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家--文.doc_第1页
摄影名家--文.doc_第2页
摄影名家--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名家赫尔穆特牛顿“我喜欢粗俗。我对坏品位有浓厚的兴趣它比那种假想中的好品位令人激动得多,后者不过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化了的方式而已”赫尔穆特牛顿 他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1932年他买了自己的第一架相机,17岁时他开始和一位女摄影师伊娃学艺。当形势对犹太人越发不利时,1938年他来到了新加坡,然后去了澳大利亚。1948年他与女摄影师兼演员琼F布朗妮结婚,后者对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她不但在他的一系列情节性的舞台造型式作品中以模特身份出现,也向他提供了自己布光和场景设置等方面的技巧。后来,她为他训练模特,教他们如何为他的照片摆姿势,那些照片充满了古怪与残酷的占有欲。这不但强调了摄影师/偷窥者的双重身,也暗示了所有观看者都是这一虐恋式的性幻想的同谋。 他们在澳大利亚呆了17年。牛顿那时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公民,但他渴望着欧洲。1956年他们俩在伦敦度过了1年时间,之后在巴黎一直住到1981年。他在法国的时尚杂志工作的机会使他有机会为Elle,玛丽-克莱尔,STERN和花花公子等著名杂志提供自己独特的时尚摄影作品,并展示自己卓越的摄影才华。 直到1970年,牛顿才开始赢得国际性的关注和声誉,人们把他的作品归于一个异类的传统之中。他被雄心勃勃地称为“继承了斯坦因、募卡西、欧文潘和理查阿维东这些大师的传统”,而牛顿自己的格言是:“艺术的概念不应排除人工的概念,因为那正是它的艺术表现力之所在所有美丽的事物都是伪造的。最美丽的草坪是那种塑料草坪。” 1975年,牛顿开始在纽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日本等地展示他的黑白及彩色时尚人像作品。他那恋物般的摄影趣味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与赏识,随后开始推出他自己的多部摄影画册。他作品的精心谋划的品质,以及他对时尚摄影固有传统的颠覆,使得牛顿的作品很快成为大西洋两岸重要的博物馆与画廊的收藏品。 赫尔穆特牛顿在时装摄影界登场的60年代后期,正是一个各种惊世骇俗的主义、口号遍地开花的时代。性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迷幻药文化、嬉皮士、反战运动、禅宗热、摇滚音乐、公社运动、摩托车族当时在青年中流行的各种思潮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而对性的大胆追求与表现正是反主流文化冲撞主流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突破口。 牛顿大胆的图像彻底撕去了时装摄影温情、典雅的外表,冲击传统伦理价值伪饰与压抑的一面,并代之以一种充满危险、鼓励出轨的图像。他反传统的视觉倒戈强烈地反映了西方社会中性在消费文化中的扩张与性的现状,使以前在时装摄影中一直遮遮掩掩的情欲成份公开化、合法化。在牛顿这里,对新时代敏锐的感受力一直是他摄影的原动力。他以精致、颓废、倦怠、妖艳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置换出在以往时装摄影中不具现实感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带领我们进入20世纪情欲的深部。 当然,牛顿的文化姿态其实充满矛盾,他的镜头主角虽然一反柔顺的女性形象而别具时代意义,但她们又无法避免过于乞灵于情欲征服的嫌疑。女权主义分子对牛顿深恶痛绝,猛烈抨击他作品中的性暴力、窥淫和变态场景,并将他定义为厌女症,然而也有拥护者把他的摄影作品奉为艺术杰作,认为他是一个以摄影为媒介的隐喻艺术家,通过华丽的女人,昂贵的睡袍和色情的场景创造出奇特的虚幻世界,以此完成道德或者政治的反抗。 牛顿的许多时装摄影善于在一种具有特殊气氛的空间中展开。他以地下室、都会中的高楼屋顶花园、室内游泳池、欧洲古城堡、豪华旅馆等为舞台,通过别出心裁的场面调度,布置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件”现场,设计一场虚假的惊险,导演一出出催生欲望与想像的话剧。人们在此空间中的存在理由似乎只是为了冒险、引诱或挑逗,从他的照片我们无从得知故事的结局会走向何方。也许,牛顿需要的就是让观众与照片中的人一起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一起体会一种放纵的快感,一起设计一种结局。 安妮莱博维茨如果说到可以将全世界最大牌的明星任意摆布的女人,那么一定不能少了女摄影师安妮蕾波维兹。 这位名利场杂志的御用大牌,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安妮的摄影作品里人们熟悉的明星常常会有与众不同的姿态、造型出现,有时候,她提出的构想充满冒险与怪异,但是大多数明星还是老老实实配合。 相比与其他摄影对象,安妮对明星的“虐待”也是出了名的,往往把明星们弄成匪夷所思的样子,又常常是在所有人累得筋疲力竭的时候灵感突至。 而她和娱乐圈开始亲密接触是从滚石杂志开始,1970年,只有20岁的她被滚石杂志创办人温纳相中,开始发表作品,列侬与大野洋子更通过她的镜头屡屡出现于滚石,1973年,年轻的安妮更成为滚石的首席摄影师,其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也越来越清晰。 安妮戈德斯安妮 戈德斯 Anne Geddes 在1956年9月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完全是自学摄影,时间跨越15年。在全家前往新西兰后,她在奥克兰的郊外建立了第一座专业摄影实验室。安妮的照片出现在许多国际性出版物中,包括时代 、 生活 杂志,以及人物、摄影地区新闻、美国专业摄影家等杂志,还有欧洲和东南亚的许多杂志上。安妮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的热点栏目中作为嘉宾出现。在1996年的美国,安尼的作品集在花园里降落成为排名第一的礼品书,并在纽约时代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排第3,持续12周,并重新在1997年3月回到排行榜,排第13。同时在洛杉矶的时代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2。 在花园里降落11次印刷,制作的挂历、贺卡和相关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米沙格尔丁 (Misha Gordin) 生于1946年,在前苏联的拉脱维亚长大,1974年移居美国“我从不解释我的作品。 我的目的是展现观看者的感受和想法。 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的解释。 我对各种人对我作品的不同看法很感兴趣。 有时他们甚至展示了不为我所知的一面。 他们的看法都是有根据的。”-米沙格尔丁 (Misha Gordin)Misha Gordin称自己的创作为“概念摄影”。他对反映生活毫无兴趣,对他来说,摄影就是通过虚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的工具。他对苦难与拯救的关注,显然来自早年经历和东正教的影响。他的近作群体里,他对集体的属性做了严峻的反思。一群失去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或者蒙面,或者身上标记相同的记号,动作一致地劳动、聆听、哭泣、祈祷、跪拜,还不约而同地蜷缩进各自的小箱子。集体是思想之敌。在这样的组织中,任何犹豫和怀疑,都将立刻被辨认,扑灭。他早年的作品,如呼喊系列,人物都埋在地里只剩一颗头颅。头颅上的泥浆已经干裂,呈现一种深沉的悲剧性。他们的额头刺着数字;他们的脸上爬着蜥蜴;他们的眼睛被黑布蒙住;而他们的嘴被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