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doc_第1页
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doc_第2页
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doc_第3页
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doc_第4页
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凝_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与麻醉选择朱斌1 叶铁虎1 华宝来2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100730)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100730)摘要越来越多的病人在围术期服用抗凝或/和抗血小板药物,这关系到能否选择及如何实施椎管内麻醉。因此,应该了解围术期常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和药代学特点,以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来降低出现硬膜外血肿的风险。1 围术期抗凝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的病人多见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遗传性高凝状态、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或房颤。合理的抗凝治疗可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达80%;在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病人,降低动脉血栓栓塞风险可达75%,而在房颤病人可达66%1。1.1香豆素衍生物2代表药物为华法林,是主要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在肝脏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凝血因子、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在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华法林生物利用度高,口服90min后其血药浓度即可达到峰值,但因其对已经合成的上述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因此抗凝作用出现较慢。一般需要812h后才发挥作用,13d达到高峰,停药后其抗凝作用维持25d。此外,华法林还抑制抗凝蛋白C和S的羧化作用。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用于监测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多数情况下,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维持PT所对应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1.2 肝素3-4肝素包括标准肝素,即,普通肝素或未分级肝素或未组分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肝素静脉注射后立即与抗凝血酶(AT-)结合,使凝血酶(因子a)、因子a、a、a和a失活发挥强大的抗凝作用。1.2.1标准肝素UFH抗凝呈非线性效应,其强度与持续时间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成正比增强及延长。在治疗剂量水平,UFH主要集中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嗜细胞,并在此被降解破坏,极少以原形从尿排出。其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静脉注射UFH 100、400、800 IU/kg,半衰期分别为1、2.5、5h。肝素相关的出血风险随剂量增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a,因此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在使用第35d必须复查血小板计数。若较长时间使用肝素,还应在第710d和14d复查。若出现血小板迅速或持续降低达30%以上,或血小板计数1.5;APTT40s;血小板计数5万/l。此外,对血小板功能异常者,如血小板无力症患者也不应实施硬膜外麻醉。1.4.2 如何实施椎管内麻醉美国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协会在这方面的建议如下7:如果使用皮下注射低剂量标准肝素,可以进行椎管内神经阻滞,但应考虑在操作完成后进行。如果静脉使用标准肝素,椎管内麻醉6h前应停用;如果术中需要继续使用肝素,应该在硬膜外置管1h后;停用肝素6h后,当ACT和APTT正常后才可拔出导管;恢复使用肝素应该在拔管1h后进行。尽可能使用低浓度局麻药,以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异常。应重视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观察,对于操作时曾反复穿刺或出血患者更应加强监测。对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病人,椎管内穿刺应在上次应用LMWH后10-12h,术中恢复使用至少应在置管2h后;如果操作时曾反复穿刺或出血,LMWH恢复使用应推迟24h。拔出硬膜外导管应在上次使用LMWH 10-12h后,恢复使用至少应在拔管2h后。如果椎管内阻滞较其它麻醉方式更适合此类病人,应考虑使用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密切监测神经学功能。对于口服抗凝药(如维生素K拮抗剂)病人,在进行椎管内阻滞前应停用35d,等INR正常后方可进行,硬膜外导管拔出后可以立即恢复使用。2 围术期抗血小板药 动脉血栓的防治主要以抗血小板为主,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则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外周血管病病人。2.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环氧化酶,从而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与释放,最终抑制了TXA2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尽管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只有20min,但由于其不可逆抑制特性(4050mg/d的阿司匹林就足以完全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功能),在血小板的生存期内(810d),其功能始终处于抑制状态,直至有新产生的血小板,才能够维持其正常的聚集功能。尽管阿司匹林问世已逾百年,但目前仍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主流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2.2 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5抵克力得,即噻氯匹啶是强效血小板抑制剂,阻断血小板ADP受体,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波立维,即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新一代的ADP受体拮抗剂,其抗血小板活性是噻氯匹啶的6倍,耐受性良好,血液学副作用少于噻氯匹啶。与阿司匹林类似,氯吡格雷不可逆抑制血小板功能,由于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常联合应用于高风险病人,如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协同拮抗血小板聚集功能。2.3 糖蛋白受体拮抗剂8主要包括:阿昔单抗(abciximab)、Tirofiban和Eptifibatide。阿昔单抗是一个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片断,作用于血小板糖蛋白GPb/a受体,阻断纤维蛋白原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静脉单次剂量注射后,2/3在数分钟内与受体高亲和力结合,其余游离部分则快速从血浆清除。停止阿昔单抗持续输注后,其游离部分药物浓度在6h内快速降低,而与受体结合部分的清除则相当缓慢,即使在7d后,约有25%的受体被拮抗。由于缺乏特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拮抗剂,在一些急需恢复血小板功能的情况下,输注血小板可能是唯一的选择。2.4 麻醉选择2.4.1 硬膜外血肿对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能否选择椎管内麻醉一直也是有争议的问题,主要的担心与抗凝病人类似。然而,即使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也可能为自发性和特发性,而与硬膜外麻醉无关。Weber等9曾报道,一名64岁女性因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在颈3至7阶段不明原因出现硬膜外血肿,而病人血小板计数、PT及APTT均无异常。Hyderally近期也有类似报道10:一例强直性脊柱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阿司匹林80mg/d未停用。于L3-4间隙行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穿刺及置入硬膜外导管顺利。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325mg/d预防血栓形成,在术后第36h病人诉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丧失,MRI扫描显示:T5-10出现硬膜外血肿。Kreppel等11对613例硬膜外血肿进行了汇总分析,其结果显示:近1/3硬膜外血肿为特发性,其它则可能与复杂的多因素有关,如:损伤、动静脉畸形、抗凝治疗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等,而阿司匹林及其它的NSAIDs并不明显增加硬膜外出血几率。2.4.2 阿司匹林并与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血肿的关系硬膜外麻醉时,出现硬膜外血肿几率约为1:190,000。其中,硬膜外置管、病人术前存在凝血疾病以及围术期静脉全量肝素抗凝治疗等为主要的致病因素,而低剂量肝素血栓预防治疗以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与硬膜外血肿关系并不密切12。越来越多的资料10-13显示:在实施椎管内阻滞时,服用阿司匹林并不增加硬膜外出现血肿的几率,或者二者之间可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硬膜外穿刺时出血(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见血),与其说与阿司匹林有关,不如和术前存在的凝血疾病、病人的年龄、性别、穿刺针的大小、穿刺的路径、是否为多个间隙穿刺、穿刺的次数以及穿透硬脊膜有关。许多接受椎管内阻滞的病人可能同时服用NSAIDs,一旦出现硬膜外血肿,在考虑是否归咎于NSAIDs时,应注意此时出现硬膜外血肿的几率可能并不高于未服用NSAIDs病人出现硬膜外血肿的几率。2.4.3 如何实施椎管内麻醉法国麻醉协会认为14,服用阿司匹林(60325mg/d)及其它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并不影响实施椎管内麻醉。尽管如此,对未停用阿司匹林病人进行椎管内阻滞时,应该熟练穿刺技术,尽可能减少穿刺次数和损伤,术中严格控制血压,术后密切监测周围神经功能。鉴于目前的医疗责任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仍然要求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停用阿司匹林至少一周以上。服用选择性高的COX-2抑制剂无需停药;血小板ADP受体,如氯吡格雷应停用7d以上;而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abciximab)和Tirofiban至少应停药2d以上,这些药物在硬膜外导管拔出后都可以立即恢复使用。3 结语越来越多的病人在围术期服用抗凝或/和抗血小板药物,应该了解其药效和药代学特点,并根据病人及拟行手术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实施及如何实施椎管内麻醉,以降低出现硬膜外血肿的风险。参考文献Kearon C, Hirsh J. Management of anticoag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N Engl J Med, 1997;336(21):1506-1511.Hirsh J, Fuster V, Ansell J, et a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guide to warfarin therapy. Circulation, 2003;107(12):1692-1711.Quinlan DJ, McQuillan A, Eikelboom JW.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ompared with intravenou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for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n Intern Med, 2004;140(3):175-183.Eikelboom JW, Anand SS, Malmberg K, et al. Unfractionated heparin 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out ST elevation: a meta-analysis. Lancet, 2000;355(9219):1936-1942. Harder S, Klinkhardt U, Alvarez JM. Avoidance of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in patients receiving anticoagulant and/or antiplatelet therapy: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considerations. Clin Pharmacokinet, 2004;43(14):963-981.Bombeli T, Spahn DR. Updates in perioperative coagulation: 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romboembolism and haemorrhage. Br J Anaesth, 2004;93(2):275-287.Horlocker TT, Wedel DJ, Benzon H, et al. Regional anesthesia in the anticoagulated patient: defining the risks (the second ASRA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Neuraxial Anesthesia and Anticoagulation) Reg Anesth Pain Med, 2003;28(3):172-197.Ibbotson T, McGavin JK, Goa KL. Abciximab: an updated review of its therapeutic use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Drugs, 2003;63(11):1121-1163.Weber J, Hoch A, Kilisek L,et al. Spontaneous intra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secondary to us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Dtsch Med Wochenschr, 2001;126(31-32):876-878.Hyderally HA. Epidural hematoma unrelated to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in a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ceiving aspiri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esth Analg, 2005;100(3):882-883,Kreppel D, Antoniadis G, Seeling W. Spinal hematoma: a literature survey with meta-analysis of 613 patients. Neurosurg Rev, 2003;26(1):1-49.Wulf H. Epidur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