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_第1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_第2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_第3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_第4页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件北工职院政发200643号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院属各部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已经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是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精神和“十一五”时期我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制完成的。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院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十一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时期我院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请院属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我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结合各部门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促进我院事业发展取得 更好成绩。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六年六月十九日主题词:学校 十一五 规划 通知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2006年6月19日印 共印50份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前 言规划性质: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我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编制好我院“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对于学院健康持续发展和为首都乃至全国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我院进行管理和支持的重要依据,也是我院未来五年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规划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北京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编制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五”时期,是我院由1999年以前的原中专学校改制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于2000年成为北京市管高校后得到大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完成“十五”规划制定的各项指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2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并被北京市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等级,成为全国首批八所优秀高职高专院校之一;2004年学院有两项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有一项教学成果获得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首批依法治校先进校。学院还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长培训基地,被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局确定为全国乡镇煤矿矿长培训基地。“十五”时期,是学院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一)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运行保持良性循环通过土地征购,校园面积增加50亩,达到360亩;新建了29700平方米的三栋学生宿舍和6300平方米的一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到160000余平方米;实施了校园美化工程,育人环境得到较大改观。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设备总值达到7236万元,学生实验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固定资产增加11481万元,达到22859万元;办学经费由2000年的3747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0133万元,财政运行保持良性循环。(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布局日趋合理学生人数由2000年底的50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6500余人。以工科为主的专业特色得到加强,经、法、文、管等类专业得到适当扩展,形成了机电、信息、建筑、经济等几个稳定的专业群。通过增设新专业和对老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专业布局日趋合理。高职专业数由2000年的17个增加到2005年的32个。(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通过选派教师到师资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或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到2005年底,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31,其中教授、副教授86人,有78%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五年间,共有132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学历或博士、硕士学位进修,其中80余名教师已取得了相应的学历、学位。(四)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得到加强,取得一系列建设和改革成果2000年6月,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2年12月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十五”期间,制定并认真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和国家重点支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与市财政项目配套资金、市财政专项资金和学院自筹资金共2500余万元,建成了数控加工、汽车技术、高低压供电等实训基地和自动控制、机械检测、工程测量、现代通信等实验室和专业教室,全院实验、实训及专业教室达到65个,基础性实验实训和骨干专业的专业技能实训基本得到满足。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首钢集团、城建集团、中建一局、北京测绘院、第一机床厂、机电研究院高新技术公司、北京煤矿机械厂、SMC等一批校外实训基地。2005年初上述两个项目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迎接教育部遴选验收的准备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机电技术应用和工程测量专业分别于2001年12月和2003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于2002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建设专业。除此之外,还确定了一批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龙头,整体带动全院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建立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和实施双证书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2004年,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和机械技术系列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又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有1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开发工作,在全国精品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此外,我院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等比赛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五)科研工作步入正规为加强科研工作,学院于2002年成立了科研处。几年来,不断加强科研工作的制度建设,加大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力度,积极承担纵向课题,加强与企业合作,争取横向研究课题,使科研工作步入正规,科研实力逐步得到增强。年度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20余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00余万元。(六)成人教育和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得到加强组织开展了煤矿矿长资格培训、安全资格培训和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教师培训工作;2004年在原培训部基础上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后,2005年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始举办成人学历教育。我院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7所院校正式签定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协议,加强与这些院校的交流合作。向这些院校选派留学生工作也顺利开展,截止到2005底,共选送5批共计64名学生到国外留学。(七)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社会声誉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优质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职业教育战线的前列。2002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等级,成为全国首批八所优秀高职高专院校之一。优质的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质量,2005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7.48%。“十五”期间我院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和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国家、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我院提供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资源仍然紧张,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教学用房、行政用房、学生生活用房,特别是实验实训场所用房仍较为紧张,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条件都需进一步改善。二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还不够强,不能完全满足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为薄弱,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加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任务还很艰巨。五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向前推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的作用需进一步发挥,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我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教育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下发,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决定明确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将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给我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提出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我院今后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首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将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十一五”期间,北京将进入积极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继续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到2010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6000美元左右;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预计将达到350亿元以上,人均教育经费将会增长3倍左右。我院作为一所北京市管高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将会得到较充足的经费支持。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支柱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石景山高科技园区获准进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石景山区将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作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将给地处石景山区的我院进行专业调整提供新的机遇和依托。未来五年,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户籍学龄人口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面为我们缓解教学资源紧张,坚持内涵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之间,同类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生源素质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给我们稳定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社会生活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社会管理法制化,以及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将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挑战。第二部分 “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为准绳,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及北京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全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创新型校园、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全国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北京一流、国内领先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二、战略方针坚持“服务北京、兼顾煤炭,面向全国,为北京装备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以及煤炭安全生产等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以教学改革为中心,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办学。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广泛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技术条件和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三、总体目标到2010年我院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我院建成以工科专业为主体,工、经、法、文、管等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北京一流、国内领先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其主要标志是: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教育教学质量高,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办学经费和后勤保障能力足,招生、就业形势好,办学规模稳定的良好局面。四、具体目标2006年通过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遴选评估,2008年力争进入教育部高职高专卓越工程建设项目。办学规模保持基本稳定。至2010年,普通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7500人,其中高中后学制的学生生人数保持在6900人左右,初中后五年制的学生人数600人左右;成人继续教育学生规模为700人。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高、师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全院教职工总人数达到650人,专任教师400人,其中编制内教职工总人数达到500人,专任教师350人;教师中具备研究生学历或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达到10%以上,具备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达到30%以上;培养和引进40名专业带头人和100名骨干教师,聘请410名兼职教师;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者达到95%,全院教师的专兼比例达到1:1;完成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校外实训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围绕重点专业,以满足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加强设备更新改造,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开放性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产学一体的实习车间。依托北京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每个专业建设46个较为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到2010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5000万元以上。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考试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改革成果。建成58个全国或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40门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的调整,编写出版体现工学结合的教材60本,开发100门高水平多媒体教学课件,争取在全国和北京市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评选中获奖;适应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达到80%以上。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在改革学籍管理,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科研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图书信息工作有较大发展。科研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培养出一批科研骨干。同企业间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入,“产学研”结合工作有较大进展,形成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积极承接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和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在争取主持省部级重点项目上有所突破,为争取国家级重点项目奠定基础。图书馆软硬件水平逐步提高,馆舍面积达到生均面积指标的标准要求;图书馆经费得到较好保证,每年采购新书不低于10000册;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水平得到较好保证;校园信息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校园网技术更加先进,网络功能进一步拓展,应用水平有新的提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生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针对新形势,把握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生工作体系,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构建健康、文明、稳定的校园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更加健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学院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50亩地的购置和开发任务;建成综合教学楼、实训大楼、图书科技信息楼、4号公寓、5号公寓、学生2食堂等设施。校舍建筑面积基本达到学生规模7500人的标准要求,到2010年,增加校舍面积102300平方米,达到216700平方米。完成供电系统的双路供电并增容1600千伏安的工程改造和其它基础设施改造和维修任务。资金保持良性运行。争取今后五年实现收入总额1010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80000万元(其中正常经费和项目经费55000万元,基建拨款25000万元),学费和住宿费收入20000万元,其他收入1000万元。除保证学院正常运转的经费外,基本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基础设施改造和维修及科技创安项目等经费也得到较好的保证。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我院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学院安全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更加健全,校园及周边环境显著改善,各类影响稳定的矛盾和冲突得到有效化解,学院安全稳定局面得到持续巩固,和谐校园建设呈现新局面。第三部分 “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一、做好迎接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评估工作把我院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党员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十五”期间,按照建设方案,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将组织进行遴选验收,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准备,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方针,争取2006年通过遴选评估,为我院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今后我院的一项主要任务。通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一五”期间,将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支持教学建设。(一)积极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展合作途径,扩大合作空间,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完善校企双方互惠互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培养模式,争取用三年时间,在部分与企业联系较密切的专业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总结经验,全面推开。(二)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做好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继续加大对机电、测量、通信、数控等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围绕重点专业,根据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重点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加强与北京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设一大批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打造我院的专业品牌。支持各系部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方案合理、就业形势好的优势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把这些专业做大、作强。发挥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论证与管理,淘汰没有发展前景、就业困难的专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设置一批新专业。争取到2010年专业数由目前的32个增加到40个左右。(三)加强课程建设按照把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的目标,通过加强领导,细致规划,认真实施,争取国家级精品建设专业、教改试点专业五年内至少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重点支持的专业和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至少建成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开发工作,提高教材编写和课件开发的质量,五年内,争取每个专业有1门教材或1个课件在全国或北京市及行业评审中获奖。(四)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织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相对独立的、与职业岗位实际接近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条件,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和考试模式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实际操作、上机考试、大作业测试、口试等更灵活,更能体现职业能力的考试方式,在原有考试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进一步强化并完善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使之形成目标考核、过程监控、效果反馈的完整闭环系统;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三、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科研是高等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学校的科研、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能力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建立和完善符合学院特点的科研运行和管理机制,做好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争取主持一些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纵向课题项目,提高成果质量。围绕素质教育主题,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决策科学化。四、实施人才强教计划,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思想、业务、生活待遇”一起抓的原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为基础,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师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 使用好师资培训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进修,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通过见习实践、脱产实习、挂职锻炼、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并尽快形成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培训。实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工程,2008年底前完成全员培训和能力鉴定。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倾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实验和实习指导人员队伍。经过5年的努力,使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均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占80。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和对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与考核。围绕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我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师德建设。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约管理”的原则,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科学定编定岗,设置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待遇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岗位。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权利义务和任职条件,按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建立和完善解聘、辞聘制度,加强聘后的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对各类人员的聘后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深入进行学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院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六、加强学生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按照中发200416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我院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与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引导与管理,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困难资助、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橱窗、布告栏等宣传载体的管理和指导,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倡导优良的学风校风。进一步完善“分层管理、全程育人、全方位、辐射式、自主创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根据学制、学生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进一步开拓生源市场,合理制定专业招生计划,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完善院、系两级就业指导工作体制,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努力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每年的整体就业率在95%以上。七、做好成人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办好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2006年开始,新举办工商企业管理和法律事务两个专业,到2010年成人学历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700人。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据我院与国外院校的协议及外方院校对我院生源质量的要求,将每年派出专升本学生60人和15名高中起点本科生,预计到2010年可累计派出留学生400名,这项工作可为2008北京奥运会提供小语种人才做贡献。努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未来五年将争取与10所国外优秀院校建立正式校际合作关系,在互派学生和教师以及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八、实施校园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从学校现状和长远发展出发,本着整体性、协调性原则,“十一五”期间以扩建为主、改建为辅。通过完成50亩新征地内的建设任务,具体为学生4号公寓、5号公寓(各为六层,总建筑面积为22500平方米),学生2食堂(3层8000平方米),实训大楼(15000平方米)。完成综合教学楼(14层28842平方米)和图书科技信息楼(23000平方米)建设任务。初步实现校园功能分区:即以综合教学楼为中心的教学区,以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为核心作用的学生活区,5栋学生公寓,2栋学生食堂形成学生生活区。形成一个有品位、有内涵、有活力、有特色的新校园。完成上述基本建设项目,预计投资36000万元,其中争取财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