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1页
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2页
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3页
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4页
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调研与思考金昌车间党支部金昌车间党支部按照段党委开展调研工作的相关要求,带着“如何有效遏制职工惯性两违”这一课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采取看资料、访职工、下班组、搞座谈等方式,查看了6个班组资料,与86名职工进行了深入座谈。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广大职工严格落实“两纪一化”,在确保运输安全主战场上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同时也看到了职工惯性“两违”问题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和整改。一、发生职工惯性“两违”的主要表现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职工惯性“两违”的产生,说明职工在思想意识、技术业务和干部在工作作风、作用发挥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不到位”。 1、在思想上,对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在发生惯性“两违”的职工中普遍存在“安全第一”思想树立不牢,对惯性“两违”的危害性认识不清的问题。少数职工认为抓安全管理是领导干部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干好活,其它与己无关;认为“别人有病,自己吃药”,不管哪出事,都搞安全大检查,天天对着我们讲安全重要性,而我们又没出事故,厌烦情绪大;认为事故出在别人身上,自己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麻痹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工作强度大、节奏快、标准高,盲目图快,简化作业标准。2、在素质上,对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能力不到位。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发生惯性“两违”的职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暴露出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不过硬,尤其是非正常情况作业和常见故障处理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有些青工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或是在学校里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上岗前的培训基础,但只限于“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经验,需要一段较长的熟悉过程。而有些青工却是对设备性能、质量和操作标准的不熟练、不掌握,在没有老职工的指导下单独操作,导致惯性“两违”发生。3、在作风上,严格要求和自我的约束力不到位。职工作风不实所引发的惯性“两违”多表现为:纪律松散、自由散漫、惰性十足、约束力差。尤其这几年新分配的青工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安逸,对自我要求不严,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主动了解安全形势,只知道吃、喝、玩、乐,追求时尚、追求物质享受。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的青工,玩性大、攀比之风很重,有时一玩起来,就没有了时间概念,上网通常是通宵达旦,生活没有规律,休息不好,工作精力不集中,极易发生“两违”,而且多为惯性“两违”。 4、在作用上,干部管理卡控职能的发挥不到位。职工惯性“两违”屡禁不止,与各级管理和监督者的现场卡控作用发挥不到位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大部分职工认为干部及管理者在安全生产中的监督、卡控、防范作用一般,有的认为还不如一般工人,抓“两违”多是为了完成任务,抓到就走,对“两违”信息不进行分析,走形式、走过场,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对薄弱人的包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造成职工惯性“两违”的主要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职工惯性“两违”的产生,不是偶而发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些问题的产生,归纳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主观意识不强,是产生惯性“两违”的首要因素。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职工安全思想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不强所导致的惯性“两违”占 惯性“两违”总数的56.7%,居各种原因之首。一是安全思想不牢。有的职工“保安全、灭两违”的口号喊的很响,可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第一思想。二是责任意识淡薄。有的职工惯性“两违”是由于职工自身安全意识不强所导致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简化作业程序。其中,有的职工认为作业强度大、时间要求紧,不得不简化作业程序,没有危机意识,安全责任感不强。三是行为习惯偏差。有的职工由于错误的行为习惯养成,才导致惯性“两违”的发生。其中,有的职工认为当前抓安全的“花样太多,镜头常换”,天天接受教育,没有新鲜感,左耳进、右耳出,养成了麻痹大意的思想;有的职工没有真正从别人的事故教训中吸取经验,时常简化作业标准,久而久之成为惯性“两违”。就是这种听惯了、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思想意识,导致职工惯性“两违”时有发生。2、技术业务不精,是产生惯性“两违”的突出因素。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惯性“两违”是由于职工技术业务不精所致。一是技术业务不精。由于技术业务不精所引发的惯性“两违”,多出现在退伍复员人员和大中专学校毕业生中,主要是系统培训时间短,技术业务掌握不熟,现场工作实践经验少。二是规章制度不清。有的职工惯性“两违”是由于职工自身对所从事的工作规章制度、岗位应知应会知识不清所造成的。三是培训力度不够。有的惯性“两违”是由于职工对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掌握,各级组织的培训力度又不够,导致职工只能自己摸索着干,自身都不知道是否发生了“两违”,或者已经成为惯性“两违”。3、工作作风不实,是产生惯性“两违”的内在因素。有的职工惯性“两违”,是由于个别职工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产生的。其中,有的职工纪律松散、自由散漫,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抓的严与不严不一样、安全形势好与不好不一样,工作作风漂浮;有的职工不注意学习和知识的积累,理论素质差,经常以种种借口,放松学习,即便参加学习,也是坐不住,学不进,总觉得理论学习差一点出不了事,工作不出事就行,缺乏进取心。4、作用发挥不力,是产生惯性“两违”的重要因素。干部、班组长和团青骨干的作用发挥不力,是导致职工惯性“两违”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当前,各级组织虽然在遏制职工惯性“两违”上都相应地制定了一些管理机制,但是在具体操作执行中,个别在落实上打了折扣,在考核上流于形式,出现了抓职工惯性“两违”工作“上面热、下面凉、中间梗塞”的现象,致使干部保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尤其个别青年班组长在抓青工惯性“两违”中,没有针对青工惯性“两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只是一味地说教,自控、互控、他控的作用不强,使青工产生了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解决职工惯性“两违”的基本措施职工惯性“两违”现象时有发生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是各级组织安全管理的难点之一。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就“两违”主体的行为动机来看,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职工的思想和技术水平不到位所致。我们感到,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坚持系统分析、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职工的惯性“两违”。主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1、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是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根本所在。针对职工惯性“两违”给安全生产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深化安全警示教育,通过运用事故案例宣讲等有效形式,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不行”的责任意识、“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和“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的法律意识,切实克服厌战、麻痹思想,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举一反三,居安思危,牢固树立自我防范意识。特别是针对关键岗位、关键作业环节和关键人员,坚持开展集中性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持之以恒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灌输,达到入脑入心的实际效果。2、创新培训形式,提高技术业务,是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有效途径。职工惯性“两违”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职工技术业务不达标,无法执行标准化作业所致。因此尽快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平,已经成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各级组织要紧紧围绕落实标准化作业的要求,以“岗位大练兵”活动为载体,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探索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平的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弘扬先进,营造练功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把广大职工的工作意志与主要精力统一到遵章守纪,严格标化作业上来。3、加强作风建设,注重包帮转化,是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重中之重。消极的工作作风不转变,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产生就无从谈起。努力转变职工的工作作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组织就要走近职工,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中存在的不良工作作风。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研究确定安全上的不放心人、“两纪”的松弛人和技术上的薄弱人,并按有关程序建立包保考核程序,指定专人实施帮教,工作上帮助、技术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按期转化,确保安全生产。与此同时,要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岗位学技练功比武活动,不断提高职工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努力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心人。4、坚持严格管理,强化作用发挥,是遏制职工惯性“两违”的必要手段。遏制职工惯性“两违”在管理,管理在机制。各级组织要发挥作用、展示作为,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要扎实推进“安全建功竞赛”活动,在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和作用发挥上进一步抓好规范和落实,通过完善的日常管理,针对职工惯性“两违”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