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21)地瓜也能树上结中国养殖技术网来源: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发布时间:2008-10-22 18:33:08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问您个问题,什么能在树上结果?符合这个条件的有很多,像苹果、桃、杨梅、梨等一些水果都是结在树上的。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有些蔬菜也能在树上结果了,像蕃茄、辣椒等等。那还有什么能结在树上呢?地瓜!而且绝对不是嫁接的!树上结的地瓜长什么样呀? 树上也能结地瓜,听起来新鲜吧。这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示范园,能结地瓜的树据说就在这附近!我们找找看。地瓜虽说长成了树,总还得有些地瓜的特征吧! 哎,这个架子上面的叶子有点像地瓜的叶子。 那地瓜在哪里呢?这上面的一个个袋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小伙子,这什么树? 这可不是一般的树。 什么树呀? 地瓜呀。 那你能打开给我看看嘛? 当然可以打开了,打开一袋你就信了.小何,来了。 需要有一个帮手 一个人不好弄 那我扶一下吧 :掉了 又掉一个 这是几个呀 两个 三个 四个 五个 刚才还掉两个 还有更多的呢。 没想到,地瓜竟然像葡萄一样一串串地结在树上,而且看起来好象比地里长得要水灵得多。可是,地瓜地瓜,长在地里才叫地瓜,地瓜长在树上,那还能叫地瓜吗? 它的本身习性倒是没有变 只不过是我们这个种植的模式变了一下 它的糖度跟淀粉含量是下降了 但是根据我们这个品质分析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 它的胡萝卜素跟Vc的含量显著地提高 您瞧,这地瓜虽然长到了树上,可是基本的特性没有变,营养价值还更高,而且水分足,能生吃。可它到底是怎么长到树上去的呢? 杨其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这就是一种新的栽培工艺 我们叫营养根跟块根的分离技术 许多植物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输送养料,叫做营养根。而地瓜的根却会转变,刚长出的根叫营养根,之后一部分会膨大变成块根,就是我们吃的地瓜。现在要想长成树,营养根和块根就得分家,这可怎么个分法呢? 杨其长 就是说有一部分长原来长在土壤中的根系 我们把它作为营养根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生长 让它吸收营养 然后另一部分我们在茎蔓上进行诱导 诱导出一块块根,然后块根独立地完成它的膨大 形成块根一个体系 如果我们想这样去栽培地瓜的话,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把地瓜的营养根和块根给分离开,也就是说,让营养根去吸收营养,让块根来结出地瓜,道理虽然说很简单,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就得动一番脑筋。 解说:作为块根类作物,地瓜的生长习性与水果等作物有着很大的不同。水果是下面长根,上面结果,而地瓜却是下面长根,根就是果实。要想让地瓜也像水果那样得先从哪里下手呢? 首先让它大 它根部最基本的根不能结薯 从小就让它在水培条件下 根系都光长吸收根 细长的 很多 那么它就不膨大 不结薯了 这样的话我就可能培育成一棵大树 就像这棵红薯树一样 要想让地瓜基部的根不结地瓜,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水培。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水培在花卉、水果、蔬菜、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应用得很普遍了。 在水培条件下,地瓜的根长得细细白白的,铺满了整个池子。这些根已经承担起了营养根的功能,源源不断地为整棵树输送养分。 仔细看看,没有一条根上结地瓜,地瓜为什么一到了水培环境下,就不再结地瓜了呢?是不是这些水里加了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呢?咱们待会儿再说。先说说这些枝条,由于不断地吸收营养,枝条上就会长出许多这样的小节点。这些节点通过诱导,就能长出地瓜. 枝条上的根为什么能结出地瓜呢?学问就在这盆里,得套盆。 套盆,没听说过吧。套袋的水果我们倒是挺多的,像套袋苹果、套袋梨、套袋桃,水果套袋是为了保持水分、防病害,总的说是为了保护果实。可是,这地瓜套盆可就不一样了,它不是为了保护果实,而是为了压迫果实。哎,地瓜为什么要受压迫呢? 俗话说,瓜“不扶不结”。什么意思呢?栽地瓜必须要扶垄。扶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给地瓜的根部增加压力。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结出地瓜。所以我们不管在哪里看到的地瓜秧苗,都是一垄一垄的。而在地瓜树藤蔓的结节处挂上盆,正是为了给它施加压力。 在它的任意一个节位上面我给它套上一个盆。这里边是基质或者是用土壤也可以,它就能长出不定根,这个根在这个黑暗的加上基质的压力环境下,它过个二、三十天以后就开始慢慢膨大,就长成红薯了。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水里的根,为什么它们没有结出地瓜呢? 在这个水的环境下,没有像土壤里边那种压力了, 水能够把它托起来.你看,它都是飘着的,对,非常均匀的,不结薯了。 这回咱知道了,既不是地瓜的水培方式特殊,也不是因为水里加了什么东西,而是因为没有压力呀。不扶不节地瓜嘛,所以地瓜根分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压力转移的过程。这水里的根因为减少了压力,所以结不了地瓜;而这上面的根,因为增加了压力,所以就结出了地瓜.这一减压,一增压,地瓜的生长方式就被改变了。 从小在水生条件下长出来的地瓜根的细胞组织已经发生了改变.看,上面长满了输养管道,像藕似的,再多的养分也会很快被畅通无阻地输送出去.所以,它就结不了地瓜了。而从小在土壤中长大的根,输养管道很不明显,可以说好吃的营养大多被它自己吃掉了.这营养过胜能不胖吗,哎,这一胖可就变成地瓜了. 汪晓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 高级农艺师 我们这种方式,可以结了采,采了再结,可以连续多次收获,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收红薯. 传统的地瓜栽培是一年一熟,采收地瓜的时候,秧苗先被破坏。是一种类似于为取卵而先杀鸡的模式。而树上结地瓜的模式,因为营养根和块根分家,采收的时候营养根不会被破坏,所以可以像采收葡萄一样,收获一批再套一批。循环下来,一年可以收四五次地瓜,产量是传统栽培方式的好几倍呢。更为主要的是,因为地瓜树是在温室条件下生长的,所以它可以人为地控制采收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效益自然就更高了。中国农科院设施农业研究新突破 红薯无土栽培(2006-09-06)中国广播网10-30 背景资料:中国农科院设施农业研究新突破红薯无土栽培(2006-09-06)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成功红薯无土栽培。这一技术在水耕栽培条件下将红薯的营养根与其块根进行有效分离,像架栽黄瓜、番茄一样,使红薯也能周年生产、连续采收,产量提高50%到100%,Vc和胡萝卜素含量提高30%以上。咨询: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汪晓云高级农艺师电话13910796778这次节目由-协助播出。听众朋友好,欢迎收听中国农村报道早间版节目,我是。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在先后培育成功“黄瓜树”、“番茄树”之后,又开发出红薯无土栽培,让红薯上了架,产量提高一倍,Vc和胡萝卜素含量提高30%以上。感兴趣的听众朋友,等在一组农业信息之后收听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汪晓云高级农艺师的介绍。好,先播报几条农业信息。间奏-听众朋友,大家知道,红薯也就是甘薯、白薯、地瓜,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饲料兼用作物、我国的四大农作物之一,它多少年来都是生长在土里面的。然而现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成功开发出红薯无土栽培,让红薯也象黄瓜、西红柿一样上了架,也可以周年生产,连续采收,产量可提高一到两倍,Vc和胡萝卜素含量提高30%以上。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汪晓云:出汪录音 -按照汪晓云高级农艺师的介绍,这一新的红薯栽培技术的准确叫法是“甘薯营养根与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创新,这一技术将彻底改变红薯的传统栽培模式。出张录音-好了,有手机的听众朋友,可以通过短信订阅的方式,获得我们节目播出的更多的致富项目及农业科技信息。方法是:在手机上书写1 ,移动用户发送到380086,联通用户发送到923886,小灵通用户发送到9923886。方法是:在手机上书写1 ,移动用户发送到380086,联通用户发送到923886,小灵通用户发送到9923886。中化化肥听众朋友,感谢你收听中国农村报道。众所周知,红薯生长在土中,而日前中国农科院却传出好消息:该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博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却让红薯抬高了“身价”,从地下“荣升”到地上,像葡萄一样结在了空中,还能常年供人们享用。正所谓“红薯空中结,常年采收,新鲜;绿藤架上长,四季常青,稀罕。”据悉,这是他们继“黄瓜树”、“番茄树”和巨型南瓜栽培成功之后,新近又发明的一种新技术,即块根(茎)类作物的营养根与其块根(茎)分离培植技术。这种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作物栽培模式。据介绍,该技术是在水耕栽培条件下将红薯的营养根与其块根进行有效分离,营养根专门担负吸收矿物质营养及水分的任务,贮藏根专门用于进行块根的膨大。两者在养分吸收和光合产物积累等生理功能方面分工明确,不仅大大提高了作物的遗传潜力,而且还可像黄瓜、番茄等果菜类作物那样周年生产,连续采收。利用这一模式生产的红薯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50%100%,果实中Vc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高出30%以上。据杨其长博士介绍,目前国际上尚未看到类似的研究报道,这是一项极有发展和推广前景的重大技术突破,北京市科委目前已在顺义三高农业示范区率先示范应用。光明日报2006-08-18甘薯营养根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研究引言:“甘薯营养根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研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自主创新的一项初步研究成果,是基于黄瓜、西红柿等果菜类作物栽培原理的启发,将块根(茎)类作物的营养根与块根进行功能分离,实现周年连续栽培,产量可提高50-200%。目前,国际上尚未发现类似的栽培模式,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创新。但对该技术的机理研究、普及栽培配套技术以及其他块根(茎)类作物的应用研究等方面仍需进行进一步探索,以使该技术能得到推广普及,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研究背景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等,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饲料兼用作物,是我国四大农作物之一。甘薯主要以收获薯块为经济产量,甘薯的块根可直接食用或煮、烤、蒸熟而食用,曾经是我国很多边缘地区农村的主要食物。甘薯也是非常重要的轻工、化工、纺织、铸造、制革、食品原料,如制酒精、制糖、制丙酮,还可加工成薯干、薯片、薯条、淀粉、粉丝等多种优质蔬食。另外,薯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被人们称之为“长寿菜”,薯蔓和薯叶是良好的畜禽饲料。随着育种技术提高,特色甘薯如彩色甘薯和水果甘薯品种也日益多样,人们对这些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成为人们乐于享用的健康食品,而使甘薯栽培及加工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甘薯的常规栽培只是在夏秋季节露天一年一茬,收获的季节一般在秋末冬初,甘薯供给的大部分时间只能依赖储存的甘薯,难以实现鲜薯的周年均衡供应。南方地区虽有栽培两茬或一长茬的,但甘薯的供应仍以储存的产品为主。过长时间储存的甘薯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是品质会发生改变甚至腐烂,且成本提高,不能满足人们对鲜薯的消费需求和加工原料的均衡供应。因此,有必要进行周年甘薯的生产技术研究,以满足市场对鲜薯的需求。设施栽培甘薯是解决甘薯周年生产的必由之路,但如果按照传统的甘薯栽培方法,一次性收获薯块,甘薯的产量上不去,影响设施栽培的产值和效益,因此,多年来很少有人去研究设施甘薯的栽培技术。同时由于设施内土壤栽培甘薯也和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一样,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问题,次生盐渍化、土壤线虫等也会出现,难以使甘薯的设施栽培得到发展。由于甘薯一次性收获产量较低,多茬栽培的成本又高(需要多次育苗等),所以,甘薯传统栽培技术较难实现设施环境下的周年连续生产和多次收获。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我们从设施果菜类作物的栽培实践得到启发,希望甘薯也能象黄瓜、西红柿那样进行栽培和采收,因而大胆提出了将甘薯的营养根块根进行分离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采取全生育期无土栽培或半无土栽培,并通过延长甘薯的生育期,来实现周年或多年的连续栽培,并达到多次结薯的目的。克服了除薯蔓、叶片、嫩尖是可以连续收获外,采收薯块时就必须整株收获,连薯秧一起彻底收割的弊端,也就是要改变甘薯传统栽培在获得薯块时采取的“杀鸡取蛋”方法,要保留薯秧继续生长、继续结薯。此方法使甘薯在设施环境下可望获得高产和周年连续采收薯块的目的,这将是甘薯栽培技术的一次创新。二、技术原理“甘薯营养根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是基于甘薯生物学特性和我们的研究探索而提出的,主要是将甘薯根系的生理功能实行分工,即把吸收养分(细根)和储存养分(块根)的根系有效分离,使养分吸收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分配等生理过程专一化。在无土栽培条件下,提升两种功能的效率,达到增产和周年生产的目的。该方法需要创造良好的甘薯周年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条件,在设施环境下采用无土栽培或半无土栽培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周年栽培。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将甘薯的吸收根进行水培,研究发现甘薯根系在水培环境中难以分化发育成薯块,而容易形成旺盛的吸收根群,发达的根系为根茎以上枝蔓的旺盛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和水分,使薯秧能较快建立强大的营养体。如果不采取诱导结薯措施,水培甘薯可以使藤蔓和叶片获得高额的生物产量,作为青饲料栽培或叶菜栽培乃是最佳的栽培手段。关键技术之二是利用薯蔓易生不定根的特性,通过基质培诱导薯蔓产生不定根,在基质优越的环境中,根系能很快分化发育成薯块,从而实现在基质中结薯的目的。利用甘薯在水培条件下生长建立的强大植株营养体的基础上,可以在薯蔓的任何部位,任意地将叶节埋入基质中,给予适宜的水肥条件,在叶节处23天即可诱导长出不定根,不定根在黑暗的环境中和基质压力作用下,经24个月的养分积累就能分化发育成块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薯块。通过水培和基质培技术的结合,将甘薯的吸收根和储存根分离,也就是实现甘薯植株根系生理功能的有效分工。水培环境中的根系始终担负吸收水肥的功能,基质环境中的根系分化发育成薯块,虽然这部分块根及所附属的须根也具备吸收水肥功能,但相对于水培环境中强大的吸收根群来说,这部分须根对植株吸收供给养分所起的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三、初步试验本研究于2005年7月20日开始进行,将原培育在基质中的“徐薯18”脱毒薯秧洗去根部基质,培育到水培容器中,薯秧高度20cm左右,茎干比较细,叶片也较小。初期营养液的EC值控制在2.0-2.2ms/cm之间,PH值控制在6.0-6.5之间。甘薯用的配方是:大量元素:四水硝酸钙900g硝酸钾650g 硫酸镁450g 磷酸二氢钾120g 磷酸二氢铵75g . 微量元素:EDTA-FeNa 25g 硼酸3g 硫酸锰1.8g 硫酸锌0.5g 硫酸铜0.1g 钼酸铵0.05g经水培培养,薯秧很快得到复壮,到8月25日根系已生长到30-40cm长,而且非常发达,表现出较强的水培适应性,薯秧高度已达到75cm,此时液温基本在25-26,而后移植到深度25cm,直径120cm的水培容器中,实行非循环静止式水培,营养液的EC值提高到2.2-2.5ms/cm之间,PH值控制在6.0-7.0之间,每天根据植株的吸收情况补充1-2次营养液,保持液位的稳定,一个月左右换液一次。9月上旬薯秧已有5个分支,且已爬上离根茎高2.0m的平行网架上,此后分支进一步增加,生长开始明显加快,到10月上旬,植株的冠幅已生长到6左右,主要的侧蔓长已达到1.5m左右,于10月9日开始套挂基质容器,将部分主要侧蔓的叶节埋入基质中以诱导发生不定根,第3天检查已有3-6条不定根系扎入基质中。初次的基质配比主要是草炭+蛭石+珍珠岩=3:5:2,并添加少量的草木灰(补充钾肥),并经常保持基质的湿润,以浇与根部水培相同的营养液为主。2005年11月上旬至2006年3月底,温室的光照一般在6000-12000Lux之间,相对比较弱,满足不了甘薯正常生长对光照的需求,启动高压钠灯补光设施,每设50-60W,一般阴天全天补光,并延长光照时间,因为10月底时甘薯叶腋间出现了花蕾,为了避免短日照而进一步引起花芽分化和开花,从11月上旬开始于每天上午7:00开启补光灯,8:30-9:00关灯,下午4:00开灯,晚上20:00关灯,使光照时间延长到13h小时左右。2005年12月22日检查,发现套挂的容器中不定根已明显膨大形成小薯块,直径在2-3cm左右,2006年1月15日打开部分容器观察,每个容器中有大小不等的薯块6-11个不等,薯块的长度18-26cm,直径3-5cm,基质诱导结薯获得成功。到3月底再次打开容器检查,甘薯块根的直径已经达到6-13cm,长度达到16-38cm,单个容器中的薯块分别达到3.5kg和6.5kg。直至4月中旬,该株无土栽培的甘薯已陆续套挂容器21个,单株叶面冠幅达到36。整株薯秧的叶片仍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主蔓基部和茎部直径达到了2-5cm。水培容器中的吸收根系生长正常。从3月5日开始,随着温室内空气湿度的降低,光照条件的改善,吸收根群水培容器中的EC值逐步从2.4-2.6ms/cm下调到1.8-2.2ms/cm。试验观察表明,甘薯根系从细根发育成块根主要的条件是与根系周边环境的压力和黑暗有关,越靠近基质表面薯块发育越不正常,而且纤维化程度高,越是基质底部的块根发育越正常,而且在薯块互相膨大生长的压力下,其膨大的速度加快,并发现如果此时人为破坏这种压力环境,也就是减轻或解除压力时,薯块的膨大即会停止。由于甘薯植株大部分吸收根在水培环境中生长,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株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因此,把薯蔓上已膨大的块根从基质中采收后对植株生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采用基质培育薯块,基质优越的环境可以让人们很容易触摸到膨大的块根,从而可以“随意”挑选可以收获的薯块,轻易地将它“掏出”采收,就像采收其他瓜果蔬菜作物的果实一样,而对未长成的块根可以保留继续膨大生长,从而实现了连续多次收获的目的,改变了甘薯传统栽培必须先割秧再挖薯的薯块收获方法。四、进一步研究设想1、适宜于普及推广的“甘薯营养根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研究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甘薯营养根块根分离连续结薯技术”的产量比常规栽培高50-200%,果实中的Vc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常规栽培高出32%和70%,是一项极有前景的甘薯栽培技术模式,因此需要研究一套适宜于普通农户使用,投资较低,栽培配套技术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包括栽培装置、营养液系统、周年环境指标与营养配方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2、其他块根(茎)类作物营养根块根分离周年生产技术研究 甘薯周年栽培、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技术同样也适合在其他块根(茎)类作物上应用,包括像花生这种果针入土膨大结荚的作物以及块茎类作物马铃薯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为块根(茎)类作物实现高产、高效、反季节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咨询: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其长 博士电话13601125532咨询: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 汪晓云 高级农艺师电话13910796778廊坊金丰:河北唯一的“全国十大名园” 空中栽培红薯信息来源: 廊坊市工商业联合会 发布人: 廊坊市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0-11-192007年,河北金丰集团正式接管廊坊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开始了企业化运营,并更名金丰农科园。该集团仅用四年时间,就建起了具有农业高新技术展示、高效农业典型示范、青少年科普教育、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四大功能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今年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40万余人次。今年,金丰农科园又在第十届中国农业园区论坛暨中国昆明都市农业园区发展论坛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园”和“首批全国优秀农业园区”,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农业科技园。战略创新结合公司实际,打造新项目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带动新项目日前,在昆明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农业园区论坛暨中国昆明都市农业园区发展论坛上传来喜讯,廊坊的金丰农科园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名园”,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农业科技园。从2007年建立至今,全国“AAAA级风景区”、“首批全国优秀农业园区”、河北省“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等一大批荣誉纷至沓来。一个建立仅4年的农业科技园,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怎样的努力赢得了众人的青睐?在全省“学新奥、比创新、促转型”活动的推动下,这个创造了廊坊农业奇迹的园区,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战略创新结合公司实际,打造新项目到2007年,廊坊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已发展了10年,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瓶颈的制约,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显得有些乏力。而此时通过牧业发展的河北金丰集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正准备寻找新的项目,壮大公司的发展。“机缘巧合”的生动故事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成功演绎。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由河北金丰集团接管廊坊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以企业化经营发展高新技术园区。随后,金丰集团先后组织国内外农业技术管理经营有关专家进行项目论证和规划,并远赴黑龙江、云南、海南、台湾、宁夏,以及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确定了高新园区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园区实行“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科技依托、产业立园、农民受益”的建设方针,以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建立完整的农业科研、生产、加工、贮藏、贸易等经营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特色、创汇农业,推进廊坊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核心区3000亩,起步区300亩,计划总投资76亿元。2010年至2015年,园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中国最大的高科技农业示范中心、观光体验中心、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金丰农科园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基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2007年,投资兴建农耕文化馆和高新技术馆,实现当年开园。同年,金丰农科园作为中国农交会的第二会场,在第十一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为金丰农科园题词“农业科技之花”;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为金丰农科园题词“发展高科技,建设金丰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金丰农科园题词“奇、新、巧、绝”。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带动新项目五颜六色的辣椒、几百斤重的南瓜、长在树上的红薯金丰农科园内,慕名参观的人们深深为高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所惊叹。记者被一项称为管道式水培技术所吸引,只见立体管道上,自上而下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蔬菜、瓜果。这种栽培系统种植管理极为方便,只需把种苗用海绵或定植杯固定植入定植孔即可,管道中营养液会为种苗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它可以架在阳台或楼顶上,也可以摆设于室内或庭院。“这种栽培技术是未来城市绿化工程及农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打破农业需要依靠土壤的常规思维,开辟无土生长新天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廊坊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边。”农科园导游员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金丰农科园是廊坊现代农业发展的代表,好多农业技术都是在这里示范,再从这里走向规模化生产。”金丰农科园董事长助理宋伟平告诉记者。回顾金丰农科园四年来发展的历程,从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从经营管理的学习和实施,一步步走来,从一棵娇嫩的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农科园现在掌握了蔬菜单株高产栽培技术、航天育种、蔬菜立柱式无土栽培、蔬菜空中结果栽培、生态庭院之墙面立体栽培、果菜基质无土栽培、营养液膜水耕栽培、深液流水耕栽培、可移动式管道水耕栽培、可移动式管道立体水耕栽培、漂浮水耕栽培、家庭阳台农业和家庭园艺、雾培、植物工厂等技术。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展馆内技术辐射,成果示范推广,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科技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达到了丰产、高产。目前,园区正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中国最大的高科技农业示范中心、观光体验中心、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金丰农科园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基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2010年9月,金丰农科园承办了“中国(廊坊)国际农展观光博览园”项目,项目占地3000亩,总投资70亿元,集农产品展贸交易、科技研发、休闲观光为一体。资本创新拓展经营范围,服务新项目农业历来被认为是投入高、投入周期长、收益回报慢的产业。为了公司的发展不陷入资金束缚的瓶颈,金丰集团制定了“多方发展、齐头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检监察监督管理办法
- 市政电力接入协议
- 2025年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实战模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出纳实务概述课件
- 全省地税系统XXXX年时事政治和业务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粉丝经济变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心脏移植配型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车辆购买合同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地理(含答案)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鲁东大学
- 物业总经理转正述职报告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深度研究
- 骨科用药课件
-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
- 医院员工手册培训
- 《发热护理》课件
- 《班级植物角我养护》(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五金O2O模式-洞察分析
- 反恐防暴应急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