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doc_第1页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doc_第2页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doc_第3页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doc_第4页
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庆地处大西南腹地和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城乡统筹发展任重道远。在“扩大农村开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直辖以来,特别是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我们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为着眼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了有力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政策爱农”,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立足于重庆的现实发展要求,以做大农村非公市场主体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着力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大力促进农村非公市场主体发展。截止2008年6月底,全市私营企业12.55万户、注册资本(金)1968.74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47倍、11.02倍;个体工商户62.02万户,比1998年增长1.04倍。一是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许”的要求,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农村非公市场主体。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支持农民创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涉农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等为核心内容,实现了工商登记模式、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投资主体、经营范围、经营场所以及登记手续的“六放宽一简化”。两个意见实施以来,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达到11户;放开农资经营2287户。温家宝总理最近作出批示,同意在重庆设立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对我局改革探索的方向给予了肯定。二是“三放宽一简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活动,与市农业局、供销社联合举办了三期基层供销社、乡镇干部和农民大户培训班;落实免收登记费、“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扶持政策,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支持、引导和服务力度;针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放宽规范登记时限、规范登记形式及经营范围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支持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975户,比去年净增长169.44。三是提高行政效率,畅通注册登记通道。建立了“一审一核”、“审核合一”制度,保证企业登记5个工作日办结、个体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当场登记率达到70;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开辟 “网上办事平台”,实现网上核名、网上登记和网上年检;开辟了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大涉农项目、特殊紧急事宜,实行特事特办;推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对象评价机制等提高办事效率的工作制度。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制度,授权委托基层工商所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验照、备案,在基层工商所普遍建立办事大厅,把实行限时办结制、预约服务制,公开审批条件、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和实行应办事项“一口清”等工作进一步做实做好,切实方便农民群众办理工商登记,减少农民群众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四是紧紧抓住减费和减罚两个点,切实减轻农民和涉农企业负担。在减费方面,一是对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库区移民、农转非等五类人员申办个体的,免收三年的各类登记费、管理费;二是从2007年开始,对月营业额在3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免征管理费;三是对农村中小非公企业在年检中不再要求提交审计报告。2007年,减免上述各项规费共计9264.4万元。在减罚方面,出台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意见,率先推行“轻违不罚”、“首违不罚”的人性化执法理念,首次明确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的具体情形,强化农村市场主体的自我规范,促进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二、“市场助农”,积极培育、繁荣和规范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予以支撑和保障。一是积极支持供销社、农资龙头企业开展农资商品连锁配送,支持邮政企业及其网点从事涉农配送服务,逐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章程、统一服务规范”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广农资商品销售与农资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农资连锁店,规范农资连锁经营,畅通农资流通渠道,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放心农资。二是大力支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放心店,积极开展“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强工作指导,对符合申报农村食品和农资示范店条件的做好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创建成功405户示范店,2008年底争取在全市主要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三是以培育发展农村商品交易市场为重点,积极为农产品进城培育发展快速、便捷、高效的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为农民增收搭建信息平台,鼓励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村生产基地,农村工业品市场与城市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市场联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兴市场”的产业链模式。四是积极支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各类资本进农村建市场。积极支持工业品市场在农村建立分市场和连锁经营网络,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推动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商品交易市场互联、商品互流、商户互动、信息互通、人才互用的“五互”机制,使“建一座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发挥。五是发挥集贸市场监管职能,大力开展创建诚信市场、诚信示范户和示范柜台等活动,提高农贸市场信誉和经营者的素质。三、“经纪活农”,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经纪人,推动农业产业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经纪人和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广大城乡,发挥着传递市场信息,化解供需矛盾,加快产品流通,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全面推进经纪活农行动,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经纪人“教育培训、创业扶持、品牌服务、信息服务、互助自律”五项工程。截止目前,已在全市首批创建了29个农村经纪人创业指导站、义务培训站和红盾帮扶站。2005年以来,已累计开办农村经纪人义务培训班416期,培训人员4.26万人,发放教材资料2.1万份。二是编撰农村经纪人培训教材。目前正在抓紧编撰一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新农村经纪实务指南农村经纪人培训系列教材,计划年底完成。以规范农村经纪人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素质,促进农村经纪人积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利用中介网络服务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重庆中介网、经纪活农网等网络平台,及时为农村经纪人提供招商引资、市场供求信息资源,及时发布盘溪农贸市场、菜元坝水果批发市场等农副产品供求信息,为全市农村经纪人增收致富牵线搭桥,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四是抓好经纪执业人员备案管理。着力全面建立包括农村经纪人在内的经纪人业务记录、经纪执业签名、经纪执业人员基本情况公示等相关管理制度。全系统通过深入宣传经纪人备案管理的内容条文,明确备案对象,严格备案程序,规范备案行为,确保了经纪人备案管理工作健康运行。截止2008年6月,全市已备案经纪执业人员达27,753人,备案率为78%。截止2008年6月底,我市共有农村经纪人1.95万户、农村经纪执业人员5.43万人、农村经纪业务量76亿元,比2007年底分别增长39%、35%、20%。四、“商标富农”,积极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有利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和形成地域品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是“知识产权上山下乡”,开展“地理标志商标进库区” 活动和“商标免费培训计划”,通过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向库区农民群众宣传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知识,增强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商标意识,提高农民商标法律意识和注册商标的积极性。二是引导涉农企业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按照“立足一个资源优势,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个注册商标,带动一批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支持特色农产品拥有自己商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截止2008年6月底,全市共注册农产品商标5491件,占全市注册商标总量的17%。三是推行“公司+农户+商标”经营模式,积极培育农产品商标品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行订单农业,推行“公司+农户+商标”的经营模式,引导涉农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培育发展了一批涉农“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提高我市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重庆农产品中有“重庆市著名商标”71件,占著名商标总数的22%;“中国驰名商标”3件,占总数的13%,发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引导地方积极注册地理标志,先后指导奉节县、长寿县、石柱县、酉阳县、城口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