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工作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教育内容,纳入教育体系,科学地、系统地、发展地归纳和吸收,并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发扬光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丰富的传统道德思想和文化内涵,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振兴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们按照先人传统美德去做事、做人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1.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道德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先进的道德观念内涵广泛、寓意深刻。如古人提出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都是做人的道德基础,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必须讲究这些原则:“忠”即“爱国”,要精忠报国;“孝”即“孝顺”,要孝敬父母;“诚”即“诚实”,要诚实可靠;“信”即“信誉”,要守信于人;“礼”即“礼节”,要文明礼貌;“义”即“仁义”,要“重情重义”;“廉”即“廉洁”,要廉洁奉公;“耻”即“荣耻”,要知荣知耻。这8个字不论在古在今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2.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 中国传统道德内容极为丰富,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最后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主体,以“道家”、“墨家”、“法家”、“佛家”为补充的中华民族的道德理论体系,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理想、信念、品格、人格、意志、精神等方面都有阐述。例如“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而忘私精神,“见利恩义”的高尚品德,“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中庸之道”的和谐观念,“威武不屈”的献身精神”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的主流。 3.传统的道德理论具有先进的道德思想。 在我国传统的道德理论中不乏一些先进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文化,这些理论无论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符合时代精神。如古人提出的“仁者爱人”思想与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一致;古人提出的“礼义廉耻”的荣耻观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道;古人提出的“尚中贵和”的观念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有关联。 总之,时代的发展需要道德去助推,社会的和谐更需要道德来支撑,没有道德的社会将是一个黑暗的社会,缺乏道德观念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 二、我国的传统道德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优秀的传统道德是历史的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高校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优势性。 1.传统道德理念的社会基础雄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确立到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流传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这些理论不仅是历代王朝推崇的道德伦理的标本,也是历代名家所宣扬的精神主体。其传承历史优久、地域广阔,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归纳总结形成的道德规范,具有雄厚的社会基础。 2.传统家庭道德理论传承深远。 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封建家教中就传承“家教”、“家训”的名人古句。直至今日,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延续着“祖训”、“家训”的习惯。虽然有些“祖训”、“家训”多少掺杂着封建思想,但是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主要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孝敬父母”等,这些自觉地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的现象,在我国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大学生在接受传统道德观念时会感到十分亲切。 3.传统道德理论贴近百姓生活。 中国传统道德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引导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是指导人们奋发向上的导航器。“孔融让梨”、“孟母择邻”、“卧冰取鱼”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教育子女的典范。中国百姓认可它、接受它、传承它、应用它,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论博大精深,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三、要把传统的道德理论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传统的道德理论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封建社会的影响,古人不可能预见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观念的变化和需求。我们要借鉴和利用古人优秀的文化遗产,把优秀的传统美德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归纳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德育素材,并把它作为高校德育的补充。 1.对传统的道德理论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辨别。 传统文化中的有些观念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的甚至带有歧视性因素。如“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传统道德理念,从中筛选、诠释出合理的、科学的、积极向上的成份,并赋予新时期的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以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2.在传统的道德理念中寻找新道德的结合点。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道德理论的宣传和传播,其目就是维护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现代人的社会需求与古人的社会需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可以把古人的“格言”、“警句”与现代道德规范有机地结合,鼓励人们学习先人的精神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3.在现实的规范中寻找突破点。 在教育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把传统道德当成现阶段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取而代之,要有机地结合,选准突破点。例如,当今社会上存在的诚信危机使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失去道德准则,古人对此早有关注,中庸里的“君子诚之为贵”和“精诚所至,金石为 开”就是讲诚信这个道理。 四、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主要措施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虽然高校加强了德育工作,但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有道德认识,缺乏道德情感;有道德感慨,缺乏道德行为;有道德理论,缺乏道德实践;有道德口号,缺乏道德信仰。 1.发挥主渠道作用,在理论教育上下工夫。 德育理论的传播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必须确保主渠道的畅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提供保证,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理念与现实结合起来,把科学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2.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在行动上正确引导。 道德的形成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更要靠因才用人的影响。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也是道德观的成熟期,什么样的环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必须在各个环节上下工夫。各级领导、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精神,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道德形象道德思想和人格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接受道德知识的同时,时时处处体现优秀道德的影响。 3.德育要注重实效性,在实践上下工夫。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有理论影响,还有实践的因素。因此,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贴近生活”和“及时总结典型”的原则。要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辨别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要在社会的实践中寻求合法、合理的利益;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艺考签约班合同范本
- 用工合同保险协议书范本
- 生物柴油厂采购合同范本
- 物业务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项目投标工程协议书样本
- 电商开店学员合同协议书
- 物业服务协议终止协议书
- 汽车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
- 高空作业安全协议合同书
- 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届内蒙古赤峰林东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司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 生产车间安全隐患300条
- 控制计划CP模板
- 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及问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
- 出生缺陷定义及分类和预防要求
- 乌鸡散-圣济总录卷八-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厂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
- 全站仪基本功能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