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doc_第3页
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doc_第4页
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科相关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53例产科相关性DIC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其转归分为两组进行比较,A组(n=10)经治疗无效死亡者;B组(n=43)经治疗治愈出院者。就病因特点、逆转时机、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职业、就医条件、分娩方式、诊治时机和方法上存在差异(P0.01)。结论:提高孕产妇及家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正确、及时处理DIC,是减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致死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产科 相关性 诊断与治疗 Clinical analysis of dissemin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obstetric relationshipWANG Rui-juan(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Centrenl Hospital of AnYang City, 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is inquiry into native area obstetrics to spread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and tally up experience precept and raise a cure rate.Methods:In 2002-2006 years 53 patients obstetric relativity DIC which accept to cure carry on analysis, and press it to turn to return to is divided into 2 sets to carry on a comparison, A set(n=10) through cure an invalid death;The B set(n=43) is through the treatment one who cure hospital discharge. Cause of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converse opportune moment, laboratory check and treatment methods etc. To carry on an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Results:Two sets of patients incumbency industries, cure a condition, give birth to baby a way and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opportune moment and method up exist difference(p0.01).Conclusion:Rais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of grass-roots hospital, aggres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o be taken bad at first, exactitude, handle DIC in time, reduce obstetric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of occurrence and cause death. 【Key words】 Dissemin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Obstetric;Relationship; Diagnosis and treatment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以产科相关性疾病为特征的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微循环内广泛性微血栓形成、消耗性凝血、继发纤维蛋白溶解、溶血、渗血、广泛出血及组织坏死等。本文回顾我院20002006年收入院的产科相关性DIC诊疗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分娩9 853例 。其中DIC 53例,死亡10例(A组),治愈43例(B组)。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略)1.2 实验室诊断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比正常对照延长3s;纤维蛋白原定量0.5mg/L;3P试验阳性。1.3 临床诊断标准2,3 (1)存在引起DIC的基础疾病。(2)有以下两项以上临床表现:多发性出血倾向。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和(或)休克。广泛性皮肤黏膜栓塞,灶性缺血坏死,脱落和(或)溃疡形成。1.4 诊疗过程 见表2。1.5 疗效标准4 痊愈: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消失,低血压、淤斑等体征消失,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其他凝血现象和实验室指标全部恢复正常。显效:以上3项指标中,有两项符合要求。无效: DIC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无好转,或病情恶化死亡者。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有显著差异界值。2 结果 见表3、 见表4。表2 两组治疗相关情况比较(略)表3 两组DIC诱发因素及相关情况比较(略)表4 两组DIC相关情况比较(略)3 讨论 DIC是由多种疾病引发的病理过程,文献报道产科相关DIC发生率0.03%0.13%5,6,本组平均发生率为0.22%;死亡率9.13/万。由于妊娠晚期,孕妇红细胞增加小于血浆增加量,使红细胞压积下降,血液黏滞度下降;大多凝血因子(、)增高达正常值1.52倍,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其黏附性和活性增加;同时,合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而胎儿及胎盘分泌纤溶系统抑制物导致血浆纤溶活性明显降低,上述变化使孕妇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胎盘起滤过器作用,可以吸收、阻留和清除来自母体的各种激活的凝血因子,防止DIC的发生;胎盘和子宫黏膜中蕴藏着大量活动力很强的凝血活酶物质,且此处的纤维蛋白溶解增加,这种变化被认为是胎盘的初级DIC7。 生理情况下分娩,胎盘剥离使得母体子宫处存在一个大的剥离面,子宫除了自身收缩挤压血管止血外,来源于母体的大量凝血因子和高凝因素可使子宫创面凝血、促进子宫复旧。但在下述病理情况下可诱发DIC:胎盘早剥、死胎:胎盘剥离面、损伤的蜕膜、死胎及变形、坏死组织,胎盘释放组织因子进入母血循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DIC,本组发生率46%。羊水栓塞:羊水中含有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凝血因子激活物,当子宫血管开放、宫腔压力突然升高时,促进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DIC,本组相关率58.39%。重度妊高征(PIH):本组相关率67. 8%。本组有22.22%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本组产科失血、失血性休克率为66.41%。其它:产科重度感染。 本文两组比较,在职业分布、孕产史和终止妊娠的方式上,尤其是转归有明显差别(P0.01),其中,农民高于市民,经产妇高于初产妇,经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者。这说明,高龄、经产妇、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和经阴道产防护不当及使用缩宫素不当等都是DIC 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DIC的诱发因素中,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如本文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和死胎有11例,产后大出血合并肝炎2例,合并贫血3例。两组在诱发因素分布、外院转入率及DIC发生和在本院的抢救时机上有显著差异(P0.01)。A组中羊水栓塞和妊高征高达44.44%,其中,77.78%是从外院转入的,88.89%是农民。也就是说,大部分是在基层医院诊治过程中发生的DIC,由于较长时间的转诊,延误了抢救时机,使得入院到抢救无效死亡的平均时间为87min。其中,1例入院后30分钟即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本文两组在心肺功能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出血量、是否合并休克以及实验室检查中D2、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等比较存在差异(P0.05)。A组出血量大,合并休克77.77%,且多器官功能衰竭占50%以上。说明A组病情更重。 两组的治疗情况、中心静脉穿刺(CVP)、输血、纤维蛋白原、子宫切除及合并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术少,对全身失血情况纠正欠佳,对病因处理不力,合并症发生率高达88.89%。【参考文献】 1徐勇,霍梅,余连,等. 凝血酶原片段FL+2、凝血酶原复合物和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DIC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1(9):497.2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几项诊断参考标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165-166.3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J.中华血液杂志,1987,13(3):183.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19.5梁心玲,朱坤仪.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