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_第1页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_第2页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_第3页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_第4页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分析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市场 企业的供给咖啡的价格、茶叶的价格、糖的价格等等(相对边际效用的比例)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企业生产函数把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公众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无差异曲线$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机器的租金等等生产要素市场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生产要素的供给(负效用、闲暇的偏好,持有的财产)说明:该图的左、右两个方框分别表示公众和企业。公众指的是消费者,企业指的是厂商。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具有双重身份: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该图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表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图中的一切需求关系都用实线表示,一切供给关系都用虚线表示。分析:从公众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土地等,以取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如一定数量的咖啡、茶叶等,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从企业方面看,同样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厂商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如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等,然后,进入生产过程进行生产,如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咖啡、茶叶等,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图的上半部,消费者对产品(如咖啡、茶叶)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如咖啡、茶叶)的供给相遇于产品市场,由此便决定了每一种产品(如咖啡、茶叶)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下,厂商的超额利润(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为零,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会降至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厂商是以最低的价格出售产品。在图的下半部,消费者对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的供给和厂商对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的引致需求相遇于生产要素市场,由此又决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市场的均衡价格(如工资、地租)和均衡数量。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价格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这四部分分别构成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提供者的报酬收入。结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第二节 需求曲线一、 需求函数u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u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 商品的自身价格:;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 相关商品(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的价格;4) 消费者的偏好;5)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u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u 需求函数表达式之一: 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Q d=f(P)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P为商品的价格;Q d为商品的需求量二、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u 商品的需求表: 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如:价格数量组合ABCDEF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u 需求曲线特征: 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前提条件: 一般假定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即具有连续性。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如线性需求曲线:线性需求函数通常形式:Q d=-、为常数,且、0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 供给函数u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u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1) 商品的自身价格;2) 生产的成本;3) 生产的技术水平;4) 相关商品的价格;5)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u 供给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u 供给函数表达式: Q s=f(P)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P为商品的价格;Q s为商品的供给量二、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u 商品的供给表: 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23456供给量(单位数)0200400600800u 需求曲线特征: 向右上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前提条件: 一般假定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即具有连续性。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曲线。如线性供给曲线:线性供给函数通常形式:Q s=-+、为常数,且、0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 均衡的含义u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 经济食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u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二、 均衡价格的决定u 含义: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u 均衡价格的形成: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来年各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三、 均衡价格的变动1. 需求曲线的移动u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变动。u 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 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供给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2. 供给曲线的移动u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曲线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变动。u 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 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3.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u 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u 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是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u 供求定理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u 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有如下规律: 需求和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均衡价格提高P0,均衡产量提高Q0;需求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提高。 供给和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和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提高;供给,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提高。这就是供求定理。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敬爱哦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形式来表示。如均衡价格的经济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三个联立方程:P和Q是该模型所要求的解,即为内生变量;a、b、c、d均为大于0的常数,他们是模型的参数参数通常也被看成是外生变量。Q d=a-bQ s=-c+dQ d= Q s由模型决定的变量为内生变量,由模型以外因素决定的为外生变量。2.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1) 静态分析:根据外生变量值求内生变量值;2)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3) 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 弹性的一般含义u 弹性的一般公式:弹性系数=u 弧弹性公式:Y=f(X)e=, (e为弹性系数)u 点弹性公式:e=二、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u 含义: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u 公式: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变动率本身为负)u 弧弹性:ed= = -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u 点弹性:ed=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即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三、 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u 如用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P、Q代表价格和需求量的增量,Ed为需求价格弹性。则Ed的计算公式如下:Ed=式中的负号表明需求量和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加此负号后,Ed 为正值,便于进行分析。如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件,则Ed数值如下:Ed=-=-上例表明,该商品价格降低1%,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5%。u 如果仅仅是一般地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不是具体地强调这种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是作为涨价还是降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一般通常取两点价格的平均值()和两点需求量的平均值()来分别代替上述公式中的P值和Q值,因此,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计算公式又可以写为:ed=,此公式也称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单位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u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u 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六、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 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详尽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越大。(2)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3)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4)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该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5)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该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七、 弹性概念的扩大1. 供给的价格弹性(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u 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u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u 弧弹性公式: es=,点弹性公式:es=弧弹性的计算也可用中点公式es=u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u 供给弹性的五种类型:(1) 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如图2-9(a),价格由P1上升为P2,则该商品供给量QS由Q1增加为Q2。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或易保管商品。(2) 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如图2-9中的(b),价格从P1上升为P2,供给量从Q1上升为Q2,图中,OP2=OQ2这是一种特例。(3) 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如图2-9中的(c)。价格从P1上升为P2,供给量从Q1上升到Q2,但这里的OQ2-OQ1之差,不仅小于图(a)中的OQ2-OQ1,而且小于图(b)中的OQ2-OQ1。这种商品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商品和不易保管商品。(4) 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5) 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完全弹性。如图2-9中的(e),当劳动力过剩时,劳动力供给弹性无穷大。u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u 规律:1)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大于1的。2)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小于1的。3) 若焦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为1。2.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率与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之比)u 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u 互为替代品: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u 互为互补品:必须同时实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u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u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u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3. 其他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率与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u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公式:eM=或eM=根据收入弹性系数商品可以分为正常品和劣等品,正常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表示:eM0为正常品;而eM1为奢侈品,0eM1为必需品。u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富裕程度越高,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易腐商品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被销售出去,否则,销售者会蒙受经济损失。下面以夏天的鲜鱼的销售为例来分析这类问题。夏天的鲜鱼要求在当天被卖掉。如果鲜鱼的销售者能够准确地知道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天内在各个价格水平对其鲜鱼的需求数量,或者说,如果他能准确地了解市场一天内对其鲜鱼的需求曲线,那么,他就可以根据这一需求曲线以及准备出售的全部的鲜鱼的数量,来决定能使其获得最大收入的最优价格。以图1来具体说明。图1表示的是某鲜鱼销售者所面临的对他的鲜鱼的需求曲线。图1鲜鱼的定价从图中的既定鲜鱼的需求曲线上,可以了解一天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鲜鱼需求数量,也可以反过来说,可以了解一天内在每一个鲜鱼的销售量上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假定销售者在一天内需要卖掉的鲜鱼数量为Q1,则他应该根据需求曲线将价格定在P1的水平。这样,他就能使鲜鱼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全部卖掉,从而得到他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这是因为,根据鲜鱼的需求曲线,如果价格定得过高为P2,销售者将有Q2Q1数量的鲜鱼卖不出去。此外,由于鲜鱼的需求一般是富有弹性的,销售者还会因定价过高导致的销售量大幅度减少而使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0P1AQ1和0P2CQ2的面积之差。相反,如果价格定得过低为P3,销售者虽然能卖掉全部鲜鱼,但总收入却因单位价格过低而减少,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的矩形P3P1AB的面积。由此可见,对于准备出售的鲜鱼量Q1而言,惟有P1的价格水平是能给销售者带来最大收入的最优价格。二、价格放开供求的价格弹性变化大的商品适宜价格放开;变化小的不适宜。具体来说,放开价格和暂时不宜放开的界限是:价格严重低于价值、市场供求非常紧张的产品,应当通过调价以缓和价格矛盾,其价格暂时不宜放开;供求基本平衡的产品,价格可以放开。重要的面向全国的基础性产品,价格变动对后续产品及市场物价总水平影响较大的,价格不宜放开;一般地产地销产品或小商品,价格可以放开。垄断性产品及垄断性行业,价格应由国家管理,不宜放开;市场竞争性强,供求变化比较快的产品,价格应当放开。概括地说,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外,其他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在条件具备时都应放开。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 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u 政府实施目的: 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有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失业的价格,政府也会采取最高限价的做法。u 不良影响:最高限价下的供不应求导致市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配给制解决)生产者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2.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u 政府实施目的: 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张。实行时,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过低,会使农民收入过低,伤害农民利益。农产品降价与农民收入图中农产品需求曲线D为缺乏弹性,即较为陡峭,如果农业丰收,则供给曲线由S下移为S1,与需求曲线交点分别为A和B。丰收前农产品销售量为OQ1,销售收入为OQ1AP1,丰收后销售量为OQ2,销售收入为OQ2BP2,显然,丰收后农民收入反而减少,因为图中Q1Q2BCP2CAP1。为保持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对农产品采取补贴政策以保护和激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1. 蛛网理论及分析方法蛛网理论是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如谷物、家畜、水果等),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2. 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1) 收敛型蛛网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2) 发散型蛛网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3) 封闭型蛛网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第九节 结束语(一) 要点归纳1)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可以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可以用一条供给曲线来表示。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它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2) 除商品价格意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化,会导致需求曲线或者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们也分别被称作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3) 均衡价格指能够使商品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呢个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4) 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