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 大三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四.docx_第1页
北邮 大三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四.docx_第2页
北邮 大三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四.docx_第3页
北邮 大三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四.docx_第4页
北邮 大三下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四.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211311班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实验名称: 实验四 基本交换机使用及VLAN配置 班 级: 2009211311 姓 名: schnee 学 号: 实验日期: 2012-5-4 实验报告: 2012-5-6 1. 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1.1. 运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 7(在老师的指导下改了部分配置之后可以不安装XP虚拟机。)配置步骤见上次实验报告。 采用Dynamips仿真环境。1.2. 网络拓扑图包含1个路由器,7个PC机,4个交换机,5个VLAN,3个网段。网络拓扑图:PS:端口分配见3.1.1 图中R1和SW4配置为3.5.2的方法。3.5.1的配置图略。2. 实验目的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局域网。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VLAN划分和配置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虚拟局域网。3. 实验内容及步骤3.1. 用一台交换机连接两台主机组成局域网,并通过在两台主机上的配置完成局域网内部的主机之间的互通。3.1.1. 修改.net文件,设计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见附录)用list列出网络成员,如下图所示。3.1.2. 用start命令启动交换机SW1和两台主机PC1和PC2,并配置idlepc值。用idlepc get命令获取到SW1和SW1的idlepc值,配置好SW1和PC1的idlepc值并保存。(同一类只需配置一次,所以只需配置R1和PC1的idlepc值即可)。3.1.3. 打开3个控制台窗口,使用Telnet客户端分别登录到SW1,PC1,PC2上。比如登录到SW1的命令行为:telnet 3003.登录到PC1的命令行为:telnet 30083.1.4. 用hostname命令为每个设备起一个容易识别的名字3.1.5. 在PC1的f0/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PC2的f0/0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启动这两个接口。PC1的配置:PC2的配置3.1.6. 用ping命令测试PC1和PC2是否能够互通。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PC1和PC2可以ping通。3.2. 用两台交换机将三台主机组成一个局域网3.2.1. 启动SW1、SW2、PC1、PC4,设置好idlepc值。3.2.2. 打开四个控制台窗口,用Telnet客户端分别登录到四个设备上。3.2.3. 在PC1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PC4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将两者都启动。PC1的配置:PC4的配置:3.2.4. 用ping命令测试PC1和PC4是否能互通第一三五次PC4 ping PC1,第二四次PC1 ping PC4的截图如下:我们发现虽然在第四次的时候ping通了。说明PC1和PC4能够通过两台交换机成功通信。具体见后文分析。3.3. 用一台交换机SW1连接两台主机组成局域网,在SW1上建立VLAN2和VLAN3两个虚拟局域网,并将两台主机PC1和PC3配置到同一个网段上,观察这两台主机是否能够实现互相通信。3.3.1. 启动SW1和PC1、PC3,设置好idlepc值。并分别通过telnet客户端登录。3.3.2. 在PC1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PC3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将这两个接口都启动起来。PC1的配置PC3的配置3.3.3. 在SW1上将与PC1相连的接口f1/11配置成VLAN2,将与PC3相连的接口f1/14配置成VLAN3。步骤如下:进入SW1的特权执行模式SW1#;进入VLAN数据库,并增加VLAN 2和VLAN 3;进入SW1的接口f1/11将其配置成VLAN 2,进入f1/14配置成VLAN 3。配置完后,查看SW1的VLAN配置,用sh vlan-sw命令:3.3.4. 用ping命令测试PC1与PC3是否能够互通。无论ping多少次,都无法ping通,换新的VLAN也不行。其实由于两者处于不同VLAN但却没任何互联,所以不通是正确的结果。3.3.5. 把SW1的接口f1/14配置成VLAN2,测试PC1和PC3能否互通我们修改后查看SW1的VLAN配置,确定无误。然后我用ping命令查看现在的互通情况。我很惊喜的发现现在PC1 ping同PC3了,虽然第一包有丢包。然后我用PC3 ping PC1,发现也能通了。为了验证是因为修改引起的变化。我把接口的VLAN又改回去,然后很明显的出现了不通互通不通的变化过程。由于图片太大,所以仅以PC3为例。3.4. 用两台交换机SW2和SW3连接两台主机组成局域网,在SW2和SW3上建立虚拟局域网VLAN2,并将两台主机PC4和PC5所连接的接口都配置到VLAN2中。将两台主机PC4和PC5都配置到同一个网段上,观察这两台主机是否能够实现互相通信。3.4.1. 启动SW2、SW3、PC4和PC5,设置好idlepc值,并分别用Telnet客户端登录。3.4.2. 在PC4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PC5的f0/0接口中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将这两个接口都启动起来。PC4的配置:PC5的配置:3.4.3. 在SW2上将与PC4相连的接口f1/11配置成为VLAN2,在SW3上将与PC5相连的接口f1/11配置成为VLAN2。SW2的配置SW3的配置3.4.4. 测试PC4和PC5能否互通。如图所示,两者都不能ping通。(无论多少次都不通,但下面只截一次的图)3.4.5. 方法一:将SW2的f1/3和SW3的f1/1端口配成Trunk模式,并允许所有VLAN的数据帧通过。再测试PC4和PC5能否互通。可以看到除了第一个包丢包外已经可互通。3.4.6. 方法二:将SW2的f1/3和SW3的f1/1端口配成VLAN2。 再测试PC4和PC5能否互通。可从截图中看到,虽然PC4和PC5也可以互通了,但是之前出现的丢包比较多,互通形成得比较慢。3.5. 不同VLAN互联,用两个交换机、一个路由器、三个主机,PC4、PC6、PC7均设置不同网段和不同VLAN。3.5.1. 按网络拓扑图设置PC4、PC 6、SW2、SW4和R1各参数,不过其中R1f1/0的IP地址设置为,子网掩码设置为,SW4的f1/2设置为VLAN2.测试PC4和PC6能否互通。PC机要记得配置默认路由。PC4的设置:PC6的设置:R1的配置:SW2的配置:SW4的配置:测试PC4和PC6能否互通。从上图可见PC4和PC6能顺利互通。3.5.2. 重新启动各设备,完全按照网络拓扑图设置PC4、PC6、PC7、SW2、SW4和R1各参数,测试三个主机能否互通。(其中PC4、PC6和SW2的配置同3.5.1)PC7的配置:SW4的配置:R1的配置:测试PC4、PC6、PC7能否互通。如图,发现除了首次会有丢包外,都能互通。4. 实验结果详细每一步的实验结果见3.实验内容和步骤的分析与截图。在此进一步深入分析部分实验的结果。实验第二部分中PC1与PC2如何跨越两台交换机进行通信?解答:PC1向PC3第一次发送数据时,SW1会向所有的端口广播,所以会将发往PC3的数据包广播到SW2上,SW2也会向所有的端口广播,这样就发到了PC3.当PC3发送数据时,SW2的转发表会记录PC3对应着f1/11端口,而SW1会记录PC3对应着f1/2端口(假设f1/1被生成树堵塞),这样PC1再向PC3发送数据时,SW1查询转发表会从f1/2端口发出,SW2接收到后查询转发表会从f1/11端口发出,从而到达PC3。实验三第一部分为何实验结果不能互通?而改为同一个VLAN后可以?解答:如果没有借助VLAN互联技术的话,两个不同VLAN的IP是无法ping通的。VLAN的互联,在此实验中有通过Trunk Lin来连接的(如实验四),也有通过路由器来互联的(如实验五)。5. 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5.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中,两次添加vlan时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方法:后来通过上网查询,发现可用以下命令: Switch#dir flash:Switch#dir nvram:Switch#copy vlan.dat nvram:Switch#dir nvram:Switch#erase flash:Switch#squeeze flash: 在实验的第二个部分,一开始一直ping不通,后来发现是没有登录SW1和SW2.方法:虽然SW1和SW2不需要设置什么参数,但是也需要登录着,也就是要保持活跃。 实验五一开始没能ping通,因为忘了配置PC的默认路由了。方法:只能说对于实验的原理还是没有掌握得非常的牢固,才导致做实验时一时疏忽忘了配置默认路由。切记要理解好原理! 实验五如果在3.5.1的基础上直接按照上述配置配置PC7、SW4和R1,而不是重启SW4和R1再按上述配置(注意SW4和R1没有保存3.5.1的配置),则会出现PC6和PC7,PC4和PC6不通的问题。方法:这时候在特权模式下用show running-conf查看SW4和R1的配置我们可以看到R1的端口f1/0和f1/0.1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SW4的端口f1/2中3.5.1的配置没有被新配置覆盖。这种情况下,我们对SW4和R1中3.5.1的一些配置用no加原语句的方法去除。配置后我们再用show running-conf查看SW4和R1的配置,则如下所示,终于配置正确了。R1的正确配置:SW4的正确配置:这样,实验成功,PC4、PC6和PC7两两互通了。 实验中总是出现接口不匹配的提示,妨碍实验过程方法:cdp协议是Cisco的私有协议,用来帮助收集远程和相连设备的信息,当两台设备的以太网接口的双工模式、速率不一致时就会出现报警信息,可以通过命令“No cdp run”将cdp协议关闭,这样就可以避免显示网络接口的不匹配信息。5.2. 实验思考题 PC1和PC2的IP地址如果不配置在一个网段中是否还能够通信?解答:如果PC1和PC2的IP地址不配置在一个网段中,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通信的,一般在一个局域网中的主机应该配置在一个网段中。当然在一些特殊的配置下,或者采用三层设备是可以使它们互通的。 交换机之间用两条网线连通,在同一时刻这两条网线上是否都能够传输数据?解答:如果交换机没有划分VLAN,那么同一时刻这两条网线上只能有一条传输数据,否则会形成环路,但是如果交换机划分了VLAN,那么这两条网线上可以同时传输不同VLAN的数据,只要保证同一个VLAN不会形成环路即可。 在同一个局域网或者同一个VLAN中的主机是否需要配置在同一个网段?在不同局域网或者不同VLAN中的主机是否需要配置在不同的网段?解答:同一个局域网或者同一个VLAN中的主机配置在同一个网段中就可以在本局域网内实现通信,如果配置在不同的网段,则需要路由器来完成不同网段之间的互通。在不同局域网或者不同VLAN中的主机如果配置在同一网段是肯定无法互通的,只有配置在不同网段,并经过路由器互联后才能够互通。 两个交换机之间的双链路备份是否会产生环路?当配置了VLAN后如何避免产生环路?解答:两个交换机之间如果建立了两条连接,则其中的一条会被STP生成树协议所禁止,以保证不会出现环路。当配置了VLAN后,需要避免的是同一个VLAN内会产生环路,所以STP生成树就不会简单地禁止某一条链路了,而是当两条链路上都允许某个VLAN的数据帧通过时,在一条链路上禁止该VLAN数据帧的通过,这时就会出现两条物理链路同时工作的情况。但是,任意时刻,对于某一个VLAN来说,只能从其中的一条上通过,另外一条会被禁止。 两个交换机之间如果需要VLAN能够互通的话,可以采用Trunk方式和Access方式进行互联,他们的区别在哪里?解答:通常在两个交换机之间不建议采用Access进行VLAN的互通,因为Access接口只能配置属于一个VLAN,也就是只能允许一个VLAN的数据帧通过,因此,当两台交换机之间需要实现多个VLAN的互通时,就需要占用多对端口,连接多个物理链路,非常浪费资源,也不方便。而Trunk接口可以同时允许多个VLAN的数据帧通过,所以只需要一条链路就可以实现所有VLAN间的互通。 但一个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并且允许所有VLAN通过时,是否真的可以让所有的VLAN数据通过?解答:以太网交换机中将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后,当允许所有VLAN的数据帧通过时,是表示允许本交换机上已经创建的所有VLAN的数据帧通过,本交换机上没有创建的VLAN的数据帧是不能通过的。 在同一个VLAN中将两台PC分配配置为 和 ,这两个PC能否互通?解答:是可以ping通的,虽然他们的网络号一个是,一个是,但是由于PC在向对方发送数据包时,只知道对方的IP地址,并不知道对方的子网掩码,而是使用自己的子网掩码计算对方的网络号,而这样计算出来的两个PC的网络号是相同的,所以能够互通。6. 实验思考本次实验通过在仿真环境下做具体的配置实践和观察,很好地复习了上学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学的交换机和VLAN的相关知识。在实验中掌握了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方法和VLAN划分及配置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和组建虚拟局域网。这次实验明显比上一次困难些,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上一次实验有头两次的铺垫。总之还是要明白原理,要动手实验才能真正熟悉掌握,否则实验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只有在运用中学才真正叫掌握了。7. 附录7.1. .net文件autostart = Falselocalhost port = 7200 udp = 10000 workingdir = .tmp router SW1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3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 f1/1 = SW2 f1/2 f1/2 = SW2 f1/1 f1/11 = PC1 f0/0 f1/12 = PC2 f0/0f1/14 = PC3 f0/0 idlepc = 0x604eb200 router SW2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4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f1/3 = SW3 f1/1f1/4 = SW3 f1/2f1/5 = R1 f1/1f1/6 = SW4 f1/1 f1/11 = PC4 f0/0 router SW3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5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f1/11 = PC5 f0/0 router SW4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6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f1/2 = R1 f1/0f1/11 = PC6 f0/0f1/12 = PC7 f0/0 router R1 image = .iosunzip-c7200-is-mz.122-37.bin model = 7200 console = 3001 npe = npe-400 ram = 64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0 = PA-C7200-IO-FE slot1 = PA-2FE-TX router PC1 model = 2621 ram = 20 image = .iosunzip-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