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代号:1094 座位号巨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4年1月题号四五总分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孟 子 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 “ ” 的 文 学 批 评 方 法论。2. 司马 迁 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 , 这 是 一 种 进 步 的 文 学 思 想 。3. 毛 诗 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 ”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橘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陆 机 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 而绮靡”,“赋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亥业的认识。5.钟 嵘 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6. 韩愈 继 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论。7. “文 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著名书信体论文。85 88.在 论 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_ ”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9. 张炎 在 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 ”和“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功 .袁 宏 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说的诗学主张。11. 诗 歌 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镇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12. 王 国 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_ ”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庄子的)”虚静”说.(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得分评卷人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l. 论 语 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 尽 美 矣 ,又 尽 善也 B.思无邪C. 尽 美 矣 ,未 尽 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 “诗 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A. 论 衡 艺 增 B.孟子C. 史 记 屈 原 列传D.毛诗大序3. 提 出 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A. 陆 机 B 钟嵘C. 皎 然 D.司空图85 94. 邺 下 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 )。A. 赞 扬 张 华 、温 庭 箔、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B.批 评 晋 代 诗 风 流 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绮、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C. 认 为 张华 、温 庭 编、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D. 批 评 张 华 诗 缺 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摘、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约5.“ 诗 有 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出自明代诗论家( )。B DA.谢棒的四溟诗话C.王世贞的艺苑危言李蛰的童心说袁宏道的序小修诗得分评卷人四、翻译题(l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予 闻 世 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得分评卷人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请 简 述 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谈谈其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2.金 圣 叹 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3. 什 么 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860试卷代号:109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 参 考 )20 04 年 1 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j1. 以 意 逆志知人论世2. 发 愤 著书-3. 止 乎 礼义4. 缘 情 体物5. 诗 经 楚辞6. 气 盛 言宜不平则鸣7. 白 居 易与元九书8. 别 是 一家9. 清 空 意趣10. 独 抒 性灵性灵11 .一 字 风流12. 境 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IO分)1. (庄 子 的)“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人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a (1分)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2分)86 12. (李 渔 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1分)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王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他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1分)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3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李渔闲情偶寄选录”)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l. B 2. D 3.D 4. C 5.A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我 听 到 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2分)大概世上所传的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的人的言辞吧。2分)凡是读书人中胸怀才志,而又不能施展于世的人,多数喜欢放浪自己在山巅水边,外面可以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形状和品类,常常会探究它们的奇形怪状;3分)心中怀有积存着的忧思感愤,兴起于怨愤讽刺,用以表达羁旅的臣子和寡居的妇女们的慨叹,而描写人们感情中难以言状之处,(这)大概是(人)越穷顿困厄,诗就越写得好吧。3分)这样说来,不是作诗能使人穷顿困厄,倒是穷顿困厄的人而后才能写出好诗。(1分)五、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答 题 要点:(一 )“ 实 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5分)(二 () 史 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一86 2本“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的精神。(15分)(三 ) 这 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5分)(参 见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马迁文论选录”)2. 答 题要 点:(一 ) 金 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7分)(二 () 史 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的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的虚构文学。(9分)(三 ) 金 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的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的突破,是一种新的文学观点。9分)(参 见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金圣叹小说论著选录”)3.答 题 要 点:(一 ) 严 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宋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5分)(二 ) 为 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86 3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注脚。尽管他的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lo分)(三 ) 在 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对“近代诸公”的批评,实则是对宋诗的批评,这是符合实际J清况的,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的“兴趣”,即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是宋诗的主流倾向。clo分)(参 见 中 国历代文论精选“严羽诗论选录”)说 明 :i. 填 空 题出现错别字,该空算错,不得分;2. 有 的 填空题的两个答案不能颠倒,颠倒算错,不得分;3. 名 词 解释、翻译题、问答题每两个错别字扣一分,同一大题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4. 名 词 解释、问答题不要求与本答案字句相同,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得分;5. 所 有 题目,学生回答与本答案不同,但确有根据的,有所发明的,都算正确,应该得分;6. 第 五 大题中,三题皆答者,只以第1,2两题记分。864试卷代号:1094 座位号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9年1月题号四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0州!论语中说“子谓韶, 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0州12.(孟 子提出了“ ,和“ ”的文艺批评方法。教0州!3.材指出,这种文艺批评方法的确是比较科学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发愤著书”说,这一文学主张影响了唐代韩愈的“ ”说和宋代欧阳修的诗说sK王口4.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四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论著是典论论文、文0州!5.0州卜赋、和。钟嵘诗品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_ ”为主干,同时“润之以_ ”,只有二者均能具备,才是好的作品。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一文里批评晋、宋、齐、梁文学“彩丽竞繁而都绝”,“汉、魏_ ,晋、宋莫传”,对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P -3)三7教材指出,司空图“ ”说和“ ”说,是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人而又精辟的阐述,因而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650/通口8.宋、元之际的词论家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 ”的审美标准;其次,提卜导州144州出 了“ ”的审美要求;同时,还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9.明代李蛰主张文学要表现“ 心”,亦即心。这成了公安派“性灵”说文学 主张的直接的理论源头。10.清代诗论家王士镇提出了“ ”说,沈德潜则提出了“ ”说。得分评卷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0州h-4州11.(曹巫的)“文以气为主”说12.(袁宏道的)“性灵”说得分评卷人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匣亚口13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 物 ,最 为 详 切 者 耶 ! 故 诗 有 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 ,兴 也 ;因 物 喻 志 , 比 也 ;直 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 风 力 ,润 之 以 丹 彩 ,使 味 之 者 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钟嵘诗品)(1 )把 上 面 这 段 文 字 翻 译 成 白 话文。(2 )对 上 面 这 段 文 字 进 行 文 学理论上的评述。(提示:要求说明它提出了什么文学 理 论 观 点 ,有 什 么 意 义 和 缺 陷 等 )得分评卷人四、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4.你如何理解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5.什么是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请简要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的渊源和意义。16.什么是李蛰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对后世有何影 响 ?651试卷代号:109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 参 考 )20 09 年 1 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尽 美 尽善2. 以 意 逆志知人论世3. 不 平 则鸣穷而后工4. 文 心 雕龙诗品5. 风力 丹彩6.兴 寄 风骨7. 韵 味 四外8.雅 正 清空。 童 真10. 神 韵 格调二、名词解释(每小题J分,共10分)11. ( 曹 巫 的)“文以气为主”说曹 王 在 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票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扣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 次 ,提 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 外 ,由 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2分)(参 见 了 中国历代文沦精选尸曹不:典论沦文”)6几 212. (袁 宏 道的)“性灵”说明 代 后 期,前后七子的复古之风盛行,湖北公安人袁宏道等人则倡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序小修诗)的口号,以批评七子派复古模拟秦汉古文之风,提出了“性灵”说。(1分)公 安 派的 “性灵”与李蛰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性灵的惟一规定是“真”,“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物真则贵,文亦如此,只有表达真性灵的作品才能流传下去。(2分)由于 各 个 时代有不同的面貌,所以袁宏道又主张诗歌要“变”,变是真的必然结果。这就批判了复古派的泥古不变的观点,肯定了诗歌的发展变化。(1分)袁 宏道 的 “性灵”说对清代袁枚的“性灵”说有一定影响。(1分)(参 见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宏道诗文论选”)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3. 把 上 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译 文 :五 言诗在诗的各体中居有重要的地位,是众多诗作中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的口味。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力抒情、描摹物象,是最为详尽切当的吗?所以诗有三种手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而意思还有余,这是兴;借事物比喻情志,这是比;直接书写事物,用言辞寓含着写事物,这是赋。扩展这三种手法,斟酌地运用它,用风骨来巩固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体味它的人感到滋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最好的啊。(10分)对 上 面 这段文字进行文学理论上的评述。在 这 段文 论里,钟嵘提出了所谓的“滋味”说,肯定了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而之所以“有滋味”,乃是因为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是说五言诗最适合抒发感情,描摹事物。至于怎样使诗歌有“滋味”,作者提出了要综合运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并使风骨与文采并重。(10分)四、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4 .你 如 何理解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答 题 要 点:(1 )关 于 孔子的“思无邪”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看,它是确立了文学艺术的批评的标准。(7分)(2 )“ 思 无邪”的批评标准从文学艺术方而养.就足提倡“卜和之夫。(8分)65 3(3 )从 音 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 露。门()分)(参 见 , ,国历代文论精选“论语选录”)15. 什 么 是司空图的“思与境偕”了请简要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的渊源和意义。答 题 要 点 :(1 )“思 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但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则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的是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境”与“思”偕往,相互融会,因而产生了作品的意境世界。“思与境偕”是诗人们理想的,但又难以企及的高境界。(15分)(2) 这 种 思想在可以追溯到刘卿的“神思”理论,是刘,0“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皎然所说的“假象见意”和“诗情缘境发”的情境论在理论上也有相承之处。(4分)(3 )用 “ 思与境偕”来概括诗歌创作的意境理论,表述更为明确简洁,是对前人诗歌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唐代诗歌创作,特别是对陶渊明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实践的总结,对后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6分)(参 见 (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空图诗论选录”)16 .什 么 是李势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有什一么现实意义?对后世有何影响?答 题 要 点:(1 )明 代 后期的思想家李赞在童心说一文里提出了“童心”说,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说:“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他认为,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价值标准。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15分)(2 )李 蛰 生活的明代后期正是前后七子复古模拟之风盛行的时候,复古派强调复古模拟,不能表达作家的真实思想感情,李赞提倡“童心”正与复古派的理论观点相对立,起到了反对复占模拟风气的作用(汤分)(3 )李 赞 的“童心”说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也间接地影响了清代袁枚的“性灵”说(5分)(参 见 川 ,国历代文论精选“李赞文学论著选录”)65 4说明:1.填空题出现错别字,该空算错,不得分;2.有的填空题的两个答案不能颠倒,颠倒算错,不得分;3.名词解释、翻译题、问答题每两个错别字扣一分,同一大题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4.名词解释、翻译题、问答题不要求与本答案字句相同,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得分;5.所有题目,学生回答与本答案不同,但确有根据的,有所发明的,都算正确,应该得分;6.第四大题中,三题皆答者,只以第1,2两题记分。655试卷代号:1094 座位号二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汉语(师)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O 一O 一O 一2004年7月题号四五总分分数学号姓名分校(工作站)一至一一到一题分共20分1. (孔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论语为政)2. 孟 子 提出了“ ”说和“ ”说,这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3. 庄 子 外物篇说;“签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而 忘 言 。”4. 毛 诗 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二日赋,三曰,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5. 曹王 在 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_ 为主”的著名论断。6. 陆 机 在文赋中提出了“诗”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7. 陈 子 昂在与东方左史虫L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和“ ”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8. 欧 阳 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 ”说,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的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9. 李 清 照在论词提出了词“ ”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 ”和“意趣”的审美要求。(1 09 4号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试 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壤钟冷阵仗嘟氛脚0 一0 一0 一10. 明 代 后期的思想家李赞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了“_ ”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了“_ ”说。11. 清 代 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_ ”,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和中心情节。12 .王 国 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 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的理论核心。口iJ二、词解释d5分共 。分.(司空图的)“四外”说(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2页(共s页)2.(李蛰的)“童心”说得分评卷人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孟 子 B.老子C. 孔 子 D.庄子2.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 “ 不 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 “ 文 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A. 南 朝 梁代的钟嵘B.唐代的皎然C. 明 代 的谢棒D.清代的袁枚4.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论家是( )。A. 唐 代 的司空图B.宋代的严羽C. 明 代 的袁宏道D.清代的袁枚5.提出“格调”说的清代诗论家是( )。A. 沈 德 潜B.王夫之C. 叶 燮 D.王士镇(1 09 4号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试 题 第 3 页 (共 8页 )得分评卷人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五 言 居 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日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钟嵘诗品序)(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4页(共8页)得分评卷人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孔 子 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结合文学史,谈谈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5页(共8页)z.请结合王国维的具体论述,概括他的“境界”说理论.(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s页(共s页)3.试述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小说人物塑造的论述。(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7页(共8页)(1094号)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第8页(共8页)试卷代号:109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汉语(师)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 参 考 )20 04 年 1 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思 无 邪2. 以 意 逆志知人论世3. 在 意 得意4. 风 比5. 气6. 缘 情 而绮靡7. 兴 寄 风骨8. 诗 穷 而后工9. 别 是 一家清空10 .童 心 性灵11 .主 脑 人物12 .人 间 词话境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司 空 图的)“四外”说“四外”是指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就是所谓的“四外”说。C2分)“四外”说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则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志;(1分)“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J启人深思的理趣;(1分)“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1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空图诗论选录”)(1 09 4 号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答 案 第 1 页 (共 4页 )2. (李 赞 的)“童心”说“童心”说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李蛰在童心说一文里提出来的。(1分)根据他的论述,所谓童心就是未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亦即是真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价值标准。只要有童心,就“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3分)从这种观点出发,李蛰对于正统文人所不屑一顾的通俗文学,如西厢记、水浒传等,都给予了“天下之至文”的高度评价。(1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李蛰文学论著选录,)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A 2. D 3.B 4. C 5. A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五 言 诗 在诗的各体中居有重要的地位,是众多诗作中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的口味。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力抒情、描摹物象,是最为详尽切当的吗?(3分)所以诗有三种手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而意思还有余,这是兴;借事物比喻情志,这是比;直接书写事物,用言辞寓含着写事物,这是赋。(4分)扩展这三种手法,斟酌地运用它,用风骨来巩固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体味它的滋味无穷,听到它的动心不已,这是诗中最好的啊。3分)五、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答 题 要点:(一 ) 孔 子在(论语阳货:“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5分)(二 ) “诗 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 (伐 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10分)(三 ) “诗 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10 9 4号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答案第2页(共4页)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10分)。(参 见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论语选录),2. 答 题 要点:(一 ) 在 王国维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里,贯穿其中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人间词话开宗明义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5分)(二 ) 关 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5分)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5分)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人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5分)(三 ) 王 国维继承和融会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士镇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5分)(参 见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王国维人间词话选录”)3. 答 题 要点:(一 ) 金 圣叹非常重视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他对水浒传人物性格作了精辟的分析,论述了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具体特点和方法。5分)(二 ) 首 先他指出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水浒传)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中间便结撰得来。”“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说 :“我_ ,我沂养介_ _”认为必须II一光使作者 1-1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能l关Ifll i1一的,.;辞z. 教 材 指出:门_广) 5 提出厂 ”、“ ”的艺术创作沦,认为只有这样,才fi七1111地JLr仃、美观照,艺术仓,造力也X为盛a. G 1 1大序说:“故诗有六义呜: f-1 ,一一!赋,汀!比四一 _ , t 1 一日科i,六f-I t ! , (1 !Ifd 提i;1 i寺了1六义”说。. 西 不 典沦论文研究r小fl类烈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而末_异”、认为文奈要表现作行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了日J娜冬体表现形态(iii体裁形式等)却各不川,J. 教 材 认为:从I;机在文赋)! !对诗赋创作缘情”和.f本物”IlI沦述,; r以吞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垂要特点: J ,有了深刻的认识。. 皎 然 在论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列了“取境”有_ 、_ 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一1贡献7. 教 材 指出:一李清照论词对i司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f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_ ”,二二是讲“_”,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1ji8. 教 材 指出:张炎丫t1IJ源!, ii 光确I -.雅 if_.的rfi美 标准;次提I;-j ,. 的F; 美要求;第户提出-. ”的市美要求H 36衰宏道在(序小修诗文,il说小修y,r. 大都独于于,. q1自”说,不拘,他的ii歌理沦观点六接继承1李赞的“l0. Y i代乾隆II寸 期,与沈德潜的“ ”说赚1i之sr; ,哀枚!l提,1I, ,说J,艺相抗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几分.共10分)?创ii) I勺)“兴、观、群、怨”fZ,(1大之E勺)“现f代”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10分)论i 阳货:“自一1:诗以蔽之,日:八辞达ifll已矣 思无邪13.尽美矣,又尽沂也I). 乐ffq不7孚,哀Ifif小伤2. 教 材 指出:乙Lf 大序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ffrl,要委曲宛转,必须( )。八. l J 一 fit 讽 “ ” i. “#-文而满谏”(、. “ 怨 DTI 不 怒 ” U.“风以动之,教以化之”3 陈 户 昂在修竹篇序中赞扬东方虫L的咏孤桐篇诗说:“不图正始之音,义睹f几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Ifrl笑。”这里的“正始之所”,教材认为是泛指( )。八. 曲 魏 E-. 始 年 户 d和J公、-弼等人开创的玄淡风、I3 曹 魏 后 期 出 现 的阮籍、裕康等作家的作品(. 西 魏 正 始 年 间 出现的宣扬玄理的作品I). 建 安 正 始 时 期 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4. 就 我 们所学习过的知识,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诗沦家是( ) 、八. 宋 代 的 严 羽 匕.宋代的李清照( rJ 1T 七 1 勺i 棒 I 7 iiT忆 1勺-夫之K :. 教材认为,I-.囚维的X学思想除!一受到ILh I I代一些i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行学家、关学家( 片八. 克 罗 齐 的 i乡响Ii. 黑 格 iJ 勺 ,衫iq(. :的 , ;,响I). 康 德 、 ( 本华的i;5响匡工口、列列(小一20)“僧 敲 ) I门”,只是妄想i,1辛,f说 他人梦,纵今形下砰.似,何羚它发关心!Ru然吝,以!IILU今“打1”、“.敬”一f,就他作想也夕IIt!P i; t ;心,Dl或fti或敞,必)J 一,f1h iL i景,F1然 灵妙,何价)=,拟i义六,见.,. “长1落I1U l”,初无定景;“隔水杜 1、夫”,初仆想得:Alfi单 家1f6i 现-也 (-大之代姜斋L)-话)把!_lfq这ju文;翻译h,l1 话 文(提7:文I111之t,r以不译)2. I. Ti 这段义字提出r1 么样的义学理沦观小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迭两题;每小题20分,共o分)1.简述钟嵘的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思的二要内t t?. y i。 t-合ul户f勺创作实践,说I他提侣的“Jfj 和“兴寄”的内涵. j 式析金x叹对史记)一1l水浒r的比较及Jl:在文f-理论4t一的意义。:3h试卷代号:10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_,.、二,、l=,.-、一l lY_ t- 1- t=1 t1 L X 1, t = L4i 不丫 I X -Lt_ 1% 1! _f又Lei 甲)参一若)2(川 几 年 1 ) !一、填空题(每空I分,共20分)!. 知 、 浩然之2七2.1 fu (F 物化3. 风 兴4.同异马. 感 情 形象fi.易难7. 价 1叙 故实吕.tf! 趣g. 性 灵 格套10.格调性灵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l. ( 沦 i的)“兴、观、群、怨”说沦 语 阳货说:“广f=1 :小r何莫学夫i厅) 诗知丁以兴,叮以观,;叮以群,耳以怨迩之卞父,远之书君,多识厂鸟件草木之名”提出厂“兴、观、群、怨,说现代的话说,兴就足说1午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川,r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月j,能吞到f4一风的盛丧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i,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说i.tI,f ; 以1顶现实,批YI黑暗的t1 rte小i的政治i1分)f. ; -的“t.观、群、怨”说对后世b,y,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L川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1分)(参见中国历代文沦精选., J现)k,义,于片的足创作过_程中的.j发卜f:.是说创作过程fi -i 1t33 )身 的运)1规律,是超思维的,I1发 地完h,的,l作i小)Il ,人为地从外在59;制这一l1发 过不,-.现 k,说的fY现真实义巧足现在义和现成义!勺两方I(q 的必然结%. 1 f jl J情s,:按照S自身r,规f 自发地运动而构bk; i象,则恰和,;,;.必然足,:实不安,现+:说强调情景的当F独特性和创作过 程r1勺i!发卞!,这就保证1乍 歌的独牛、性X11仁i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