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doc_第1页
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doc_第2页
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doc_第3页
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doc_第4页
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姜入药功效显著 不可小觑伤风感冒将生姜切丝,加入红糖煎汤,趁热服用之后,盖上被子发汗,能很快痊愈。胃寒痛生姜洗净切片,以醋浸泡一昼夜,用时取适量姜片加红糖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外伤出血将生姜烤干研末,对伤口消毒以后,撒于患处,可迅速止血,并能减少疼痛。肢冷恶寒生姜适量,沸水冲开,代茶饮;或常食姜糖片可缓解末梢循环较差、四肢冰冷等症状。晕车船晕车或病中晕眩,只须口含生姜1片,慢慢咀嚼,吞咽其汁;或将姜片贴于人中或眼旁丝竹空穴位,即可暖胃行血,晕呕立止。烫伤若发生烫伤,可将生姜捣烂取汁,用药棉蘸上姜汁擦患处,起泡者消炎除泡,破损者能促进结痂。冻疮对容易发生冻疮的皮肤,用生姜汁反复涂擦,便能增加抗寒能力,从而避免产生冻疮。牙痛当发生牙痛时,可取生姜1片,咬在牙痛处,即能缓解。如有必要,重复使用更好。性欲低下生姜1530克,当归3050克,羊肉5001 000克。羊肉切块、洗净,放入开水内先滚一下,取出。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用布包好与羊肉一起入锅煨汤。熟后去药包,饮用。老年斑取适量鲜姜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后,加入少许蜂蜜搅匀当水饮。抗衰老生姜30克,鲜猪肉200克,洗净切成丝,加调料同炒。常食抗衰老之效胜过维生素A、C及E。减肥在盛满温水(水温4042)的浴缸中放入煮过的生姜、米酒和醋,泡浴时水位不要过胸口,泡5分钟休息2分钟,连续5次就会大量排汗,能刺激血液循环,除了可减肥美白外,还可以收紧松弛的肌肤,治疗腰酸背痛。每星期泡1次。生发防脱发用生姜浓缩萃取液或者直接用生姜涂抹头发,其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以使头部皮肤血液循环正常化,促进头皮新陈代谢,活化毛囊组织,有效地防止脱发、白发,刺激新发生长,并可抑制头皮痒,强化发根。有人用生姜直接涂抹头部斑秃患处,连续几天,秃发处可生出新发。含生姜成分的洗发水,有清洁头皮、祛除头屑、防治脱发等功效。特别在冬天,用来洗头并配合头皮按摩,感觉轻松暖和。而用生姜或干姜煮水泡脚,全身气血通畅,温暖舒畅。美容防衰老生姜含一种类似水杨酸的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抗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因此,生姜可防衰老。明朝奇效良方中载药方说:“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甘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八两茴香一处捣,蒸也好,煮也好,修合此药省似宝,每天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姜辣素有很强对抗脂褐素的作用,生姜切片或切丝,在沸水中浸泡10分钟后,加蜂蜜调匀,每天一杯,可明显减少老年斑。也可以将生姜切碎拌少量的盐长期食用,袪斑效果也不错。生姜辣素对心脏、心血管有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促使排汗,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具有排毒、养颜、减肥的作用。以香醋浸姜制成的保健醋,酸中带姜香,饭前用能开胃,助消化,软化血管,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这说明夏日食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委有好处。增进食欲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或出汗过多,消化液分泌减少,常食欲不振。而生姜中 的姜辣素却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刺激胃粘膜有的感受器,并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解毒杀菌夏季,人们喜欢食冷饮、凉菜等,这些食品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若不慎食入, 便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有杀菌解毒作用。另外,夏日气温高,鱼、肉、蛋等不易保存,新鲜度低,若在炒菜时放些生姜,即可调味又可解毒。祛风散寒夏天人们喜欢吃冷制品,但若贪食过多,则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生姜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要注意的是,生姜性辛温,不可一次食入过多,痛肿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患痔疮者不宜食用。烂姜中含有黄樟素,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暖身养生强方:姜与枣配伍生姜性味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生姜中含有姜辣素,主要成分是姜酮等物质,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促进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感到暖和;同时能健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增加热量。大枣性味甘,温,入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症。本草求真云:“大枣叶甘气温,色赤肉润,为补脾之要药。”民间也有“一日吃三枣,医生不用找”之说。现代医学证实,大枣含大量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类等,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参与组织细胞氧化反应,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体质,减轻疲劳作用。哪些人不宜食用姜枣需要注意的是,姜枣助阳非人人皆宜。有些慢性病患者,如肝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溃疡、肺结核、胆囊炎、肾盂肾炎、肺脓肿、痔疮等,要慎用;大枣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生姜对胃肠道有刺激,胃肠道溃疡病患者要小心。此外,实证以及阴虚火旺、目赤内热、痈肿疮疖等热性病症者不适宜。生姜,是人们熟悉和常用的佐食调味佳品。除供食用之外,还可用于药疗。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炮制的“热姜水”具有良好的药用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常见病症。生姜使用禁忌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净后即可切丝分片。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生姜的做法大全生姜甜梨汤的做法工艺做法:煮 菜谱属地:湘制作方法:1、鸭梨去皮,切瓣状,要均匀。2、生姜去皮,切薄片,下锅入水,煮成生姜水。3、将切好的鸭梨,嵌上花椒粒,然后放入生姜水里,加入白糖和蜂蜜,煮至鸭梨看上去透明即可。健康提示: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生姜羊肉粥的做法工艺做法:煲 菜谱属地:湘制作方法:1、将生姜去皮切成米,羊肉切成小片,大米用清水洗净。2、取瓦煲一个,注入适量清水,待水开后,下入大米,用小火煲约20分钟。3、再加入羊肉片、姜米,调入盐、鸡粉、胡椒粉,续用小火煲30分钟即可食用。健康提示:本食谱功效:对身体虚寒、小腹冷痛、孕吐厉害者都有效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1、感冒头痛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2、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3、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1至2次,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4、咽喉肿痛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消除痛痒。5、龋齿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烂生姜的黄樟素含量更高鉴此反思中国的生姜等作料,也需要少用或者限制使用这些作料了。建议改变一些传统饮食制作习惯。至少,不要天天在菜肴中加生姜等作料;尽量少吃卤菜。因为卤菜制作中,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等香辛料,是“当家”作料。生姜等天然香辛料中,或多或少含有黄樟素。如同“土豆长芽不能吃”一样,生姜烂了也不能再用。烂生姜的黄樟素含量更高。吃太多姜引发胃病等问题生姜等香辛料除了含有可引起肝癌的黄樟素外,食用过多还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和胃胀气,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影响肝、肾功能,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我们过去一直倡导清淡饮食,保持食物原汁原味,不仅仅是指烹调时要少放盐和油,而且还要少用生姜等作料。多吃水果蔬菜,可以有效抑制黄樟素与氧化剂的结合,降低其致癌效应,因此,吃了生姜等作料后,最好多吃些水果蔬菜,以减轻黄樟素的危害。一、“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早中午吃更佳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其性温而味辛,归肺、胃、脾经,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温肺化痰,降逆止呕,并可解毒。本品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内寒腹痛、呕吐泄泻、肺寒痰饮喘咳,亦可解鱼蟹与鸟兽肉类等食物中毒。西方医学也肯定了生姜的药效:生姜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姜酮、姜醇和姜烯等,又含红姜辣素等辛辣成分。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生姜能解热抗炎、镇静镇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绿脓杆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物口服生姜煎剂,可促进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临床用药亦表明,运用生姜治疗慢性胃炎的确有良效。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味辛温,适宜于外感风寒及脾胃虚寒腹泻等患者服用,凡阴虚内热、表虚自汗及热盛之人忌服。俗话说“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不无道理,生姜辛温燥热,刺激性很大,故不宜当晚餐,最好早上、中餐食用。二、“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 生姜皮去留辨证看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有发表健胃、止呕解毒等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行水、消肿的作用,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当作菜肴 最好留皮不上火通常情况下,加入菜肴中时,生姜皮最好不要去掉,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只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才建议将生姜皮去掉,如脾胃虚寒者,或在食用苦瓜、螃蟹、绿豆芽等寒凉性菜肴时,应去掉姜皮。当作中药 姜皮辩证而异生姜在治疗疾病时,是否要去掉姜皮,则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例如,如果患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可缓解,此时生姜就最好去皮,生姜皮有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和风寒感冒发汗的治疗法则相矛盾。用生姜来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也应去掉。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需要准备原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 红枣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