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doc_第1页
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doc_第2页
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doc_第3页
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doc_第4页
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 调查背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艺术瑰宝。我校自2001年10月尝试用诗词对学生进行植根塑魂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3年12月被授予“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2006年5月15日,我们申报全国诗教先进单位。2007年4月,梁东同志来我校视察,对我校诗教工作做了重要指导。2007年5月9日,中华诗教委员会调查组一行将来我校调研。二、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中华诗教委员会调查组诗教及其作用调查问卷,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共12题。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选,让学生在自然状况下答题。共发放试卷150份,回收试卷150份,有效试卷150份。三、 调查对象3-6年级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24人,四年级学生36人,五年级学生39人,六年级学生51人,共150人。学校共有学生774人,被调查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9.4%。四、 调查结果分析1、 你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的古典诗词?A、上幼儿园以前 B、上幼儿园的时候 C、上小学以后表一ABC934017分析: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在上小学前就开始接触中国古典诗词的学生有133人,占总数的88.7%。一方面说明诗词之乡扬中有较广泛的诗词氛围,古典诗词在扬中人民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是他们用来教育子女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说明在小学开展诗教工作是有一定基础的,是能够得到家长的拥护和学生的喜爱的。2、 你是否喜欢课文中的诗词作品?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表二ABC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三2202四3600五3801六5100合计14798%0032% 分析:课文中的诗词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语言精炼,文辞优美,意蕴深厚,堪称经典,深受学生欢迎。表二,占98%的学生喜欢课文中的诗词作品,持无所谓态度的只有三人,没有一人反对。说明传统文化经典中华诗词,学生是能够接受并且喜爱的,只要我们善加引导,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是能够感受并能从中受到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的,“让传统泽福后人,善莫大焉” ,我校选择诗教这步棋走对了。3、 你的家长有没有要求你背诵诗词作品?A、支持 B、不支持也不反对 C、反对表三选项年级ABC人数人数人数三9150四23130五29100六4290合计103470分析:持“支持”态度人数为103,占总数的68.7%,持“不支持不反对”的人数为47,占总数的31.3%,无人反对。随着年级的升高,诗词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日益明显,持“支持”态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表三”印证了“表一” 的结果。事实上,学校开展诗词教育,引起了家长的关注,有许多家长参与其中,天长日久,在学生的带动下,家长也对诗词有了兴趣,与自己的孩子一块儿背诗、联句、作诗、配画、办小报这一切,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你喜欢中华诗词的哪些特点?A、语言精练、文辞优美、音律和谐 B、意境深远C、内蕴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操 D、蕴涵哲理 E、其他( )6、你喜欢古典诗词的哪些特点?A、语言精练、文辞优美 B、体现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 C、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D、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表四选项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百分比A2135364814093.3%B131822419062.7%C1522314110972.7%D51921459060%E2/13405536.7%表六选项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百分比A2228344713187.3%B1827294912382%C1524324311476%D1228244510972.7%分析:从表四、表六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中华诗词诸多方面的特点,既喜欢它的表现手法,又喜欢它体现的内涵。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中华诗词(含古典诗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中华诗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学生的赏识和喜爱。(2)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阶段学生必背篇目有70首,学生从小就受到中华诗词的影响。(3)学校开展诗词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扬中是全国“诗词之乡”之一,有较好的诗词氛围5、你觉得我们现在学中华诗词有用吗?A、很有用 B、有一定作用 C、过时了,根本没有用表五选项ABC人数119301比率79.3%20%0.7%7、你觉得古典诗词对你的成长有哪些作用?A、提高欣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B、从古典诗词中学到做人的道理C、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精华 D、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表七选项ABCD人数136130129124比率90.7%86.7%86%82.7%分析:从表五结果来看,99.3%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华诗词是“很有用”或“有一定的作用”。从表七结果看,学生认为学习古典诗词的作用依次为:(1)能够提高欣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2)从古典诗词中学到做人的道理。(3)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4)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实践告诉我们,古典诗词对学生的成长有植根塑魂的作用(见综述)。8、你平时喜欢写诗歌吗?A、喜欢,经常写 B、喜欢,但不常写 C、从来没写过表八选项年级ABC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三(24人)28.3%2291.7%/四(36人)1130.6%2569.4%/五(39人)1846.2%2153.8%/六(51人)2752.9%2447.1%/合计(150人)5838.7%9261.3%00分析:从表八结果来看,这150位学生平时喜欢写诗歌,经常写的只占38.7%,不常写的占61.3%,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诗词积累的越多,欣赏能力得到提高,用诗词表达情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我校坚持积累为主,也一贯鼓励学生创作的结果。我校学生的诗歌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的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抒发报国的理想,有的赞美家乡、赞美学校、赞美集体、赞美老师、赞美同学,有的表达对时事的看法,有的赞美自然,有的赞美人类的真善美我们把师生创作的诗歌择优发表在校园诗刊上,再择优推荐给上级诗词组织发表。学生上千首诗作发表于中华诗词、江海诗词、江苏校园诗选、扬中诗词、校园芳草等书刊上。9、你对学习过的诗词( )A、都学明白了 B、基本学明白 C、不太明白 D、读不懂表九选选项项年年级级ABCD三519/四2313/五318/六4110/合计1005000分析: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诗词,“学明白的”100人,占总数的66.7%,“基本学明白的”50人,占总数的33.3%,无人选择“不太明白”或“读不懂”的,说明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诗词,且随着年级上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越强,欣赏能力越强,就越能学明白古诗词。10、你能熟练背诵几首古典诗词?A、二十首至三十首 B、五十首左右 C、百首及以上表十选项年级ABC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三/24/四1233五/633六/51合计10.7%3221.3%11778%分析: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能背诵的诗词越多。我校一贯坚持让学生读诗、背诗,强调诗词积累。学校除了规定学生每一学年要达成一定量的诗词背诵外,还特别强调对已背诗词的复背,做到温故知新。2002年秋季开始,我校要求每位学生自备一本诗词诵读袖珍本,学生把已会的诗歌摘抄在袖珍本上,自己设计格式,有的给诗配上插图,有的写上读诗体会,有的收集有关的地理、历史、风俗等资料,有的收集同类题材的诗歌,乐此不疲。以上做法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表十中可以看出来。11、你喜欢的中华诗词学习方法是( )A、接龙 B、背诵比赛 C、诗词演唱会 D、结合春游、秋游学表十一ABCD17412270分析:选择“A”的占总数的11.3%,选择“B”的占总数的27.3%选择“C” 的占总数的14.7%,选择“D”的占总数的46.7%,在活动中学习中华诗词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之一,从表十一的分析来看,学生最喜欢“结合春游、秋游学”,因为学生生性好动,最喜欢游玩,我们经常结合少先队活动、学生实践活动开展“踏青、秋游、野炊”等活动,也是基于这一基本认识。12、你觉得诗词学习可以结合哪些课程进行?A、语文 B、历史与社会 C、音乐 D、美术 E、自然表十二选项ABCDE人数663923202比率44%26%15.3%13.3%1.3%分析:说明学生学习诗词的主要途径是语文课堂,但不局限于语文课程,我们让诗教与学科知识学习相融合,与各科教学相融合,通过诗词配画、配乐、配新解,将诗词的吟诵、品位、聆听、体悟融入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等学科中去,这一做法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根据分析,我们提炼出以下几点基本认识:1、学生喜欢中华诗词,充分认识到中华诗词在自己成长道路上潜移默化的作用,乐于走进诗的情景,走进诗人的心田,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说明青少年需要中华诗词的熏陶,说明中华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诗词振兴有望。中华诗词也只有在广大青少年的参与下才能增强活力,适应时代,走向大众,永葆青春。校园诗教大有可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校让诗教回归校园的举措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是符合学生需要的。为深入开展诗教活动,我校制订了“基础普及开发提高总结推广”的诗教特色创建计划。创建伊始,我们成立了“雏凤”诗社,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室,建立诗教活动的阵地。学校布置了诗词长廊,定期介绍中华传统诗词。2002年暑期,我们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了诗歌校本教材,2002年秋季开始,每周开设一节“诗歌”课程,将诗歌从第二课堂搬进第一课堂,2003年4月,我校申报了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并以此为龙头,从多方面深入开展诗教研究活动。我校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诗词素养培养和发展标准,并分年段逐一落实。诗词走进校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诗教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2、诗教是师生、家长欢迎的一种教育方式,诗教承接了传统文化,又来源于生活,既具有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同时又具有教育形式的互动性。相对于某些机械的课堂教学而言,诗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享受到学习中华诗词的乐趣。另外,社会上老诗人的参与,家长的参与,也给了诗教新的亮点。部分家长还帮学生将有关古诗文进行艺术创作,编成表演短剧或相声演出,借助艺术的形式表现诗意,使抽象的东西变形象了,增强了学生对原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在无形中使中华诗词的传播、渗透到众多家庭中,诗词文化家庭越来越多。家长、老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诗教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走向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渠道。诗教功效最大化的关键在审美陶情,目标在养心种德,强中固体,从而造就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开展校园诗教工作,既丰富了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积淀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诗教在青少年的成长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校的诗教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认识:(1)、学习古诗词,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这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平时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我校原六(4)班学生何欣参加镇江市“增华阁”作文竞赛,在我看美伊战争一文结尾即兴写了一首诗“几度生死几度愁,侵略行径臭千秋。美丽国度成地狱,战争为何向前走。”,受到评委一致推崇,获得一等奖。他在抗非呼唤良知一文中写到:“平安何处有,可歌可泣医院楼,舍生忘死抗非典,白衣战士唱战歌。悠悠,非典战未休,奸商为钱伸出手,为发横财良心丢,难留,日后必往监狱走。”诗文发表在扬中日报上,受到我市诗词学会老同志的称赞。我校学生的整体综合语文素养提升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历次省市级学科检测中,我校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我校每年毕业200多名学生,每年都有四、五十人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到市重点初中外国语学校。我校毕业的学生受到了各中学的欢迎,在语文学习方面后劲足,发展前景好,占有明显的优势。(2)、通过古诗词诵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认识到中华诗词蕴含着我国五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中华语言的改革发展兴衰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求进步、探索文明的历史,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诗教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诗教工作以来,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在升旗仪式上,学生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内心总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原四年级郭涵写道“国旗国旗真伟大,人人看你要敬礼,千万血滴染成你,伟大祖国记心里。”表达了小作者一片爱国之心。在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间,他们愉快地活动、游戏;劳动值日时,学生肯做事,会做事;餐厅里,学生文明用餐不浪费饭菜;校园内,操场上留下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灿烂的笑脸如今,热爱集体、尊师守纪、勤奋学习、团结向上、乐于助人的学生多了,损害集体荣誉和他人利益、不文明不礼貌的人少了;热爱劳动的人多了,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少了学校也因此被授予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镇江市中小学行为规范学校、镇江市文明学校。古典诗词丰富的“素质”内涵正营养着我们的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向上地成长。4、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诗教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和创作诗词的兴趣,推动校园诗教工作走向深入。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开展校园诗教工作,坚持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每学年每学期,我们在制定少先队活动计划和诗教工作计划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各中队经常组织如“诵诗会、诗歌接龙、诗文演唱、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发布会”等诗教活动。诗教已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诗教工作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经常开展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怡情作用。去年秋天,我们组织低、高年级“手拉手”郊游野炊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江风陶意趣,野火煮诗香”诗歌实践。学生用已学过的古诗词赞美眼前的一切,用儿歌抒写心中的感受,情绪十分高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四(1)班蔡天宇在野炊中写道:“江上轻舟随浪远,岸花处处散芳香。芦苇荡里炊烟起,笑语欢歌传四方。”5、生活即诗,诗即生活,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开展校园诗教:(1)让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