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doc_第1页
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doc_第2页
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doc_第3页
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doc_第4页
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以绍兴为样本的调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约束以绍兴为样本的调查分析摘要: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创业创新”背景下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据。文章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考察了制约绍兴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与制度的诸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技术创新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一、引言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绍兴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步骤。只有了解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才能为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颇为复杂。因此,国内外关于制约技术创新因素的研究也较为丰富。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的,因而把研究开发视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诺斯认为,制度安排好坏决定技术创新高低。施穆克勒认为,社会需要是拉动、牵引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莫厄里和罗森堡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科技推动和需求拉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都是决定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除上述观点之外,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还有:英国肯尼迪、冯威杜克、费尔普斯等人提出的“企业家的创新偏好说”,加尔布雷恩的“厂商规模说”,卡曼、施瓦茨等人的“市场结构说”等 转引自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西方技术创新理论被引入我国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在引入和评析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傅家骥、柳卸林、姜彦福、雷家啸、徐肇翔、贾蔚之、许庆瑞、汪应洛、王春法、高建、杨武、刘满强、李正风、曾国屏、纪玉山、王永生等,他们在西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跟踪世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对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过程、管理及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陶学禹,孙艳:西方企业创新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J 社会科学动态,2005,(5)。本文作为以往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一种补充,侧重于对已有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目的是帮助认清已有“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适应条件,也有助于绍兴有关部门从宏观上合理作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二、调查方式与样本基本情况在绍兴市科技局的帮助下,我们对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6个县(市、区)2000多家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就绍兴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走访、开座谈会的方式。问卷调查的样本是绍兴市科技局通过绍兴六县(市、区)科技局、经贸委、统计局等部门人员帮助发放与回收的。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7份,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我们还深入部分企业举行有科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直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样本的分布特征如下:(一)地区分布表1地区分布因 素 数量 占比(%)越城区915.04 绍兴县49326.98 诸暨市43823.97 上虞市36519.98 嵊州市23813.03 新昌县20111.00(二)行业分布表2行业分布因 素 数量 占比(%)纺织、服装、印染业73240.07 化学与医药1347.33 电器机械、通信、电子设备23412.81 金属制品1568.54 塑料制品、造纸业23412.81 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业1136.19 其它22412.26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制约状况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得出,当前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有: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难以产生技术创新的机制;资金少,融资难,承受创新风险的能力差;职工文化素质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管理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等。本文拟通过“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企业不愿开展自主创新的原因”、“企业立足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缺乏的要素”3个方面来具体考察上述因素制约绍兴企业的情况。从(表3、表4、表5)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创新“周期太长”是企业不愿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见表3),在众多导致企业不愿开展技术创新的原因中,创新“周期太长”(占样本总数的31.03%)是最重要的。由于技术创新的收益与成本在创新周期中具有不均匀的时差分布特征,绍兴多数企业因为资金短缺,很难承受大量的投入而没有产出,故此在创新战略的选择上大多采用了模仿改创这一方式,以求更快地进入成熟期,给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极易带来侵犯知识产权等负面影响。其次,缺乏技术人员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表5),众多企业认为“缺乏技术人员”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缺乏资金”则位居第二。根据王庆功、丁子信对山东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资金短缺”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障碍,占比为46.2%,认为“人才缺乏”的比例为15.60%,比资金短缺的比例小很多王庆功,丁子信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大学学报,2007,(3)。这主要是因为绍兴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王庆功、丁子信的调查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从绍兴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具有创新活力的技术人才,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在很多企业中还是偶然的、间歇性和非制度化的行为。表3 企业不愿开展自主创新的原因因 素 数量 占比(%) 周期太长56731.03 风险太大50527.64 自我技术水平低44124.14 管理太难18810.29 国外技术引进见效快1266.90表4 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因 素 数量 占比(%)缺乏技术人员63234.59 缺乏资金44224.19 缺乏创新意识31517.24 产权不合理623.39 缺乏明确目标1266.90 缺乏团队精神623.39 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18810.29表5 立足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缺乏的要素因 素 数量 占比(%) 人才74440.72 资金60933.33 技术信息27114.83 政策1357.39 管理683.72四、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制约状况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二是缺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三是中介组织的缺失使企业与研究机构缺乏联系的桥梁。国外对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因素的研究则形成了5大理论,即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式、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技术创新系统集成网络模式 转引自李媛: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6。从中外理论的分析方法来看,都是紧紧抓住科技、市场、政府三个经济主轴进行分析。受此影响,本文亦从这三个方面验证已有研究成果在绍兴的适应性。(一)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因素主要有信息不充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模式(施穆克勒、冯希普尔等)认为,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市场需求为产品和工艺创新创造了机会,并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该理论把技术创新的推动模式描绘成市场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创新 生产 销售等过程 转引自李媛: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6。刘明霞和袁靖波在总结中外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市场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第二,市场体制对技术创新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市场体系要素影响技术创新 刘明霞,袁靖波: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7月。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就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因素设计了4个选项(表9)。在被调查企业中,有32.29%的企业认为市场信息不充分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最重要原因。市场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有创造出适合需求的适销产品,技术创新才会得到效益。绍兴企业由于缺乏人才,缺乏必要的和正规的信息来源渠道,使其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弱。表6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方面原因的分析因 素 数量 占比(%)市场秩序不良45725.01 市场信息不充分59032.29 市场竞争不充分27415.00 不正当竞争50627.70(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因素主要是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沟通技术推动模式理论(熊彼特、曼斯菲尔德、厄特巴克、森谷正规等)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的,该理论把技术创新的推动模式描绘成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创新 生产 销售等过程 转引自李媛: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6。在此理论支撑下,本文就有关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因素给出了7个选项,要求企业进行选择。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多数认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沟通”,占比为33.44%,“科技与生产脱节”占比为20.80%,列第二位。由于技术市场的不发达和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一方面使政府科研机构由于产业化经验和经费不足,存在着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另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企业苦于没有可以利用的合适技术来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对在产、学、研之间建立起成果与产业化的联动机制形成阻碍,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表7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方面原因的分析因 素 数量 占比(%)研究机构技术成果少1528.32 研究机构科技能力有限22812.48 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沟通60833.44 科技与生产脱节38020.80 缺乏基础研究支撑774.21 科研机构服务22812.48 合作收费太贵1518.26(三)政府作用重要,但科技投入不够技术创新理论的行政推动模式强调由政府推动而引起技术创新,这种模式可以表示为:国家计划 部门计划 科研单位研制开发 企业试制 产品推广 转引自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郝丽娟认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为企业技术创新培养人才;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郝丽娟,基于政府角度的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期。刘明霞、袁靖波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总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政策、法律等环境中进行的,他们特别强调政府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刘明霞,袁靖波: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7月。杜伟通过对中外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大量分析后认为,政府的政策安排是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激励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主要包括金融、财政、税收、分配、价格、信息、专利和其他政策 转引自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根据以上研究基础,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方面“原因”、“作用”、“基本认知”三个衡量途径来具体考察这一问题。从表8、表9、表10可以看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状况有以下特征。首先,政府科技投入有待增加,办事效率有待提高。表8显示,在1827家企业中,有866家企业认为“投入不够”是最重要的,占比为47.40%。认为“办事效率低”的有481家,占比为26.33%,据我们对企业和相关部门调查,造成政府办事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部门科技资源的分散配置而导致政出多门、互相扯皮现象,为办事效率不高埋下隐患。其次,企业对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表9显示,多数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优惠条件”(20.58%)和创新基金(20.58%)。表10显示,企业觉得政府最应为其提供“专向支持”(32.57%),也有部分企业最需要政府从“税收方面”提供支持(26.60%)。从绍兴目前情况看,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抗风险能力还很弱,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因此,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表8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方面原因的分析因 素 数量 占比(%)投入不够86647.40 办事效率低48126.33 政出多门28915.82 办事不公正19110.45表9 科技创新中政府的作用因 素 数量 占比(%)提供优惠条件37620.58 提供创新基金37620.58 搭建科技条件平台33418.28 帮助引进人才25013.68 开展产学研合作20911.44 提供技术信息服务20911.44 设立科技孵化器734.00表10 对科技创新中政府工作的基本认知因 素 数量 占比(%)专项支持59532.57 税收减免48626.60 提高办事效率27114.83 政府采购支持1598.70 创作公平竞争环境1588.65 保护知识产权1588.65五、绍兴科技人才分布与科技投入状况(一)科技人才就业分布状况通过走访人事局、科技局等单位发现,绍兴科技人才分布极不平衡。从就业单位性质看,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行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占比极少。绍兴科技工作者近一半(49.2%)在事业单位工作,约1/3(34%)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单位只占12%和4.8%;从就业产业类别看,绍兴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绍兴科技工作者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32.1%)和第三产业(67.9%),在第三产业内部分布中,教育、卫生系统科技人才就占39.7%、17.8%。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奖励都注重在岗时的奖励,对科技人员离职后的收入保障机制重视不够;注重对科技人员短期内的奖励,而对他们的长期激励措施不足。这种状况容易造成科技人员离开企业而到收入有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图1:科技人员单位分布 图2:科技人员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绍兴科技发展报告整理)图3:科技人员主要行业分布(资料来源:根据绍兴科技发展报告整理)(二)企业科技人才面临的问题绍兴市统计局企调队2006年在全市企业中开展了人才资源调查,共抽取样本单位5108家,发现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引进较吝惜,人才引进少。这一选项的认同比重高达41.8%,位居首位;二是企业用工条件不够好,引发技能人才难招、难留。这一比重为31.8%,位居第二;三是企业缺乏深厚的产业基础,人才创业平台有限。这一比重的认同度为19.4%,列居第三。虽然绍兴市企调队在企业的调查对象不仅仅包括科技人才,还包括其他方面的人才,但这些调查对象在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反映了绍兴科技人才在企业的真实处境。图4:非公有制单位科技人员面临问题(资料来源:根据绍兴科技发展报告整理)(三)绍兴政府科技投入状况由于对绍兴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资料缺乏,我们用绍兴科技资金投入来分析绍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状况。从下表可以看出,绍兴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稳定在4.3%左右,2005年达到一个最高值,为4.6%,但2006年回落为4.12%。从科技投入的增长率分析,绍兴科技投入的增长率在总体上要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反映了绍兴政府对科技的重视。本文前面的调查显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方面最主要原因是投入不够,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因企业多而造成僧多粥少,也由于我国科技资源的分散分布状况。一方面各部门争资源、上项目,大量重复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科技投入浪费严重。据反映,绍兴有关部门科学仪器设备大多“闲得发慌”,利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分散,又往往不足以配备完善的配套辅助件,科技投入质量普遍不优,反而给企业造成投入不够的感觉。表11绍兴科技投入与地方财政收入比较表项目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科技投入(亿元)1.43 2.32.693.53.9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9.6250.4863.5576.1394.55科技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3.614.564.234.604.12科技投入增长率(%)51.060.830.022.023. 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42.834.055.8919.824. 2(资料来源:根据绍兴统计年鉴整理)六、结论性评述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和政策建议。(一)加强企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缺乏技术人员是制约绍兴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障碍,是企业立足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最缺乏的要素;绍兴科技局材料则显示,绍兴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事业单位,绍兴企业的人才创业平台有限。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绍兴应健全层次多样、结构合理、辐射广泛、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人才市场。进一步做好企业的人事代理工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人才规划、人才培训及人才储备等一条龙服务;在引进人才时应把着眼点放在企业的急需人才上,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应完善机制,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人才的长期激励程度,缩小其与事业单位人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二)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扶持作用调查显示,企业不愿开展自主创新的最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周期太长;资金是企业立足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比较缺乏的要素;企业最希望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提供优惠条件和创新基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方面最主要原因是投入不够。为此,绍兴应切实落实财政科技支出增幅高于财政支出增幅的政策,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三)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秩序调查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方面主要原因是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正当竞争。为此,绍兴应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把企业技术创新纳入法制轨道,清除分割、封锁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壁垒 ,防止任何形式的地区封锁、城乡分割、行业壁垒和部门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及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各种服务,以做到政策透明,信息畅通。(四)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方面原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