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2010.doc_第1页
民乐一中2010.doc_第2页
民乐一中2010.doc_第3页
民乐一中2010.doc_第4页
民乐一中20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乐一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必修三)试卷第 卷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之水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作者认为大荒山应当是长白山。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石,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C满人神话中神岛(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D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B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C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之不解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6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7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动人心。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为子择师者”“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二)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8翻译下列句子:(共3句,每句2分,共6分)(1)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2)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9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10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翻译句子11.名句名篇默写(15分)1、 ,一夫当关,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4、此日六军同驻马, 。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7、 ,蓝田日暖玉生烟。8、 ,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翻译句子(10)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基础知识(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2.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敕(ch)造 宫绦(to) 间(jin)或 讪讪(shn)B.榫(sn)头 马嵬(wi) 孝悌(t) 经传(zhun)C.逡(qn)巡 惫(bi)懒 阜(f)盛 草窠(k)D.监(jin)生 攥(zun)住 羞赧(nn) 崔嵬(wi)1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顾盼神飞 娇花照水 金碧辉煌 甘草黄莲 雕梁画栋B.蓝田日暖 寒暄客套 川流不息 一柱清香 绵里藏针C.门可罗雀 人情世故 良晨美景 尾大不掉 地崩山摧D不经之谈 弱不禁风 明火执仗 食不果腹 再接再厉14、下列句中划线处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中华民族而言,2008年的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所以奥运、汶川、神七等元素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2009年春晚的关键词。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C.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四、文学类作品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呤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16. 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4分)_17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4分)_18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4分)_19.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及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6分)_五、(8分)20.下面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一段环境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4分)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21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补写出相应的句子。(2分)我们都应当冷静地审视自身,踏踏实实地找出自己与和谐社会的距离。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献出一片真情和责任,和谐社会就距离我们很近;如果 , ,和谐社会就距离我们遥远无期。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选取一则根据要求作文。一一匹老马跟随玄藏大师历尽艰辛从印度取经回来,它把它的见闻告诉好友驴子,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路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我们始终如一的朝那个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请以“目标”为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二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三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的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许多时候,优势并不能使我们成功,反而会使我们败倒。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以“优势与成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800字。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试卷参考答案 1A.(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不是作者观点,是天豁峰 )2. D(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 ,是其先人)3C(画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推断不正确,诗中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山巅,有联系)4D (A、第一个“也”字属句中停顿,第二个“也”字帮助表判断;B、两个“则”都是连词,但第一个“则”表转折,“却”, 第二个“则”表顺承,“就”。C、两个“于”都是介词,但第一个是“向”的意思,第二个表被动,“受”或“被”的意思。D、两个“惑”都是“疑难问题”的意思。)5C(“归”是使动用法,其他三个是意动用法)6D (例句和D句属宾语前置,A句属判断句;B句属定语后置,C句属被动句) 7D (错在“仅”字上。这一段用三个对比句论述由于长期不从师学习,导致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说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8、(1)虽然常常喜欢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敢自信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