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doc_第1页
老年护理学.doc_第2页
老年护理学.doc_第3页
老年护理学.doc_第4页
老年护理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概述姓名:彭芳 班级:08护本(一)班 学号:0824200050摘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由于骨质发生退行性萎缩、骨骼中的矿物质进行性的减少、骨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减弱等健康问题都可促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文通过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探讨,加深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帮助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工作的效率,降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症状 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是指6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1,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目前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又是骨质疏松发病的高发人群,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患OP的老年人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脊椎骨折。尤其老年女性病人发生髋骨骨折一年内可有15%死亡,其余50%残疾,因此OP是引起老年人卧床率和伤残率增高的主要因素2。由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病率和易骨折性,我国已将骨质疏松的防治研究列为老年相关疾病的攻关范畴。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代谢中骨重建处于负平衡状态。这是由于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和成骨细胞的功能减退。此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一下多种因素有关。1.1 性激素因素:性激素在骨的生成和维持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机能减退,激素水平下降,骨的形成减慢,吸收加快,导致骨量下降3。1.2 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细胞因子: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于成骨细胞,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老年人存在肾功能生理性减退,表现为1,25-(OH2)D3生成减少,血钙降低,进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4,故多数学者报道血中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常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骨髓细胞的护骨素表达能力下降,导致骨质丢失加速。1.3 遗传因素: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基质胶原和其它结构成分的遗传差异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关5。1.4 营养因素:已经经发现青少年时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接相关。钙是促进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C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6,如缺乏维生素C则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1.5 废用因素: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7。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疏松、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变疏松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容易出现骨质疏松。1.6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蛋白、高盐饮食,大量引用咖啡,光照减少等均是骨质疏松的易发因素。2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2.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8。2.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9。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2.3骨折。为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活动受限、寿命缩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的大部分患者存在着视力、平衡力、肌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摔倒,则易发生骨折。2.4其它。呼吸功能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等。3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辅助检查铺助检查包括X片检查、生化检查、骨密度检查等。其中单光子骨密度吸收仪由于不能反映代谢较快的小梁骨的变化,对骨代谢早期改变尚有局限性10,故目前以较少用。4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按照WHO1994年的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摄片检查,可初步诊断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需结合单光子骨密度、双单子骨密度、或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及有关化验检查结果确定。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5.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提高骨质量,降低骨折的发生率,目前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等。但切忌口服钙,因为口服钙大多不能被肠道很好的吸收,即使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也不能有效被骨骼应用,即难以沉积于骨小梁11。5.2 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抑制骨溶解,促进钙固定等作用,而中医有滋补肝肾,接骨续筋的作用12,故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单纯西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5.3 高压氧结合药物疗法: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微循环13,缓解疼痛。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在缓解骨质疏松疼痛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具有疗效。5.4运动疗法:运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机钙平衡14。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每天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肌力,维持骨密度和骨强度,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5.5饮食疗法:骨营养有关的每日营养素的供应量为:蛋白质60-70g,胆固醇300mg,蔬菜350-500g,维生素A800g,维生素D10g(400IU),维生素E15mg,维生素C60mg,钙800mg(钙与磷比例为11.5)食盐5g,铁12mg,锌15mg 。6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6.1 心理护理: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的护理。与老年人倾心交谈,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明确老年人忧虑的根源。帮助老年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逐渐适应形象的改变。6.2 饮食护理:鼓励老年人平衡膳食。保证每日10001500mg的钙供应,每日11.5g磷的摄入15,多摄入乳制品、豆制品、鱼类、蔬菜类等食物。养成不良生活习惯,禁止吸烟、酗酒。6.3 用药护理:教会老年人识别药物的禁忌症、配伍禁忌。告诉患者用药原则及用药时间。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告诉患者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如降钙素长期服用会导致将钙受体提减少,必需在治疗室加以注意16。6.4 休息与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如对因骨折固定或牵引的老年人,要求老年人每小时尽可能活动身体数分钟;对因为疼痛而活动受限的老年人,指导老年人维持关节的功能位。6.5 减轻和缓解疼痛:疼痛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不同情况可采取不同的疼痛疗法,一般遵循先非药物止痛,后药物之痛的原则。6.6 预防并发症:尽量避免弯腰、负重等行为。做好日常生活用品的正确摆放,对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应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定时进行呼吸和咳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7.1中医中药:以腰背酸痛,两膝酸软为主症。临床上分两种症型:(1)肾阴虚方用左归丸,若阴虚火旺方用大补阴丸或大造丸;(2)肾阳虚方用右归丸加减,若腰痛酸痛持续存在同时服健步虎潜丸17。7.2针灸疗法:老年骨质疏松症主要责之肾虚 ,可针刺肾俞、太溪穴、刺志室补之 ,以填补真阴,炙命门以扶肾中真阳,隔日一次,留针 30分钟18。7.3导引疗法:即传统的食玉泉法。玉泉法即是口中唾液食法 ,以舌舔上颚 ,漱口中唾液 ,使其渐盈满口,灌至舌根 ,然后分三次咽下去 ,如此三次九咽 ,舌津的时间应在朝旦未起时为好19。7.4医疗体操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之一系身体活动减少 ,骨骼受到有效的受益性刺激减少而引起。因此适当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量 ,令血脉流通,可选用五禽戏、太极拳、的保健操20。7.5饮食疗法 :老年人胃肠分泌减少,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可出现钙离子代谢紊乱 。饮食中增加钙磷的摄入量 ,可以使骨质疏松得以缓解和康复。8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8.1 合理饮食:骨质疏松的病人应多食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应戒除烟酒嗜好,因为烟酒英气器官损坏课抑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8.2 适当运动:运动能保持骨的正常新新陈代谢,促进骨周围的血液循环,提供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骨的生成。8.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宜过量吸烟及大量饮酒,不宜长期大量饮咖啡及碳酸饮料。8.4 日光浴21:多做室外活动,应为日光照射皮肤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增加骨密度。9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9.1 基本知识教育:为老年人提供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书籍、图片以及录像,讲解相关知识、预防的方法及治疗方法。9.2 饮食指导:提供每天的食普,教会老年人各种营养素的搭配。9.3 日常生活指导:每日适当运动和户外日光照晒,日常生活中,防止跌倒,避免过度用力。9.4 心理铺导:鼓励老年人学会调节自我,适应角色的转换。9.5 用药指导:指导老年人把握用药时间,明确各种药使用方法及疗程,教会老年人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骨组织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疏松,但只要善于自我保健,并学会自我预防,就很大可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参考文献:1段训卫,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9例分析J,临床探讨,2010,48(1),160-1602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8-1183吴妍著,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314黄明炜,张俊,朱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5):42-435许晔,陆庆,陈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116-1176姚京辉,姚海春,陈云,粉乳壮骨膏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峰业,2010,61(4):41-427陈继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189-41898李险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J,新医学杂志,2007,38(1):8-119范敬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药物期刊,2008,32(3):232-23310李丹,王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像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3):1806-180811黄良夫,骨质疏松症治疗问题解答J,健康博览,2010:25-2612黄华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及研究J,2010,48(1):34-3513兰海波,范胜歧,王芳,高压氧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J,中国医学装备,2009,6(5):53-5814王滨,王琳娜,姜海,运动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废用性骨质疏松症J,现代康复,2001,5(12):113=11315朱凤琴,沈恬静,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1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113-11416雷晨,周晓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用药相关问题J,现代康复,2001,5(11):12117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