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然则,古之嫔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台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谲怪之状。”斯言得之。至于经管位置,则画之总要。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状,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宋朝顾骏之常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译文:六法论”有哪些内容呢?它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 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的,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囵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这可以说是指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 随类赋彩: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传移摸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各擅一节足矣。我们了解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 张彦远试论之曰:古代的画,往往放弃对象的形貌之似而推尚画的风骨气韵,从形似之外去追求画的意境 ,此中奥妙难以与俗人说清楚。现在人的画,即使得到形貌之似,但是气韵不能产生。通过气韵来讲求作画,则形似已经包含在里面了。上古时代的画,笔迹简略意味清淡,但典雅纯正,顾恺之,陆探微之流画家的画就是这样的;中古时代的画,细密精致而光彩焕发,展子虔、郑伯仁之流的画就是这样的。近代的画,焕然光灿而追求六法完备;现在之人的画,错综杂乱,没有一定宗旨,许多画匠的画都是这样的。 象物之形当然在于形似,而形似必须保全事物的风骨气韵,形似和骨气,都以立意为本,但归根结底又在 于用笔,所以善画者多善书法。既然如此,那么,古代的嫔妃臂细而胸束,古代的马嘴尖而腹细,古代的台阁 肃然耸立,古代的服饰容与拖曳,所以古画不只是变态,而是具有特别的意义,也可能是因为物象本身有所不 同。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没有生动之态可以比拟,没有气韵可以追求,特别重要的就只是构思位置和处 理好向背阴阳关系。顾恺之说:“画人最难,其次是山水,再次是狗、马,而台阁是有一定形状之器,更容易 画。”此话得其要领。至于鬼神人物,具有生动之态可以表现,必须画出神态气韵之后才算完全,如果气韵不周全,只是白白表现其形似;如果笔力不遒劲,只是徒然善于涂抹色彩,可以说是不好的。所以韩湟说:“画狗马难,画鬼神易。狗马乃是民众常见之物,而鬼神乃是谲怪之形。此言得其道理。至于经营位置,则是绘画的整体枢要。自顾恺之、陆探微以来,画迹很少保存,全面考察之,只有吴道玄的画,可称得上六法俱全,包罗万象,好象是神仙假手于他,完全达到了造化之妙。所以他的气韵雄伟之状,几乎在缣素之画纸上难于容纳, 他的笔迹磊落峻伟,于是纵意发挥于墙壁之上,但他的小画又特别稠密,这真是神异。至于传模移写,乃是画家微不足道之事。然而现在画画的人,稍微善于写貌,获得形似,却没有应有的气韵;具现事物的色彩,却失去应有的笔法,怎能称为画呢。呜呼,现在的人画画不得当啊! 宋朝顾骏之,常构筑高楼,用做绘画的处所,每次登上楼则去掉楼梯,家里人很少见到他。若是当时景象 融洽而晴朗,他就含毫作画,如若田地阴森凄惨,则不操笔。现在的绘画之人,笔墨和灰尘相混,颜料和泥沙相杂,白白粘污绢素,怎能说是绘画呢?自古善于绘画的,莫不是士大夫世家贵族,隐逸之士、高超之人、名声大振、妙绝一时,传美名于千年,而非里巷鄙陋俗贱之人所能为。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水,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谓不失其本意。24 这里将山水(画)分作四类,而以可以驻居、可以游赏为最高标准,可行与可望仅作为较初阶段。绘画作品能够使人感到可居可游,是创作和鉴赏的首要目的,即所谓的本意。 此一脉理论,至后由将艺术作品当作真实景观或事物的代用品,转为以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作抒发自己胸臆的手段。如元代倪瓒(1306-1374)25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种抒写主观情绪的做法,以至可以不考虑观者的认识,乃至他人视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26至此,中国传统美术史学中纯审美理论又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提倡的作品是抽象的,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绪为主要目的的。比较而言,西方人是到20世纪才进入到这一层次。而当代中国人由于自19世纪以来就在西方人的炮火烧火燎面前丧失了自信心,一直模仿西方人的实证主义科学和现实主义文化,对中国自己的传统却遗忘了很多,没有很好地发掘。我们曾经很长时间对西方的抽象艺术不理解,感觉神秘而不可解,孰不知抽象艺术正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支。 倪瓒还说:其政事文章之余,用以作画,亦以写其胸次之磊落者欤!27进一步指出绘画艺术的功能在于抒写胸次之磊落者。他认为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28非常形象地描述出不求结果的形似,而只追求过程的自娱的观念。 纯审美美术功能观影响很大,至明时写意画大增,遂有人指出: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故事。29明清两代,纯艺术的研究与论述,日益繁多,大多从笔墨意趣入手,强调美术的本体价值,而对表现的内容则往往忽略。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繁荣阶段,尤其是清时期,大量具体论述技法、创作过程和分析作品的著述甚多,这均可视为纯审美功能论发展的结果。以西方人视之,则会以艺术死亡论一以概之。因为中国传统美术发展至此已经完善,程式化的形成就说明这一点,面一味模仿古人,则表明一种艺术式样的循环,也意味着该种艺术形式的完结。如欲继续发展,就需要改革,这就是中国美术进入20世纪以后的首要任务。因此,纯审美功能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空调清洗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模压成型工作业指导书
- 粉尘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镀膜工作业指导书
-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洞察及研究
- 合成氨生产工作业指导书
- 电冰箱装配工作业指导书
- 特种气体生产工作业指导书
- 索道智能运维体系-洞察及研究
- 《游园》教案教学课件
- 房屋清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耳前瘘管的护理小讲课
- 冠心病危险因素管理
- 高速安全知识
- 人工呼吸笔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指向社会责任的“海水稻渗透现象”主线式情境教学实践
- MZ-T 《殡葬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2025年游泳馆设施维护承包合同
- 《数据采集与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