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全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全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反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课题】 全反射现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全反射现象.知道光纤是利用全反射现象传播光信号的.2. 能力目标能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出什么叫光的全反射现象.能通过不同演示实验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全反射现象.3.情感目标体验从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等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实验、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品质.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从而养成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并知道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学难点】知道临界角的概念;知道临界角是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知道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 具】激光演示仪(1台)、半圆形玻璃砖(1块)、光纤演示仪(1套).【课 时】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问题1:曾有几个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城堡,于是他们就向城堡走去,但越走离城堡却越远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造成的吗?问题2:你们见过海市蜃楼吗?在辽阔的海面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古人曾把这种现象认为是蜃(蛟龙)吐气而成的,你们认为是吗?那这种蜃景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现象全反射现象。二、新课教学(一) 全反射实验1: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侧面并指向圆心O。实验2: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侧面并指向圆心O。两个实验的入射角都从0增大到90的过程中,观察两个实验并比较两个实验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学生观察: 反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随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强弱变化情况;圆侧界面和平侧界面的现象等。(教师演示两遍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相同点: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折射角都增大;随入射角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在圆侧界面,入射角皆为0(即为垂直入射),光不偏离直线传播;而在平侧界面(直径AB的分界面),入射角不为0,光偏离原直线传播(即发生了折射)。由于在圆侧界面,光不发生偏折,沿原方向直线传播,故可以不考虑,而主要考虑平侧界面上光的传播规律,即比较平侧界面的两个实验:实验1:空气玻璃实验2:玻璃空气不同点:光从空气玻璃,入射角折射角;光从玻璃空气,入射角折射角;光从空气玻璃,总是同时存在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光从玻璃空气,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消失,就只有反射光线了,此后入射角继续增大,也只有反射光线而无折射光线。引导学生归纳:光从玻璃空气时,当入射角i大于或等于某一个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现象。光从玻璃空气时,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折射角先达到90(此时入射角还小于90),当折射角达到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引思:两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实验1是光从空气玻璃,实验2是光从玻璃空气。)两种介质有什么不同?(空气的折射率小,玻璃的折射率大,二者相对来说,空气是光疏介质,而玻璃是光密介质。)是不是只有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才会产生这种全反射现象呢?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凡是光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如水空气,酒精空气等)都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总结什么叫全反射现象?1.全反射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时,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的现象。引思:在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全反射?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回答:光从玻璃(光密介质)空气(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某个临界角时,能产生全反射。2. 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入射角临界角(iC)。教师强调:在实验1中,光从空气玻璃,虽然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但只有量变过程而没有发生质变。而在实验2中,光从玻璃空气,随入射角增大(但小于临界角),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这是一个量变过程;当入射角达到或大于临界角时,就发生了质变,折射光消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3.临界角(C):(1)定义:光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时,折射角r =90时的入射角。强调:临界角是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只有iC,才能发生全反射)。随入射角增大引起全反射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临界角是发生质变的关节点。(2)如何确定临界角?实验法:让光从光密介质光疏介质,调节入射角i的大小,使折射角r =90,此时的入射角即为介质的临界角。计算法:据介质的折射率n求临界角C。根据临界角定义可知:某介质空气时,折射角r=90时,入射角i=C。据光路可逆性,空气某介质时,入射角i =90时,折射角r =C。据折射率的定义:空气某介质时,sini/sinr =n ,即:sin90/sin C =n 则有:sin C =1/n 由此可见,可据介质的折射率n计算临界角C;且n越大,sin C越小,则C越小。4比较几种介质的临界角的大小(P145表7-6)。临界角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现象,如金刚石(钻石)、玻璃等。自然界中有全反射现象吗?(二)自然界中的全反射现象早晨看到植物叶面上的露珠晶莹明亮。引导学生分析:露珠成椭球形,周围是空气,射入露珠的阳光有一部分在下表面(水空气)发生全反射,这部分光很强,从露珠射出进入观察者眼中,因此感觉露珠晶莹明亮。(以下情况学生自己分析)水中升起的空气泡看上去很亮。 海市和沙漠地区的蜃景。(三)全反射的应用光纤光纤(用导光性能很好的玻璃纤维制成):利用全反射现象传播光信号。演示:用光纤传送文字、图象或声音信号。医学用的内窥镜(如胃镜、场镜等),也是利用光纤传送图像信号。光纤还可用来进行远距离通信光纤通信。光纤代替电缆:成本低、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询,全反射还有哪些应用?三、课堂小结1. 什么叫全反射现象?2.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四、课堂练习P148:第1、3题五、布置作业1. 阅读P162:海市蜃楼2. 书面作业P142:第2、3题 P149:第2题附:板书设计全反射现象一、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密介质光疏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