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简答题复习精选.doc_第1页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简答题复习精选.doc_第2页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简答题复习精选.doc_第3页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简答题复习精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地理上册期中考试简答题复习精选1.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1)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国际贸易;(2)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便于同海外各国交往;(3)广大的陆地和海洋疆域,物产丰富;(4)海陆差异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便于多种经营。2.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1)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2)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开发便利;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该区域经济发达。3.中国的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4.中国民族分布特点(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3)汉族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5.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和竹楼,反应了当地高温多雨的湿热环境,孔雀舞是民族独特舞蹈。6.蒙古包(1)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广阔,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2)适应游牧生活,便于拆装。7.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变化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到荒漠草原,最终过渡到荒漠。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影响因素属于:海陆因素。8.内蒙古高原环境问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导致沙尘天气增多等。措施:退耕还草、轮牧休牧、划区轮牧、植树种草等9.内蒙古卫星回收问题(1)地势坦荡,便于观察搜救;(2)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观测、搜救;(3)地广人稀,有利于安全保障等。10.中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1)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2)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11.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影响(1)影响气候: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影响交通经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3)影响能源经济: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12.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原因:(1)国土辽阔,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2)跨多个干湿地区;(3)地形复杂多样;(4)海陆差异大。13.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地处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临近最大的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14.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冬季,南方太阳高度角比北方大,白昼时间比北方长,北方临近冬季风的发源地。15.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青藏高原最凉爽,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16.吐鲁番盆地气温高的原因(1)海拔低,气温高;(2)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散发;(3)离海远,受海洋影响小。17.为什么中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1)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太阳高度角也增大;(2)夏季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3)冬季风消失,夏季风给北方送来热量。18.中国降水分布特点(1)空间分布: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降水量较大,较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加重。(2)时间分配: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80%以上,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更为集中。19.城市降水量比较反应的规律从广州、武汉、哈尔滨三城市的年降水量大小,反应了中国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趋势; 从广州、武汉、乌鲁木齐三城市年降水量大小,反应了中国降水沿海多,内陆少的分布趋势。从都是季风区城市降水资料图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20.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的影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21.夏季风的活动规律和影响 规律:每年4月开始,由南向北推移,9月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 影响: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的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北涝南旱”。22.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1)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使得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的多。(2)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3)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和热量条件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23.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1)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因而中国气候也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2)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24.中国南方是鱼米之乡,而同纬度的西亚和北非等却是热带沙漠(1)中国东部海陆差异大,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2)西亚和北非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蒸发量大。25.北方和西北春季多沙尘的原因(1)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2)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多大风,地表植被稀疏。26.中国外流河水文特征(1)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2)秦岭-淮河以南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3)秦岭-淮河以以北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淮河、海河等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很大。(4)东北地区河流与华北地区相比,水量较大,含沙量小,结冰期更长,且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风来临又形成夏汛。27.中国内流河水文特征(1)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2)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28.长江水量比黄河丰富的原因长江:(1)流域面积广;(2)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地区降水多;(3)支流众多。黄河:(2)流域面积相对小;(2)主要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3)支流较少。 29.长江中下游地区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1)江阔水深,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2)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3)支流众多,且南北分布,增加通航里程;(4)主要流经亚热带区域,无结冰期,四季通航;(5)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6)便于与铁路、公路、运河、海运等其他运输方式实现联合运输。 30.洞庭湖缩小的原因、危害、对策原因和对策:(1)泥沙淤积 对策:中上游水土保持,植树种草等。 (2)围湖造田 对策:退田还湖危害: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降低,易导致洪涝灾害。31.长江中游多洪涝的原因(1)河道弯曲,特别是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致泥沙淤积等;(措施:截弯取直)(2)中游支流众多,水量大增;(3)流域内降水集中,汛期长,降水量大,且支流南北分布,易同时涨水;(4)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缩小,对长江干流水位调节能力下降。32.三峡水利枢纽作用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33.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的原因 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且支流众多,水能丰富。3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原因:土质疏松多陡坡;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对策:修梯田植树种草) 植被稀疏,破坏严重(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对策:植树种草、合理放牧)工程措施:坡耕地改梯田、打坝淤地,拦蓄泥沙。生态措施:植树种草等。35.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是(1)成因:黄河中游水土大量流失,进入华北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