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谈教师“以身垂范”张海燕,盐池县第三中学,宁夏盐池,751500 摘要:教师应当“以身垂范”教育学生。“以身垂范”这一概念提出的较早,本文通过个人多年在教学一线的体验,结合当前对素质教育的提法和要求,重新强调一下对“以身垂范”的理解。 “以身垂范”应当符合“为人师表”的基本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在“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职业功能的定位应当从“教书育人”转向“育人教书”,从人格、言行、学识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以身垂范”。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书育人 育人教书 以身垂范On teachers teach others by thy examplesAbstract:It is duty-bound for teachers to teach students by their examples. The concept of teach others by thy examples has already been proposed and it will be emphasized once mor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first-hand teaching experience, referring to the current formul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Naturally the concept ought t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being paragon of virtue and learning,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eachers had better to switch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 from 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 to educate people and impart knowledge. Only by being strict with selves in personal dignity, words and deeds, learning and other aspects that can a teacher become an example to his or her students and teach others by thy examples.Key Words: exam-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 educate people and impart knowledge teach others by thy examples “学校犹如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941年,潘光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了著名的“从游”学说。潘光旦(1899-1967),中国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潘光旦代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起草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名文大学一解,该书中提到“从游”学说。 我对潘光旦先生这句话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以身垂范。为师者,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我们为教师定义的基本立场和责任。而“何为教书,何为育人?”不妨先回顾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和教师的理解。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荀况在劝学里讲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对学业修为的一种理解。韩愈在师说里对教师的性质是这样理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很明显,这一解释强调了教师的功能是“教书”。虽说以孔、荀、韩三人的个别见解还不能足以代表古代中国对教育和教师的理解,但我们却可以窥见其一斑。应该说,在早期的中国教育中,是比较强调“育人”的,儒家思想能在中国引领千年而不败,并不仅仅是“授业”之功能,更主要的是它非常强调“育人”。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社会形态的变化,知识技能的价值转移,社会对“教书”的强调似有逐渐超越“育人”之嫌。尽管我们在当前讲的“教书育人”也强调“为人师表”,但“教书”和“育人”的次序不一样,对词汇的强调程度就不一样,其社会影响和效果也就不一样了。一、对“应试教育”的理解。从早期封建社会的个别教育,到近现代社会的精英教育,再到当代社会的大众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理论和技能性知识的需求的不同,教育也在发展和变化。建国以来的中国教育一直走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为中国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培养了大量的理论和技术性人才,有着非常肯定的意义。但随着社会商品化的发展,竞争导致人对利益的驱使,应试教育的缺陷也便凸显出来。应试教育是以“考试、答题”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竞级学籍,并按照相应的学历级别提供工作岗位。其特点是对理论科研的集中和技术的训练,缺点是缺乏实践,也容易导致对“人文教育”的偏失。在基础应试教育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被纳入学生考试和老师考核,而历史、地理、音乐、美术、思品等课程不被纳入考核,这便造成了学生依赖一方,疏远一方的习惯。老师的“题量战术”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渐陷入“硬性记忆”和“为答题而答题”的疲惫学习循环当中。这种教育现状,实践被忽略了,对人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文教育”也被偏失了。各类高等教育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偏颇,即对专业技能的重视和对个别公共科目的过于强调,导致学生对学术的盲从,对传统技能的厌倦,对理论知识的轻薄。不仅模糊了学生的学术指向性,也淹没了人的创造潜能,其长远的危害是很大的。二、关于“素质教育”。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素质”的概念。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辞海中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可见,狭义的素质主要指人的“遗传素质”。 广义的素质指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等,也称为涵养,涉及到人的智力、心理、品格、道德、审美、社交能力等,含义更为广泛。我们所谈的“素质教育”指的就是广义“素质”的教育。也不难看出,相对于“应试教育”的突出强调技能和理论知识,“素质教育”则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是从人的内心关注人的品质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教育理念。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三、教师的责任。面对应试教育的缺陷和素质教育的亟待展开,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客观认识事实,积极解放思想,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以身实践,切实体会。在日常教学中,不偏见课程,让每一课程都努力体现更多的价值和意义,“育人”和“教书”并重。罗素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清。”2从意识形态领域讲,文学、艺术、物理等只要是存在辩证思想的,都是哲学,因为它们都能用自己的特殊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一种思想或一种文化。以我教的初级中学美术欣赏课为例,通过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康定斯基的粉色的音乐,可以用联系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文艺复兴?欧洲从中世纪过度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历史特点是什么?工业文明开始以后,欧洲国家进入现代化社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对自身的存在的思考和幻想等等。通过这样的讲解,就使得本学科的知识的包容量得到扩大和深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欣赏大风歌和狼牙山五壮士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用审美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装饰和设计知识的时候,可以举例艺术的多种功能对社会的服务以及现代化的多样社会对艺术的依赖,从而延展学生的思维,把艺术和生活联系起来,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延伸本学科本专业的内涵,从“简单教学”到“多维教学”的转变,不把某一专业看成是单一的知识,而是放在“知识环境”和“人的环境”中去对待和思考,并应用到教学中。这就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乌申斯基曾认为,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者的一切。3为此,看了潘先生对“从游”的解说后,我忽然有一种想法,即对教师职业功能的概念性转换,把“教书育人”改换为“育人教书”,即教师应当以“育人教书”为己任。仅仅是同一词汇的两个词语的顺序调换,却显示了不同的侧重意义,强调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学识,而且首先要具有优秀的为人品格和良好的个人习惯,在教育和非教育的环境中,都能做到为人师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0万千瓦工业园绿色供电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餐饮服务与管理》我开始接触餐饮服务技能了-熟能生巧(3)(课后自测)答案版
- 崇州领益模具、金属绝缘产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CTP版材生产扩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餐饮店长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优化方案
- 焦作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应用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乡镇新媒体试题及答案
- 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 2024年米粉项目实施方案
- 日本商务谈判风格剖析课件
- 顶管顶力计算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模版
- 新疆民族团结模范人物
- 供应链金融业务培训课件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与原位地下水修复技术 陈梦舫
- G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结构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