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最详最实用总结.doc_第1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最详最实用总结.doc_第2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最详最实用总结.doc_第3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最详最实用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总结 王国辉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 一、古文化常识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经过_时期的_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2、中国古代音乐有五音,分别是_、_、_、_、_。3、在谦词敬语中,“卿”是古代对人的_。4、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分别是刺杀吴王僚的_、刺杀韩傀的_、刺杀庆忌的_和刺杀秦王的_。二、 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2、使工以药淬火 3、日以尽矣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5、今日往而不反者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秦王还柱而走 10、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1、卒起不意三、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今义: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今义: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 今义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 今义:深:古义: 今义: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 今义; 7、终已不顾 古义: 今义: 8、左右乃曰 古义: 今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今义: 10、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 今义:特指黄金。四、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2、函封之 3、樊於期乃前曰 4、其人居远 5、使使以闻大王 6、太子迟之 7、发尽上指冠 8、群臣怪之 9、箕踞以骂曰 10、秦兵旦暮渡易水 11、丹不忍以己之私:12、皆白衣冠以送之:13、乃朝服:14、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15、非有诏不得上:五、一词多义【顾】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顾恋慈母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今者出,未辞也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引】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4、引赵使者蔺相如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6、李凭箜篌引【以】1、何以言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以刀试人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日以尽矣6、皆白衣冠以送之7、以次进8、以故荆轲逐秦王【乃】1、家祭无忘告乃翁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欲以生劫之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4、乃今得闻教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2、秦王购之金千斤3、为之奈何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5、顷之未发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7、夫晋,何厌之有?8、辍耕之垄上【为】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为之奈何3、乃为装遣荆轲4、乃令秦武阳为副5、为变徵之声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7、愿举国为内臣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六、特殊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秦王购之金千斤 4、欲与俱 5、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6、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9、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10、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1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七、文言固定句式: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将奈何 4、荆轲有所待 5、将军岂有意乎 6、荆卿岂无意哉 7、仆所以留者八、翻译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 教师版一、古文化常识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经过_时期的_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答案】(西汉,刘向)2、中国古代音乐有五音,分别是_、_、_、_、_。3、在谦词敬语中,“卿”是古代对人的_。4、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分别是刺杀吴王僚的_、刺杀韩傀的_、刺杀庆忌的_和刺杀秦王的_。【答案】专诸、聂政、要离和荆轲二、 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9、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0、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1、卒起不意(卒,通“猝”,c,仓促,突然)三、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四、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函封之 名词作动词, 用盒子装3、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4、其人居远 形容词作名词, 远方5、使使以闻大王 动作名,使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6、太子迟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7、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8、群臣怪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9、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10、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早晚11、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12、皆白衣冠以送之: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13、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14、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作动,走上前15、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五、一词多义【顾】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4、顾恋慈母(动词,眷念)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引】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4、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6、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以】1、何以言之(介词,凭借)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以刀试人(介词,用)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5、日以尽矣(通“已”,已经)6、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表修饰关系)7、以次进(介词,按照)8、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乃】1、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3、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4、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5、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2、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3、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4、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5、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7、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8、辍耕之垄上(动词,到)【为】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2、为之奈何 (动词,对付)3、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整理)4、乃令秦武阳为副 (动词,做,担任)5、为变徵之声 (动词,发出)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7、愿举国为内臣 (动词,做)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语气助词,呢)六、特殊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判断句)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3、秦王购之金千斤 (省略句,省略介词“以”)4、欲与俱 (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和谓语“往”)5、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6、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状语后置)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9、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10、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1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1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七、文言固定句式: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3、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5、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八、翻译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和他的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他。九、拓展阅读两千年前的闪击王开岭 去西安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他。 两千年前那位著名的死士。 漉漉雪雨,秦世恍兮。 眺望函谷关外那漫漶恣肆的黄川土壑,我竭力去模拟他当时该有的心情,结果除了彻骨的凉意和内心咝咝的附痛,什么也说不出 他是死士。他的生命就是去死。 活着的人根本不配与之攀交。 咸阳宫的大殿,是你的刑场。而你成名的地方,则远在易水河畔。 我最深爱的,是你上路时的情景。 那一天,“荆轲”这个青铜般辉煌的名字作为一枚一去不返的箭镞镇定地迈上弓弦。白幡猎猎,万马齐喑,谁都清楚意味着什么。寒风中那屏息待发的剑匣已紧固到结冰的程度,还有那淡淡的血腥味儿连易水河畔的瞎子也预感到了什么。 你信心十足,可这是对死亡的信心。更是对人格对诺言和友谊的信心。无人敢怀疑。连太子丹这个只重胜负的家伙也不敢怀疑厘毫。你只是希望早一点离去 再没有什么值得犹豫和留恋的了吗? 比如青春,比如江湖,比如故乡桃花和爱情 你摇摇头。你认准了那个比生命更大的东西。一生只能干一件事。 士为知己者死。死士的含义就是死,这远比做一名剑客更重要。再干一杯吧!为了永生永世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誓言,为了那群随你前仆后继无怨无悔的真正死士!樊於期、田光先生、高渐离 太子丹不配“知己”的称号。他是政客,早晚死在谁的手里都一样。这量怕死的人。一个怕死的人也濒死的人。 濒死的人却不一定怕死。 “好吧,就让我做给你看!” 你威仪的嘴唇浮出一丝苍白的冷笑。 这不易察觉的绝世凄笑突然幻化出惊心动魄的美,比任何一位女子的都要美它足以赢得世间任何一种爱情,包括男人的在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的唱和是你一生最大的安慰,也是你最当之无愧的荣誉。 他的绝唱其实只奏给你一人听。其他人全是聋子。琴弦里埋藏着你们的秘密,只有死士间才敢问津的秘密。 遗嘱和友谊,这一刻他全部给了你。如果你折败,他将第二个用才华去死的人。 你凄怜地一笑,谢谢你,好兄弟!记住我们的相约!我在九泉之下,迎候你。 是时候了。是誓言启动的时候了。 你握紧剑柄,手掌结满霜花。 夕阳西下,缟绫飞卷,你修长的身影像一脉苇叶在风中远去 朝那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逼近。 黄土、皑雪、白草 从易水河到咸阳宫,每一寸都写满了乡愁和忧郁。那种无人能代的横空出世的孤独,那种“我不去,谁去?”的剑客的自豪 是的,没有谁能比你的剑更快! 你是一条比蛇还疾的闪电! 闪电正一步步带近黑夜,逼近黑暗中硕大的首级。 那是一个怎样漆黑的时刻,漆黑中的你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声訇响,石破天惊的一声訇响。接着便是身躯重重摔地的沉闷。 死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