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20150326003.doc_第1页
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20150326003.doc_第2页
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20150326003.doc_第3页
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20150326003.doc_第4页
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2015032600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夷陵区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现状与改造措施周丹赵晓玲张军莲 刘成金张启东朱建忠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林业局宜昌443100)摘 要:本文通过对夷陵区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杨树、华山松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造措施,供同仁参考。关键词: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原因;措施夷陵区属于长江流域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敏感区域,是长江水系及其众多支流、湖库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是三峡大坝、葛洲坝及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绿色屏障。防护林体系建设不仅大幅度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而且对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确保长江三峡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夷陵区营造的人工防护林,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树龄老化、树势渐弱、病虫害严重、林分生长不良等现象,导致林木损失较大、防护功能下降,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退化防护林林分改造与修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已成为我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1夷陵区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1.1林地面积与林种结构夷陵区土地总面积335385hm2,其中:林地面积267902hm2,占79.9%;非林地面积67483hm2,占20.1%。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193357hm2,占72.2%;灌木林地59817hm2,占22.3%;其他林地14728hm2,占5.5%。有林地面积按林种划分,防护林185680公顷,占96.0%;其他林种7677公顷,占4.0%。1.2人工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全区人工防护林面积8697.5hm2,占防护林面积的4.7%。其中,杨树Populus 2471.2 hm2,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258.9hm2,以松类、柏类、杉类为主的针叶混交林3892.8hm2,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银杏Ginkgo biloba L.等为主的阔叶林954.2hm2,以松、杉、杂为主的针阔混交林1120.4hm2(见表1)。除杨树、华山松林分出现退化现象外,其他林分防护功能均能得到正常发挥。原因,一是早期营造的松、杉、柏等防护林,通过多年封山育林和经营管护,造林树种与天然生栎类等阔叶树种已形成结构合理、生长良好的混交林分;二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刺槐、银杏等防护林由于树种选择、经营管理得当,加之该树种适宜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目前已成林,防护效能逐渐提高。表1人工防护林面积按树种统计表单位:hm2林种树种合计杨树华山松针叶混阔叶林针阔混防护林8697.52471.2 258.9 3892.8 954.2 1120.4 退化防护林1027.9769.0 258.9 比例11.8 31.1 100.0 据调查统计,全区退化的人工防护林面积1027.9hm2,占人工防护林面积的11.8%。按退化程度分1,重度退化345.6hm2,占33.6%;中度退化318.0hm2,占31.0%;轻度退化364.3hm2,占35.4%。造林树种以杨树、华山松为主(见表2)。1.2.1杨树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2000年、200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夷陵区相继实施,20002005年两项工程共营造杨树防护林面积2471.2hm2。其中,2000年造林404.7hm2,按湖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龄组划分标准,目前刚进入近熟林期;20012005年造林2066.5hm2,已进入中龄林期。据调查,共有769.0hm2出现退化现象,占退化防护林总面积的74.8%,占杨树防护林总面积的31.1%。主要分布于龙泉、鸦鹊岭、分乡、黄花、小溪塔、雾渡河等乡镇。(1)重度退化:防护功能严重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40%以上的防护林面积210.0hm2,占27.3%,均属于近熟林。(2)中度退化:防护功能明显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40%的防护林面积194.7hm2,占25.3%,均属于近熟林。(3)轻度退化:防护功能出现下降,枯死木、频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以下的防护林面积364.3hm2,占47.4%,均属于中龄林。1.2.2华山松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全区华山松防护林退化林分面积258.9hm2,占退化防护林面积的25.2%,占华山松防护林面积的100%。主要分布于国有樟村坪林场,为上世纪60年代人工栽植,树龄达55a以上,均属于成熟林。目前,树木老化、生理机能衰退、逐渐枯老死亡,林分明显退化,防护功能严重下降。按退化程度划分,重度退化135.6hm2,占52.4%;中度退化123.3hm2,占47.6%。表2退化防护林面积按退化程度统计表单位:hm2树种退化面积重度中度轻度计成熟林近熟林计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合计1027.9 345.6 135.6 210.0 318.0 123.3 194.7 364.3 杨树769.0 210.0 210.0 194.7 194.7 364.3 华山松258.9 135.6 135.6 123.3 123.3 2退化原因分析2.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林分退化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造林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是导致杨树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我区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杨树防护林,部分造林地块属坡耕地或岗地,土壤保水能力差,加之土壤贫瘠,不能满足杨树生态特性的要求,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杨树在幼林生长阶段长势还一般,但进入中龄林后,随着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缺水、缺肥而表现出生长衰弱,年生长量低下,形成小老树林分和干头树林分。此原因形成的退化防护林面积388.0hm2,占37.7%。2.2蛀干害虫危害造成林分退化人工防护林,因树种单一,生长不良,抗性又差,致使虫害不断发生并蔓延迅速。近几年来,在杨树人工防护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等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对杨树中、近熟林分危害严重,并防治困难。由于蛀干害虫的猖獗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护林“带断网破”,从而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和部分死亡。此原因造成的退化防护林面积155hm2,占15.1%。2.3生理过熟造成林分退化由于国有樟村坪林场在2000年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华山松人工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管护区,该林分已进入成熟龄期,郁闭度均在0.85以上,至今从未采伐更新,也未进行过间伐抚育,因生理过熟造成林分退化十分严重。此原因造成的退化防护林面积225.9hm2,占22.0%。表3退化防护林面积按退化原因统计表树种退化面积立地条件差蛀虫危害生理过熟其他因素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合计1027.9 388.0 37.7 155.0 15.1 225.922.0 259.025.2 杨树769.0 388.0 50.4 155.0 20.2 226.029.4 华山松258.9 225.987.3 33.012.7 2.4其他因素造成林分退化营造的杨树防护林,普遍存在初植密度过大。随着林分郁闭,林木生长瘦弱、细小,森林生态功能等均不断下降。杨树为速生树种,林木之间生长竞争激烈,相互争夺养分和水分。加之林地立地条件差、未能及时抚育间伐,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抑制林木生长,致使林分整体质量出现退化。此外,造林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生产经营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人为破坏、牲畜践踏、自然因素等也是造成林分退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退化防护林面积259.0hm2,占25.2%(见表3)。3改造措施3.1更新改造(1)皆伐更新:对因生理过熟造成重度退化的华山松防护林,采取逐年小面积皆伐更新或带状采伐更新等方式改造,然后选择欧洲云杉Picea abie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或其它阔叶树种造林更新,并以营造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为主;对低山、丘陵地区重度退化的杨树防护林,选用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银杏Ginkgo biloba L等速生树造林更新。皆伐更新面积以5hm2以下为宜,坡度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且能及时更新的地方,面积可适当扩大。(2)择伐更新:对部分中度、重度退化防护林,根据枯死、频死木分布状况,可采取块状、带状择伐的方式,伐除枯死、频死木,进行补植补造,并以营造混交林为主,优化防护林结构,同时注意保留自然更新的幼树。(3)渐伐更新:坡度较大、人工更新困难、皆伐后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中度、重度退化防护林,可分2至3次渐伐后更新造林。第1次采伐退化林木的30%,第2次采伐保留退化林木的50%,最后将留下的退化林木全部伐光。若分2次渐伐,每次各采伐退化林木的50%,并做到每次采伐后及时更新造林。3.2抚育改造(1)抚育间伐:造林密度是否合理,在一定条件下是影响树木生产力的关键。对密度过大的杨树中龄林林分,通过抚育间伐调整密度,减少单位面积株数,增加单株的营养空间,调整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状况,减少遮荫,增加光照,促进保留木生长。对因病虫危害、经营不当、人为破坏、牲畜践踏、自然因素等造成轻度和中度的杨树退化林分,可采取透光伐、卫生伐、疏伐等方式,清除死亡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调节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照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对林间空地进行补植补造,结合保留的优良植株,形成复层混交林。(2)调整结构:对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选择不当形成的杨树退化林分,进行块状或带状间伐后,大穴整地,选用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抗逆性强的栾树、银杏等速生树造林。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树种更替,丰富造林树种,改善林分结构,逐步调整成块状或带状混交,提高林分质量。(3)林药间作:发展林下经济,林药复合经营,以耕代抚,使其根系复壮,增加根幅,扩大营养面积,提高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同时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微生物活动环境,加速腐殖质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杨树生长。间作2麦冬、百合第1年,杨树胸径连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提高15.8%,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6%和26.3%;间作麦冬第3年,杨树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3%、13.3%。(4)防治蛀虫:对蛀干害虫造成成片杨树防护林重度退化的林分,采用更新改造外,可对杨树的中、轻度退化林分采用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危害。对蛀干害虫3在幼虫期用毒签或500倍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