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量指导书.docx_第1页
发热量指导书.docx_第2页
发热量指导书.docx_第3页
发热量指导书.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煤发热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煤的发热量测定是锅炉耗煤量热平衡和热效率等计算的依据,是供热用煤、煤质分析的指标。本实验通过使用氧弹式热量计测量发热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发热量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学会使用测定发热量所用的设备及各配件。二、实验原理煤的发热量是在氧弹热量计中测定的,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放于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热量计中完全燃烧,氧弹筒浸没在盛有一定量水的容器中。煤样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使氧弹热量计量热系统的温度升高,测定水温度的升高值即可计算氧弹弹筒发热量QDT(兆焦/千克)。 (J/g) (7-1)热容量K:量热系统在试验条件下,温度上升1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热量计的热容量或水当量K,以J/表示,它可由标定方法确定,即将已知发热量的苯甲酸燃料放于氧弹筒内完全燃烧,测定水的温升,求出K值,不同的实验装置求出的K值是不同的; 为点火的终温与初温之差,以表示;为点火丝的热量,本实验中=50J; 为煤粉的质量,以g表示。三、实验仪器图1-1 正面结构示意图1、测温探头(内桶插入口) 2、测温探头外桶插入口(外桶注水口) 3、溢水口4、放水口 5、电源开关图1-2 背面结构示意图1、测温探头 2、电源插座 3、保险管 4、接地线接线柱 5、信号控制线接口四、实验试剂和材料 1、氧气99.5%(要求使用冷却氧,不得用电解氧,钢瓶氧气压力应有4MPa以上)。2、备有50Kg 以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活动扳手30036一把。4、进水橡皮管(内径12mm、长1.5m)一根。5、精密水银温度计一支。7、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和台称各一台。8、感量为0.5mg、量程为5000g以上的台秤一台或玻璃称量瓶一个。9、冰箱或冰柜一台。10、经计量机关检定并标明热值的苯甲酸和标准煤样。11、10ml注射器。12、点火丝。五、实验步骤 1、打开量热仪打印机显示器及主机电源开关。2、用鼠标左键双击显示器屏幕上量热仪图标,进入测试程序。3、用鼠标左键单击“测试”中的“恒温桶”,屏幕上将弹出测试界面。4、将试样装入坩埚,称好试样(煤样重量一般为10.1g),将坩埚装入氧弹的坩锅架上,装好点火丝(长度为10cm),往氧弹中加入10ml蒸馏水,小心拧紧氧弹,应尽量少振动氧弹,注意避免坩埚和点火丝的位置因受振动而改变。注:勿使点火丝接触坩埚,以免形成短路而导致点火失败,甚至烧毁坩埚及坩埚架。5、打开氧气瓶阀门,将减压阀低压表上的压力调到2.8Mpa3Mpa,然后向上拉动“活动套”将手持式充氧仪套在氧弹头上,然后放下活动套,确保充氧仪锁牢,用手指转动“旋钮”,即自动充氧,待充 氧仪上压力表指针稳定后再保持15S左右即可。6、用冰水或热水将内桶水温调节至比外桶水温低适当温度,具体可参考下列数据:注:对2500型普通桶要求环境温度比外桶水温高1.5左右,且每次试验时温差要基本一致。7、用电子台秤或称量瓶称好内桶水(水量以盖住氧弹盖1020mm为好)。注:每次试验要求内桶水的称量要一致。8、将称好水的内桶放入恒温桶内,把氧弹放入内桶中,盖上桶盖。9、用鼠标左键单击“开始”按钮,输入相关数据,再单击“确认”后,仪器开始自动测试。10、试验结束后,输入测试式样的质量,界面将显示测试结果,并自动保存。11、取出氧弹后,用放气阀将氧弹内的废气放出,打开氧弹,仔细观察氧弹内试样有否溅出或有炭黑存在,如有则应重做。12、将氧弹各部件清洗干净,并擦干,坩埚放在电炉上烤干并冷却后待用。注:清洗氧弹的水要用与室温接近的水,以免氧弹的温度与恒温桶内的水温相差太大,而影响下次试验结果。13、单击“开始”按钮,可继续做下一个试验。当天试验完毕后,单击“退出”按钮,退出测试界面, 然后再单击主界面上的“退出”按钮或“”,系统将提示是否退出测试程序,单击“确认”后,退出程序。 14、用鼠标左键单击显示器屏幕左下方的“开始”按钮,关闭主机,然后关闭显示器打印机和量热仪电源,盖好仪器盖布,关闭氧气瓶阀门。六、实验结果 1. 用公式 (KJ/kg) 计算弹筒发热量2. 用公式计算高位发热量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