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小常识[1].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20/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1.gif)
![茶叶小常识[1].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20/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2.gif)
![茶叶小常识[1].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20/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3.gif)
![茶叶小常识[1].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20/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64d84da7-94d9-47bb-97f4-03959f8dcd8a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小常识 一鉴别方法 1新茶与陈茶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茶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过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 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统称为陈茶。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a 色泽:茶叶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绿素中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桔灰黄绿。绿茶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C氧化 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而对红茶品质影响较大的茶黄素的氧化分解或聚合及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 结果,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b. 滋味: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 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和脱氨、脱戕羧作用的结果, 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c.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2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鉴别 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 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a.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 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 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 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 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另外,还 可以结合 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 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 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已出现开花 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 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b.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 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为 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 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 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叶芽,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3 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别时,通常先用双 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如果取少 量茶叶用火灼烤,其气味更易识别。其次,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 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 嫌。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一步从色、香、味、形,特别是从展开 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当然,也可用化学方法来鉴别。因为但凡茶叶都含有25%咖啡碱和1020%的茶多酚。迄今 为止,在植物叶片中同时含有这两种成分,并富有如此高的含量,非茶叶莫属。 二 冲泡方法 茶叶的冲泡技术包括三个要素: 1 茶叶的用量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 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 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其次,茶叶用量还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和年龄层次有着密切的 关系。 2 泡茶的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 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鲜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 宜(通常指将水烧开后,再冷却至80;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温度即可)。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 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 用100的沸水冲泡。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 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3 冲泡时间和次数 如果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透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 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 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泡第四次,则所 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 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三 贮藏方法家庭选购的茶叶不论是小包装茶还是散装茶,买回后一般不是一次用完,尤其是散装茶应当立即重新包装、贮藏,也就 是说,家庭买回家后的茶叶都有重新包装和保管的问题。由于茶叶疏松多孔,易吸潮、吸收异味,古人对茶叶的保存就 十分讲究。目前家庭常用的茶叶保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瓦坛贮茶法 用牛皮纸或其他较厚实的纸把茶叶包好,茶叶的水分含量不要超过6%,即通常用手捻茶叶易成粉末的 含水水平,然后把茶包置于优质陶瓷坛的四周,中间放块状石灰包,石灰包大小视放置茶叶多少而定;用棉花或厚软草 纸垫于盖口,减少空气交换。石灰视吸湿程度一二个月换一次,一般可以保存半年左右。如一时没有石灰或换石灰麻烦, 也可以改用硅胶,当硅胶呈粉红色时取出烘干(即呈绿色)又可再用. 2 罐贮法: 本方法是采用目前市售的各种马口铁听,或是原来放置其他食品或糕点的铁听、箱,最好是有双层铁盖的, 这样有更好的防潮性能。贮藏方法简便,取饮随意,是当前家庭贮茶较流行和常用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地保持听内干燥, 可以放入一二小包干燥的硅胶。将装茶的听罐放置于阴凉处,更能够减缓听内茶叶陈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岗前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企业工厂安全培训课件
- 养不教父之过课件
- 兴趣爱好课件教学
- 化工仪表工安全培训题库课件
- 影视剧特技演员聘用合同范本5篇
- 内部监督平台介绍
- 化安全培训效果评价课件
- 内部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内部安全培训通知课件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4-04-05-04 国家职业标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 (2025年版)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