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仪器故障分析—质检版.doc_第1页
新仪器故障分析—质检版.doc_第2页
新仪器故障分析—质检版.doc_第3页
新仪器故障分析—质检版.doc_第4页
新仪器故障分析—质检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仪器常见故障分析一液位故障:仪器在每次抽取试剂之前都会对液位进行校准,通过自动调节使红外对管中的接收管电压为2.2V,如果校准不到这个电压就会报液位故障。可以通过计量传感器校准(2-6-2)进行手动校准,如果显示OK则故障排除,如果有问题则会在主界面显示液位X故障。故障可能性分析及解决方案:1:液位管太脏,内壁被有颜色物质粘附,可对液位管进行清洗。2:液位管内壁有水珠、油脂粘附,可进行相应清洗。3:红外对管上粘有灰、装的位置有点不正或者螺丝没拧紧松动造成,可以将红外对管取出擦拭一下,用手指拿住对管使发射管与接收管近距离面对面相向,然后手动校准,如果校准通过,则红外对管没问题,重新安装好再测试一次,问题基本可解决。4:红外对管有问题,如果像像前面那样测试依然校准不通过则很有可能红外对管坏了,还有一种测试方法是:如果液位一正常,液位二报故障,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发现液位一的发射电压为1.1V左右,接收管电压为2.2V左右,但是液位二的电压不正常(通常是0.14V,5V),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把液位二的座子拔出插到液位一的底座上,就是给液位二的发射管一个正常的电压1.1V,然后测量它的的接收管电压,如果在2.2V左右(低到1.8V也是正常)则说明红外对管没问题,如果电压不正常则红外对管有问题,须更换。5:前面通过判断红外对管没问题,则可以判断是转接板(老)或者下位机板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换来排除故障。二温度问题:有要进行加热的仪器如果在加热或者降温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则会报温度故障,可以通过跟踪测试流程,注意观察温度的显示,再通过分析查出故障。以下是几种可能出现的现象:1:加热开始后温度一直显示为0度,在质检出现过这个现象有一次是温度变送器的信号线接入的点不对(老仪器上应该接到T2,但是接到了T1),现场可以去查是否出现线的脱落与松动,或者生锈等。还出现过铂电阻的线漏出来了,与加热圈有接触,导致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对地电阻很小,后更换铂电阻。总的来说出现这个问题先往线路上去找问题,再考虑温度变送器是否坏了。2:温度一直显示为室温,这种现象一般都是没有加热造成的,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控制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输入不正常则去查电源模块的输出是否有问题,输出不正常则查继电器板的固态继电器是否灯亮然后再找电路板的问题。电压都正常,则看加热线路是否有问题,或者加热帖膜是否因为漏水而烧断等,可以通过测量加热丝电阻来判断。3:加热很慢,在一定时间内达不到设定值,可能是加热电压不对,如用40V加热的却接了20V;加热丝电阻过大,加热效率不够;也可能是废液阀打不开造成加热池内一直是满的,然后升温很慢等。4:温度一直显示一个50度左右的值,这种情况是在下位机上的温度控制芯片有问题才会出现的,一般会出现在有两路加热的仪器在更换板子后只插了一个芯片,或者芯片位置插错、插反,还有芯片坏了等可能。如果仪器设置中加热温度不高于50度,须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芯片存在问题则一加热就显示五十几度,根本就不会加热,也不会报故障,流程正常结束,但测试结果不正常(如总氰第二加热有问题会使测试结果偏低)。5:另外会出现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不符合的现象,如氨氮测试结果偏低,发现蒸馏是显示温度有80度,但是手去摸吹气池却不感觉烫手;质检还出现过COD仪器加热消解是从84度开始加热(正常应该是40-60度),然后加热速度很快到180,也是实际温度没有那么高,造成消解不完全;也有从30度开始升温,实际温度比显示温度高,造成消解时压力过大而从高压阀漏夜。可以试着更换温度变送器和温度控制芯片,也有可能性是铂电阻或者下位机板的问题,造成信号转换出错,可以通过依次更换查处问题。6:还有一些仪器在加热的时候不显示温度的,如总氰的蒸馏是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不显示温度,这种就会出现没有加热也不报故障,就需要看测试结果和观察流程才能发现。另外COD在加热消解后会有一个打开风扇加速冷却的过程,如果风扇出问题,温度下降很慢也会在一定时间内降不到80度而报温度故障。注:版本号为64-24以后的仪器新加了一个手动温度检测功能,可以用来判断温度信号传送是否正常,主界面上按2-6-6(手动温度检测),正常情况下会显示一个aa/ bb,如果只有一路加热,aa显示为室温,bb显示为一个60左右的值,如果是两路加热则都显示室温。如果显示不正常,则要相应的去查找问题。三光源故障:原理基于分光光度法的仪器,光源会发出一个特定波长的光,经过检测池后被通向光敏的光钎把光信号传给光敏,光敏把通过判断光的强弱使之转换为一个电信号,在通过转接板放大,最后通过AD转换芯片得到仪器上显示的AD值。影响AD值大小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光源上加到发光二极管上的电压,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盒的电位器调节,仪器可以自动通过光源接出的黄线(到电路板上的GY1)调节;二是通过转接板上的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进行变化。仪器试过程中都有一个光源校准,仪器上显示的为“测量传感器”这个步骤,这时仪器会自动校准,使光敏接收到的信号转换AD值之后为设定值(3-7-6,自动AD校准值),这个时候的转节板放大倍数是不变的,仪器自动调节是通过改变光源黄线的电压来改变发光二极管上的电压,改变光强度。调试AD的时候,先进入调节放大倍数(2-6-4),会有一个AD显示,通过调动转接板上的电位器使AD值到设定值左右;然后看自动光源校准是否通过(2-6-3)。如果仪器测试过程中光源自动校准没有通过,无法校准到设定值,就会报“光源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光源: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大部分是可见光,只有总磷是红外光,肉眼看不到。不同的仪器所要求的光源波长不同,特别要注意不能用错,不然会出现吸光度一直很小或者不成线性等现象。当仪器报光源故障,进入调节放大倍数或者读取AD值的时候,发现光源的灯不亮(总磷除外),可以初步判断光源有问题了,首先查光源的供电电压12V是否正常;其次查光源的控制线是否正常(下位机板上的GY1),用万用表测量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变化很快的电压,最大显示值大概是0.5-1V,可以用代替法判断信号是否有问题,把这根黄线接到液位接收管的红线上,就是给信号线一个2.2V电压,如果光源灯亮,则可判断是下位机有问题,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有问题;最后就是光源本身的问题,可以拆开看二极管是否烧坏等。光敏:光敏的作用接收光信号,然后转换为电信号。如果在读AD时有光过来,而AD显示值为0或者很小,则可查光敏是否正常。首先依然是看光敏供电电压是否正常;然后看光敏的输出信号是否正常(下位机板上的AD1),主要是看有光和无光情况下是否有变化,读AD的时候,有光正常情况下电压是一个变化很快的值(最大显示值0.5V-1V左右),如果也跟无光情况下一样没变化,那光敏板有问题;如果在无光到有光下有明显的变化则可去查找下位机板或者AD板有问题。AD板:AD板的作用是把光敏传出的信号放大的,然后给单片机读成AD值。如果出现AD值不稳定、持续变大或者变小、放大倍数无法调节、AD值一直显示为1(仪器AD显示1时为最小,即没有信号;AD显示0时为最大,即16383)、光源校准正常,但是测试结果中基线值或样品值很小等现象,可以考虑更换AD板,或者换个方向重新插好AD板(AD1和2可以通用)。其他:上面三中情况都无法解决问题,就只有更换下位机板。高锰酸盐仪器报光源故障还要看加入还原液后反应池中是否有颜色,如果有颜色一样会报光源故障,但是却要去查试剂问题。还有现场出现过总磷仪器报光源故障,去查问题的时候发现读AD值的时候只有2000多,但是进行手动光源检测时候无法校到设定值7000,后想出是放大倍数过小,通过光源进行自动校准都无法校准到设定值。之后把放大倍数调大,使读AD值达7000左右,故障解除。还有一种可能是光源用久了老化造成,这种情况下不管调节哪个部分的放大倍数都不能调大AD值,需要更换发光二极管。四电机故障:与电机故障有关系的三个部件是:驱动器、电机、极限。但是只有极限是有反馈信号给单片机的,所以判断是否有电机故障是通过极限进行判断的。以下从几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分析:1、电机在测试过程中始终不动,单独进行注塞泵测试也不动,先看线路是否有接触不好的现象;然后查询驱动器是否有问题,它的电源是否正常供电,指示灯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是只有黄灯亮,如果驱动器有故障则红灯会闪,有些故障可以通过把座子拔下重新插上就可以清除,如果几经断电拔插等都无法清除故障则必须用专业软件进行修复,建议更换驱动器);最后更换驱动器不能解决问题电机可能烧坏,则可更换注塞泵。2、报故障的时候注塞泵位置为抽到最顶端,单独测试的时候电机不断的响,还在往上抽,这可能是正反转信号没有用,可以查dir线是否接好;也有可能是驱动器处于“死机”状态,有时候可以可以通过断电重起解决;也有可能是驱动器坏了,要进行更换。3、报故障的时候注塞泵位置为推到最底端,单独测试的时候,往下推到最底端还不停的推,这可能是极限有问题了,仪器接收不到极限信号。可以通过极限测试(4-1-6-1)进行检测,注塞泵在最底端,就是极限有的时候显示“开”,不在最底端就是极限没有的时候显示“关”,如果不正常就极限有问题,须更换极限板或者查极限线路是否有问题。4、如果报故障的时候注塞泵位置在中间,或者报故障的时候是在仪器测试中间的某个时间,则有可能是驱动器提供的电流不够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突然断电造成驱动器内部参数改变,或者电机生锈然必须更大电流才能驱动。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更换驱动器,或者手动改变拨码提高驱动电流(具体拨码参照驱动器上拨码说明)。5、还有一些情况是注塞泵自身有问题,比如中轴与注射器头子脱落;注射器筒被顶出;注射器筒斜了造成抽推不正常;极限安装有误造成检测不到等问题。最后如果更换了注塞泵和驱动器都无法排除故障,在确定线路也没问题的情况下只有更换下位机板。五通讯故障:1、内部通讯:仪器的内部通讯是指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是通过232串口进行通讯的,仪器如果有内部通讯故障,首先查看连接上下位机的串口线是否正常连接,重新插好后进4-1-3进行内部通讯测试,如果OK则故障解决,如果没有解决则需要考虑更换上位机或者下位机,可能其中任何一个的通讯芯片有问题。2、远程通讯:仪器的远程通讯是指与控制柜上基站软件之间的通讯,如果当串口参数设置、串口选择、通讯协议选择都正确时,在基站软件上应该显示该仪器的检测模式。如果显示“离线”则远程通讯有问题。首先确定设置没有问题,然后在仪器主界面进4-1-0进行远程通讯测试,同时用起子把远程通讯串口的2,3脚短接,如果很快显示“通讯成功”则仪器的远程通讯没有问题,应该去查找串口线的问题,如果在下面显示“通讯失败”则仪器的远程通讯有问题,要更换上位机进行排除。3、4-20mA通讯:仪器可以通过DA转换把仪器数据通过4-20mA模块输出。首先进3-7-4进行输出上下限设置,4mA代表下限,20mA代表上限。然后在输出端子那要接入一个24V的电压,要接到电源模块上(上下位机在一个盒子里面的老仪器应该接到里面那个小电源24V,因为上下位机是通过小电源供电,要求共地;如果是上下位机分开的新仪器可以随便接到那个24V,因为两个电源的地已经共到一起)。进4-1-9进行手动4-20mA输出测试,输入下限和上限值就应该有4mA和20mA输出,如果不准确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调节。如果无输出、输出值没变化、无法调节、电流值很离谱等故障现象,只有更换上位机试试。上位机问题上位机出现一些故障也会影响测试,下面列出一些出现过的问题:1:时间问题,会出现时间不动的现象,那么设自动情况下仪器不会测试,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重新设置时间(3-3)解决,如果无效则要换上位机;还有一种情况是时间乱跳,年月日中会突然跳动,过一会又跳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