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防控.ppt_第1页
流感的防控.ppt_第2页
流感的防控.ppt_第3页
流感的防控.ppt_第4页
流感的防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感的防控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王国标 普通感冒 鼻病毒 冠状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 未知病毒 流感病毒 流感 流感病毒 是一种属于正粘病毒科的RNA病毒目前已知的3种流感病毒类型分别为 甲型 乙型和丙型 血凝素 HA 使病毒得以粘附至细胞表面并启动感染过程神经氨酸酶 NA 使新生成的病毒离开宿主细胞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通常简称 流感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导致的 具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症 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最为广泛 也与程度最重的流感爆发有关 不同类型流感病毒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 宿主类型 基因组特性 与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流感病毒作用于上 下呼吸道 在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沫向外播散 普通感冒与流感病毒 中国患者的流感病毒受累人群尤其广泛 每年高达0 65 1 9亿人感染流感病毒 每天约18万 53万人感染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10 15年一次世界大流行 2 3年一次小流行 大流行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多是病毒出现新亚型 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 人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获不同程度免疫力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我国流感的发生情况 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地 每年流感发病数估计可达数千万人 1957年 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 1997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群中发现禽流感H5N1感染病例 2013年在中国大陆人群中发现H7N9禽流感 至今仍不断有新的病例 1988年以来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约一半来自中国 中国已成为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 北方冬春季节是流感爆发高峰期 南方地区全年流行 高峰多在夏季和冬春季 2011年流感病毒以乙型为主 2012年3月开始A H3N2 亚型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年1月至今 北京山东香港等多地爆发甲型H1N1流感 人群的易感性病毒的变异性 流感病毒的高度传染性 健康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3 5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流感患者发病后的第24 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流感患者呼出的每一个气溶微粒中 含有10万 100万个流感病毒在机关团体内一次的发病率 可高达全体人员的80 90 流感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 头痛 鼻咽部流涕或鼻塞咽喉痛疼痛 全身性症状发热 通常为高热 肌肉 极度 疲乏 呼吸系统 咳嗽 关节 疼痛 胃部 呕吐 流感的诊断 流感的治疗 关键在于早 早诊断早治疗 ILI 什么是ILI InfluenzaLikeIllness 流感样疾病ILI的主要症状特点 急性起病 突发性发热 可伴有畏寒 咳嗽 头痛 头晕 全身酸痛 肌肉痛 乏力等症状 WHO的标准 必须有发热 体温 37 8 C 咳嗽 喉咙痛 香港的大规模ILI监测研究 PSP ILI监测研究的结论 每年就诊的病人中平均有15 为ILI 非流行季节就诊者中约有7 为ILI流行季节就诊者中约有20 为ILI 流感病毒是ILI主要病原体 流行季节 因流感样症状就诊的发热患者67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季节中 在检测到的病毒中 流感病毒占80 流感临床诊断简单易行 流行性感冒一 疑似病例 1 近期本地或邻近地区 上感 病人明显增多 2 出现急起畏寒高烧 头痛 浑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症状 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3 出现恶心 呕吐和腹泻症状 但发病急而恢复快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4 流感流行期 上感 患者 符合上述1 2项或1 3项或4项者 为疑似病例 流感相关并发症 病毒复制部位 并发症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鼻窦炎中耳炎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加剧COPD 流感的治疗 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应用奥司他韦后的电镜照片 病毒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相互聚集 继而死亡 呼吸道上皮细胞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 用于成人和 1岁儿童甲型及乙型流感的治疗用于成人和 13岁青少年甲型及乙型流感的预防 流感的防控 流感在发病前潜伏期末至发病后5天 均具有传染性 鼻涕 口涎 痰液等分泌物均可传染 以飞沫传染为主 病毒污染的茶具 玩具 食具 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流感的防控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3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充足的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 4 居室要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5 流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