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三化”如何“化”出协调走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带动城镇的传统发展路子,迎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重量级课题摆在了济源人面前!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济源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提出争当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加速推进“三化”联动、三业互动、三轮驱动。目标锁定,如何发力?市委书记何雄强调:“三化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促共进的整体,城镇化引领必须有强工兴产的支撑,有稳粮固农的基础;工业化主导必须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民为市民,化农村为城镇;农业现代化这个基础,要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的农产品物资保障,只有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引入化境,化出协调!”踏上新征途,迈向新高度,一曲气势恢宏的“三化”协调乐章在玉川大地高调奏响!夯实“三化”联动平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以工促农、城乡互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搭建有效载体加快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支撑的载体、协调的平台、联动的空间,玉川、虎岭、高新技术3个产业集聚区在济源发展的“棋局”中被赋予重任!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以孔山为中心,连通玉川产业集聚区,连通周边村镇,形成了活力四射的复合组团;纵横贯通的新建道路打通了城西“动脉”,加快了虎岭产业集聚区、承留镇、思礼镇以及“三湖”区域融合的步伐;企业的聚集、人口的增加、城市配套的延伸,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与济源城区融为一体,加快了中心城市向南扩张的脚步。按照“工业出城,项目上山,节约土地,集群发展”的思路,我市规划建设了玉川、虎岭、高新技术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采取政府投资引导、市场化运作主导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先完善影响项目入驻和企业运行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三大产业集聚区成为企业集聚的洼地、工业发展的高地。截至目前,已有135家企业入驻,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产业,虎岭产业集聚区侧重发展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发展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产业为主。2011年,三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9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4.5,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6,同比增长110;吸纳就业人员3.4万人,同比增长22%。外来企业纷纷落户,带来的是更为广泛的人口集聚、更加多元的城镇繁荣;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带来的是更加紧密的产城融合、更具活力的城乡互动。玉川大地上,一幅幅工农互动、产城相融的动人画卷正次第展开!克井镇为服务好玉川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特别在新区规划了职工公寓、中心幼儿园、老年公寓等配套内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旨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未来的克井、五龙口、玉川产业集聚区组团,将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百姓富裕、文明和谐的北区新城。承留镇、思礼镇围绕服务虎岭产业集聚区,按照城市标准对镇区进行了全面规划,镇区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各种配套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的新型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已陆续投用。西部“三湖”、承留、思礼、虎岭产业集聚区组团,将构成济源未来城市向西拓展的新空间。紧依市区的轵城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服务型社区,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科研机构、专家公寓都将在这里得以体现。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将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园,更是一个产城互动、活力无限的城南新区。在全面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我市还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与现代农业、与城乡新型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规划建设了东部传统农业、南部生态观光农业、西部绿色有机农业、北部设施农业等4个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提出复合组团内的村庄在新型社区建设上要力求先行,争取最大限度地聚合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业互动的发展格局。徜徉在各个复合组团,过去以传统务农为主的周边村庄,已成长起一批农民“上班族”;企业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繁荣了农村集镇,带动了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又为产业集聚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农产品。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在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培植产业发展支撑、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打通“三化”协调发展“脉络”,完善城乡公共设施,为破解瓶颈、资源共享、城乡共荣、市域一体提供有力保障济源新农村观光游一度成为周边地市政务考察团参观学习的热点;城市现代标志性建筑成为吸引游客目光、赚取“眼球经济”的点睛之笔;生态村、文明村建设让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从“十一五”时期的这一数据,我们便可感受到济源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付出的汗水、倾注的心血:通过财政奖补、市直单位帮扶、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形式,我市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7亿余元,有217个村达到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标准,108个村达到省级生态村标准,125个村进入全省新农村实现程度前500名。然而,在看到城镇建设光鲜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农村社区虽然外观上和城里的单元楼没什么区别,但是供暖、供气、光缆、污水处理等诸多配套设施并没有一步到位;农村的道路虽已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但是城乡客运、物流并未实现一体化;农村的生活条件虽然已有所改善,但是农村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完善提升城乡公共设施,进一步打通“三化”协调发展“脉络”?市委、市政府给出的“方子”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适应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快捷、支撑有力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让城乡居民共享优质公共设施在规划建设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污水处理、通讯、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的同时,我市将加快复合组团内水、电、路、气、热、绿化、通讯、学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巩固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让城乡交通网络更好地服务群众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通往思礼、克井的快速通道,全面贯通市区主干道,尽快形成“两环十纵十一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在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为主线的基础上,以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繁荣壮大城乡物流经济。让现代信息建设服务城乡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在服务行业的应用,形成覆盖广泛、安全可靠、支撑融合业务的综合信息网络体系,构建“数字济源”、“无线城市”。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实现城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覆盖,推进农村“光纤到村”,推动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现场交易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瓶颈破解有方,资源共享有道,在推进市域一体、城乡共荣的道路上,济源正打通“脉络”、阔步前行!搭建“三化”联动循环链,拉动“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持续求进、力求先行奠定坚实基础新型“三化”是一个内生的循环系统,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关联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平衡,发展速度和质量越能实现最优化。济源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产业比例失衡、三产增速缓慢等现实问题,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一二三产业是相互促进的,三产滞后会拉一产、二产的后腿;一味地搞重工业,服务业跟不上去,看着烧了很多煤,排了很多烟,冒了很多气,不赚多少钱;想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不来人流,三产跟不上去,也很难谈上协调。如何找准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点,搭建起“三化”良性互动的循环链,让城乡群众在融入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少走弯路,开创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以新型社区建设为突破点,搭建农民进城入镇平台,加快城镇人口集聚步伐新型社区是加快人口向城区、产业集聚区、城镇集聚的重要渠道,不仅可以让群众更多地享受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解决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激发农民的市场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围绕新型社区这一强化城镇引领的重要节点,我市将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布局、以人为本等原则,通过推进“土地节约集约、人口集中集聚、产业集合集群”,加快城乡新型社区建设,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再提升。以强化工业带动为着力点,加快工农联动互促步伐,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工业的主导性、带动性在济源城乡发展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企业所到之处,年轻有文化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年纪稍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成为农业工人;有生意头脑的则就近从事餐饮、超市等服务业,充分就业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强化工业引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企业入驻,特别是要依托社区招商,争取让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解决农民进入新型社区后生活成本增加的问题,帮助农民逐步实现身份转变,真正转化为市民。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切入点,加快土地规模经营步伐,为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基础土地流转力度的加大,让我市每年约有6000名富余劳动力从农田中转移出来。土地规模经营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现代农业发展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市下一步将通过继续鼓励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上班、经商增加收入,把农村市场培育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让新型社区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新亮点。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的“内循环”,可以发挥济源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形成强大磁场,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落地生根”,加速“内循环”与“大循环”有效接轨,推动三次产业互促共进、区域合作全面提速!“1+1+1”的答案是几?济源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将在玉川大地上给出一个大于“3”的奇迹!在增强城市聚集功能、强化城镇辐射带动方面,要着重考虑吸纳农村劳动力、培育适应农民创业就业的产业链、为农民进城入镇提供条件和平台;工业建设不仅要考虑工业聚集、产业延伸,更要注重产城融合、产城互动,还要注意与城市发展、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叠加式平衡阀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检验检测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收割小麦劳动课件
- 2025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夏季防暑降温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实验室安全环保及突发事故紧急处理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重症监护室实习生练习题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肇庆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医院综合门诊部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 2025至2030年中国SCADA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医师承出师考试题库
- 2025年宜昌市猇亭区招聘化工园区专职工作人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uom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
-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课件
- 护栏生产及安装方案(3篇)
- 厂区参观流程规范
- 污水厂培训课件
- 科协单位涉密管理制度
- 夏季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