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 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1页
台州市 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2页
台州市 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3页
台州市 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4页
台州市 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分析报告(数学文科)黄岩中学 鲍德法 台州中学 项莉敏 台州市教研室 蒋荣清1.试卷分析1.1试题概况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是在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组织下,由黄岩中学的鲍德法老师和台州中学的项莉敏老师命题,于2008年1月在台州全市进行统一考试试题的基本情况如下:1.1.1试卷内容结构比例序号内容课时数课时数比例所占分值分值比例1算法初步1221%1818%2统计1629%2323%3概率814%2626%4推理与证明1018%21.521.5%5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47%7.57.5%6框图611%44%说明:本学期所教学的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和选修1-2,除了“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一章之外,都是新增内容且各章内容大都是相对独立本试卷中算法初步共题,约占18分;共题,约占23分;概率共题,约占26分;推理与证明共题,约占21.5分;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共题,约占7.5分;框图共题,约占4分试卷内容、知识分布和要求都基本上与课程标准和省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相一致,其中概率内容多了一点,统计内容少了一点1.1.2各题考查内容分布和预估难度题号题型分值题目来源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及考查目标课程标准要求试卷要求预估难度1选择题3改编赋值语句理解理解0.952选择题3直接引用的“重心”理解理解0.83选择题3改编概率的基本性质掌握掌握0.854选择题3改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理解理解0.755选择题3改编频率分布直方图掌握掌握0.956选择题3改编随机抽样(三种方法)理解理解0.97选择题3改编不同进位制之间的转化掌握掌握0.858选择题3自编随机模拟试验掌握掌握0.759选择题3改编演绎推理(三段论)理解理解0.910选择题3改编反证法掌握掌握0.711选择题3改编算法程序掌握掌握0.812选择题3改编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理解理解0.713选择题3改编概率的计算掌握掌握0.8514选择题3改编复数的概念、类比推理应用综合应用0.6515填空题3自编概率的意义理解理解0.816填空题3改编用分析法比较大小掌握掌握0.7517填空题3改编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掌握掌握0.718填空题3改编秦九韶算法掌握掌握0.819填空题3自编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应用应用0.520填空题3改编流程框图、概率的计算应用综合应用0.821解答题6自编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掌握掌握0.822解答题8改编求线性回归方程掌握掌握0.7523解答题8改编程序框图、编写程序(UNTIL)掌握掌握0.724解答题8改编不等式的证明,归纳推理灵活应用灵活应用0.625解答题10改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灵活应用灵活应用0.6预估选择题难度 0.81 ,填空题难度 0.72 ,解答题难度 0.7 ,全卷难度 0.76 1.2试题总体评价本试题符合省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一是在重视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数学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度,使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以此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二是对通过数学重点知识的考查,有效地反映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常规解法三是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着重考查学生观察与分析、判断与概括和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考查学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四是重视数学学科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各部分知识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着眼于知识板块的综合性,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命题的命题原则,既符合命题“能力立意”的宗旨,又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五是试卷整体的难度偏低,部分试题的区分度不高,个别题目有待改进,需要缩小容易题目所占的比例,多设置分步把关的好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2.考试结果分析台州市教研室和各校都非常重视这次台州市统考,组织进行集体改卷,统一评分,保证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2.1考试总体情况(数据来源:台州市11所重点高中(文),共2591人)考生数平均分标准差标准分差异系数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25917915.3019.352100690从统计数据来看:标准差适中,平均分、及格率适中,各校差异大2.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数据来源:台州市11所重点高中(文),共2591人)图1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11校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数学(文)成绩频数分布图从图1可以看到,成绩基本上呈偏正态分布,且向高分段偏移,反映出:难度适中,分化不大2.3难度、区分度(数据来源:黄岩中学13-16班,统计人数:205,平均难度:0.815)题号正确答案答对人数答对率难度预估难度区分度答A答A率答B答B率答C答C率答D答D率1B19394.300.94300.9510.50 19394.30 10.50 104.80 2D17585.700.85700.8146.70 157.20 10.50 17585.70 3D20298.600.98600.8500.00 10.50 21.00 20298.60 4A7435.900.35900.87435.90 4923.90 6331.10 199.10 5D20198.100.98100.9500.00 31.40 10.50 20198.10 6B20298.600.98600.931.40 20298.60 00.00 00.00 7D20499.500.99500.8510.50 00.00 00.00 20499.50 8A19193.300.93300.7519193.30 31.40 73.40 41.90 9D18490.000.90000.941.90 157.20 21.00 18490.00 10B19796.200.96200.710.50 19796.20 52.40 20.50 11C15977.500.77500.853918.70 52.40 15977.50 21.00 12C14570.800.70800.7541.90 125.70 14570.80 4421.50 13C19595.200.95200.8531.40 41.90 19595.20 31.40 14B14369.400.69400.652612.90 14369.40 2913.90 73.40 15-2016480.050.80050.722117786.160.86160.82219193.250.93250.752315173.620.73620.72415575.370.79370.62512862.30.6230.6说明:1因台州市11校相关资料不全(客观题小题得分率统计不全),各题的答对率按黄岩中学参加考试的205名同学统计2按台州市11校2591名考生成绩统计,平均难度为0.79;按黄岩中学4个班205名同学统计,平均难度为0.815从上表可以看出:1选择题除了第10题及解答题16题得分率高区分度偏低(可能对非重点中学情况有所不同),说明试卷应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区分度;从另一角度看,重点中学大部分考生对这些“三基”已落实到位2第19题、20题区分度大,说明是题目非常适合,也说明学生在这些新颖性试题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在这些新颖性试题方面下功夫3第15题三角函数是一道基础题,区分度大,说明部分考生对这些常考的基础题还没有掌握好,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对这些常考的基础题如三角、向量等作强化训练2.4典型题目及常见错误分析现将考生常见的主要错误进行分析:第4题得分率仅为36%不到,选B、C、D 的分别占24%、31%、9%,主要错误情况:1相关关系的概念不清;2生活实际背景缺乏第11题得分率为77.5%,主要错误情况: 对程序的运行理解不到位或不深第12题得分率为77.8%,主要错误情况: 1对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理解深楚; 2对于关键词“至少”、“恰好”定位不准第14题得分率为69.4%,主要错误情况: 主要是复数的概念理解不深,且与实数在实数集中所具有的性质,复数不一定能具有,两者搞混淆第1520题得分率为80.1%,主要错误情况: 1对于第16题,未注意取等号条件致错;2对于第17题,一是标准差与方差搞混淆,二是整体运算能力差;3对于第19题,归纳能力差第21题得分率为0.81,主要错误情况: 1纯虚数的概念不清;2复数的除法运算不熟练;3复数的模的概念与实数的绝对值的概念相混淆第22题错误情况:1审题不仔细;2将公式看成;3用两点式求直线方程;4计算不过关,将算错的人较多;5很多同学没有计算过程,只写结果第23题此题平均分约为5分,中上学生掌握较好,但中下学生得0分的也较多,主要错误情况:1直到型与当型混乱;2条件判断不准;3程序书写不规范;4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混乱,不少人在程序中写了“then ”;5赋值语句与输入语句混乱,如写成INPUT s=0;6程序不完整,如漏掉s=0,或END第24题平均得分5-6分,主要错误情况:1审题不仔细,书写不小心;如求的最大值,写成;2类比不当(不会类比)如错类比为3运算出错由得4理解偏差将“若,”,请写出上述结论推广式子第24题理解为仅写出结论,而没有写出完整的命题第25题得分率为0.59,主要错误情况:1书写不规范或仅给答案,缺少必要的解题过程;2基本事件个数或所求事件的个数罗列出错;3概率概念模糊,甚至出现所求出的概率大于1;4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的所满足的平面区域不会画或画错;5文科学生的思维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做过类似题目,把条件作一改变,也不清楚,仍按原做过的过程写出,缺乏思维的迁移3.对今后高考复习的启示与建议 从上述试卷分析及考试结果分析看,本次考试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将有较大导向作用,现结合我校高二备课全组老师的一些经验,谈以下几点:3.1重视基础要继续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在实践加以落实要坚持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有用的知识的原则,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平时分析问题和练习中要注意提炼题目中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不能为做题而做题重视课本,注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挖掘课本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及与它相关联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3.2抓好分层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合理抓好学生中的分层教学和题目讲练中的易、中、难三个层次,因为做好容易题是解决中档题的基础,应遵循学生学习中的认识规律做好后进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两极分化3.3要在重点内容上狠下功夫 对于新程课中的核心知识、重点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训练要充分保证教学时间,狠下功夫、下足力气、练到位、评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而对其他非重点内容要把握好度,做好单元复习,前后知识要不断联系,要经常滚动训练3.4要接触一些新情境问题在认真研究教材、省学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在平时教学中适当接触一些新情境问题,如新概念、新运算、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5抓方法渗透要求自觉主动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解题是本次考试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掌握和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