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试卷分析.doc_第1页
六年级试卷分析.doc_第2页
六年级试卷分析.doc_第3页
六年级试卷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峄山路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结果分析杨业一、检测基本情况本次科学质量检测,东校六年级平均得分78.67分,及格率91.04%,优秀率40.30%,最高分99分,最低分33分,加权平均68.40分。从检测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科学基础掌握有所欠缺,观察、实验及辨析概念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还学生存在对科学概念不理解,知识记忆不牢,书写习惯差,白字错字较多,观察实验方法掌握不扎实等问题。二、具体情况分析(一)填空题本题应得分22分,实得18分,正确率82%。出错较多的是第6、8小题。错例1:6、坐在公共汽车上,以 (树木)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以( 汽车 )为参照物我是运动的。错因: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不理解,应该是我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变化,才能说我是静止的。很显然,我相对于“树木”,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应判断为运动,所以学生判断错误;另一个例子同样的道理。错例2:8、电扇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错因:一是对物体放入运动方式描述不准确,电扇的运动方式是应为“转动”;二是对物体的运动方式描述不全面,火车的运动方式至少应写出为“移动、滚动”两种。(二)判断题本题应得分20分,实得16分,正确率80%,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错例:2、温度越高越潮湿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错因:既然温度高的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学生就误以为温度越高越潮湿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其实不然,温度过高,霉菌也不能成活。(三)选择题本题应得分20分,实得16分,正确率80%。出错较多的是第5小题。错例:5、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B)。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错因: 学生知识面窄,学习新课时,又没有仔细阅读资料卡,因而对“腐生细菌”一词比较陌生,而对“酵母菌”一词相对熟悉,所以出现上述错误。(四)连线题本题较为简单,学生出错较少。(五)实验题本题学生应得分16分,实得10分,正确率63%。出错较多的是第4小题。错例:(4)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的现象:起了水雾,蜡烛熄灭了。错因: 学习新课探究蜡烛的变化时,没有进行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没有做过此类的实验,无感性经验,虽然过去对于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所了解,但在这里很难对应起来,失误的原因在于老师。(正确答案应为:杯壁出现白色浑浊物。)(六)简答题本题学生应得分16分,实得12分,正确率75%。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错例:2、小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想用学到的新知识保护自行车使它不生锈,那么她应该怎么做呢?答:涂油,刷油漆,做成不锈钢。错因:机械答题,死记硬背。学习铁生锈一课时,的确讨论过如何防锈,“涂油,刷油漆,做成不锈钢等”都是些常规方法,但本题是面对一辆新买的的自行车,涂油擦拭倒是可以,但刷油漆、做成不锈钢就不太妥当了,即使刷油漆也要等自行车掉漆以后。三、改进、提高措施本次期中质量检测所反映出的问题,既有教师教学设计方面的缺失,也有科学知识巩固强化方面的不足,还有概念教学的不够深入,当然也有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欠缺。今后将继续努力搞好科学课的观察、实验课教学及基础知识的构建工作,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科学、用科学。1、认真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真正体现课改精神,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准确把握编者意图。2、扎实上好每一节观察实验课。3、及时复习巩固平时所学科学知识。4、把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