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第二次月考 商议版.doc_第1页
2013级第二次月考 商议版.doc_第2页
2013级第二次月考 商议版.doc_第3页
2013级第二次月考 商议版.doc_第4页
2013级第二次月考 商议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西周政治是A皇权政治 B.族权政治 C神权政治 D官僚政治2、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3、“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利措施是A实行君主立宪 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D实行联邦制4、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5、俄国工人雅可夫认识到当前俄国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历了哪个事件后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纲”演说 C七月事件 D彼得格勒起义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D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7 某人论述中国的某一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内涵是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美建交 C“无敌国外交”的策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二战后初期,有人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推行马歇尔计划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9、“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的停滞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10、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11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要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贵重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2、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宋代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B“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13、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自由放任 D.闭关锁国14、16世纪末,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出现“价格革命”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成熟15、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材料主要反映了A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茶叶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生活必需品C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 D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16、1848年的英国社会生活中可以看见的现象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乘火车外出旅行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17、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B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C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18、“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 C. D. 19、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A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C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D我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21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2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2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A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B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24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报刊文章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25.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国际金融体系建立C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26、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传统的华夏中心观,是以信仰“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式为其认识前提的。古人相信自己居于天下的中心,有中心就有四边。他们故称“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于是古典性的中国形象形成了:“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材料二:向关系国派遣常驻使节,是近代国际交往的一种常规,这在西方国家已规范为一套完善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对于西方国家不断催促清廷派遣驻外使节驻在外国,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新动向,清政府迟迟没有反应。直到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后,统治者中的部分务实官僚在实际办理洋务中才认识到了解西洋各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才最终迈出了向外派使的艰难一步到1875年清廷独立派出使臣,确立了驻外公使制度。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毛泽东选集材料四:“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在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修改】(1)比较材料一、二,中国的外交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原因。(5分)变化:由朝贡外交转变为近代国家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或能平等对外交往)(2分)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西方国家要求清政府改变外交体制;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近代外交体制,主动求变(3分)(2)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个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出现不同状况的原因。(6分)毛泽东时代没有融入世界的因素:国际上处于两极格局(或冷战),美苏激烈斗争,世界局势紧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国内“左”倾错误的发展。(3分)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的因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起形成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改革开放;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长白学刊材料三:农民成群结队报名入社 手工业者积极报名入社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哪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有什么特点?经济形态:小农经济(2分)特点: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洋务经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8分)(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变化: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2)28、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 1497年葡萄牙国王麦纽尔派遣四只帆船出去,找寻香料源地。当地王公接见我们的司令王公询问我们的司令所需要的是什么。司令回答说,他是受葡萄牙国王之命东来的国王每年派出船只,找寻那些基督徒我们海员以最贱的价格,购买了好多东西:丁香、肉桂以及装饰品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次航海探险?依据材料指出此次航行的主要目的?航海探险: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线。(1分)主要目的:寻找东方的香料产地和通往产地的新路线;传播基督教。(4分)材料二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在已潜藏了多年在当时,英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发明天才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的冒险精神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进口新兴工业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出口由其制造的各种产品从而由此获取财富。英国国内,则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开采起来十分方便。经过使欧洲其他地区陷入贫困的战争以后,英国显得日渐富强起来。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四卷(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专利制度的推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等。(8分,任意四点即可)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他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他们必须的工业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的工业力量主要建立在纺织、煤炭和冶铁等几个旧工业部门上。这些部门的技术装备到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