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第3页答题栏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夏天将西瓜榨成西瓜汁 B将记机密信息的纸张粉碎C自行车风吹雨淋生锈 D将石油分馏得到多种化工产品2.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铝 B氧 C硅 D铁3.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装置气密性6.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氢气 合金 B生铁 稀盐酸 C氮气 蒸馏水 D二氧化碳 大理石8.在下列洗涤过程中,利用了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洗去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D用自来水冲洗蔬菜9.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10.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D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1.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清洁铝合金门窗 B用铁桶盛放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而成) C为了除去铝质炊具中的水垢,用食醋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12.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与盐水 (看颜色) B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CO2和CO2 (澄清石灰水) D白酒和食醋 (闻气味)1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食盐溶液可以将硬水软化 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撤离可燃物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1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6.如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 g B90 g C100 g D200 g空气红磷水弹簧夹17.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18.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7.2 g水,则柠檬醛中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19.(7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铝 ; 干冰 ; 3个钠离子 ; 硫酸根离子 ; 五氧化二磷 。 指出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2N ;N2 。水红墨水20.(4分)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冰块 D硝酸铵21.(5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温度/溶解度g甲乙丙 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22.(8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一些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_ (填操作名称),从而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_ _ 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 +H2O = HCl+ 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23.(14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 F Gabcdef多孔隔板 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以是 或 (从“D”、“E”、“F”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G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_ 端通入(填 “c” 或 “d” )。 若使用C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则锌粒应放在 _ 处(填“e”或“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24.(12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 。 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双氧水二氧化锰木炭澄清石灰水XA B C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生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 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5.(6分) 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二氧化锰 0.5 g过氧化氢溶液 34.0 g剩余的混合物33.7 g至质量不再减轻+(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8分)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4.4 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出实验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时,只要答案合理均按评分标准给分。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错误,不得分;出现不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不标气体、沉淀箭头等共扣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答案CADBDCABB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DABACCDB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19.(7分)(每空1分) Al CO2 3Na+ SO42 - P2O5 两个氮原子; 一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20.(4分)(两个都正确4分,有一个错误扣2分,有两个错误扣4分) C、D 21. (5分) (每空1分) 40 乙 甲 丙 加入丙 /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 / 恒温蒸发溶剂 甲, 丙22.(8分)(每空2分) 过滤, 吸附 +1 C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23.(14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分液漏斗(1分) 集气瓶(1分);B(1分) D(1分) E(1分) 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2分)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d(1分)e(1分) ZnH2SO4ZnSO4H2(2分) 置换反应(1分)24.(12分)(1)(每空1分)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每空1分)步骤操作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点燃酒精灯通入氧气 / 打开活塞澄清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3)(每空2分) 2H2O2 MnO2 2H2OO2(2分) 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提到“防倒吸”或“防炸裂”即可得2分) 木炭燃烧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CO (此处用方程式表达亦可)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5.(6分)(每空2分) 0.8 g (2分) 116 (2分) 5(2分)26.(8分)解:设5 g石灰石中所含CaCO3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 (1分,完全正确得1分,化学式错或没配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寻找身边的榜样心得体会
-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评价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木奇镇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餐饮连锁品牌的市场竞争研究
- 2025关于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本CC
- 汉字中的象形字互动课件
- 水龙吟教学课件苏轼
- 鸡舍消毒与卫生管理
-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意象意境》练习(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有机物的合成(解答题)
- 《活在课堂里》读书分享
- DB1331T 063-2023雄安新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突破式沟通技巧》培训课件:高效沟通赋能成长
- 中学学生会检查细则说明表格
- TLYCY 3071-2024 森林草原防火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急诊科患者气道管理》课件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合伙人股权激励制度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
- 《新媒体写作与传播(第2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