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申报样稿.doc_第1页
省级申报样稿.doc_第2页
省级申报样稿.doc_第3页
省级申报样稿.doc_第4页
省级申报样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 东 省 教 学 研 究 课 题申 报 表课题类别: 普 教 重 点课题名称: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定研究课题负责人: 李 长 忠所在单位: 枣庄东方国际学校填表日期: 2010年1月5日课 题 名 称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定研究课 题 类 别普教重点成 果 形 式文字资料课 题 负 责 人 基 本 情 况负责人姓 名李长忠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年月1963.2行 政职 务校长专 业 职 称中学高级研 究专 长基础教育改革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最 后 学 位教育硕士结业工 作单 位山东枣庄东方国际学校办公电 讯地 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承水西路邮 编277300邮 箱课 题 组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姓 名专业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研 究 专 长在 课 题 组中 的 分 工 刘继前中学高级枣庄东方国际学校基础教育改革课题计划制定与调度、成果汇总张增宝中学一级枣庄东方国际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与研究多元评价实践赵安心中学一级枣庄东方国际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与研究多元评价实践徐义锋中学二级枣庄东方国际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与研究多元评价实践课 题 负 责 人 的 研 究 工 作 近 况参加课题研究情况课题来源课 题 名 称批准时间担任分工完成时间国家英语教育研究中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题教学模式2001年课题组各项活动组织2004年省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组学生评价的主体多元性研究2004年课题组各项活动组织2007年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2006年课题组各项活动组织2009年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2007年课题组各项活动组织2010年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情况论 文 或 著 作 名 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期感受英国教育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5教苑掇英齐鲁音像出版社2004.12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4仁爱英语中考专项突破情景交际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1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学生道德的自我构建中国校外教育2007.12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情况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实行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引进来带动一大片的科研兴校战略。先后到英国、澳大利亚、北京、上海及杜郎口、永威、洋思等地考察学习;聘请山东省政府督学徐胜三教授、全国中语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博士、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首都师大教授陈金明来校作报告;请赞比亚学者穆萨先生、美国学者天龙博士、英国学者彼特来校讲学,开拓了师生视野,提高了教育教研能力;被山东省教育厅表彰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开展教学改革情况在学校管理中创新管理模式,走名师立校之路;在教学管理中创新教学模式,走科研兴校之路;在育人管理中创新育人模式走质量强校之路。 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结合学查究活动,学习理论和先进经验更新教育理念,总结出“学、议、导、练、用”五步教学法。在学生中,开展了有效学习研究,学校根据生源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制定了中小学学生学习常规,形成了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的学习流程。利用班会时间学习学生应养成的十六种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对 不 具 有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推 荐 意 见推荐人姓名专业职称电话研究专长工作单位邮箱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推荐人姓名专业职称电话研究专长工作单位邮箱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对 选 题 背 景、研 究 目 标 与 意 义 的 简 述一、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与可行性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评价学生的重心在于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之一,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根本任务。建立一种言语表达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势在必行。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考试制度,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务院又于今年7月29日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和“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改理念的现实需要,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至少拥有八种以上的智力潜能。良好的环境和学校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学校作为激励个体潜能成长的团体,必须贯彻新课改理念,以生态原则为基础,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并由此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定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小学(1-6年级)评价以品德习惯、学习实践、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四个维度要素18个评价指标分低中高年级按照40多个关键性表现由班主任、任课教师评价与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对小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中学(7-9年级)评价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与探索、运动与健康四个维度要素15个评价指标根据40多个学生关键性表现由班主任、任课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相评价相结合对中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第一维度要素的评价指标根据学生成长发展性,以合格、待评定为评价结果。以激励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和公民素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把学生的关键性表现做好详实记录并在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如科任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生每节课的到位情况(请假、迟到、旷课)做好记录,期中期末对每个同学上课出勤进行汇总给自己所教的每位同学进行遵规守纪是否合格的评价,不合格的一律划为待评定。同时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通过半个学期乃至一个学期的上课观察分别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进行等级评价。 其余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均以A、B、C、D四个等级为评价结果。第二维度的学习效果这一评价指标A、B、C、D四个等级则根据试卷的难易度来划分等级和比例。阅卷教师根据学生做题和卷面的整体情况直接在试卷中得出等级。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和各类学生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二、理论依据多元化评定研究主要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内容、方式、主体、功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评价理念的内化和评价技术的提升,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和评价机制,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三、预期目标、成果及主要研究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更加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更富有激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功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预期目标有:1.构建目标多元、内容多维、形式多样、注重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2.使评价更富有选择性、开放性和创新性。3.使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适合新课程的科学实施。4.使评价让每位学生更有信心、充满激情;让学校充满活力成为全面育人的摇篮。预期研究成果包括:1.系列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2.编撰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小学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实施细则。(2012年9月)3.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书面研究成果。(2013年9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科学把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涵,确定评价内容的范畴。2.构建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3.丰富、创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预计有哪些突破本方案与国内外运作的评价模式的联系在于都能激励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区别在于该方案的研究则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1.构建符合国家、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2.力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内容趋于多样化,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3.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寻求拓宽评价方式的切入点,探索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活动评价规律。4.通过该方案的研究,探索扩大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对 研 究 途 径、方 法、步 骤 的 简 述四、实施方法步骤与进度研究时间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第一阶段:选题论证,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1.确立课题研究方案,查阅参考文献及资料2.成立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定的研究领导工作小组。3.召开级部主任、班主任、全体教师会,广泛征集教师的合理化建议。4.制订实验方案,上报区教研室并组织学校各职能部门交流。第二阶段:实施创建,研究实践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9月。1.拟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评价实施细则。2.各级部各班级开展实验,并积累资料。3.各级部各班级提交年度研究报告,学校汇总整理。第三阶段:方案研究验证、成果推广阶段2012年9月2013年6月。1.各级部各班主任在实践中验证,修订完善研究报告。2.总结实验研究成果,整理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实施细则。3.向中心特色方案研究组提交正式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对 前 期 研 究 情 况 及 保 障 措 施 的 简 述近年来,我校已初步实施了对学生考试无分数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实施个人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任课教师评价与班主任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评价指标不具体等让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构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五、推进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落实学生评价工作责任制,将“学生素质多元评价的研究和推行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各部门都必须重视学生素质多元评价的研究和推行工作。2.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案研究制度,与各职能部门、各级部、各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3.系统学习区、市、省乃至国内特色学校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经验原型。选择部分班级或学科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面上的问题提供参照。通过对我校和其他学校的横向比较以及学校自身素质教育发展的纵向比较的研究,总结规律。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考查,以揭示本质性的规律。4.进一步引导、激励所有教师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研究和推行,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5.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的带头作用,大胆起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让他们成为学生素质多元评价研究的主力军。6.在学校网站上专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讨论区,加强多元评价的研讨;在校刊东方教科研上设立专版,进行多元评价的经验成果展示;7.拟聘请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部门、部分大专院校的专家对本课题进行宏观规划和理论指导。8.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学生参与评价、评学活动,真正把评价特色抓出成效。9.在形成特色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和社会活动,将学校的品牌打向社会。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