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总则第一节 规划背景一、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本规划是在党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指导经济工作在理论上和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是发展理念更加成熟的标志。二、规划编制的区域背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5年3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域。1992年青岛开发区与同处一地的青岛市黄岛区实行体制合一。开发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西海岸,与东海岸的老市区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目前,开发区已成为青岛市西海岸经济发展核心区,区内划分了重化工业区、临港工业区、国际贸易区、生态高效农业区、旅游度假区、行政商务中心区和北部产业物流综合新区七大功能区,行政区域包括黄岛、辛安、柳花泊、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六个街道办事处,共162个行政村,区界范围273.21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42.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7.9万人,流动人口14.8万人。近年来,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4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6亿元,是2000年的2.8倍,占全省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14.28%,名列全省68个经济开发区榜首。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基地龙头地位已初步确立。三、规划编制的经济背景(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在这一国际经济背景下,世界各地区都将融入到一个庞大的生产服务体系中,这为处于发展扩张阶段的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国际制造业转移浪潮向东北亚地区的推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抓机遇,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迅速融入国际生产服务体系,成为全球生产服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利用外资项目138项,共计引进项目总投资2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长48.1%,居全国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首。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山东半岛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二)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背景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担负着龙头带动作用山东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果断推出了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为两极,包括烟台、威海、东营、日照等四个临海港口城市及淄博、潍坊两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内的“T”字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格局。山东省立志将其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北方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第三大极具开放活力、各城市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协作带。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良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辐射与带动作用。2004年,山东省生产总值15490亿元,青岛市生产总值216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13.97%,充分发挥了其在山东半岛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作用,同时,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275.1亿元,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12.71%,位居各区之首,龙头地位显著。(三)青岛市实施“挺进西海岸”战略背景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青岛市新兴工业增长极2001年在青岛市委提出将青岛经济技术中心向开发区转移的战略新构想后,开发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全力打造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目前已基本建成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三大基地,以及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高新技术、仓储物流“六大产业集群”。工业生产颇具规模,200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速度29.5%,增量增幅在全国各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同时,在挺进西海岸浪潮的推动下,开发区产业资本纷至沓来,整个西海岸一片繁荣景象。这一具有前瞻意义的战略举措,将开发区推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成为青岛市新兴工业增长极。第二节 规划性质一、本规划作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将对开发区乃至青岛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本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国内外关于工业发展的各种理论与实践,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开发区工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准确把握开发区工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找出开发区工业发展应该遵循的路径,对开发区工业发展未来五年的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开发区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并有的放矢的提出实现措施。三、本规划内容包括: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工业布局、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园区发展和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作思路及政策建议。第三节 规划任务一、确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总目标,明确其在周边地区、青岛市乃至半岛制造业基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制定开发区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开发区2011年至2020年工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二、凭借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打破行政区界,强调开发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合作,提出建立产业链协作带,实现资源的跨区域合理配置,解决产业链条延伸与资源制约的矛盾。三、确定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开发区新兴工业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打造工业的集群优势,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建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型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开发区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在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国际物流等方面提出科学化发展的建议对策。五、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营环境,包括:基础设施、融资环境、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体系、政府服务、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安排,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六、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以保证开发区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第四节 规划的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规划土地面积273.21平方公里,南至胶黄铁路线,西至龙泉河入海口,北、东至胶州湾海域,包括黄岛、辛安、柳花泊、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六个街道办事处,共162个行政村。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近期期限确定为2006-2010年,远期期限确定为2011-2020年。第五节 规划编制依据1、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分区规划(2003-2020年)2、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十五”计划纲要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4、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统计年鉴5、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统计年鉴6、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统计年鉴7、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关于2005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意见8、2005年1季度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9、2005年1-5月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0、2005年1-10月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1、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说明书)12、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13、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14、山东半岛城市群公路网及港口群规划15、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入股合同协议书模板
- 世纪佳缘结婚合同协议
- 承包化粪池维修合同范本
- 快递加盟合同协议书模板
- 疫情隔离点征用合同范本
- 做学校厨具的活合同协议
- 鞋底厂机械转让合同范本
- ktv整店租赁合同范本
- 鞋店用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老小区修缮工程合同范本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新疆综合实践七年级教案(完整版)
- 突发事件救援培训中的心理急救和心理疏导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社会工作导论》课件
- 能源管理系统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足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查房
- 电磁阀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