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城里“折扣衣”变成乡下畅销货.doc_第1页
她将城里“折扣衣”变成乡下畅销货.doc_第2页
她将城里“折扣衣”变成乡下畅销货.doc_第3页
她将城里“折扣衣”变成乡下畅销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她将城里“折扣衣”变成乡下畅销货作者:寒江雪日期:2006-2-21 10:46:54 (2005年08期) 乡下表妹进城买打折服装,她找到生意新卖点 夏秋莲原在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服装市场里经营布匹,生意效益不怎么样。 一天,夏秋莲丈夫的一位乡下表妹进城来看望他们。临走前,她要表嫂陪她逛逛街,顺便捎些衣服回去。考虑到表妹来趟城里不容易,于是夏秋莲带她尽往一些经营高档服装的商场跑。转了大半天,表妹问她:“表嫂,这些都是比较高档的服装,我们乡下人可消费不起。你知不知道哪里有打折或处理的服装卖呀?”夏秋莲一愣,随即脱口而出:“有啊,难道你要买打折服装?” 她从表妹口中得知,虽然这些年乡下的日子好了起来,但发展极不平衡,许多人还不富裕,“所以,说到买衣服,城里那些处理或打折的服装最适合我们了。” 夏秋莲把表妹带到一家地理位置有点偏的服装市场,这里常年有处理服装卖。她帮表妹一家每人挑选了一套物美价廉的衣裳,看着表妹心满意足的样子,夏秋莲感触很深。 这天晚上,回想起白天的一幕,再联想到自己目前的生意,夏秋莲不禁眼前一亮:对呀,这不是现成的绝好商机吗?城里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服装商家因为亏损或租店合同到期而改行,再加上换季的原因,几乎随处可闻到“血本甩卖”、“跳楼清仓”、“换季处理”等吆喝声。如果将这些处理或打折的服装贩卖到农村市场,岂不正好满足了农民朋友的需要了吗? 丈夫对夏秋莲的想法也十分赞同:“这个主意不错,既消化了城里的打折服装,又满足了农村的需要,可谓皆大欢喜。而且,目前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做了,就抢得了市场先机。”摸准农村市场的特点“错开”赶集生意好 2003年9月,夏秋莲将自己库存的布匹低价处理掉,拿出5000元钱购买了第一批打折处理的夏装,然后租了一部小货车,将服装拉到了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一个乡镇的集贸市场。 这个镇虽然不大,赶集的农民却不少,人来人往显得很热闹。可是从早卖到晚,嗓子都差点喊哑了,却只卖出了十多件夏装。夏秋莲的心里不禁打起了鼓:难道农民朋友看不上城里的这些打折服装? 一连几天,生意都没多大好转。这下,夏秋莲有些沉不住气了,于是瞅空偷偷跑到其它服装摊档观察。一连转了十几家,她终于看出了门道:原来是因为已到9月份,酷暑早已结束,已迎来凉爽的秋天,所以农民朋友要买衣服也是挑秋衣秋裤买,谁还会买夏装呢? 第二天,夏秋莲就将剩余的服装拉回了家。接下来,她就找到那些合同即将到期或因亏损而转租的商铺,一次性买进了近万元秋装。这回,生意很是红火,一天就销了100多件。 可是接连两天,赶集的农民突然少了很多,因此生意又清淡了下来,到第四天,上街赶集的农民增多,生意又红火起来。夏秋莲感到奇怪,她拉住一位老乡问:“这位大嫂,怎么你们这里每隔3天就出现一个轮回,一天人多,隔两天人少,第四天人又多呀?”这位老乡哈哈一笑,说:“大妹子,你是城里来的吧?我们农村赶集,不像你们城里,每天都赶,我们这里是3天一赶,比如我们镇是赶3、6、9,也就是农历初三、初六和初九,其它的镇有些就是2、5、8。”听完对方的介绍,在城市长大的夏秋莲这才知道乡下赶集原来还有这么个乡俗。怪不得自己的生意一天好,两天差。 夏秋莲不禁想开了:既然每个镇赶集的日子都不一样,我何不利用各个镇不同的圩日,今天在这个镇,明天到那个镇,后天再到另一个镇,这样岂不是每天都可以做赶集生意了吗? 于是,夏秋莲设法把周边县每个镇的圩日都打听到了,然后把每3个圩日不同的镇划分为一个组,沿着公路线进行了最优组合。就这样,她轻易地解决了不逢圩日没生意可做的矛盾。 果然,从此以后夏秋莲的生意更加好了,与第一个月相比,竟然翻了好几倍。这样,不到3个月,她就赚了近5万元。“货郎担”生意有市场进村上门方便取胜 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眼见城里的打折服装大有赚头,其他的人也效仿夏秋莲加入了这个行列。为此,夏秋莲心想:哪种生意好,肯定会有人跟着做,跟你抢饭碗,但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这就得靠服务取胜了。于是,她果断投资两万元,买了一辆二手东风牌汽车,专门用来装货和送货。由于有了专用的送货车,较之以前快捷方便多了,这以后,她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一天,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大爷给孙子挑了一套衣服,临走时对夏秋莲说:“闺女啊,如果你能像过去的货郎担一样,把衣裳送到村里去卖,那该多好呀!”夏秋莲从大爷口中了解到,如今农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一上街,小孩就没人照料了,所以老人们不轻易上街购物。 琢磨过老大爷的话,夏秋莲有了新主意:用汽车把服装拉到村里去卖。她招聘了两名下岗女工,专门负责随汽车到村子里卖服装。 随着夏秋莲的汽车开进村里,她的名字也传遍了村村寨寨,朴实的村民们等也要等着买她的服装。因为在村民们的眼里,“夏秋莲”这3个字已成了一块方便百姓的金字招牌。到2004年初,夏秋莲的资产已达到了10万元。 2004年11月,一名在乡镇经营服装的商贩找到夏秋莲,诚恳地提出想跟她合作,由她坐镇城里,专门提供打折处理服装批发货源,而在这个镇的零售业务由他负责。夏秋莲一听,觉得这不失为一个互惠互利的好办法。首先,自己住在城里,信息灵,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其次,自己只管收购,零售环节再也不用操心了,这样省了不少心,她答应对方先试着合作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