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doc_第1页
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doc_第2页
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doc_第3页
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doc_第4页
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中国绿色时报7月1日报道(记者:牟景君)记者日前从全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工作会议获悉,我国将全面加快特殊树种培育步伐,以解决我国珍稀大径级用材林资源总量不足、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问题。自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有22个省(区)、4个森工集团和2个计划单列市的177个国有林场,参加了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试点示范项目,有效提高了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林木生长,缩短了培育周期,增加了森林资源储备,增强了林业产业发展后劲。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的总体要求是:重点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适宜区通过新造和现有林培育形成一批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特殊树种培育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会议要求,凡是开展特殊树种培育项目的林场,均要纳入国家木材生产基地建设范围,国家木材生产基地要把特殊树种培育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要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小班,协调好新造林与现有林培育、与混交伴生树种、与中短期用材林的关系。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等造林主体积极参与特殊树种培育工作,实现林场得发展、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原料的多赢局面。依托现有林木林地流转平台,探索制定优惠办法,促进特殊林木的流转交易,形成一定规模的流转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围绕特殊树种培育的良种选育、快速繁育等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2008-2020)浙江省林业厅二八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现实基础及条件1一、我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现状1二、我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条件分析2三、我省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的意义3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及发展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三、发展目标6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7一、建设规模7二、总体布局7第四章 树种选择及主要营造林技术9一、树种选择原则9二、树种选择9三、珍贵树种用材林营造技术原则规定9第五章 重点工程建设13一、珍贵用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工程13二、集约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工程13三、珍贵树种特色示范村建设工程13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13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14一、投资估算14二、效益评价15第七章 保障措施17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17二、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发展17三、良种选育,确保种苗供应17四、完善政策,加快发展步伐17五、科技支撑,确保建设成效18附表1 浙江省优先推荐珍贵树种一览表19附表2 浙江省一般推荐珍贵树种简表24附表3 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总体布局简表26附表4 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投资估算表27附图 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总体布局示意图28第一章 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现实基础及条件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一起被称为四大基础原材料,而木材是惟一可再生资源。珍贵木材材质好、用途广、商业价值高,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特需的战略资源,不可复制,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艺术、收藏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特点,超出一般使用价值。珍贵木材可以分为红木类和名贵硬木,我省以生产名贵硬木为主。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珍贵木材需求旺盛,而且海外资源日益枯竭,国际社会压力增加。同时,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培育周期长,经济价值高,有着比其他森林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美化功能。我省作为全国经济强省和林业大省,又是培育珍贵树种资源的最适宜省份之一,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意义重大。一、我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现状(一)资源概况我省共有木本植物109种423属1400多种,是全国珍贵树种种源最丰富、分布较集中的省份之一,其中列入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就有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楠木类、榉树、银杏、榧树、毛红椿、光皮桦、黄连木等78种,分布总面积约211万亩(其中以用材为目的的有77万亩),总蓄积115万立方米。现有珍贵树种资源主要为名木古树和零星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受到国家严格保护,实际可利用的珍贵用材资源尤其是大径材资源十分匮乏。(二)人工培育现状我省森林资源缺乏,消耗量大,而且由于珍贵树种受到采种、育种困难和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制约,因此,长期以来片面重视速生材的培育和发展,没有将珍贵树种摆在资源培育的战略高度,只有在科研试验中有少量发展,大面积人工培育基本处于空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省在丽水等地开展珍贵用材树种的人工育苗和造林试验,并进行了优质用材林培育试点,主要树种有红豆树、刨花楠、银杏、南方红豆杉等。近年来,我省实施生物防火林带、阔叶林发展等林业重点工程,珍贵用材树种造林逐步得到发展。特别是国家启动了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在龙泉、遂昌、开化、建德、景宁等建立了近万亩珍贵树种示范林。以珍稀树种、用材树种和生态树种为重点的浙北(安吉)、浙南(龙泉)两个林木育种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基本具备了全面推进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二、我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质资源我省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土壤和林地类型多样,符合珍贵树种自然条件的多样化需求,为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基础。浙江是我国东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尤其是浙西南、浙南、浙西北山区,珍贵树种种类多、种质资源丰富,为发展珍贵树种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2、强大的市场拉动力和良好的国内发展契机浙江是全国木材加工大省,也是红木家具的主要生产地,全省木材加工企业2万余家,红木加工企业就有200多家,木地板、木雕工艺、木线条、装饰材、木制玩具等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比重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档家具、装饰材料和工艺品需求快速增长,价格日趋提高,红木价格年增长30%以上。近年来,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力度加大,立足自身培育珍贵用材树种后备资源已成燃眉之急。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珍贵树种基地建设,制定了发展名录,为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创造了良好条件。3、灵活的市场机制和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的转型期,灵活的市场机制已基本建立。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各级政府及广大社会实体有能力、有愿望投资珍贵树种资源培育,为珍贵用材树种的发展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为生态建设和珍贵用材树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4、组织保障有力,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省委省政府提出 “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行动计划,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将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我省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林木、林地权属按照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合理流转,有效分散的小农经营管理模式,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珍贵树种资源奠定了政策法规基础。5、积累了相当的营造林经验和规模造林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浙江的良种基地建设、种苗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选育出一批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建立了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在人工林培育方面,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南方红豆杉、红豆树、银杏、榉树、刨花楠等珍贵树种基地,总结了一整套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全省大力实施低效林改造、阔叶林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经验。(二)不利因素1、对珍贵树种资源认识不到位,思想上存在偏差对珍贵树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较少,人们对材质坚硬、材性优良的珍贵树种资源价值缺乏认知。香菇产业、人造板企业对资源掠夺经营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导致天然珍贵树种种质资源的破坏和丧失。各级政府注重眼前利益,对生长缓慢、生产周期和投资回报期较长的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缺乏长远眼光,对珍贵树种资源认识不到位。2、技术支撑不完备,相关科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适宜浙江发展的珍贵树种很多,部分珍贵树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培育措施比较规范,已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但相当多的珍贵树种资源优良种质资源储备不足,培育技术研究较少,栽培经验缺乏,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3、缺乏政策体系支持和专项资金投入渠道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周期较长,相关政策法规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体系。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是一种战略资源储备,是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但由于周期长而一直没有摆上其应有的重要位置,缺乏稳定的资金扶持渠道。三、我省发展珍贵树种资源的意义(一)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浙江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有效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省是林业产业大省,但70%以上的木材原料依赖于省外市场。近年来,我省珍贵树种进口量每年递增14.7%,使用外汇超过15亿美元,进口珍贵木材达200多万立方米,到2020年预测需求将达900多万立方米。同时,随着国际森林保护越来越严格,珍贵木材资源供需矛盾将异常突出。作为我国木材加工业的最发达地区,原材料尤其是珍贵木材原料紧缺,成为制约木材工业尤其是高档木制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可以大力推动浙江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有效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盛世收藏,乱世收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中等以上阶层迅速增加,而且我省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收入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地区,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发展的必然。近年来,珍贵木材价格不断攀升,珍贵树种资源日益枯竭,而社会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是满足经济社会和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三)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长期以来,我省大规模人工纯林造成林分结构简单,林地生产力不高,林分稳定性差,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低,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上浙江”的要求相去甚远。珍贵树种资源按“近自然林业”理念进行培育,周期长,以混交复层异龄的森林结构为主,有效兼顾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发挥森林“碳汇”功能的最好的经营模式。通过营造各种珍贵用材树种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综合效益。(四)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用材林比较效益 珍贵树种大都是高价值用材树种,市场潜力巨大。利用珍贵树种价值高的优势,引导农民培养一定规模的珍贵用材树种,也就是财富积累过程,是山区农民实现资产积累、脱贫致富、提高林业富民能力的有效措施。另外,与一般用材林经营管理相比,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管理成本明显较低,但成材后经济价值极高,比较效益明显。珍贵用材树种的一些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渠道,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因此,通过发展珍贵树种资源,发挥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效益比较优势,必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建设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材质优良、市场价值高、培育前途大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规模化发展与分散培育相结合,人工造林与现有林改造相结合,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工程推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积极稳妥地培育珍贵树种资源,缓解未来珍贵用材市场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促进林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长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统一布局,分步实施;2、坚持适地适树、示范带动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最适珍贵树种,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各地发展适生的珍贵树种;3、坚持以短养长的原则。科学地采用混交造林模式和现有林改造模式,做到短期保障成本,长期培育取得最大收益。同时与重点工程相结合,科学配置,促进发展;4、坚持科学发展、规模发展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和树种特性,以国有林场等为重点,选择立地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实行科学化、规模化、基地化经营;5、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建设基地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四旁等种植珍贵树种,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6、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出台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发展珍贵树种的积极性,促进多元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建设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100万亩,其中通过造林和迹地人工更新新建规模化基地30万亩,通过定向培育含有珍贵树种的天然林60万亩,通过四旁植树培育珍贵树木600万株(折合林地10万亩)。新增珍贵树种林木蓄积量1800万立方米,初步建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格局。1、近期(20082012年)目标开展重点工程建设,建立示范基地,实行定向改培、科学经营。建设珍贵树种基地30万亩。初步形成珍贵树种苗木供应能力和培育技术模式,引导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可持续、健康发展。2、远期(20132020年)目标全省建设珍贵树种基地70万亩,建成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100万亩,形成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的良好机制。有效缓解珍贵树种用材市场供需矛盾;森林资源结构得到优化,树种结构合理,有效提高森林质量;建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格局。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一、建设规模全省建设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100万亩,其中通过人工造林新建规模化基地30万亩,通过定向改培含有珍贵树种的天然林60万亩,通过四旁植树培育散生珍贵树木600万株(折合林地10万亩)。1、人工造林。我省每年造林更新面积约60万亩,其中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5-10%,每年造林3-5万亩,规划期累计营造30万亩。2、定向培育。全省天然林中近90%为中幼龄林,面积共3648万亩。选择有珍贵树种幼树、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通过抚育间伐、补植补造和林下造林等改造措施,定向培育珍贵树种天然混交林。规划综合改造40万亩,抚育改造20万亩,合计60万亩。3、散生培育。“前樟后榉”是浙江农村传统习俗,利用农村四旁、通道绿化和城市绿化种植珍贵树种,藏富于民,建立庞大的珍贵用材树种后备资源基地。全省29204个行政村,规划全省四旁植树种植珍贵树种600万株,折面积10万亩。珍贵树种用材林建设总规模为100万亩,新建人工林、定向改造培育天然林和四旁树散生培育的面积之比为361。二、总体布局参照浙江省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珍贵树种资源发展分五大区域:1、浙北平原林业发展区该区位于本省东北部,共计29个县(市、区),区内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土地资源缺乏,林木加工业发达,供需矛盾突出。该区域发展珍贵用材树种以房前屋后种植四旁树为主,规划面积6万亩。2、浙西中低山林业发展区该区位于本省西部山区,共计7个县(市),其森林生产力等级都为较高及以上,是我省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集中发展区。规划发展规模为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万亩,定向改培17万亩(综合改造11万亩,抚育改造6万亩)。 3、浙中丘陵盆地林业发展区该区位于本省中西部腹地,共计16个县(市、区),其中森林生产力等级较高及以上的县(市、区)有柯城、衢江、江山、婺城、金东、武义、诸暨、嵊州,是该区的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林业基础好,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大面积低效公益林、低产竹林和中幼龄林亟待改造和抚育。该区域是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重要地区,发展规模为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万亩,定向改培18万亩(综合改造12万亩,抚育改造6万亩)。4、浙南山地林业发展区该区地处浙江南部,共计15个县(市、区),其中森林生产力等级较高及以上的县(市、区)有天台、仙居、永嘉、松阳、莲都、缙云、青田、遂昌、龙泉、庆元、景宁、泰顺,是该区重点发展区域。该区以中低山为主,生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是本省森林资源最多和木材产量最大的地区,林业在当地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区域自然、气候条件适合,森林采伐过多,资源培育不足,林分质量下降,大面积低效林、低产林亟待改造。该区域是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集中发展区,发展规模为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万亩,定向改培22万亩(综合改造15万亩,抚育改造7万亩)。5、浙东沿海丘陵海岛林业发展区该区地处我省东部沿海,共计23个县(市、区),其中森林生产力等级较高及以上的县(市)有宁海、临海等,是该区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家具业和木制工艺品均具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西部低山丘陵区适合发展多种珍贵用材树种。该区域是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重要地区,发展规模为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定向改培3万亩(综合改造2万亩,抚育改造1万亩),四旁植树4万亩。按林业发展区的总体布局详见附表3。第四章 树种选择及主要营造林技术一、树种选择原则1、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2、与珍贵树种混交的伴生树种短期内能有经济收益,以短养长;3、深根性树种和浅根性树种相互搭配;4、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相互搭配;5、多种珍贵树种可以混交造林,互为伴生。二、树种选择珍贵树种分为优先推荐树种、一般推荐树种、引进推广树种共79种。1、优先推荐树种银杏(非嫁接)、江南油杉、柏木、南方红豆杉、榧树(非嫁接)、光皮桦、赤皮青冈、榉树、浙江楠、闽楠、桢楠、浙江樟、刨花楠、檫木、杂交马褂木、红豆树、毛红椿、香椿、黄连木、黄檀等20种(详见附表1)。2、一般推荐树种南方铁杉、黄杉、金钱松、薄壳山核桃、少叶黄杞、多脉铁木、普陀鹅耳枥、锥栗、栲树、甜槠、细叶青冈、长序榆、青檀、光叶榉、连香树、香樟、普陀障、红楠、紫楠、舟山新木姜子、天目木姜子、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伯乐树、细柄覃树、华东稠李、南岭黄檀、花榈木、黄杨、南酸枣、大叶冬青、小果冬青、南京椴、蓝果树、浙江柿、香果树等55种(详见附表2)。3、引进推广树种格木、紫檀、印度黄檀、降香黄檀等4种,适于温州市平阳、苍南等温暖地区引种试验栽培。三、珍贵树种用材林营造技术原则规定基本原则是应用现有林业科技成果,对相对成熟的栽培技术和模式进行筛选与配套整合,形成规范化培育模式,推动珍贵树种的培育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人工造林1、内陆地区(1)密度要求初植密度每亩167株,最终保留株数每亩60株左右(参考大径材培育标准)。(2)林地清理与整地挖穴整地前先对林地进行带状或块状割草清理,不得炼山或全垦,以防水土流失。带状清理宽度1-2米,块状1-1.5米见方,清除灌草。林地清理后即进行带状或块状整地,一般带宽1米,块状整地规格1-1.5米见方,深30厘米,如有伐根要挖除。水湿地采用高垄整地,开沟筑垄,垄宽依行间距而定,垄高20-40厘米。种植穴规格根据造林树种特性、苗木大小等确定,一般直径30-60厘米,深30-50厘米。(3)回穴土、施基肥在造林前1个月左右回穴土,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穴土至半穴时,每穴施用复合肥150克,过磷酸钙50克,与底土充分混匀后继续回穴土至平穴备栽。(4)苗木选择苗木原则上选用2年生营养袋级壮苗,即一般苗高35厘米以上、地径大于0.4厘米,顶芽饱满、根系完整、主杆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经相关部门检疫,证明无病虫害,杜绝劣质苗上山造林。平原地区宜采用容器大苗或带土球苗造林。(5)树种配置与混交方式树种的配置要按珍贵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来搭配,按树种选择原则进行。提倡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可采用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或模拟天然群落不规则混交方式。(6)栽植宜在春季透雨后的阴雨期间栽植,一般在2-3月间进行。栽植时营养袋苗必须去除薄膜袋,适当深栽,回土要细,适当压实,做到“苗正,舒根、适深、踩实、穴满”,穴面与山坡形成反倾斜,以利保水、保土、保肥。栽植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苗木成活率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补植。(7)抚育管护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5次。造林当年的秋季抚育1次;第2、第3年春未、秋初各抚育1次。抚育工作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土、补植和施追肥。每穴(株)施放复合肥100克。施肥采用在植株二侧周边开环状浅沟方法埋施。用土覆盖,以防肥料流失。2、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土壤条件相对较差,加上受陆、海气候的双重作用,台风、暴雨、海雾、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林木的生长。除上述原则规定外,应重点把握下列技术环节:(1)滨海盐土造林 滨海平原地区影响林木生长的突出限制因子是土壤含盐量大,应采取相应的脱盐、洗盐措施。积水洼地一般采用高垄整地,开沟筑垄,垄宽依行间距而定,可单行成垄,也可多行成垄,但垄宽不应超过8米,垄高0.4-1米,垄宽则高;整地宽度一般为0.5-1米,深15-25厘米;也可采取起高堆浅穴整地。雨季不易积水的地带,可采取机耕翻犁(或隔行翻犁)、起埝浅穴方法整地,有条件的可采取大穴客土、增施有机肥或施用柠檬酸、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等改土措施。整地须在造林前3-5个月完成。造林后可辅以林下种植耐盐碱地被植物,或通过覆盖以减轻返盐。(2)丘陵山地造林 夏秋季干旱是影响沿海丘陵山地林木生长的突出限制因子。因此,林地宜定点清除周围影响幼苗生长的杂物和杂草,不宜作大面积清理。采用小反坡鱼鳞坑或穴状整地,定植穴直径以30-40厘米、深30厘米为宜。提倡使用容器苗,积极推行ABT生根粉、保水剂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宜在3月初进行,宜早不宜迟,在雨后阴天或细雨天栽植。每年抚育不少于2次,第1次在4月下旬至 5月上旬进行,以保墒为主,在栽植穴四周适当削草覆穴抗旱;第 2次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是栽植穴四周松土除杂。(二)定向改培1、密度要求(1)综合改造:无固定株行距,每亩补植补播40-80株(穴),最终保留株数每亩50株左右。(2)抚育改造:在现有天然中幼龄林中,通过抚育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可在林中空地或林冠下或林冠稀疏处补植补播珍贵树种,每亩补植补播数量为33-60株(穴),最终每亩保留目的树种株数50株左右。2、抚育间伐与改造按照森林抚育技术规程要求,对分布有珍贵树种的、立地条件适宜的现有中幼龄林,进行适度间伐,伐除林分内影响现有珍贵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对保留的珍贵树种进行除萌、修枝、整形等抚育措施。3、林地清理与整地挖穴对间伐剩余物进行全面清理,同时根据保留的珍贵树种分布状况,对适宜补栽珍贵树种的林下地块、林间空地进行块状清理,一般1-2米见方,清除灌木杂草。块状整地,一般1-1.5米见方,深30厘米。种植穴规格同人工造林。4、回穴土、施基肥基本同人工造林。5、苗木选择一般选用阴性或中性偏阴树种,较大的林中空地或林缘地带可采用阳性树种。苗木规格同人工造林。6、树种配置与混交方式补植的珍贵树种宜作为主要伴生树种进行配置。混交方式一般采用块状混交或模拟天然群落不规则混交方式,也可采用带状混交方式。7、栽植基本同人工造林。8、抚育管护每年秋季各抚育1次,劈除植株周围的杂灌,连抚3年。同时,要落实专职护林员进行巡山护林,防止山火和牲畜破坏,以保障苗木正常生长。第五章 重点工程建设一、珍贵用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我省现有国有苗圃、林木良种基地在珍贵用材种苗生产中的骨干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公平竞争,稳步向外辐射,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以国有种苗生产基地为主,企业、私营业主参与的珍贵树种种苗生产体系。根据目前全省苗木生产的现状,规划分别在龙泉、临海、建德、安吉和江山建设5处省级珍贵用材苗木繁育示范中心基地,年产苗木500万株。二、集约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在浙西南、浙西北地区,主要从国有、乡镇集体林场中选择不同树种、不同培育类型,就造林方式、林分抚育改造措施等方面建设集约经营示范基地30个,每个示范基地面积不小于1500亩,总面积10万亩。其中国有林场新建集约经营示范基地10个,通过林分改造定向改培含有珍贵树种的天然林基地10个,总面积5万亩以上。三、珍贵树种特色示范村建设工程以浙北平原为主,结合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建设珍贵树种特色示范村100个,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加强珍贵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缩短育种周期,选择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提高良种使用率;加强营造林技术的研究,缩短珍贵树种的培育周期,提高珍贵树种的生长量和品质;加强珍贵树种的技术规程与标准的编制工作,为珍贵用材树种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一、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1、单位成本测算经测算,人工造林单位成本为1500元/亩;定向改培中综合改造单位成本为500元/亩,抚育改造单位成本为320元/亩;四旁植树每60株折合成1亩人工林计算,单位成本与造林相同(1500元/亩)。表6-1 人工造林单位成本估算表项目单位定额单价(元)成本(元)备注合计亩1500林地清理工350150整地挖穴工450200栽植穴1671167苗木株1673501二年生肥料穴1671.4232抚育工5502503年5次表6-2 综合改造单位成本估算表项目单位定额单价(元)成本(元)备注合计亩500林地清理工0.55025整地挖穴工1.55075栽植穴50150苗木株503150二年生肥料穴50150抚育工350150连续3年表6-3 抚育改造单位成本估算表项目单位定额单价(元)成本(元)备注合计亩320肥料穴1671170参考人工造林一般密度抚育工350150连续3年2、投资估算全省珍贵树种发展规划总投资为9.90亿元。其中:工程费用9.12亿元,占92.2%;其它费用0.49亿元,占4.9%;基本预备费0.29亿元,占2.9%。在工程费用中,人工造林4.50亿元,定向改培2.64亿元,四旁植树折算1.50亿元,重点工程建设0.48亿元(详见附表4)。(二)资金筹措由于珍贵树种培育周期长、生态公益性强、终极价值高等特点,在资金投入上应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活化造林经营管理机制,坚持利民、富民政策,引导、扶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加大对珍贵树种建设的投入。经测算,需投入公共财政资金8.40亿元,占84.8%;自筹资金1.50亿元,占15.2%。 二、效益评价(一)战略资源储备价值林木资源战略储备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林业产业乃至区域国民经济的影响上。根据现有珍贵树种基地的林木生长情况,基于硬阔类树种生长材积进行未来生长量预测,珍贵树种林分的平均年生长量约为0.3立方米/亩,100万亩的珍贵树种成材时(工艺成熟期平均60年计算)可储备珍贵木材蓄积1800万立方米。第一,资源储备的实物价值。参考近几年来珍贵树种用材市场价格,按3000元/立方米计算,100万亩珍贵用材树种基地实物价值达324亿元;第二,珍贵树种储备基地能够有效平抑木材加工业由于原材料短缺所引发的行业波动,对于林业行业甚至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生态效益经估算,珍贵树种建设项目实施后,全省森林覆盖率可增加0.7%,能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如下:经计算,浙江省珍贵用材树种发展规划实施后,每年放氧效益97622万元,同化二氧化碳效益12020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1333万元,净化大气效益62万元,生态旅游效益10000万元,保土效益300万元,保肥效益1553万元,蓄水效益53334万元,调洪补枯效益8000万元,减轻水灾旱灾效益433万元。综合以上各项,全省每年将从发展的珍贵树种中获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为18.5亿元,到林木工艺成熟期(平均按60年计算),生态效益总值为1110亿元。(三)社会效益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是构建浙江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机制的重要内容,可有效缓解我省珍贵木材资源供求矛盾突出、过分依赖外界市场的问题。项目所提供的优质珍贵用材,对促进全省木材加工产业的平稳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资源角度上保障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安全。珍贵树种的发展建设,使森林景观得到显著改善。珍贵树种基地也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的良好场所;苗木的培育和多种经营项目会带动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浙江及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据测算,工程建设期间,共需约20多万个工日从事造林、抚育、森林保护等劳动,等于每年平均安排1万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四)经济效益根据我省目前珍贵树种的林木生长情况,珍贵树种林分的平均年生长量约为0.3立方米/亩,出材率为0.6,按近几年来珍贵树种用材市场价格3000元/立方米计算,则珍贵树种用材林每年产生经济效益为540元/亩。100万亩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产生直接收益5.4亿元,到林木工艺成熟期(平均按60年计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基地储备珍贵木材蓄积达1800万立方米,折材积1080万立方米,价值324亿元。(五)综合评价规划实施以后,不仅可以使全省珍贵树种资源得到有效恢复与保护,缓解珍贵树种木材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可有效改善林种、树种结构,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第七章 保障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珍贵树种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珍贵树种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规划,协调监督,保证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技术指导和宏观管理,主动为林农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加快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并做好相关的检查、评估与分析工作,管好用好补助资金。二、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发展按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根据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和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整合林地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地,实行科学化、规模化经营;要与林业重点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搭配种植珍贵树种;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村旁、溪旁、路旁、田旁和撂荒地、旱地、坡耕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树种,做好村庄的造林绿化规划,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良种选育,确保种苗供应充分发挥现有良种繁育和采种基地、省级种苗示范基地以及中心苗圃的基础作用,推广容器育苗,培育优质壮苗,确保造林苗木的质量;保护现有珍贵树种基因资源,尽快建立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基地;在适宜地区继续建设珍贵树种良种基地,解决目前珍贵树种种源不足问题;大力推广珍贵树种无性快繁技术,加快优良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增加良种壮苗的供应量;加强林木种苗的监管和社会化服务工作,做好种苗培育和调配工作,确保珍贵树种优质种苗的供应。四、完善政策,加快发展步伐发展珍贵树种,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调动广大群众发展珍贵树种的积极性。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各种资金投入种植珍贵树种。鼓励非公有制投资者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珍贵树种。完善珍贵树种用材林的采伐管理,对建立规模珍贵树种用材林,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单列。建立和完善资源管理促进机制,鼓励按技术规程对珍贵树种进行抚育间伐,利用农村“四旁”等非规划林地发展珍贵树种。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扶持渠道,引导珍贵树种资源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 五、科技支撑,确保建设成效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现有的种质资源保存、选育、繁育等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做到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把科技支撑贯穿于珍贵树种发展的全过程。加强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的研究,加大无性繁殖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良种使用率;加强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的研究,缩短珍贵树种的培育周期,提高珍贵树种的生长量和品质;加强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种;加大对珍贵树种综合利用的研究,拓展产品空间,增加短期效益,做到长短结合。 附表1 浙江省优先推荐珍贵树种一览表序号树种拉丁学名分布概况适宜发展区域综述1银 杏(白果树、公孙树)Ginkgo biloba Linn.野生状态的银杏产于临安西天目山、太湖源和安吉龙王山。全省各地均有栽培,以长兴、临安、富阳、诸暨等地为多,生境类型多样、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果用经济树种;树姿雄伟,叶形奇特古雅,秋叶金黄,是优美的绿化观赏树种。心边材区别略明显,边材浅黄褐或带浅红褐色,纵面呈黄白色,心材黄褐或红褐色,久露空气中材色转深。质较轻软,收缩性小,韧度较低,但结构均匀,纹理直,有光泽,易加工,干燥容易,不翘不裂,不易变形,耐腐性强,切削容易,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良好,胶粘容易。宜作玩具,雕刻如佛像、扁额、印章、装饰、镶嵌等,文化用品如笔杆、测尺、绘图板、仪器盒,网球拍柄、风琴键盘, 翻砂模型,印染机滚筒,室内装修等用材2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产于温州、金华、丽水等市。散生于海拔3001400m山坡、沟谷混交林中,也有小片状分布;浙西北海拔1000m地带栽培生长良好、,山地丘陵区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浓绿,树姿优美,是理想的园林观赏树种。材色美观,材质致密,结构细,纹理直,硬度、强度、干缩适中,干后不裂,较耐腐,加工性能良好,切面光滑,油漆性能良好,是理想的建筑、家具用材3柏 木(璎珞柏)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产于杭州、台州等市。全省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性强,以浙西北石灰岩丘陵和仙居、临海等地为常见、木材具香气,材质重量和硬度适中;干燥较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纹理直至斜;结构细,均匀;少翘裂;干缩小;耐腐性及抗蚁蛀性均较强,故有“千年楸,万年柏”之说;强度中;油漆性能和胶粘性能好;握钉力强。可供装饰、高级家具、工艺雕刻、胶合板、木模、文具玩具、房屋建筑、车辆、船舶、枕木、桩木、电杆、鼓乐器等用材;枝叶可入药;木片蒸馏可提取精油。枝叶浓密,小枝下垂,树姿优美,孤植或列植均极雅观4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L.K.Fu et N.Li产湖州、杭州、宁波、绍兴、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市。通常散生于海拔3001650m的村宅旁、山坡、谷地林中、河边,也见有小片状集中分布,古树常见、,山地丘陵区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体高大,树干挺直,四季葱茏,入秋假种皮肉质鲜红色,格外雅艳,适作园林绿化;根皮、树皮、枝叶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白垩纪孑遗树种。心边材区别甚明显,木材边材淡黄褐色,心材红褐色,后转深而带紫色。纹理直,结构细,具弹性,干缩性小,耐腐朽,强度、硬度、冲击韧性中,刨面花纹美丽,有光泽及香气,为高档家具、屏风、雕刻、细木工、管乐器、室内装修、建筑、铅笔杆、尺子、玩具、机模、高级地板及胶合板等优良用材5榧 树(木 榧、草 榧)Torreya grandis Fort.et Lindl产于湖州、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温州等市,其中浙西北的天目山区、浙东的会稽山区是集中产地。通常散生或成群状分布于温凉湿润的山坡、沟谷林中,海拔通常在400800m,最高可达1500m、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果用经济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干高耸挺拔,树姿优美,枝叶繁茂,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能适应有硫化物、烟尘污染的工矿区;优良用材树种;种质资源,可作嫁接香榧之砧木;假种皮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食或榨油。边材白色,心材黄白,纹理直,硬度适中,有弹性,不反翘,不开裂,是船舶、建筑、家具等的优良用材6光皮桦(亮皮桦)Betula luminfera Winkl.产于湖州、杭州、绍兴、衢州、金华、台州、丽水等市。散生于海拔4001000,阳光充足的沟谷溪边、山坡、山麓林中、林缘地带、珍贵用材树种,适作全省海拔3001400m中低山地营造混交林;秋色叶树种,干形通直,适作山区道路、村庄、森林公园等绿化观赏;树皮可提取芳香油,或制栲胶,也可药用。心边材区别略明显,心材红褐色,边材浅红褐色。无特殊气味,有光泽,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均匀,硬度、强度中,冲击韧性高,有弹性,切面光滑,花纹美丽,易干燥,不翘不裂;耐腐性弱,防腐处理容易;油漆后光亮性好,可供作装饰单板、地板、胶合板、家具、纺织器材、文具、军工用材、结构用材、细木工用材和造纸原料7赤皮青冈(红 稠)Cyclobalanopsis gilva (Bl.) Oerst.产于岱山、普陀、定海、镇海、宁波、象山、仙居、松阳等县市。通常散生于低山丘陵阔叶林中、稀有珍贵用材树种,名贵硬木之一,适作低山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枝叶茂密,适作公园、风景区绿化与观赏;果实富含淀粉;栲胶原料。边材黄褐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粗,材质硬重,坚韧,耐腐力强,加工难,为军工、车轴、建筑、家具、农具、运动器械、纺织器材等优良用材8榉 树(大叶榉、黄 榉、青 榉、血 榉)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产于全省各地。常散生或混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或沟谷地带的杂木林中、平原“四旁”,以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平原及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种植较多、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是山地丘陵及平原四旁的优良绿化树种;春、秋色叶树种,树体雄伟,树干通直,冠大荫浓,枝细叶美,适作城镇公园、庭院观赏或作桩景材料;纤维植物。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黄褐色,心材浅栗褐色带黄或红褐色。木材无特殊气味,纹理直,美观有光泽,结构细致,坚硬有弹性,少伸缩,不易翘裂,抗压力强,耐水湿,耐腐朽,刨面光滑,油漆光亮度好,胶粘性能好。用途极广,可供高档家具、室内装饰、纺织器材、乐器、船舰、桥梁、建筑、车辆、文体用品等珍贵用材9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产于安吉、杭州、余杭、临安、桐庐、镇海、宁波、鄞县、诸暨、泰顺、松阳、龙泉、庆元、临海、仙居等地。散生于海拔20600m寺庙旁、谷地、阴山坡阔叶林中、华东地区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其树干通直,树冠整齐,枝叶繁茂,适作山地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冠形端正,树姿优美,叶大荫浓,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油料和芳香植物。材质坚硬,结构细致,具光泽和香气,是建筑、家具、细木工的优质用材10闽 楠Phoebe bournei (Hemsl.)Yang分布于平阳、洞头、文成、泰顺、江山、开化、景宁、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县市。散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沟谷、山坡常绿阔叶林中,也有小面积集中分布、,山地丘陵区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楠木的原植物之一,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适作山地丘陵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干通直,冠大荫浓,树姿优美,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材色黄褐略带浅绿,心边材区别不明显,纹理稍交错。易加工,新切面有香气,光滑美丽。结构细,均匀,略重,硬度和强度中等。不变形。性耐腐,油漆、胶粘性能良好,为上等家具、建筑、地板、室内装饰、雕刻、精密木模、精密仪器、胶合板面板以及造船等用材11桢 楠Phoebe zhennan S. Lee et F.N.Wei原产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四川。生于沟谷、山岙、山麓阔叶林中。本省部分县市有引种、,南部是楠木属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木材黄褐色带绿,淡雅美观;光泽强;新切面有香气,滋味微苦。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密均匀;光泽性很强。干缩小,特别是干材胀缩性良好,耐腐性强,抗腐木菌、白蚁侵蚀、海生钻木动物蛀蚀性强。硬度中,握钉力颇佳,强度低,冲击韧性中。干燥情况颇佳,不翘不裂。切削容易,切面光滑;胶粘也易;油漆性能良好,漆后更加光亮,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它又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12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 Nakai产于杭州、湖州、宁波、丽水、金华、绍兴、衢州、台州、温州等市。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山坡沟谷杂木林中。、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干端直,树形美观,绿叶浓荫,经冬不凋,是庭园、四旁绿化的理想观赏树种;树皮可代桂皮。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直,加工性能好,刨面光滑,盯着力强,胶粘油漆性能良好。耐腐耐水湿,是建筑、家具、造船、车辆等优良用材13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eh产于杭州、宁波、金华、衢州、绍兴、丽水、温州、台州等市。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沟谷杂木林中、中国特有优良用材树种,干形通直,生长快,适作丘陵山地混交造林、林下补植树种;树冠宽阔,叶密荫浓,嫩叶常红色,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木材黄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