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演算文稿1.doc_第1页
内力演算文稿1.doc_第2页
内力演算文稿1.doc_第3页
内力演算文稿1.doc_第4页
内力演算文稿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名称: 工程名称 : 设计人 :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7.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 (Rad):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计算方式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2.00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35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基本周期(秒): T1 = 0.28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4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4 地震烈度: NAF = 8.00 场地类别: KD = 2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0.3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16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9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1.0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4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不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20 0.55 调整信息 .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7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1 = 0 0.2Qo 调整终止层号: KQ2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 1.00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CPCOEF91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 1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LEV_JLQJQ = 1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配筋信息 . 梁主筋强度 (N/mm2): IB = 360 柱主筋强度 (N/mm2): IC = 360 墙主筋强度 (N/mm2): IW = 210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1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21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 RWV = 0.30 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 NSW = 0 单独指定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RWV1 = 0.6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30.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30.00 是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 0.00 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W = 0.60 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_L = 0.50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信息.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 IWF= 2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m) Z_STRENGTHEN= 7.80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层号 塔号 质心 X 质心 Y 质心 Z 恒载质量 活载质量 (m) (m) (t) (t) 4 1 42.901 9.083 15.600 2062.8 145.5 3 1 42.901 9.084 11.700 1696.7 254.6 2 1 42.901 9.084 7.800 1696.7 254.6 1 1 42.901 9.084 3.900 1696.7 254.6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909.448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7152.830 结构的总质量 (t): 8062.278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层号 塔号 梁数 柱数 墙数 层高 累计高度 (混凝土) (混凝土) (混凝土) (m) (m) 1 1 276(30) 62(30) 0(30) 3.900 3.900 2 1 276(30) 62(30) 0(30) 3.900 7.800 3 1 276(30) 62(30) 0(30) 3.900 11.700 4 1 276(30) 62(30) 0(30) 3.900 15.600 风荷载信息 层号 塔号 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弯矩Y 4 1 36.21 36.2 141.2 175.04 175.0 682.7 3 1 33.03 69.2 411.3 159.65 334.7 1987.9 2 1 31.41 100.6 803.8 151.83 486.5 3885.4 1 1 31.41 132.1 1318.8 151.83 638.4 6374.9 各楼层等效尺寸(单位:m,m*2) 层号 塔号 面积 形心X 形心Y 等效宽B 等效高H 最大宽BMAX 最小宽BMIN 1 1 1452.30 42.90 9.07 82.35 17.62 82.35 17.62 2 1 1452.30 42.90 9.07 82.35 17.62 82.35 17.62 3 1 1452.30 42.90 9.07 82.35 17.62 82.35 17.62 4 1 1452.30 42.90 9.07 82.35 17.62 82.35 17.62 各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布(单位:kg/m*2) 层号 塔号 单位面积质量 gi 质量比 max(gi/gi-1,gi/gi+1) 1 1 1343.61 1.00 2 1 1343.61 1.00 3 1 1343.61 1.00 4 1 1520.56 1.13 第一步: 计算每层刚度中心、自由度等信息 第二步: 组装刚度矩阵并分解 刚度块总数: 1 自由度总数: 1872 刚度组装:从 1 行到 1872 行 第三步: 地震作用分析 方法 1 (侧刚模型) 起始列 = 1 终止列 = 12 第四步: 计算位移 形成地震荷载向量 形成风荷载向量 形成垂直荷载向量 第五步: 计算杆件内力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Floor No : 层号 Tower No : 塔号 Xstif,Ystif : 刚心的 X,Y 坐标值 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 Xmass,Ymass : 质心的 X,Y 坐标值 Gmass : 总质量 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 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RJX,RJY,RJZ: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42.9000(m) Ystif= 9.1432(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42.9008(m) Ymass= 9.0838(m) Gmass= 2205.9717(t) Eex = 0.0000 Eey = 0.0021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Ratx1= 2.1803 Raty1= 2.3234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 = 1.7904E+06(kN/m) RJY = 1.6677E+06(kN/m) RJZ = 0.0000E+00(kN/m)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42.9000(m) Ystif= 9.1432(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42.9008(m) Ymass= 9.0838(m) Gmass= 2205.9717(t) Eex = 0.0000 Eey = 0.0021 Ratx = 0.6159 Raty = 0.5828 Ratx1= 1.4117 Raty1= 1.4269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 = 1.1027E+06(kN/m) RJY = 9.7192E+05(kN/m) RJZ = 0.0000E+00(kN/m) Floor No. 3 Tower No. 1 Xstif= 42.9000(m) Ystif= 9.1432(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42.9008(m) Ymass= 9.0838(m) Gmass= 2205.9717(t) Eex = 0.0000 Eey = 0.0021 Ratx = 0.9290 Raty = 0.9108 Ratx1= 1.3446 Raty1= 1.3259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 = 1.0244E+06(kN/m) RJY = 8.8520E+05(kN/m) RJZ = 0.0000E+00(kN/m) Floor No. 4 Tower No. 1 Xstif= 42.9000(m) Ystif= 9.1432(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42.9008(m) Ymass= 9.0830(m) Gmass= 2353.8113(t) Eex = 0.0000 Eey = 0.0022 Ratx = 0.9296 Raty = 0.9428 Ratx1= 1.2500 Raty1= 1.250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 = 9.5233E+05(kN/m) RJY = 8.3455E+05(kN/m) RJZ = 0.0000E+00(kN/m)抗倾覆验算结果 抗倾覆弯矩Mr 倾覆弯矩Mov 比值Mr/Mov 零应力区(%) X风荷载 3449042.5 1373.4 2511.27 0.00 Y风荷载 713511.6 6638.8 107.48 0.00 X 地 震 3449042.5 57673.8 59.80 0.00 Y 地 震 713511.6 56042.7 12.73 0.00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层号 X向刚度 Y向刚度 层高 上部重量 X刚重比 Y刚重比 1 0.179E+07 0.167E+07 3.90 80623. 86.61 80.67 2 0.110E+07 0.972E+06 3.90 61110. 70.37 62.03 3 0.102E+07 0.885E+06 3.90 41596. 96.05 83.00 4 0.952E+06 0.835E+06 3.90 22083. 168.19 147.39 该结构刚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