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docx_第1页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docx_第2页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docx_第3页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docx_第4页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播种土壤类型:苜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良好。苜蓿的轴根深达2米,因此种植苜蓿的地块,地下水位最好在2米以下,而且种植苜蓿前一定要打破土壤中的限制层,因为土壤中若有坚硬的土层或岩石层都会阻止苜蓿根系的发育,限制根系从地表以下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pH:土壤的pH值在6.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如果土壤pH过低,播种前最好在地表25cm地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接种:在最近2年未种过苜蓿的土地中种植苜蓿最好接种根瘤菌,以促进幼苗早一些形成根瘤。播种时间:春季和秋季都可播种,但一般秋季的播种效果要好于春季。要保证苜蓿安全越冬,秋季最晚播种时间最好在0低温出现前一个月。北方特别干旱地区雨季播种效果最好。种床:平整、紧实、湿润、有肥力的种床最适合苜蓿种子萌发。由于苜蓿种子较小,整地一定要精细,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将苜蓿直播在留有谷物残茬的地里或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将大麦作为保护作物都可行,但要求有较高的播种技术。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01.2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公斤/亩,要确保每平方米至少有425株幼苗。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为1530厘米,在壤土上播种深度为512毫米,而在沙性土壤上可将播种深度增加到25毫米。毒害性:不要在出苗不好的苜蓿地里行进补种,因为旧的根系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阻止苜蓿种子萌发。品种选择1、分枝密集、细茎、多叶型的苜蓿,FD=8。2、抗热性好,在夏季炎热的地区生长良好。3、根颈低,对放牧和频繁刈割有非常好的适应性。4、能适应酸性或碱性较强的土壤,抗重金属毒害的能力较强。5、对瘠薄的土壤,土质粘重或干旱及土层非常薄的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6、对蚜虫和广谱性的苜蓿病害有良好的抗性。利用在现蕾期刈割,按每头奶牛810平方米标准,分片分区域轮流刈割,和其它饲料混合,直接饲喂奶牛。在高产期,产量多,有剩余鲜草,可加工厂成优质青干草,用于冬春季补饲。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特高黑麦草种植技术要点特性特高多花黑麦草为美国百绿集团培育的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具有抗寒性好、不易倒伏、发芽快、再生迅速和高产的特点,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5天后即可收割第一茬鲜草,以后每隔15天就可刈割一次。实践结果海拔在1800米以下地区适宜在水稻收获后播种,到来年种植水稻的56个月时间里亩产鲜草7000公斤以上;中海拔地区(18002100米),夏秋均可播种,长年刈割利用,年产量可达20000公斤以上。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95%以上。在营养生长期收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喂食后,日增重显著提高。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兔,20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鹅,18公斤鲜草可生产1公斤活鱼,28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羊;一亩特高黑麦草一个冬委可养鹅100只以上。据云南省试验,36.7公斤黑麦草加1.7公斤饲料可增重1公斤活牛,8公斤鲜草可增加1公斤鲜牛奶。特高黑麦草能增肥地力,促进后作生长。据中山大学杨忠艺教授试验,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还可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增加27.1%,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38%,对后作水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千粒重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单产提高到10%。栽培管理技术种植特高黑麦草对地块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草畜配套原则。每头牛配套种植0.61亩。2、良田好地种植原则。必须选择水肥条件好,能灌易排的田块。3、就近、方便种植原则。离村庄要近,便于利用。4、开墒条播规范化种植原则。5、相对连片原则,即种草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播种时间:特高黑麦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320,低于5或高于35时发芽困难。在211月份都可种植,最佳种植时间是4月初到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到7月底。播种方法:特高黑麦草的播种方法有两种,即免耕播种和翻耕播种。这两种播种方法的产量比约为0.91.1。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和塘播,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条播最为理想。其方法是:1、田地翻犁前施足底肥(厩肥)不少于2吨/亩,可适当再施复合肥(或尿素)1015公斤/亩。2、翻犁耙细平整后,按幅宽1.5米或2米拉线开墒。3、播种:墒面平整后,以行距25厘米,播幅5厘米,每亩0.81公斤种子播种。4、播前每亩用50公斤普钙和草种拌匀后拉线播种,以保证条播的质量和土壤肥力。5、播种前可浸泡种子58小时,表皮水份晾干后进行播种,播种后用钉耙轻耙让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水利条件较差的地区最好采用播后覆土11.5厘米,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增强抗旱能力。6、灌溉:播种结束后进行灌溉,灌溉时水要慢灌浸墒,灌溉不能漫墒,以防种子被水冲走。田间管理特高黑麦草的特点是喜湿又怕水浸渍,因此,田间管理应紧紧围绕浇水、施肥这两个环节。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有条件的农户出苗后在三叶期或分蘖期追施510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以壮苗。每次割草后根据长势追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复合肥,并在割草后35天进行(以免灼伤草茬、草尖,引起腐烂),追肥后要及时进行灌溉。田间有积水则要及时排出以免发生烂根病。收割利用播种4550天后即可割第一次草,第一次割草时无论其长势好坏均必须刈割,留茬不能低于3厘米,以利分蘖。以后视牧草长势情况,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如果用于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应长至拔节期收割,以提高可利用干物质含量。由于特高黑麦草的水分含量较高,如发现畜禽有“拉稀”现象,应多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干草(如稻草、蚕豆秆等),也可采取提前一天收割,摊开晾晒萎焉后利用,即可避免。为不影响后作水稻生产,在插秧前15天收割以后翻犁放水沤田,每亩撒石灰1520公斤,以加速草根的分解腐烂(应作田间消毒)。病虫防治出苗后主要有地老虎和螬蛴等危害牧草。可用敌百虫、百树得等相关药物在天黑前喷雾防治,地老虎可采用灌水方式进行防治。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紫花苜蓿与玉米间作效果较好紫花苜蓿以单播较为常见,管理和刈割方便,长势较好(图1)。只要管理得当,每年刈割810刀,亩产鲜草可达到10吨,甚至更高。但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同时,间作紫花苜蓿,这样不仅可收获玉米还可收获许多优质的紫花苜蓿供给奶牛。在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于2009年在楚雄州大姚等地开展了“玉米与紫花苜蓿间作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在云南省奶牛养殖区域进行示范推广,效果较好。2011年8月8日,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杨国荣和弥渡区域推广站团队对弥渡某奶牛饲养户示范种植的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从实地查看得知,该地块的紫花苜蓿今年已刈割4茬,并在每次刈割后施予农家肥,在促进紫花苜蓿的根瘤生长、固氮的同时,为玉米提供氮源,土壤营养得到了互补,达到玉米和紫花苜蓿生长两不误(图2)。图1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