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贵阳市 XX森林公园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 XX 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二 一 一 年七月 - 2 - 目 录 一 项目概况 . 3 1区域及地理位置 .3 2 自然条件 .3 3社会经济情况 .4 4 XX 森林公园主要景观介绍 .4 5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5 二、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 1.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 2.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6 ( 1)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6 ( 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 .6 ( 3) 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7 三、 市场分析及预测 . 7 1. 市场方位预测 .7 2. 游客量的预测 .8 四、 景区建设 . 9 1. 景区建设原则 .9 2. 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9 3. 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9 4. 景区建设规划 . 10 4. 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 10 伍、 项目推广策略 . 12 1. 推广模式 . 12 2. 促销措施 . 12 ( 1)传统手段的综合应用 . 12 ( 2) 运用现代促销手段 . 13 3. 节庆活动 . 14 六、 资源和生态保护方案 . 14 1. 资源保护 . 14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 15 ( 1) 生态系统总体保护措施 . 15 ( 2) 景区环境及治理对策 . 15 ( 3) 生态系统分类保护 . 16 ( 4) 进行全方位的旅游宣传教育活动 . 17 七、 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17 1. 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 17 2. 资金来源及筹措计划 . 17 3. 资金使用计划 . 17 八、 结论 . 17 - 3 - 一 项目概况 1 区域及地理位置 XX 森林公园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山系呈带状南北分布,是贵阳市二环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达 94%。 XX 森林公园 从 1981年开始封山育林以来,经过林业工作者们的精心呵护,初步形成了连绵8 万余亩,植被茂密,林种丰富,野生物种多样的林海。有珙桐、楠木、南方红豆衫等植物 77 科 220 余种,有天麻、银杏、黄连等野生药用植物 200 多种;还有红腹锦 鸡、画眉、中华穿山甲等野生动物。 XX 有人间仙境的造化,孕育了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位四川籍彭姓老人,在 XX 守林护林 30 余年,长期以来,饮山中泉水,食林中野果,靠徒步出行,修生养息,如今虽年过花甲,仍如不惑之年一样健壮。 2 自然条件 ( 1)气候与水文 项目所在地 贵阳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 15.3左右。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 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 4.6。宜人的气候为贵阳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 数贵阳”之誉。 ( 2)植被 - 4 - XX 森林公园地处水田、下坝、新堡交界处,总面积 29063 亩,现有活立木总量 19.2 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 94%,自 1981 年封山育林以来,初步形成了连绵 8 万余亩、植被茂密、林种丰富、野生物种多样的林海。山中遍布华山松、马尾松、柳杉等 10 余种树木,是贵阳市近郊面积最大、生长得最好的核心林区,堪称“绿色大氧吧”。 3 社会经济情况 公园所在地 水田镇位于乌当区北部,地处黔中腹地云雾山麓,距贵阳市中心 21 公里,区行政中心 13 公里,交通四通八达,贵开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境,辖区内 11 个行政村已 全部通公路,公路里程达 89公里。逐步形成了以省、市高等级公路为主,地方公路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便捷的交通建立起该镇旅游黄金通道网络 。 4 XX 森林公园主要景观介绍 ( 1)万米云梯 XX 森林公园拥有“万米云梯”, 8 公里长的步道分为四段 盘龙入林海、凤鸣翠谷、滴翠秘境、青云梯。起点段 盘龙入林海,三面环山,一面开阔,犹如巨大龙口,自然优越的位置为万米云梯步道登山体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龙口宽阔之地修建了停车场、音乐广场和游客服务中心,方便了登山爱好者。其间:串联盘龙坪、长土关、龙奔沟、听蝉菁、红腾冲、柳翠台 、响泉岩、聚翠峰 10 处森林美景,让登山者一边体验健康的登山运动,一边休闲观景,陶冶情操,感受森林的生态之美。 ( 2)山村风景和民俗风情 XX 景区内有罗庄、竹林等 2 个自然村,有 14 户农家经营户可给游客提供用餐、休闲和娱乐。农家饭菜也别具特色。竹林村还有一座具有200 多年历史的蔡家寨,寨子里有一座古寺 朝阳寺和一座古石桥朝阳桥,均有 200 年历史。在朝阳寺的北面还有一处可前后两进的豪宅 唐家公馆。据说,唐家是当年贵阳的三大豪族之一,唐家世代在云南、陕西和贵州等各地做官,因此有“唐家顶子”之说。在此旅客可欣赏山 - 5 - 村美景,体验山村民俗风情 。 5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乌当区旅游业管理办法 2、乌当区旅游招商引资办法 3、贵州 XX 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合同 4、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 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6、水田镇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 二、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旅游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引爆剂”的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与其相关的住宿餐饮业、商品销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借助于旅游的平台,可以推动文化宣传 、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活动,促进乌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森林旅游,主要是通过增加和丰富森林植被,从而达到改善和优化、美化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开展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优美的森林环境,碧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人类的高层次追求。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休闲、探险、娱乐、疗养、保健为多种需求,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XX 森林公园自 1981 年封山育林以来,经过十余年 来的建设,森林资源不断扩大,自然环境极大改善,但各项旅游要素建设还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为加快我区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以 XX 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 XX 森林公园是十分必要的。 XX 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区服务业发展,对景区内村民的致富,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6 - 2.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 1)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乌当区的旅游围绕“温泉、体育、民俗、生态”的发展定位,重点打造了阿栗杨梅园、渡寨 、王岗、陇脚、偏坡乡上下街五个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泉城五韵”。“秘境食街”初步建成,保利国际温泉、贵御温泉分别获国家旅游局 4A 和 3A 级旅游景区认证。此外,区内民族文化古朴多姿、历史悠久,布依“三月三”、“六月六”,苗族“跳场”等民族传统节日别有一番风味。乌当区围绕“黔中秘境、自然乌当一个诗意生活的林中泉城”的品牌定位,逐渐建成经济与生态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和睦相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新城区。 ( 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 盘龙森林公园,距贵阳市中心 21 公里,车程仅需 40 分钟左右,距乌当区行政中心 15 公里。市民自驾车线路:师大 -大营坡 -新添寨顺海 -贵开高速公路 -水田镇(水田收费站下)经竹林村、罗庄村直达 XX。路途中均有标志牌指引。因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目前没有门票和停车费,但游客须在停车线内自觉停放车辆。散客乘车线路:可乘 251、 252、 253、51、 56、 90、 93 路到达新添寨后转乘水田镇车辆,然后可自行包车前往XX。建议游客最好自驾游玩。 - 7 - ( 3) 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XX 森林公园以万米云梯为中心,在步道两侧,还设有 6 处健身设施场地、 30 多个休闲椅, 3 个旅游厕所;与步道蜿蜒而上还有 8 公里 长的车道,并在步道中途设置了三个岔路口,游人可根据体力状况选择登山或乘车上下往返。登山入口设有 60 至 70 个车位的停车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音乐广场。游客登山观景下山后,在山脚的罗庄村和竹林村,有 14 户农家经营户可给游客提供用餐、休闲和娱乐。 三、 市场分析及预测 1. 市场方位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蓬勃发展,贵州省为旅游大省,周边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对 XX 森林公司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背景。 乌当区自然风光美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近年来,乌当区的旅游业在省、市、 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辛历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许多景点在省、市已具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情人谷、香纸沟、渔洞峡、相思河、百花湖、新天温泉等个景区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金螺湖、巴喇谷、永乐湖、三江小峡谷等景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近期将建成开放;永乐山庄、圣地庄园、阿栗杨梅、永乐艳红桃、东风枇杷、下坝樱桃等农家乐品牌已经形成,尤其是新天温泉的成功开发吸引 - 8 - 了广大游客到乌当休闲度假和健身。乌当区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优势,节假日、周 末和瓜果成熟的时节,都吸引着人们来休闲渡假,形成了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相结合,集吃、住、行、游、购、娱、沐浴、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新格局。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劳动就业,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XX 森林公园以避暑休闲、体育健身为主题的乌当 XX 森林公园“万米云梯”森林步道,作为我市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设施齐全、主题鲜明的森林体育公园 。 2. 游客量的预测 据统计,近几年,我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在 50 万人次以上,随着我区“生态、民俗、体育、温泉”战略的实施,到我区游览的人数将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将达到 20%以上。考虑到本景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和知名度较低,近期内( 2008-2010 年)到本景区浏览的人数可占全县游客人数的 5%左右,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在 5 万人次左右。中期( 2011 年 -2013 年)由于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全区游客人数的 10%以上,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可达到 15 万人次,远期( 2014 年 -2020 年)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率将有所下降,预计 - 9 - 年游客接待规模在 20 万人次。 四、 景区建设 1. 景区建设原则 把保护和扩大景区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要绝对保护,精心培育,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自然景观的行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 2. 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XX 旅游开发应始终贯彻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的质朴与完整性,重点搞好文化建设和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上,景观林和经济林要合 理分布,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在景点安排上,要寓景于林,协调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突出森林、建设园林、重视文化、完善游乐、培养野趣的目的,将 XX景区建成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旅游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郊型森林公园 。 3. 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结合金牛岭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产品的初步设计构想为: ( 1)利用森林资源,以森林疗养和度假休闲为目的,开展狩猎、森林浴、森林探秘活动。 ( 2)利用景区内峻峰险岭,可开展攀登奇峰的专线旅游。 ( 3)利用景区内的两个自然村庄,可开发山 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 - 10 - ( 4)利用景区内得天独厚的野果资源优势,开展游客亲身体验“饮山中泉水,食林中野果”活动。 ( 5)景区内有山韭菜、黄花菜、水芹菜等天然绿色野菜,可开展挖野菜、吃绿色食品活动。 ( 6)在景区内建设烧烤区,烤全羊、烤鸡品尝美味佳肴。 4. 景区建设规划 XX 景区改造分二步实施,在近期规划( 2011 年 -2012 年)主要进行已有配套服务设施的修缮和布局调整。远期规划( 2012-2014 年)主要进行历史文化遗址恢复、美术写生基地及青少年学雷锋基地开发、土杂鸡及香猪养殖、林产品加工厂建设等项目。 4. 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 1、荒山绿化造林 森林公园建设要遵循“森林旅游,生态为先”的原则,在加强各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的基础,尽快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一方面满足人们对旅游环境的需求,一方面实现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美化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1)绿化原则 科学造林: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物”的原则,实行多林种、观赏林、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的绿化方法,绿化树种本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于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树种,提高绿化效果。 以迅速恢复生态群落为主:把提高森林复盖率,控制水土流失, 维护生态平衡放在绿化首位,同时在浅山坡土壤地带尽可能发展经济林树种提高绿化效益。 服务发展森林旅游大局:增强森林资源的可观性、多样性、风景林设置要以一沟一景,一岭一貌的原则,实现山中有景,四季有色道,增强绿色效果。 ( 2)绿化规划 根据目前园区森林资源状况,拟规划新造林任务 5000 亩,其中:经济林 3500亩,防护林带 500 亩,风景观赏林 1000 亩。 经济林主要发展当地农户种植:李子、樱桃等,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 11 - 2、建设烧烤场 在森林公园内建设一个能同时容纳 2000 人就餐的烧烤场,烧烤场位于茂密的丛林中, 野花发出阵阵的幽香,调皮的小鸟还在相互挑逗。置身于烧烤场中,可以充分充分感受宁静和“烦嚣”的有机结合,围住烧烤炉和知己好友谈笑欢聚,享受美食。 3、森林公园野营区的建设。 XX 森林公园采用的野营区,划分为帐篷野营、木屋野营、汽车野营和吊床野营; 3.1 帐篷野营区 帐篷野营区供水、排水、排污设施完善,设立有公厕,饮水点,安全、卫生服务,提供公共的森林娱乐项目。如林中网球等小型球类场地。有时,森林露天电影也都是吸引游客,丰富野营区游憩内容的重要措施。规划服务于帐篷野营游客群体的游憩项目至关重要。由于帐篷野营区 向游客提供读物、影像片、小食品、饮料、零售服务。垃圾收集处理必须及时完善。 3.2 木屋野营区 木屋野营区由二十栋木屋组成的建筑群,为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木屋架空离地约 1.0 1.5 米,木屋之间以走廊或小径连接,架空的木屋下面种植小叶黄杨、麻叶绣球、兰花、结缕草等耐荫性植物。在木屋野营区的中心地带设公共餐厅和酒吧等服务设施。木屋野营由于它的私密性,能较好地满足隐私保护的需要,同时由于是由木、石构建,符合了人类早期洞居,巢居时期残留在人类遗传中的思旧情结,使游客能产生非常明显的异质环境享受体验,因而倍 受青睐,并经久不衰。 供水,有条件的森林公园可设计自饮水。排水、排污按需设计,防火设计非常重要。场地安全保卫也应妥善周全。由于木屋野营区的大众化。因此,设计森林网吧,森林童话屋,森林探险宫,森林舞厅,森林健身房,森林游乐与森林音乐服务等是提高木屋野营区魅力的关键。 拥有服务周全,设施齐备,特色突出的,木屋野营区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森林公园的品位,甚至成为招牌景点。 3.3 汽车野营区 汽车野营区附设一个服务较为齐全的服务中心,后期会配套桑拿、美容等。建设林中游泳场等景点。 完善的供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和洗 车需要。洗车的供水可采用山溪水蓄水形式。排水、排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设计能方便与汽车相连的水电设施,排水、排污系统,甚至网络邮政服务系统。 - 12 - 防火季节应检查汽车防火罩设备。 其它服务设施可按前述木屋区的要求进行设计,但考虑到汽车野营区游客的消费能力,可设计一些适应了高消费森林娱乐项目,比如森林药浴、森林高尔夫、林中健身房等。 3.4 吊床野营区 吊床区设置有果皮垃圾箱。用仿老树桩形式构建。公园提供吊床租用或者购买服务,配备牌、棋等娱乐的凳、桌等设施。公园提供安全、医疗急救措施。 4、拓宽、改造由景区入口主干道 4km,改造后道路路幅宽 8m,柏油路面,靠崖道一侧设置护拦。 5、改造由主干道至各道山岭的步行道 10Km,步行道宽 1.5m,石块路面,并在步行道傍设置休息石凳、石几 100 套。 6、入口标志大门及收费站 1 个,设于景区入口八七亩地处。 7、改造 XX已有的停车场。停车场单位停车面积: 35m/车,停车数 70 辆; 8、在万米云梯一线景观旁修建风景观光亭共 5 个。 9、露天音乐厅的修缮和维护,组织“森林音乐会”的开展。 伍、 项目推广策略 1. 推广模式 本项目要快速开发、有效推广,必须利用数字旅游的产业模式,提升和加速 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数字旅游是新的旅游经济生产力,通过技术克隆、形象活化、智能交互,建立景区的数字平台。潜在的游客可以在网上实现信息获取、虚拟游览、模拟体验等,实现市场的快速放大,为以后实体景区的开发和市场的持续引爆奠定基础。 2. 促销措施 ( 1) 传统手段的综合应用 ( 1)广告 重点以“山水秀美、四季有景、避暑纳凉”为宣传口号,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及广播等大众媒体和主要交通干道、车站等载体进行 - 13 - 高密度广告宣传,引起游客的广泛关注。 在景区的餐饮区、农乐、小吃店等的用品上,印制“ XX 森林公园” 旅游 形象标志,形成系列化旅游产品的品牌标识,强化旅游形象、旅游商品的识别度,提高影响力。 ( 2)公共关系促销 借助于政府的影响力,积极参与乌当区乃至贵阳、贵州省旅游产品推介会,宣传 XX 森林公园景区的旅游形象;在各类招商引资会上将 XX森林公园景区的形象作为投资环境介绍的一部分。 邀请、接待旅行社、旅游栏目记者、作家、摄影家采风,在主要客源地的有关媒体发表宣传文章;在正式营业前,召开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提供新闻性文章和图片等。 在主要客源地,如贵阳、遵义、重庆等,策划几次大型的公关活动。 加强与旅行社的关系。旅 行社属于高无形性、高不稳定性服务业,经营上应以人际关系为主导进行销售和服务,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网。 ( 3)营业推广 对输送量大的旅行社提供优惠和年终奖励; 在主要客源地,选择一些节假日推出优惠活动; 政府鼓励景区推出不同形式的“人性化”服务内容; 与主要客源地的一些大型企业、公司、单位的工会负责人保持良好联系,根据对方需求不定期举办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并提供优惠 。 ( 2) 运用现代促销手段 ( 1) 运用网络手段 充分利用已开通的乌当区政府网络,系统介绍 XX森林公园景区和景观;介绍 XX森林公园的地理概况,每隔一 段时间对内容进行更新。 建立自己的网站,对景区的基本概况、特征进行介绍,发布最新的游览信息,宣传景区美景(图片展示)。逐步建立网上游客互动,实现网上订票和购票功能,最终达到网上促销的目的。 ( 2)加大对无形资产的应用 - 14 - 塑造乌当区旅游新形象,与全区各级政府部门通力协作,熟悉 XX森林公园形象标志和内涵,抓住时机,向外张扬旅游形象。 XX 森林公园景区也要确立自身的形象,打造景区文化。把形象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形象及景区形象,如组织展览、旅游形象大使巡游、旅游 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爬山比赛等,积极引导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景区、景点。 3. 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促销策略的关键环节。选择乌当区有特色又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主题,每年组织 1 次大型活动, 2-3 次中小型活动。活动内容既可以是文化研讨型的,也可以是会议会展型的,还可以是体验探险型的。总体要求主题鲜明、影响范围广泛、效果显著。 六、 资源和生态保护方案 1. 资源保护 优美壮丽的山体、奔腾的山谷溪流、珍贵动植物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等,这些是 XX 森林公园景区的重要资源,是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一旦这些资 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景区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 应当制定详细严格的措施保护山体、动物、植物、水等资源,严格禁止开山采石,严格保护珍稀动植物,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工程废渣的处理,避免对周边植物资源的破坏。 - 15 - 加大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合理的开发避免珍贵的非物质遗产的消失。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地长期吸引旅游者的前提和保证。围绕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优化生态环境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1) 生态系统总体保护措施 ( 1)防火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 和省内有关护林防火的法规,加强对游客和当地群众的防火教育。利用观景亭和其它工程设施,增加了望台功能、防火专用路等防火设施,在醒目位置设防火宣传牌。参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划分森林火险区,逐步形成以自然地形(如河流、山脊)、防火林道、耐火树种阻隔等组成的生物防火体系。 ( 2)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物种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生物、化学、物理、人工等办法进行综合防治,确需使用化学农药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引进种苗进行严格检疫,对游人食物的病虫种源进行分析,做好预测预报。 ( 2) 景区环境及治理对策 规 划期内景区环境优化目标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 1)空气质量应达到 GB30951996 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 2)噪声质量应达到 GB30961993 中规定的 O 类标准; ( 3)地面水环境质量应达到 GB3838 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