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语文备课王凤英.doc_第1页
第三单元语文备课王凤英.doc_第2页
第三单元语文备课王凤英.doc_第3页
第三单元语文备课王凤英.doc_第4页
第三单元语文备课王凤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山镇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备课卡年级: 六年级 备课教师:王凤英 使用教师: 单元主题第三组 诗文精粹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5、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教学时间 14课时。(第1、2课时预习课文,字词课文过关,第3、4、5课时学习两篇课文及阅读主题丛书中相关文章,第6,7、学习两篇课文及阅读主题丛书中相关文章,8至11课时学习积累练习.。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生字,利用工具书了解词语意思、收集有关古诗词的资料。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第一模块: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 预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段落。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自主预习1、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预习。2、 在 文 中 标 出 生 字,做 到 准 确 熟 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3、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4、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5、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二、预习达标环节 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 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了解各种笑的意思,并学会运用讥笑:讥讽和嘲笑:别人有缺点要热情帮助,不要。冷笑: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不以为然等意味的笑。哄笑:大家同时发出笑声:他的发言引起众人哄笑。大笑:开怀的笑。 狞笑:nng凶恶地笑。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苦笑:心情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的笑容。含有笑的成语:哑然失笑、破涕而笑、付诸一笑、付诸一笑、笑逐颜开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第二模块:“学习8、9课(3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三打白骨精词两首两篇课文与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有关篇目,设计综合学习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2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3、 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流程 一、预习回顾,导入新课 依据预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我们将围绕“诗文精粹”学习三打白骨精词两首两篇课文,感受祖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概括内容,掌握方法在学习上有新的收获。结合预习,概括课文内容并交流,并总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遍,了解大致写了什么内容,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读,了解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课文 1、(1)、初读课文。 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3)、精读课文。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3.)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4).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5).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江边桃花盛开,盛涨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吧。在风景如画的江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蒙的意境 四、走出文本,开展活动 1.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制定活动方案。 3.全班交流方案,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项五、 拓展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相关主题的文章 1.提出阅读要求。 2.学生自由阅读。 3.交流读书收获。 第三模块 “学习10、11课(2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两篇课文与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有关篇目。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表达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螳螂捕蝉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通过抓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理清课文叙述层次。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1.探究问题一: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2、(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2)、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今后我们可以选择那些读物、应如何选择、?3.教师小结。 四、总结收获,提升认识 讨论话题: 1.通过学习课文与阅读补充材料,你有哪些收获与启发? 2.通过读这些文章中你有什么样的感慨? 第四模块 积累练习(4课时)习作3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从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2、领会本次的习作要求,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文中的少年机智聪明,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忘记了身后的祸患。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 教学准备:让学生再次认真阅读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你们最喜欢哪本书?2、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中我们学会了思考,感悟了人生,提高了素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作3”二、读例文,感悟写法1、张佳星同学读了海伦凯勒传后心潮澎湃,写下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自读例文,思考:(1)、例文围绕海伦凯勒传写了哪些内容?(2)、读完后你有什么收获?2、讨论交流。(1)例文内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总结。(2)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以后,有种迫不及待想找来原著读一 读的欲望。3、小结:一篇成功的读后感就要让人产生一种读书的欲望,为了达到这一点,读书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边感受: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1、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2、确定习作材料,完成习作。在学生练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讨论,修改习作。 4、选出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5、誊写习作。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练习3 语文与生活: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段。1、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个人笑的形态。2、读后交流。(史湘云笑得喷饭,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得叫哎呀,娇弱婉约;宝玉恃宠,贾母娇惯众人各有其态。)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4、有感情朗读片段,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二、选词填空1、指名读题,明确题意。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集体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4、订正:(1)大笑 (2)哄笑 (3)微笑 (4)讥笑5、齐读句子。三、照样子写词1、审题。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3、集体交流。4、总结: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笑的时候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写好钢笔字1、审题。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行。1、选择正确读音 脊(j j)梁 蒙(mng mng)骗2、渔歌子出现的颜色有 、 、 ,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渔人的悠闲自得。3、选择引号的用法。表示特定的称谓 特殊含义 表示否定、讽刺 引用别人说过的话。教学过程备课区修改区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5、反馈。诵读与积累1、审题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词语的大体意思。(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从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词语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苦;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第六组词语则告诉人们,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 )、(、 );拥有七十二变,(、 )、(、 )一双(、 )可以(、 )。他曾经(、 ),赢得了“(、 )”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口语交际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并分角色表演。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7、小结: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1.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 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日本人民为敌”( )3.蝙蝠是用耳朵“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 )教后反思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我就要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从自主的角度出发,设计好学习环节。我就要求学生通过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会阅读方法。一、重视学生自主体验,教师因势利导。在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注意引导,及时点拨,当学生根据自己所找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特点的时候,我会及时给予肯定、指导,启发他们能够合理的运用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二、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其中一次感兴趣的斗争进行讨论。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都能侃侃而谈,可以看出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小组学习方法也是他们能够放开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