赙求不到 七年以后才发丧 3 政治上再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 名为共主 实为附庸 周郑交质 射王中肩 于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4 诸侯国势力发展不平衡5 夷狄内侵于是大国争霸就有了两面旗帜 尊周王 攘夷狄 一 一 一 关于 春秋五霸 孟子最先提出 五霸 这个概念 五霸者 三王之罪人也 孟子 告子下 关于 五霸 一是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左传 史记 赵歧 孟子 告子 注 应劭 风俗通义 皇霸 颜师古 汉书 地理志上 注等 如杨伯峻的 孟子 告子 注持此观点 二是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阖闾和勾践 如荀子 王霸 墨子 所染 等 金景芳的 中国奴隶社会史 春秋五霸二说 一 大国争霸 二 五霸迭争 A齐桓公首霸齐国首霸的条件 1自然条件好2因地制宜3齐国是较早使用铁器的国家4管仲改革加快了齐国强盛 齐桓公 姜姓 名小白 姜太公的后代 齐桓公称霸 管仲改革公元前685年 周庄王十二年 齐桓公即位 任用管仲为相 积极改革内政 在政治 军事方面 基本上维持 国 野 分治的制度 军政合一 寓兵于农 在经济方面 实行 相地而衰征 的税收政策 并采取 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 使关市几 讥 而不征 的鼓励贸易 促进生产的政策 管仲进行的改革 收到了 富国强兵 的效果 管仲 齐桓公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而他的最有力助手就是管仲 管仲充分调动齐国内部的各种有利要素 发展经济 组织人力 并有力地调动各国的力量 微管仲 吾其披发左衽矣 孔子 提出了 尊王攘夷 的口号 春秋 春秋争霸的主题是尊王攘夷 楚国不被中原承认 它是夷狄势力的代表政治军事的相互冲突导致文化的越来越接近与融合 河南叶县发现的春秋时期楚国编钟 霸业的顶峰 春秋 A 春秋 A 并国三十 拓地三百里 公元前656年 组织齐 鲁 宋 陈 卫 曹 郑 许八国军队 挑战势力强大的楚国 一举击溃依附于楚国的蔡国 直抵召陵 河南郾城东部 订盟而归 迫使楚国默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此后他又多次大会诸侯 史载齐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并国三十 拓地三百里 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会标志其霸业走向鼎盛 B宋襄公争而未霸 齐桓公之后 宋襄公曾经显赫一时 但是 他的霸业却毁在他过时的观念中 于是我们知道 曾经有过一个贵族时代 他们一切遵从仁义 反映那个时代的军事著作就是 司马法 宋襄公争而未霸 公元前643年 齐桓公死 诸子争位 国力大衰 宋襄公率军平定齐国之乱 俨然以中原盟主自居 公元前639年在盂地之盟遭到楚成王的突然袭击 从而产生了南征楚国的念头 公元前638年 以郑国附楚为借口 率本国人马及卫 滕 许等国兵力攻打郑国 在河南柘城县北的泓水一带与前来增援郑国的楚军相遇 由于他采取了愚蠢的 仁义 战略 最后身受重伤 大败而归 宋襄公的仁义战争 春秋 B C晋文公继起称霸 宋襄公失败了 晋文公却成功了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 在狐偃 赵衰等人的辅佐下 明贤良 赏功劳 礼宾旅 通商宽用 省用足财 使晋国的政局很快稳定下来 公元前632年 晋楚两国进行了春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即城濮之战 晋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 主动退避三舍 在城濮大败楚军 以少胜多 战后 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 周襄王正式册封为霸主 退避三舍 晋文公称霸晋的改革 任用有才干的赵衰 狐偃等人 推行 轻关易道 通商宽农 的经济政策 晋惠公 作爰田 作州兵 和戎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 晋楚发生城濮之战 晋军运用诱敌深入 退避三舍 的战略 使楚军锐气消弱 取得胜利 晋文公复国图 春秋霸主常在晋国 春秋 C 继起称霸 D秦穆公独霸西戎秦穆公曾以百里奚 蹇叔 由余为谋臣 先后击败晋国 俘晋惠公 并灭掉了梁 芮二国 公元前627年 秦穆公命秦军挺进中原 远袭郑国 不料作战计划被郑国商人弦高破坏 无功而返 至崤 又为晋军所败 东进受阻之后 改变发展方向 全力经营西部 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 遂霸西戎 公元前627年 秦乘晋文公去世的机会 派军偷袭郑国 不料行军途中被商人玄高发现 秦遂灭晋盟国滑 河南堰师 而归 晋出兵截击秦军 爆发了殽 河南渑池西 之战 秦军陷入了晋军的包围圈 全军覆没 匹马只轮无反者 春秋 公羊传 僖公三十三年 秦军东进的企图受阻 于是转而向西发展 进军戎地 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 周天子赐金鼓表示祝贺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 青铜剑 E楚庄王一鸣惊人 楚庄王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 据说即位之初 三年不理朝政 暗地里审时度势 考察民情 三年之后 一鸣惊人 进贤良 诛奸臣 不仅使楚国大治 而且形成了向外发展的趋势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楚庄王 楚庄王的霸业楚庄王时 任用孙叔敖为令尹 稳住了政局 生产发展 为争霸奠定了基础 前606年 楚庄王率军北上 到达周的直辖区 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轻重 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架势 楚庄王问鼎楚子伐陆浑之戎 遂至于雒 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 在德不在鼎 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 虽小 重也 其奸回昏乱 虽大 轻也 成王定鼎于郏鄏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 左传 宣公三年 E 春秋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子伐陆浑之戎 遂至于雒 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 在德不在鼎 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 虽小 重也 其奸回昏乱 虽大 轻也 成王定鼎于郏鄏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 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 未可问也 左传 宣公三年 春秋时代 先后召开过两次 弭兵 会议 第一次在公元前五七九年 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 约合晋楚 于宋相会 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 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 公元前五四六年 宋大夫向戌向戌奔走于晋 楚等国之间 取得了诸侯国的同意 在宋都 河南商邱 举行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 三 弥兵的原因 春秋 弥兵的作用 1 晋楚利用弥兵会议 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的办法 瓜分了霸权 换得了四十年的和平环境 人民虽然减轻了战争的痛苦 但是负担却加重了 原来只是向一个大国纳贡 现在却要向两个大国纳贡 负担增加了一倍 2 但是从客观上讲 战争减少了 人民毕竟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 在和平的环境下 各国重心转移 由对外转向内部斗争 国内各种势力为争取民众 在政治 经济诸方面采取适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推动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所以说弥兵运动是由诸侯争霸转向大夫兼并的转折点 从此 春秋的历史重点发生了变化 前期是大国争霸 后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所以弥兵运动也是春秋历史由前期转入后期的转折点 F吴越争霸 前506年 晋之盟国吴国打败楚 前495年 楚之盟国越打败吴 前494年 吴夫差大举攻越 勾践大败 称臣归附 勾践卧薪尝胆 立志复国 任用范蠡 文种 实行改革 前482年打败吴国 前473年越灭吴 夫差自杀 著名军事家孙子 吴王阖闾用伍子胥 孙武为将 一举破楚吴 越夫差勾践越十年生聚 而十年教训 二十年之外 吴其为沼乎 伍子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与晋争霸时 越王勾践趁机攻破吴国 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曾被夫差大败于会稽 屈服求和 回国后卧薪尝胆 发奋图强 任用范蠡 文种整理国政 经过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大会诸侯于徐州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春秋 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剑 吴王夫差鉴 春秋 吴越争霸 代表着新兴力量的崛起 长江与黄河已经融为一体 而中心依然在北方 西施故里与西子塑像 春秋 争霸促进了战争的发展 从武器到理论 虢太子元徒铜戈长17 1CM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1052号墓 1957年 太原出土春秋车马图 政治和军事 争霸 兼并 兵圣名言 兵不厌诈 银雀山出土 孙子兵法 竹简 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时代开始了 孙子兵法 只剩下十三篇 这是一个迷 如今 全世界都崇拜孙子 孙子 十三篇 政治和军事 争霸 兼并 如何认识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 争霸的实质和意义孟子 春秋无义战 无论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还是争做霸主 都是为了扩大各自的统治势力 掠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和财产 所以 春秋无义战 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个巨大的破坏 由于争霸 大批中小国家被吞并消灭 各地区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最终形成了七个大国 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由于争霸 使众多的民族因社会动乱而大规模迁徙杂居 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战争加速了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用封建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奴隶主贵族在战争中受到削弱 有利于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 列宁说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 它们虽然象一切战争一样 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 暴行 灾难和痛苦 但是 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 也就是说 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加速地破坏极短有害的 反对制度 春秋时期的兼并和战争 从其主流方面来说 也有这样进步的趋势 旧制度瓦解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铁犁牛耕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工商业的发展和私营手工业的活跃 奴隶平民的起义给奴隶制度的巨大打击 奴隶主内部大夫的兼并更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 铁器的使用 1 诗经 秦风 驷铁孔阜 形容马色如铁 2 国语 齐语 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 试诸壤土 叔夷钟 造铁徒四千 3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阖闾以 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 以铸剑 4 越绝书 卷十一 楚王铸铁剑P201 5 左传 晋国范宣子铸刑鼎 把铁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 反映出晋国使用铁的普遍 考古发现 P201 2022 牛耕的推广 国语 晋语 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 人名与牛 耕联系在一起3 专利事业发展 井田制变化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成春秋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 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即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诗 秦风 驷铁 驷铁孔阜 六辔在手 国语 齐语 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锄 夷 金 斫 试诸壤土 封建生产关系 1 井田制破坏 1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荒田开垦 私田大量增加 2 土地成为争夺的对象 3 土地买卖公行 田里不鬻 的格局被打破2 封建生产关系 1 阶级关系变化 奴隶 平民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私有权 自耕农奴隶主贵族通过改变剥削方式 新兴地主不同阶层的人通过军功赐田 新兴地主平民 鄙人等通过开垦等方式大量私有土地 新兴地主依附关系 隐民 宾萌 私属徒 族属 2 赋税制度的变化 齐 相地而衰征 与民分货 晋 作田 鲁 初税亩 作丘甲 丘鄙 野 楚 书土田 量入修赋 郑 作丘赋 3 独立的手工业者 商人出现 春秋时期的特点 政治上王室衰微 诸侯坐大 在经济上井田制受到冲击破坏 各诸侯国 纷纷变法改革 使经济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诸侯争霸 战争不断的时期 为争霸 各国奋发图强 革新变法 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 战争 加剧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因此这是华夏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势 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春秋时期是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 1 战争方式 目的改变2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 伦理观念变化 二 战国的时代特征 变法与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社会结构的新格局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 地主制经济的出现 活跃的士阶层 社会经济新发展 铁器的普遍使用 生产力水平提高 兼并战争激烈 合纵连横秦统一六国 思想文化科技的新成就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战国战争概述 武器上 春秋时兵器皆为铜器制作 战国时 兵器则渐为铁甚至刚制作 军队编制上 春秋一般都是车战 战国以步战为主 战国战争比春秋更为激烈和频繁 规模也更大 兵源上 战国各国军队的数量普遍比春秋时期扩大 弩机 武器进步 青铜兵器 铁兵器增加和进步 大型兵器如用机械力量放射的弩机 攻城用的云梯 舟战用的钩拒等应用更加广泛 战国的甲胄 记载战争场面的宴乐铜壶 青铜戈 青铜狼牙棒 青铜矛 带鞘双背剑 战国的武器 战争规模扩大 献公二十一年 与晋战于石门 斩首六万惠文王七年 与魏战 斩首八万惠文王后元十一年 败韩岸门 斩首万武王四年 拔韩宜阳 斩首六万昭襄王六年 伐楚 斩首二万昭襄王十四年 白起攻韩 魏于伊阙 斩首二十四万昭襄王三十三年 破魏 斩首十五万昭襄王四十三年 白起攻韩 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 白起破赵于长平 坑降卒四十余万昭襄王五十年 攻三晋 斩首六千 走死河中二万王政二年 攻魏卷 斩首三万王政十三年 攻赵 斩首十万 史记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军战绩 争霸 兼并 战争方式变化 由车战 步战 骑战 二 2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 2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 2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 2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伦理观念的变化 左传 昭公元年 载郑国徐无犯之妹貌美 公孙楚和公孙黑皆向其家求婚 经协商 各方都同意由女方当事人选择 届时 子皙 公孙黑 盛饰入 布币而出 子南 公孙楚 戎服入 左右射 超乘而出 女自房观之曰 子皙信美矣 抑子南夫也 夫夫妇妇 所谓顺也 适子南氏 徐无犯之妹所说的 夫夫妇妇 指在理想的古代婚姻中 男方应当符合男子的伦理规范 女子应当符合女子的伦理规范 女子的伦理规范即 妇 而男子的伦理规范即 士 所以 郑风 褰裳 中女主人公骂她的情人说 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 在上引 左传 故事中 当事人认为 士 的标准不在 或主要不在 其服饰之美 而在于他是否具有男子应当具有之气慨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记载了叔向所讲述的另一个类似的故事 昔者贾大夫恶 娶妻而美 三年不言不笑 射雉获之 其妻始笑而言 贾大夫曰 才之不可以已 我不能射 女遂不言不笑 射 是古代社会对 士 的重要要求 贾大夫虽丑而能射 显露了他作为 士 的才干之所在 故其妻终于有所满意 女子应当遵循妇德 而男子要表现出 士 应当具有的气慨与才质 徐无犯之妹的选择与贾大夫之妻的爱憎不是偶然的个人行为 它不但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婚姻伦理观念的一个侧面 而更反映了 左传 作者的思想伦理倾向 三 三 战国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魏国盛衰 时间截止到前334年徐州相王 由魏国挑起两次战争 1 桂陵之战 2 马陵之战 孙膑 三 战国战争三个阶段第二阶段 从徐州相王后到前279年合纵连横 秦齐争霸时期 秦楚丹阳之战 乐毅伐齐 田单败燕之战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 已而楚相亡璧 门下意张仪 曰 仪贫无行 此必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 掠笞数百 不服 释之 其妻曰 嘻 子毋读书游说 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舍在 不愁终困也 史记 张仪列传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 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三 苏秦 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 形容枯槁 面目黧黑 状有愧色 归至家 妻不下絍 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 得 太公阴符 之谋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 引锥自刺其股 血流至足 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 曰 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赵王大悦 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 革车百乘 锦绣千纯 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 将说楚王 路过洛阳 父母闻之 清宫除道 张乐设饮 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 倾耳而听 嫂蛇行匐伏 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 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战国策 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 已而楚相亡璧 门下意张仪 曰 仪贫无行 此必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 掠笞数百 不服 释之 其妻曰 嘻 子毋读书游说 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史记 张仪列传 三 第三阶段秦的强盛和向东方发展时期 前278年 前247年 白起伐楚 前278年 秦赵长平之战 前260年 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客观原因 秦据有富饶而又易守难攻的关中地区 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 秦变法比关东六国更为成功 对旧势力 旧制度的铲除较彻底 故在经济 政治方面比其他各国更为先进 秦昭王时 荀子曾到秦国去过 他说秦实行法治很成功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较少 政治清明 故秦从孝公至昭王 军事上屡能获胜 决非偶然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四 四 铜冰鉴整体为方形 内套方壶 壶内放酒 鉴内放冰 凉酒因此出现 最早的冰箱 铜冰鉴 长宽76CM 高63 2CM 湖北随县 1977 四 铁器春秋战国 铁的使用已逐渐普遍 春秋时期 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 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 为开发山林 扩大耕地 发展水利交通 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春秋兵器 铁制匕首 铁铲 铁犁铧冠 牛耕春秋时期 农业生产中又使用了牛耕 如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 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国语 晋语 记载 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 水利事业劳动工具的改进 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郑国大夫子驷执政 一面整顿井田的封疆 一面开挖灌溉沟渠 取得了显著成效 灌溉工具中已出现了 桔槔 即利用底端系石顶端桂桶的杠杆提水 这种提水的方法 民逸而利多 春秋农具 青铜锄 春秋取水工具 桔槔 吕氏春秋 上农 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 十人食之 春秋社会的新变化 土地制度的变化春秋时期 私田扩大 诸侯之间 卿大夫之间 诸侯与周天子之间争夺土地也开始了 井田难以维持 赋税制度的变化前685年 齐国实行按土的多寡肥瘠征收贡赋的办法 相地而衰征 前645年晋国 作爰田 前594年 鲁国实行 初税亩 取消了公田与私田的差别 一律按亩收税 前548年 楚国 量入修赋 前538年 郑国 作丘赋 铁犁铧冠 劳动者身份变化春秋末期 农奴大量出现 其称呼有 隐民 私属徒 宾萌 族属 等 他们是由奴隶转化而来的 还有一部分贵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后 下降为自耕农 独立手工业者和独立商人的出现原属官府的工商 春秋末期已有很多人成为拥有不同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个体工商业者 其中还有少数人成了大手工业作坊主和大商人 此时独立的商人也出现了 如弦高 范蠡 子贡等 青铜铲 史记 货殖列传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 乃乘扁舟 浮于江湖 变易姓名 适齐 为鸱夷子皮 之陶 为朱公 朱公以陶为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 货物所交易也 乃治产积居 与时逐 而不责于人 十九年之中 三致千金 范蠡和子贡 史记 货殖列传 子赣 即子贡 既学于仲尼 退而仕于卫 废著鬻财与曹 鲁之间 七十子之徒 赐最为饶益 原宪不厌糟糠 匿于穷巷 子贡结驷连骑 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范蠡 子贡 四 四 四 四 四 私家与公室的斗争 春秋后期 私家 对 公室 的斗争日益激烈 在井田制日趋崩溃 私有土地不断发展的时代 不少 私家 千方百计地争夺土地和人民 成为拥有大量私产的富有者 一时出现了 私肥于公 大夫皆富 的局面 与经济地位的变化相适应 他们在政治上也必然要求有一个大的变革 田氏代齐春秋末期 齐国公室衰落 田氏强大起来 田氏即陈氏 本是陈国贵族 齐桓公时 陈公子完奔齐 成为齐国上流社会中的一员 田桓子时 与齐惠公的后代栾氏和高氏作斗争 利用大斗出 小斗入等小恩小惠笼络人心 势力进一步壮大 其子田乞灭国 高 晏三氏 杀齐悼公 另立简公 不久田成子 田常 又杀齐简公和右相监止 从而掌握了齐国大权 其子田盘又把其亲信派到各都邑作大夫 从上到下 完全控制了齐国 公元前387年 早已成为君主的田氏被列为诸侯 正式取代了姜氏 田氏从浪人到诸侯 主要是采取了阴谋手段 力量薄弱时 对姜姓贵族进行分化瓦解 拉拢一批 消灭一批 力量强大时 便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打击 对士人阶层和国人一般是采取折本买卖来争取支持 越王勾践剑 田常执政后 为收买人心 以大斗出贷 以小斗收进 结果使 民财为之归 田氏由此获得的雄厚资财 就为他从事 厚施薄敛 提供了保证 果然田氏 得齐众心 民众大量逃往田氏门下 而重敛于民的 公室 却逐渐被抽空了 公元前481年 田乞的儿子田恒 即田成子 在民众的支持下 以武力战胜齐简公亲信监止 齐简公出逃 后被杀死 田恒从而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以后 又任命田氏兄弟和同族人作都邑大夫 扩大了自己封地 到公元前386年 田和列为诸侯 仍沿用齐国国号 田氏代齐 青铜戟 田氏即陈氏 是陈国贵族 齐桓公时 陈公子完奔齐 田桓子时 与齐惠公的后代栾氏和高氏作斗争 利用大斗出 小斗入等小恩小惠笼络人心 势力进一步壮大 子田乞灭国 高 晏三氏 杀齐悼公 另立简公 不久田成子 田常 又杀齐简公和右相监止 从而掌握了齐国大权 公元前387年 早已成为君主的田氏被列为诸侯 正式取代了姜氏 田氏代齐 鲁君失国 鲁国的大权也逐渐被大夫所控制 宣公时 孟孙氏 叔孙氏和季孙氏 三桓 强大 公元前562年 三桓联合起来 三分公室 将公室土地和人口分为三分 各得其一 公元前537年 三家又 四分公室 季孙氏独得其二 成为当时鲁国最大的实力派 公元前517年 季氏赶走了鲁昭公 从此鲁国政权落在了季氏手中 史墨曾分析说 鲁君世从其失 季氏世修其勤 民忘君矣 韓 趙 魏滅智氏後 又三分晉公室領地 並于公元前420年暗殺了形同虛設的晉幽公 由此韓 趙 魏分別建立了獨立的政權 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虔 趙籍 魏斯為諸侯 史稱 三家分晉 這時晉侯已淪為附庸 公元前376年韓 趙 魏最終廢了晉靜公 復又三分其殘餘領地 晉滅 三家分晋 公元前453年 韩 赵 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伯 分别建立三个封建政权 公元前403年 周王室正式承认它们为诸侯 赵 简子誓曰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 人臣隶圉免 左传 哀公二年 青铜戈 四 四 五 五 吴起 卫人 事鲁君 杀妻求将 为魏文侯将 守河西 抗拒秦 韩 去魏至楚 为楚悼王相 明法审令 捐不急之官 废公族疏远者 以抚养战斗之士 及悼王死 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杀妻求将 齐国将伐鲁 鲁国想用吴起为将 但吴曾娶齐女为妻 鲁人疑之 吴就杀死自己的妻子以取得鲁国的信任 后泛指为求高官厚禄而不择手段 五 这两幅图是由画家张友民在1956年仿照汉代画像石风格而绘制的 画中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两项重要内容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此画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五 五 五 五 五 奖励军功 建立军功爵制 用法令形式废除井田制 即 开阡陌封疆 土地可以买卖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普遍推行县制 实行编户制 建立什伍连坐法 出门要有 验 旅店不能留无 验 者 统一度量衡 在思想文化上 实行以吏为师 禁 诗 书 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变法 五 五 战国变法改革的意义 各国的变法运动 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保护封建地主阶级 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 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 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从战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可以看出改革的规律最高统治者要有决心 要气魄宏大 把改革看作生死存亡的大事 不惜代价 引进人才 抓强国的大事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要造成舆论环境 使百姓知法 懂法 守法 拥护法 执法严明 讲究实效 新制度确立 战国时期是我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时期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官僚制度三位一体 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 官僚制度是君主专制的制度体现 1 官僚制度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 主要是由军功之士 文士和宗室贵族组成 为官者的入仕途径和各国选拔官吏的办法 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军功入仕 军功爵位的高低和官职的大小成正比 二是荐举 大臣和接近国君的人 直接向国君推荐人才 中央和地方长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选拔任用下级官吏 三是游说自荐 士人为进入仕途而奔走于列国 或直接给国君上书 或进行游说 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取得国君的信任后即被重用 由文人学士变为高级官僚 战国时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袭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打破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 使众多的才能之士步入政坛 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空前提高 战国时代 各国对官吏的报酬 逐渐采用俸禄制 官吏依赖国家的俸禄维持其生计 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官位的高低 卿相可 食禄千钟 最小的官吏则为 斗食 为督促官吏尽职尽责 战国时代创立了考核官吏的制度 即 岁终奉其成功 以效于君 当则可 不当则废 荀子 王霸 最主要的考核方法称为 上计 上 是上报 呈报的意思 计 就是 计书 指统计的簿册 上计在年终进行 范围相当广泛 而以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指标为主 每年年初 各级行政长官都要将本年度所要达到的预算指标数写在木券上 送交国君 国君将券剖分为二 国君执右券 官吏执左券 以备考核 到了年终 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 由国君亲自考核 或由丞相协助考核 如果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指标 就要受到免职或降职的处分 政绩显赫者则予以升迁 赏罚分明 2 郡县制度郡的起源很早 据说可以溯到西周时代 但郡的普遍设置则是在春秋晚期 史载晋卿赵简子以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左传 衰公二年 说明当时晋国已有相当数量的郡 郡起初多设在边远荒凉之地 因而郡的面积较大 但地位比县要低 后来出现在郡设县的情况 于是郡的地位有所提高 由低县一等演变为高县一级 最终形成了郡 县两级制的地方组织 战国时代的郡多设在边地 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 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后来随着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日益剧烈 各国在中原地区的边境也陆续设郡 强国交界处设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到战国后期 郡逐步由军区向政区过渡 郡守也从单纯的军事长官向统管全郡军政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演变 秦昭王时 秦统一后 郡作为军事防备区的历史相应结束 而转变为中央和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府 郡守既是军事长官 也是行政长官 另设郡丞 郡尉协助管理行政和军事事务 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体制最终定型 县的起源也很早 至迟在西周中期就已存在 春秋时期 秦 晋 楚等国往往在地方上设县进行管理 其中晋 楚两国的县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楚国设县的主要途径是灭国置县 如楚文王灭申 息二国以为县 楚庄王以陈国为楚县 楚县多设立在边地 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经常与中原诸国交战的北部边境地区 晋县则主要是在旧贵族封邑的基础上设置的 而旧贵族的封邑大都分布于人口稠密的内地 楚县隶属于楚王 县公 县尹由楚王直接任命 县政大权掌握在国君手中 晋县的隶属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国君掌握逐步转化为由卿族掌握的过程 到了战国 七雄纷纷改邑为县 或在新开辟的地区设县 使县的数量大增 与春秋时期不同的是 战国时期县的设置有总体的规划 每县的面积和户口数量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人口和土地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如秦制 县大率方百里 汉书 卷一九 百官公卿表 齐国 大县百里 中县七十里 小县五十里 大县二万家 中县万五千家 小县万家 银雀山汉墓 各县直属于国君 县级长官由国君任命 乘承国君意志 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 大县设令 小县设长 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和较为完备的地方政府的职能 3 军事制度春秋晚期 随着宗族政治的逐渐崩溃 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也在不断分裂瓦解 郡县征兵的现象 在春秋时期已渐露端倪 征兵的对象扩大到郡县的编户齐民 使各国军队的数量空前增加 春秋时期 列国军队多为数万人 而到战国时代 七雄的兵额均在数十万以上 多者可达百余万 秦国有 虎贲之师百余万 车千乘 骑万匹 楚国有 带甲百万 车千乘 骑万匹 战国策 楚策一 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并战争 各国建立了常备兵制度 常备兵以战争为专职 经过严格考选和训练 魏国的常备兵称为 武卒 入选者可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 在春秋以前 战争的主要方式是车战 从春秋时期开始 步兵已逐渐兴起 到了战国时代 随着征兵制度的改革 步兵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各国的主要兵种 兵种的又一重要变化 是骑兵的出现 骑兵活跃于广阔的战争舞台上 常常能够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 随着军队的扩大 新兵种的出现和武器装备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步兵成为军队的主体 车兵降居次要地位 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的冲击战 战线延长了 战场扩大了 部队增多了 列国 能具数十万之兵 旷日持久数岁 战国策 赵策三 大规模的持久战 在战国以前是没有的 4 法律制度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春秋时代 礼崩乐坏 以下克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 不循旧礼的现象亦屡见不鲜 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 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 经过变法运动 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法律取代了礼乐 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六 六 六 六 六 六 六 六 六 六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其礼 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 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 尽心上 子夏家贫 衣若县鹑 人曰 子何不仕 曰 诸侯之骄我者 吾不为臣 大夫之骄我者 吾不复见 荀子 大略 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 战国策 燕策一 士贵耳 王者不贵 战国策 齐策四 赵 威后问 齐 使者曰 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 上不臣于王 下不治其家 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 齐策四 道 与 势 七 中国古代 道 的另一特征 我想称它为 人间性 印度和以色列的宗教传统虽然也离不开世间的问题 但是世间问题在这种传统中毕竟是以超世间的形态出现的 换句话说 便是 把世间的问题变成神学的问题 希腊的哲学传统是从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开始的 这一向自然界追求永恒规律的训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思想家对人生问题的处理方式 当他们的目光转移到人生问题时 他们同样要在人的内在宇宙中寻找不易之则 这就不免将人生界客观化而与自然界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相形之下 中国古代之 道 比较能够摆脱宗教和宇宙论的纠缠 中国没有古希腊那种追究宇宙起源的思辩传统 中国 道 的人间性更有一个特点 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 先秦诸子 包括讲 坚白异同 的名家在内 最后都归结到治国 平天下之道上去 余英时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七 七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原因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 各个阶级和阶层必然各有自己的见解和专制 愿望和要求 各国贵族养士之风甚浓 各国国君争相礼贤下士 稷下是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 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秦国的文信侯吕不韦等 都养士达三千人左右 士 是知识分子阶层 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依附于某一阶级 因此 他们奔走于诸侯之间 希望得到统治者的任用 而各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厚招游学 于是 士 便成了各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言人 这便产生了诸多学派 人们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当时文化知识 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 高谈阔论 互相驳难 各家各派之间进行剧烈的论争 从而在思想战线上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八 孔子及其思想孔子 公元前551年 前479年 名丘 字仲尼 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 后逃难到鲁国 成了鲁人 孔子幼年丧父 曾做过小官吏 中年以后 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 去职后 他周游列国 晚年又回到鲁国 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 孔子的言论 由其门人整理成为 论语 论语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孔子像 唐吴道子画 八 八 八 八 孔子的思想 儒家学说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鲁国人 生于公元前551年 鲁襄公二十二年 死于公元前479年 鲁哀公十六年 孔子以周礼为理想制度 希望按照周礼的要求恢复君臣父子的秩序 为此提出 为政以德 的主张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用政法来引导百姓 用刑法来整顿它们 百姓虽然能够避免犯罪 却没有羞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来教化他们 用礼教来约束他们 那么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 而且还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论语 为政 认为靠刑罚 政令来治理国家 只能使百姓因为惧怕而免于犯罪 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以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才能使人们有知耻之心 走上正道 在孔子看来 道德教育就是仁学 仁 的根本要求 是 克己复礼 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 不仅如此 还要做到孝悌 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孔子又提出 仁就是要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凡事都要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 自己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就以同样的心去对待别人 自己所不愿要的 就不加之于别人 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 孔子以他的主张游说诸侯 没有得到成功 就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 他搜集整理了 诗 书 乐 删修了鲁国史书 春秋 对 易 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 在此基础上创办私学 以六经教授生徒 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 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 从而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间学派 儒家学派 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 要实现 德治 礼治 必须提倡 仁 学 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 形成 仁 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 仁 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他给 仁 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办教育孔子办教育 推广私人讲学 对打破 学在官府 贵族垄断教育有很大贡献 他破除等级 地域和种族的界限 提出 有教无类 的主张 这是学术下移 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主动性 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孔于是一位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的教育家 他的弟子以 循循然善诱人 来赞扬他 八 八 孔子论理想人格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 去 之 不去也 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 中的大部分篇幅是在论述理想人格 大致可以分为 1 天地人之道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 适应日常秩序 找到个人坐标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 阳货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 你看 苍天在上 静穆无言 而四季轮转 万物滋生 苍天还需要说话吗 论语 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朴素的 温暖的 智慧的生活态度 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忠 恕 2 心灵之道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 阳货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子路 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 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 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这就是 论语 中所提倡的 君子坦荡荡 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 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 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 同时能使你有定力 有真正的勇敢 使你的生命饱满 充盈 让你有一种大欢心 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 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 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3 处世之道 论语 这部书 教给人很多处世的方法 做人的规矩 如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 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 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 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智慧和哲理 也就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 过犹不及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勿自辱焉 论语 颜渊 子曰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论语 宪问 慎言 巧言令色 鲜矣仁 论语 学而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 言寡尤 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 论语 为政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论语 泰伯 论语 乡党 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 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阼阶 修己以敬 4 君子之道 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 论语 其中 君子 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次 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能算是君子呢 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 界定 描述总结在一起 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 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 先自我修缮了修养 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 也就是说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 当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 与人恭敬的气度 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什么叫君子 答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 没有恐惧 君子道者三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汝为君子学 不为小人学 什么是君子 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 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 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 我们看到了 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 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 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 从眼前做起 从今天开始学习 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季羡林 君子如水 大智大德隐于无形 一个 真 字示人为新报到的学生看行李 学生称他 老师傅 非凡人生 季羡林先生 一书中写道道 季羡林的不寻常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 平常 他衣着朴素 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 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认他是老校工 让他代为照看行李 他安详恬静 从不疾言厉色 表面上严肃得有点让人敬畏 内心却是滚烫的 他总是以平和博爱的胸怀 真诚丰富的感情待人对物 赢得了众人的钦敬 季老说过 自己喜欢的人 是这样的 质朴 淳厚 诚恳 平易 骨头硬 心肠软 怀真情 讲真话 不阿谀奉承 不背后议论 不人前一面 人后一面 无哗众取宠之意 有实事求是之心 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 而是多为别人考虑 关键是一个 真 字 是性情中人 佛山心影 真情 真实 真切 是季先生的处世原则 在一生对国学的探究中 季老秉承 唯有真情相待 方能坦诚相见 唯有真实为事 方能有为当世 唯有真切处世 方能心阔坦荡 由 三真 所引伸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君子的第二个标准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论语 泰伯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 君子要有恒心 有定力 有宏阔的志向 第三个标准 一个真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 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 友善的 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 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是君子 群而不争 矜而不党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为政篇第二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论语 子路 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第四 君子的言行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 淡淡地再说出来 那些夸夸其谈 能够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 巧言令色鲜以仁 刚毅木讷近仁 敏于行而讷于言 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 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 在 圣经 里面有一个说法 说这个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 就是射出的箭 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 所以做一个君子 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 好处事的 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 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 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 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 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 他们是变通的 他是与 时俱进的 是在这个社会整个的大变革里面随时调整 由于他不断进步而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地位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个字 叫做 君子不器 君子三戒 论语 季氏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之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之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少之時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人生在少年之时 机体尚未发育成熟 气血也未能完全充实 要警戒自己不要过早过多地贪恋性欲 少年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生活能力 因此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如怀孕 墮胎等 常常是少年道德败坏和生活墮落原因之一 及之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人生在壮年之时 机体发成熟 气血已完全充实 要警戒自己不要爭強好斗 孔子所讲的 斗 指 斗气 斗勇 斗胜 人生在壮年时期要克服爭強好胜的心理状态 并注意调节心态 能夠做到 知足常乐 及之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人生在老年之时 机体生理功能減退 体力与精力下降 要警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得 即 贪欲 那些可欲而不可求的欲望 是造成精神痛苦的根源 人生应该不断地清除那些不可能滿足的 贪欲 只有贪欲少的人才能淡泊名利 处世豁达 性格开朗 才能气血調和 百病不生 才能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享受到生活所帶來的乐趣 5 朋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 诚信的朋友 知识广博的朋友 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 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 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是有害的 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无障碍设施维护与管理研究报告
- 智能体在智能客服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康复医疗服务行业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与需求增长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石英灯路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班线上领域课件
- 课件功勋人物介绍
- 黏土瓶子怪兽课件
- 少儿绘画教学课件
- 培训机构结业汇报
- 企业培训结业总结
- 心理健康 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
- 2025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东出资合同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
- DB3203-T 1043-2023 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规范
- 2024考研数二真题及答案
- 《业务员基本素质》课件
- (建筑工程管理)主体分部工程验收方案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项目设计方案
- 手卫生知识答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