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热膜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壁温的测量方法2、了解影响传热膜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3、体会计算机采集与控制软件对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4、学会传热膜系数的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二、实验内容 1、测定正常条件下空气与铜管内壁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12、测定强化条件下空气与铜管内壁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13、回归两个条件下联式中的参数A、a三、基本原理 间壁换热器目前在工业上应用最多,其传热过程都是由壁内部热传导和壁两侧面与流体 的对流传热组合而成。无论设计还是使用换热器,都离不开这个组合传热过程中的传热系数K,其倒数1/K称为总热阻。总热阻主要由壁外侧热阻、壁热阻、壁内侧热阻三个串联环节叠加而成(可能还有污垢热阻),当三者较大差异时,总热阻将由其中最大的热阻所决定。本实验选用最简单的套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管内走冷流体空气,管外走热流体水蒸气。该换热过程内侧热阻1/远远大于壁及外侧热阻,因此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1、 实验测定方法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变换得到: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一般形式为: 牛顿冷却定律: (1)式中:对流传热膜系数,Wm-2; Q传热量,W; A内壁传热面积,m2; tm内壁与管内空气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传热量可由下式求得: (2)式中: W质量流量,kgh; 流体定压比热,Jkg-1-1; 流体进、出口温度,; 定性温度下流体密度,kgm-3; Vs流体体积流量,m3s-1以上两式联立,加之部分测得数据,即可求得。空气体积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得,其流量V与孔板流量计压降P的关系为: (4-4-7)式中:P孔板流量计压降,kPa; Vs空气流量,m3h。2、因次分析方法对于强制对流条件下, Gr准数可以忽略,即: (3)Re=,Pr=,Nu=本实验中,可用图解法计算上述准数关系式中的指数m,n和系数A。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和Pr分别回归。本实验可简化上式,即取n=0.4(流体被加热)。这样,上式即变为单变量方程,在两边取对数,即得到直线方程: (4)在双对数坐标中作图,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得A和m,与经验数据对比即可。 四、装置和流程实验装置主要由套管换热器,蒸汽系统,空气系统以及测量单元等构成,流程图如下:图1 传热实验流程1、蒸汽发生器 2、蒸汽管 3、补水漏斗 4、补水阀 5、排水阀6、套管换热器 7、放气阀 8、冷凝水回流管 9、空气流量调节阀10、压力传感器 11、孔板流量计 12、空气管 13、风机1.设备说明本实验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玻璃管)。内管为黄铜管,其内径为0.02m,有效长度为1.25m。空气进、出口温度和管壁温度分别由铂电阻(Pt100)和热电偶测得。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的铂电阻应置于进、出管的中心。测量管壁温度用一支铂电阻和一支热电偶分别固定在管外壁两端。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由压差传感器测得。实验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装有玻璃液位计,加热功率为1.5kW。风机采用XGB型旋涡气泵,最大压力17.50kPa,最大流量100 m3/h。2.采集系统说明1) 压力传感器:本实验装置采用ASCOM5320型压力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为020kPa。2) 显示仪表:在实验中所有温度和压差等参数均可由人工智能仪表直接读取,并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与控制,测量点分别为:孔板压降、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2个壁温。本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冷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计量后,进入换热器内管(铜管),并与套管环隙中水蒸汽换热。空气被加热后,排入大气。空气的流量由空气流量调节阀9调节。蒸汽由蒸汽发生器上升进入套管环隙,与内管中冷空气换热后冷凝,再由回流管返回蒸汽发生器。放气阀门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在铜管之前设有一定长度的稳定段,是为消除端效应。铜管两端用塑料管与管路相连,是为了消除热效应。五、操作要点1.实验开始前,先弄清配电箱上各按钮与设备的对应关系,以便正确开启按钮。2.检查蒸汽发生器中水位,使其保持在水罐高度的1/2-2/3。3.调节空气出口温度计的顶点,使其位于管道中心。4.打开总电源开关(红色按钮熄灭,绿色按钮亮,以下同),关闭蒸汽发生器补水阀,启动风机,并接通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电源,打开放气阀,设定“蒸汽压力”仪表的Sv=0.5kPa.5.启动电脑,进入传热实验软件系统。6.约29分钟后,壁温1、壁温2达到水的沸点温度,管壁粘满冷凝水滴。7,全开流量调节阀门,通过电脑启动风机,最大流量预热约5分钟。8.间隔24Hz改变空气流量(810次),稳定2分钟后记录数据,孔板压降0.1kPa。9.加入静态混合器进行强化传热实验,方法同上。.实验结束后,先停蒸汽发生器电源,再停风机,清理现场。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1 测定空气普通对流给热系数表(l=1.25,d=0.020m)60序号频率/Hz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壁温tw1/壁温tw2/孔板压降/KPa传热膜系数/Wm-2-1 Nu Pr Re Nu/Pr0.415043.7071.4099.6099.803.84133.5584.560.69555511.4797.80724241.4071.2099.7099.802.83120.1974.830.69647055.5686.50333436.8070.2099.7099.801.91104.6063.820.69638078.6673.77642834.6069.8099.6099.801.3189.0153.450.69631064.9061.78852232.2069.8099.7099.900.8273.5443.110.69724092.6749.80661831.2070.2099.6099.700.5663.0636.230.69719576.9041.85871430.6071.0099.7099.700.3551.9529.070.69715150.3133.58681229.9071.3099.8099.900.2645.6325.170.69712888.1229.08091029.3071.5099.7099.700.1838.8020.990.69710557.7724.250表2 测定空气强化对流传热膜系数表(l=1.25,d=0.020m加入混合器),70序号频率/Hz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壁温tw1/壁温tw2/孔板压降/KPa传热膜系数/Wm-2-1 Nu Pr Re Nu/Pr0.415046.8081.7099.7099.901.78139.1181.050.69435689.9193.80124247.2082.6099.6099.801.32125.0271.290.69430300.9782.50633445.3082.8099.5099.600.9108.1960.130.69424605.7069.59042842.6082.7099.8099.900.6392.8450.580.69420275.1258.53852240.4082.9099.901000.4177.7241.230.69416052.0547.71761838.6083.1099.8099.900.2866.5534.470.69413045.8339.893注意事项:1.液位计角阀处于打开状态,保证液位真实;务必使蒸汽发生器液位合适,液位过高,则水会溢入蒸汽套管;过低,则可能烧毁加热器。2.调节空气流量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保证湍流状态,孔板压差读数不应从0开始,最低不应小于0.1kPa。实验中要合理取点,以保证数据点均匀。3.变频仪参数 手动控制:P700=1、P1000=1;电脑控制:P700=5、P1000=54.切记每改变一个流量后,应等到读数稳定后再测取数据。5.加入静态混合器前,先拔高空气出口温度计;加入以后,再将温度计放回并位于管道中心。数据处理查取空气物性数据:普通对流Cp=1.017KJKg-1K-1定性密度m=1.060Kgm-3 定性粘度=2.0110-5 Pas定性热导率=0.02896Wm-1K-1Pr=Cp*/=0.696强化对流:Cp=1.017KJKg-1K-1定性密度m=1.029Kgm-3 定性粘度=2.0610-5 Pas定性热导率=0.02966Wm-1K-1Pr=Cp*u/=0.694传热系数相关计算(以表1第一组数据为例):tm = 40.59 普通对流tm 40.59 41.69 44.16 45.24 46.28 46.24 45.98 46.20 46.13强化对流tm 32.48 31.56 31.91 33.27 33.98 34.32=26.23.840.5 =51.34=451.34/(3.140.022)/3600=45.42m/s=1.06051.341.0171000(71.4-43.7)/3600 =425.85 Js-1= 425.85/(1.250.023.1440.62)=133.65 Wm-2-1Nu=133.650.02/0.02896=84.56Re=0.0245.421.029/(2.06)=55511.47普通对流时A=0.01 m=0.84 则 Nu=0.01Re0.84Pr0.4强化对流时A=0.012 m=0.85 则 Nu=0.012Re0.85Pr0.4 误差分析:系统误差,人为操作所造成的误差,读取数据时的跳跃值取其一也可导致误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值的取舍带来的误差等等。一、 思考题1.本实验中管壁温度应接近蒸汽温度还是空气温度?为什么?答:接近蒸汽温度。因为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a(蒸汽)a(空气)。2.管内空气流速对传热膜系数有何影响?当空气流速增大时,空气离开热交换器时的温度将升高还是降低?为什么?答:传热系数正比于流速,故当空气流速增大时传热系数亦增大,由Q=W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