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的保险业研究目录第一部分 英国保险业发展概况一、英国保险业在世界的地位。1二、英国保险业基本情况 。 1、英国保险市场总体情况 。 1.1英国的总保费收入 1.2英国的寿险与非寿险 3、英国的保险密度 4、英国的保险深度三英国保险市场竞争力分析第二部分 保险业发展与GDP增长实证研究一、摘要二、引言三、文献综述四、分析方法五、结论六、参考文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及格兰杰英国分析方法验证得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系。 英国保险业发展概况一英国保险业在世界的地位历史上,英国伦敦是全球保险业的发源地。1688年,世界第一个保险公司伦敦劳合社宣布诞生。英国当年不仅因海上保险的发达程度为世界瞩目,实际上近代财产保险也起源于英国。与财产有关的火灾保险是从当年英国伦敦大火灾后才真正形成的。1666年9月2日,英国伦敦发生了大火灾,整整烧了5天。受灾面积达市内总面积的83.26%。13200户被毁,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避难,无家可归。次年,伦敦的牙科医生巴蓬建立营业所,办理住宅火灾保险。1680年,他召集他人共同集资4万英镑,成立了火灾保险商行。1705年,改名为“菲尼克斯火灾保险公司”(也可译为“凤凰火灾保险公司”)。虽然,当时的火灾保险在风险的分类、保费率的计算上比较粗糙,但是,经过多年的经营,于18世纪后叶逐步传到了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典、挪威、美国等国.英国保险市场是欧洲最大的保险市场,也是世界第三大保险市场。英国是世界第四大非寿险市场,是全球第三大非寿险再保险市场。保险作为保障工具和储蓄工具在英国非常普及. 全世界保险费95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国际保险市场上的再保险保费约占整个保险费的1416。英国以争取保险费外汇最多而著称于世。欧盟财产保险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英国、德国和法国3国占据半壁江山。而这3国都是世界财产保险市场的重镇,尤其是英国,无论海上保险还是陆地保险均为近代保险的王国。就海上保险而言,英国是从17世纪后期开始成为欧洲甚至是世界海上保险业最为发达地区。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英国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工业的重要性则不断下降,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二英国保险业基本情况1.英国保险市场总体状况1693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根据德国布勒斯劳市1678年到1691年间的市民按年龄分类的死亡统计资料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为现代人寿保险奠定了数学基础。1666年发生的伦敦大火推动了英国火灾保险业务的发展。迄今为止,英国仍然是世界上保险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九十年代英国保险增长很快,2004年的总保费、寿险以及非寿险保费比1994年翻了一番,2000年以来发展尤为迅速,1999年到2006年仅7年时间就已经几乎达到1999年保费的两倍。在1994年到2007年,寿险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非寿险,寿险市场加速,非寿险增长发展平缓。2 保费收入英国保险费收人占GDP的比例在欧洲最高,在世界排名第二。从上表可以看出,英国保险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连续10多年排在世界前5名,且保费总收入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这足以见出英国保险业的发达与国力的强大。其中,寿险收入始终高于非寿险。图中,2001年出现一个峰值,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这是因为当年发生的911事件,英国保险公司给与巨额赔偿,造成损失较大。此外,2000年,2001年并购风潮席卷全球,英国保险市场作为世界第三大保险市场也并购迭起。期间,几家英国保险公司宣布倒闭,这使导致这一期间英国占世界保险份额骤减的重要原因。同时英国保费收入也总体呈递增趋势,尤其在2005-2006年度出现很大的增幅,实际增长率高达20.09%。但2000年至2005年间,由于受并购案的影响及英国尚未加入欧元区的种种不确定性,总体呈递减趋势。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自2008年后,保费收入开始下降,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于英国来说,对保险业的影响十分明显因为英国每年约有60的业务来自国外。自2008年后,保费收入增长连续为负,2008年保费增长率为-16.56%,2009年为-21.84%,2010年稍微好转,为-0.6%。2寿险与非寿险(表3)英国的整个保险业务可划分为寿险和非寿险。寿险将是国内保费增长的发动机,根据人均GDP和保险深度的数据分析两者的依赖关系,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与保险市场展基本上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即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将收入中更大的部分投入寿险。非寿险是指寿险以外的一切保险业务的总称,包括广义财产保险和短期人身保险。寿险的保费收入年份寿险保费(百万美元)寿险名义增长率(%)寿险调整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变化率(%)寿险占世界市场份额(%)1997747869.7-5.16.67199872674-8.50.85.881999842311714.37.04200010152315.511.28.2420011240106.113.19.81200214847518.419.310.5120031797422125.711.822004152717-18.1-15.610.6120051596583.8-1.910.392006154842-3.1-13.49.26200718959117.63.610.2620081996123.31.910.11200931169134.930.214.11201034974036.122.514.61 (1) 非寿险的保费量(表4)年份非寿险保费非寿险名义增长率(%)非寿险调整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变化率(%)占世界市场份额(%)(百万美元)19974214411.71.14.981998552301.6-5.56.091999528301.6-5.45.812000565230.8-26.32001570356.4-3.76.4200256418-1.9-1.16.192003572181.45.46.22004656648.912.36.7820056566817.310.87.0620069189119.26.57.252007106261131.57.5420081006291.60.26.9320091066761.5-2.17.0520101139468.6-2.36.83(3)寿险保费与非寿险保费的比较1.3英国:保险业是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英国保险业居欧洲之首,是全球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保险市场,2006年占全球保费收入的11。英国保险业共有雇员32.4万人,约占英国金融从业人员的1/3。保险业是英国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其1/5净保费收入来自海外业务,2006年来自海外的保费收入高达390亿英镑,其中寿险、养老险等长期业务占290亿英镑,财产险等普通业务占100亿英镑。UK RISKSMARINE, AVIATION & TRANSPORTTOTALyearMOTORACCIDENT & HEALTHPROPERTYGENERAL LIABILITYPECUNIARY LOSSTOTALHOME-FOREIGNNON-MAT REINSURANCE200610,3204,3858,4873,2743,99830,464 1,056 36234432,226 200710,5274,5968,6093,3534,10131,180 1,237 89964033,956 200810,6964,6198,8483,8343,65831,655 1,597 1,33779735,386 20099,9104,3788,2033,2412,70528,437 1,447 1,31366831,865 201010,6844,4418,3753,0113,09229,604 1,747 1,3911,05733,799 英国在国外的非寿险数据NET WRITTEN PREMIUMSUNDERWRITING RESULTSINVESTMENT INCOMETRADING RESULTPERCENTAGE OF PREMIUMSYEARmmmm%200641,5031,6385,1196,75616.3 200743,5935335,3925,92413.6 200847,2771,1353,3854,5209.6 200943,711(84)3,9733,8898.9 201046,379(1,164)4,6303,4677.5 2.保险密度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即一个国家每一位居民在保险上的人均花费。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保障意识、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数字越大说明该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对于自身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障的关注程度越深。它是一个国家保险购买力的象征,会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出现偏差。英国的保险密度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世界排名在第3,反映该国国民安全保障意识较高,保险的普及程度较为广泛。从下图可以看出,英国保险密度长年成上升趋势,其中寿险密度高于非寿险。英国人口增长较为缓慢,自然增长率维持较低水平。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保险密度呈较快速度上升。保险密度排名保险密度总计非寿险保险密度寿险保险密度42002.2721.61280.6101694.2615.51078.772110677143342451.5730.91720.732858.9744.52114.433244.3741.52502.833759.2730.73028.533393.8825.92567.923879.11199.72679.424058.51441.42617.124508.413182190.4245991311.93287.116466.71327.15139.627113.71456.45715.136857.81275.75582.154578.81051.23527.654496.63436.31060.23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保险业在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数字很好地反映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发展程度越深。它不受外币波动的影响。英国保险深度世界排名靠前,位居前三,寿险保险深度所占比重高于非寿险。而英国GDP保持平稳上涨趋势,始终保持世界排名的前五左右。表明该国的保险业水平较高,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保险业在英国发展的程度较深。由图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保险深度水平很高,1994年-2010年总业务平均保险深度为13.01%,是我国的6倍多,2006年总业务保险深度达到16.5%,而2006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只有2.7%,其中寿险1.7%、非寿险1.0%,保险购买力较低。同时,英国的保险深度在2006年达到最高点后期间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期间英国的保费收入占GDP的比值波动幅度较大,保险业在英国的国民经济的地位部稳定,这与英国加入欧元区的不确定性与2000年的保险业并购案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从寿险与非寿险的比例来看,寿险的保险深度逐年上升,非寿险的保险深度逐年降低。年份保险深度平均水平全球欧洲英国19957.826.5210.3319967.286.5210.7119977.326.7811.2219987.446.9312.0919997.527.5713.3520007.848.1915.7820017.837.8414.1820028.148.0614.7520038.067.9813.3720047.997.8912.620057.527.7812.4520067.58.316.520077.5815.720087.17.515.720097.27.612.920107.237.512.4三英国保险市场竞争力分析(一)行业中的保险公司目前,英国保险公司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公司(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经纪人公司)、劳合社和保赔协会。保险业主要有以下营销渠道:保险经纪人、直接经销、保险代理、以及独立金融顾问等。长期以来,保险经纪人一直是推销保险产品的主力军。2005年,英国保险市场有1167家在英国注册或在欧盟成员国注册的保险公司,其中大约有870家公司只经营财险业务(例如,汽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有237家公司只经营长期业务(例如,人寿保险和养老保险),有60家公司既经营财产保险又经营人寿保险。因此,英国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000年英国多家保险公司并购,2006年又实行了改革,因此,这两年英国的保险深度发展较快。2005年英国五大保险公司营业收入比较公司名称世界排名营业收入(万元) Aviva 阿维瓦3573,025.20 Prudential 保诚8947,055.80 Legal & General 法通保险 26121,769.80 Old Mutual 耆卫公司27816,536.70Royal & Sunalliance 皇家太阳保险36016,536.702007年,英国保险市场有1017家在英国注册或在欧盟成员国注册的保险公司,其中大约有762家公司只经营财险业务(例如,汽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有209家公司只经营长期业务(例如,人寿保险和养老保险),有46家公司既经营财产保险又经营人寿保险。很多保险公司由更大的保险和金融服务机构所拥有,前十位的只经营财险业务的公司占据了这个市场70%的份额,相对的,前十位只经营长期业务的公司拥有80%的市场份额。因此,英国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目前,英国保险公司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公司(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经纪人公司)、劳合社和保赔协会。保险业主要有以下营销渠道:保险经纪人、直接经销、保险代理、以及独立金融顾问等。长期以来,保险经纪人一直是推销保险产品的主力军。大多数英国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金融管理方式。早在1870年,英国就颁布了人寿保险公司法。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又在1909年保险公司法的基础上制定了1982年保险公司法。根据英国1982年保险公司法,英国贸易与工业部负责对普通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监督管理。英国1986年金融法又将贸易与工业部对保险公司的某些监管权交给英国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因此,英国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现在也参与对保险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英国实行宽松的保险监管法规,偏重行业监管,并主张“自由责任原则”,贸工部只对公司的偿付能力边际做出规定,并不对经营的各个具体环节明确做细致的规定。根据这些情况,贸工部能对公司的偿付能力做出评价,没有满足偿付能力边际法规要求的公司,会受到严厉的监督。(二)英国中介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保险经纪市场,2007年有3200多家独立的保险经纪公司,是保险公司的4倍,近8万名保险经纪人,业务范围涉及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和再保险领域,市场份额占财产保险业务量的60%以上,占一般人寿保险业务量的20%,占养老金保险业务量的80%。英国经纪人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英国的中介市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其鲜明的特点:(1)实行以保险经纪人为中心的保险中介制度。由于英国是现代海上保险最古老、最发达的国家,国民的风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强,在英国立法及国民习惯等的影响下,保险经纪人先于保险代理人、保险公估人产生,进而形成了以保险经纪人制度为中心的保险中介人模式。英国的保险经纪人制度最为完善,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影响巨大。(2)在保险业务的市场分割上,保险代理人充当了寿险市场上的主要角色,而在非寿险领域,则是保险经纪人控制了约23的市场,尤其是再保险业务和劳合社承保的业务,都是保险经纪人在运作。同时,英国的保险中介人制度采用了两极化原则,即寿险代理人与经纪人二者不能兼营,保险经纪人只能从事保险经纪业务,而保险代理人则只能从事保险代理业务。(3)对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的宏观监管力度不同。英国的法律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最为严格,适用的法律主要有1977年颁布的保险经纪人 (注册)法、保险经纪人行为法、英国保险人协会的实务法及金融服务法等,其中对保险经纪人的资格、职业行为、授权范围等有详尽的规定。对寿险代理人的监管则相对而言较为宽松,例如无特别的规定限制寿险代理人销售非寿险产品等。另外,保险公估业务在英国法律上不属于保险监管范围,而受一般的代理法管制。(4)保险中介人的行业自律较强,且行业自律组织分工较细。英国政府的贸工大臣享有对保险业实行全面监督和管理的权力,其监管机构侧重于对保险公司的管理,而对劳合社则依据专门立法赋予其自律的权利。保险经纪人协会不仅配合国家立法机关对保险经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还代表保险经纪人参与同政府、其它保险组织及商业机构进行的谈判。此外,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的行业自律组织严格分开,保险公估人则由英国特许公估师学会监督管理。劳合社保险市场的承保业务及其改革现状劳合社早在劳埃德咖啡馆时代就以经营海上保险业而出名。 1871 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正式承认劳合社为法人组织,限制其成员专营海上保险业务。到 1911 年,英国议会取消了对劳合社经营范围的限制。目前,劳合社成员的承保业务大体分为四大类,即水险、非水险、航空和汽车保险。 水险劳合社的水险业务约占劳合社总业务的 21% 。世界上约有 13% 的海上保险业务是由劳合社承保的,劳合社承保的水上风险范围很广,从游艇到超级油轮及其货物,从海岸供给船( offshore supply boat )到大型石油钻井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远洋船舶的责任风险都在劳合社办理了再保险。 非水险非水险业务在劳合社业务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51% 。劳合社承保的非水险风险包罗万象,从火灾到暴风雨,从地震到盗窃抢劫,从产品责任到职业过失,从影星的眼睛、钢琴家的手指到可怕的疾病。只要市场上对某种风险产生了保障需求,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劳合社承保人很快就会设计出相应险种。劳合社的非水险市场也承保短期寿险业务。劳合社不承保的风险种类只有长期寿险和信用风险两种。 航空保险航空保险业务约占劳合社业务的 11% 。目前,劳合社的航空保险业务约占世界该类业务量的 25% 。劳合社的航空承保人被认为是承保航空器实体损害风险和责任风险方面的杰出专家。世界 10 大航空公司中有 9 家以及前 9 名最大的航空器制造商都在劳合社购买了保险。 汽车保险汽车保险在劳合社业务中约占 17% 。许多其它的汽车保险上都要求投保的汽车要标准化,但劳合社的汽车承保人则乐意承保非标准化的高价值的汽车,甚至为电动自行车这样小的保险标的也办理保险,劳合社因此在汽车保险领域名声大噪,世界上最大的 7 家汽车制造商都在劳合社购买了保险。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保险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劳合社本身经营方式的影响,劳合社的也经营陷入了困境。 1992 年营业出现巨额亏损。从 1993 年开始,劳合社大力进行改革,实施了 “ 重建更新计划 ” ( Re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改革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措施便是向劳合社引入了公司会员,允许公司资本进入劳合社,打破了劳合社会员只允许是自然人的传统惯例。劳合社的公司会员承担有限责任,自 1994 年 1 月 1 日被准入劳合社以来,公司会员的数目及其承保能力连年增长。到 1999 年底,已有 885 个公司会员,其承保能力达 130 亿美元,占劳合社承保能力 163 亿美元的 80% 。公司会员要将其经营保费的 50% 或更多上缴劳合社,作为担保金最低不少于 80 万美元,这个比例比对个人会员所要求的 25% 和 30% 的比例要高得多。劳合社目前还在酝酿更多的改革计划,包括打破只接受劳合社经纪人招揽业务的传统做法,尝试从世界上其他保险经纪人处直接获得业务。 1997 年,世界著名的评估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推出的 “ 世界最大商业保险公司 ” 排行统计表中,包括了劳合社,因为他们认为劳合社在许多项目上是一个全球经营者,首次披露的市场评级为 A+ 。按非寿险保费净收入排行,劳合社列世界第二,非寿险保费净收入 108.66 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东京海上与火灾保险有限公司。但在过去 30 年里,由于来自石棉和污染责任的巨额索赔,使得劳合社的经营陷入了困境,虽然 “ 重建更新计划 ” 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不尽人意。这个保险业巨子正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 劳合社承保和理赔经过兼并、变动,目前的劳合社有71个保险承保辛迪加,以及大量的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提供保险服务。原则上,投保人和原保险公司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保险公司,满足自己的保障要求。 对于保险理赔要求,劳合社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体制保证偿付。劳合社设计了四个环节体现这样的保障,第一个环节是成员的保费信托基金,第二个环节是成员的附加资本金,第三个环节是其他资产,第四个环节是劳合社中心基金。 第二部分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摘要: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业已形成共识。本文从内涵更为丰富的经济发展和保险业发展出发,通过回归分析等不同方法来揭示出经济发展对保险业发展错综复杂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经济发展中的数量型和结构型因素,如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所有制结构变迁,对保险业发展具有显著、积极、直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中的质量型因素,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则较为间接和轻微;此外,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人口结构层面上分析保险业,可以揭示出我国保险业目前仍处于数量型扩张、深化程度不足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一、引言根据熊比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的观点,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包括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张、结构的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保险业发展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保险业增长,即行业自身规模扩张所表现出的保费收入增加,而且包含保险业自身运行机制的优化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上升,而后者可以间接地通过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加以衡量。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分散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继而对因保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赔偿或给付,使经济运行中广泛存在的各类可保风险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予以分散和化解,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健运行。而保险业自身通过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用获得包括承保收益和投资收益在内的商业利益,而这也有赖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保险保障需求增长、保费支付能力上升和保险基金增值途径拓展。因此,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保险业稳定收益的源泉,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又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对保险业得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有国外的研究有King( 1993) 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1 。Levine( 1998) 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及经济增长间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但关于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非常少, 正如Ward( 2000) 指出的那样, 有关金融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探索银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近年来关于保险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多注重于研究保费收入与GDP 的关系, 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理论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国内的代表有卓志( 2001) 的研究表明GDP对保费收入有正影响 3 。饶晓辉、钟正生( 2005) 利用1999-2005 年总保费收入和实际GDP 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认为在特定期间内, 保险市场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经济增长才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原因 4 。曹乾、何建敏( 2006) 的研究表明GDP 和保费收入之间有明显的协整关系, 在保险发展的不同期间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谢利人( 2007) 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论证出我国财产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有抑制原因, 而人身保险深度对于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 6 。赵尚梅、李勇( 2009) 利用Feder ( 1983) 建立的两部门模型对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使用我国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 认为保险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保险业对非保险部门存在溢出效应 7 。庞楷( 2009) 利用加入金融变量的Solow 模型, 研究得出财产保险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 而人身保险影响不够显著 8 。张颖、刘金全( 2010) 的研究表明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保险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供给导向模式为主 9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 笔者发现有关保险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部分学者在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采用的样本数量过少, 无法得出可信的因果关系; 二是几乎所有的学者仅仅研究了保费收入与GDP 的关系, 而对于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缺乏细致的研究, 也没有对于宏观经济与保险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一以下是从sigma杂志上收集的英国的经济数据英国保费收入与GDP收入年份当年保费收入(百万美元)GDP(百万美元)1994116930103780019951279041127000199613706111807701997158046131900019981810451410690199920489313534002000236960143020020012183801414000200223668214240002003246733156700020042948311797000200533024121260002006418366220100020074636862377000200845015226770002009309241218600020103100222251000由上列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经济总量与保险收入西欧保险收入总量总体上都成上升趋势,且基本一致。而增长的速度呈波动性起伏,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方法二以下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当年保费与GDP总收入进行Kendall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相关系数当年保费GDP Kendall 的 tau_b当年保费相关系数1.000.926*Sig.(双侧).000N1717GDP 相关系数.926*1.000Sig.(双侧).000.N1717Spearman 的 rho当年保费相关系数1.000.983*Sig.(双侧).000N1717GDP 相关系数.983*1.000Sig.(双侧).000.N1717*.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从上表可知,SIG值小于百分之一,说明两者的关系显著。相关系数为分别0.928和0.983,高度相关。方法三运用EVIEWS软件,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及格兰杰因果互动分析方法,以英国保险及其经济增长情况为样本,分别以保费收入设为变量X,GDP为因变量Y以及以GDP为变量,保费收入为因变量,分别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图(1)英国总保费Y2与GDP2总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Dependent Variable: Y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04/11 Time: 20:53Sample: 1994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7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88427.8531143.84-2.8393370.0124GDP20.2058410.01762411.679570.0000R-squared0.900933Mean dependent var261245.5Adjusted R-squared0.894328S.D. dependent var108815.7S.E. of regression35372.89Akaike info criterion23.89541Sum squar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开发商购房合同
- 铁合金炉料烧结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护理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答案
- 硬质合金钝化涂层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保基础试题及答案
- 急诊分诊课件
- 麻醉病人口腔护理
- 2025四川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法院舆情风险防控课件
- 动态系统仿真技术-全面剖析
-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六
- 天津地铁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 跨学科整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完形填空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 DB33 1121-2016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