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诊治.doc_第1页
急性胃肠炎诊治.doc_第2页
急性胃肠炎诊治.doc_第3页
急性胃肠炎诊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胃肠炎诊治概述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病因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小时。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治疗1西医药治疗(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2中医药治疗(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中成药:霍香正气水。(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4)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中成药:人参健脾丸。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概述诺沃克类病毒为一组属于微小病毒的病原体,诺沃克病毒为本组病毒的原型,系1972年经免疫电镜在美国俄亥俄洲诺沃克城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发现。其后在世界其它地区又相继发现了多种类似病毒,多按发现时的地区而命名,如夏威夷病毒,蒙哥马利病毒、马林病毒、雪山病毒等,统称为诺沃克类病毒。直径2532nm,圆形,无包膜,似属于DNA病毒。仅人和猩猩易感。本组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及热,60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病因(一)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病人,感染后粪便排毒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72小时。(二)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大龄儿童及成人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免疫力短暂。(四)流行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亦有流行的报道。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春季多见。症状潜伏期一般2448小时。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粘液。可伴有低热、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自限,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检查1雪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数正常或稍高,亦有少数白细胞计数降低。2粪便检查大便镜检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期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者则有助诊断。治疗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概述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病因(一)传染源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三)易感人群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症状(一)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检查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