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谏阅读内容及参考答案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求谏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宜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朕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设宴为乐。仍赐绢有差。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防微杜渐 D随事谏正,多中朕失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E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8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B下为百姓所C欲令耳目外通D上不称天心 9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10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BCD 1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参考答案: 6C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切中/符合E对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